第688页
男子听了,倒也没有为难店主,递上过所交验,也不听店主口报菜品,随手抛下一袋子铜钱:上几味菜蔬鱼鲜,一斗自酿酒饮。
店主一掂钱袋,估摸着怎么也有百钱往上,一时又惊又喜:哪里需要这多,五十文便已足够。
你这是小本生意,赢利只足生计而已,余钱且当打赏罢。俊美男子毫不介意,只问店主:这衡州城,怎么盗贼如此猖獗?
店主并不识字,早前验看过所也只不过看懂了上头的官印而已,并不知客人身份,他又只是个布衣平民,历来小心谨慎,哪会多嘴闲事,不过看着客人出手大方,也只好支应几句:衡州地近岭南,又远离京都,论来也属遥僻,这数十年来,一直就不甚太平,从前不过朝廷未曾严令清剿,却是这一年间,朝廷重视急公会匪众愈增
他话未说完,却被一个十五、六岁的后生上前插嘴:要我说,都是朝廷严法苛令,贪官污吏又多,才导致平民百姓活不下去,不落草为寇,难道都等着被冻饿而死才算良民?急公会劫富济贫,又算什么盗贼?这天下若以急公会为主,才算太平呢。
店主吓得怔住,脸上血色像是瞬间被什么怪物吸干,厉声斥道:胡说什么!
后生脖子一梗:三月时郑刺史抓了数百人,说是盗贼请令斩首示众,别人我不知,郑二狗却是与我从小交好,若真是急公会众,他妹子还能被逼良为奴?老娘又哪会被活活饿死!郑二狗虽然因生计所迫,偷了两只富户人家斗鸡,也是为了养活胞弟,哪里就是大奸大恶死罪难逃?
店主越发急惧,也没心情顾及食客了,抄起扫把劈头盖脸就往后生身上招呼:小子知道什么,就敢妄言,还不滚回家去,大郎,你死了不曾?
待得后生被称为大郎者拦腰抱走,店主这才惶恐不安地匍匐跪地:犬子自幼就有些呆傻,早前所言皆为胡话,还请两位郎君千万不要怪罪,只当没有听过。
却不想自从入座便沉默不语的青年男子这时却开了口:令郎呆傻?余却以为令郎才是难得清醒明白呢!
眼见着店主吓得就要连连叩头,俊美青年白了一眼同伴,及时伸手扶住:店家莫怪,我这好友也历来有些呆傻,店家安心,这一类疯话傻话自然会作充耳不闻。
好容易安抚了店主,贺湛瞧见被他诽为呆傻的邵广瞪视过来那双怒目,简直忍不住再翻一个白眼,可还未待他说话呢,邵广就是一连串地追问:在下是疯言疯语?十四郎这回岭南一行难道毫无察觉?若非贪官奸小横行,又如何会生土族反叛?就连在下,都险些被贪奸陷害!在下从前不知时政之谬,然而自从入仕,深感民生疾苦,平民百姓若能安居乐业,哪里会铤而走险冒死作乱,那后生之言,在下一听即感蹊跷,十四郎足智多谋,却只当呆傻胡说,十四郎身为大周臣子朝廷命官,怎能明知百姓蒙冤而无动于衷?
贺湛扶额一阵,组织了许久的语言,终于忍住不与邵广争执,反问道:那邵兄以为咱们该当如何?
当然应该察明实情,厉惩奸恶。
仅凭这后生空口之辞,邵兄就能断定衡州刺史有罪?
当然不至于轻断,是以才有察明之说。
怎么察明?我虽如今暂担御史之职,却仅限审察仁化叛案之权,并无资格过问衡州政务,更不说邵兄,眼下仅一县尉随我回京呈清案情!
即便你我无权,也当问清那后生口供,回京立禀太后严察。邵广略一抱拳:在下数番化险为夷,全凭太后明断,太后若知衡州之事,定会下令严察。
感情这位以为韦氏会明断是非?
贺湛只觉两边太阳穴一阵闷痛,然而未经十一娘允许,他也不好将真相对邵广坦言无瞒,只好换个方式警告:就算太后贤德,若咱们暗察之事被郑雄得知,他有多少机会杀人灭口?邵兄是朝廷命官,尚且难逃奸小陷害,更何况一介布衣?
邵广这才暂平恼怒,可眉心不展,显然心绪难平。
郑雄为一州刺史,若无铁据,只凭布衣质疑万难达成受审,邵兄试想,这回仁化一案是堂堂都督上奏,若非我与陆离早明真相而禀知太后,太后也不会疑心是刘昙有意陷构,地方长官若因一两句诽言便获察疑,朝廷不信命官,君臣之间丧失基本信任,难道不会滋生隐患导致朝政紊乱?贺湛指击食案:至于官制清明则天下无贼之论,更是片面,邵兄难道忘记文皇后执政期间,官制何等清明,却依然发生了蜀王谋逆大案!
邵广终于面现愧色:是愚过于偏激了,但只不过,眼下奸侫贪宦也的确不是少数。
我何尝不知,只不过若行事鲁莽,非但于事无补,甚至搭上自身性命邵兄先别急着反驳,我明白邵兄之志,尊社稷之重而不惜一己生死,但若邵兄轻易舍生,于今之世,为民请愿者岂非再少一人?
贺湛无视邵广的不以为然,轻轻一笑:想我大周建国之初,高祖、太宗二帝广纳谏言,不少忠耿之臣为全社稷,大有悬头御街之勇,可是到了英宗朝,果真让忠耿如愿悬头御街两侧,又有多少人能够无惧生死?而到仁宗朝,裴郑二姓灭族,帝权已至重慑,更让多少世族胆颤心惊?邵兄就算能舍项上头颅,只怕亦无丝毫作用,徒惹人笑话一句不识时务而已。
--
店主一掂钱袋,估摸着怎么也有百钱往上,一时又惊又喜:哪里需要这多,五十文便已足够。
你这是小本生意,赢利只足生计而已,余钱且当打赏罢。俊美男子毫不介意,只问店主:这衡州城,怎么盗贼如此猖獗?
店主并不识字,早前验看过所也只不过看懂了上头的官印而已,并不知客人身份,他又只是个布衣平民,历来小心谨慎,哪会多嘴闲事,不过看着客人出手大方,也只好支应几句:衡州地近岭南,又远离京都,论来也属遥僻,这数十年来,一直就不甚太平,从前不过朝廷未曾严令清剿,却是这一年间,朝廷重视急公会匪众愈增
他话未说完,却被一个十五、六岁的后生上前插嘴:要我说,都是朝廷严法苛令,贪官污吏又多,才导致平民百姓活不下去,不落草为寇,难道都等着被冻饿而死才算良民?急公会劫富济贫,又算什么盗贼?这天下若以急公会为主,才算太平呢。
店主吓得怔住,脸上血色像是瞬间被什么怪物吸干,厉声斥道:胡说什么!
后生脖子一梗:三月时郑刺史抓了数百人,说是盗贼请令斩首示众,别人我不知,郑二狗却是与我从小交好,若真是急公会众,他妹子还能被逼良为奴?老娘又哪会被活活饿死!郑二狗虽然因生计所迫,偷了两只富户人家斗鸡,也是为了养活胞弟,哪里就是大奸大恶死罪难逃?
店主越发急惧,也没心情顾及食客了,抄起扫把劈头盖脸就往后生身上招呼:小子知道什么,就敢妄言,还不滚回家去,大郎,你死了不曾?
待得后生被称为大郎者拦腰抱走,店主这才惶恐不安地匍匐跪地:犬子自幼就有些呆傻,早前所言皆为胡话,还请两位郎君千万不要怪罪,只当没有听过。
却不想自从入座便沉默不语的青年男子这时却开了口:令郎呆傻?余却以为令郎才是难得清醒明白呢!
眼见着店主吓得就要连连叩头,俊美青年白了一眼同伴,及时伸手扶住:店家莫怪,我这好友也历来有些呆傻,店家安心,这一类疯话傻话自然会作充耳不闻。
好容易安抚了店主,贺湛瞧见被他诽为呆傻的邵广瞪视过来那双怒目,简直忍不住再翻一个白眼,可还未待他说话呢,邵广就是一连串地追问:在下是疯言疯语?十四郎这回岭南一行难道毫无察觉?若非贪官奸小横行,又如何会生土族反叛?就连在下,都险些被贪奸陷害!在下从前不知时政之谬,然而自从入仕,深感民生疾苦,平民百姓若能安居乐业,哪里会铤而走险冒死作乱,那后生之言,在下一听即感蹊跷,十四郎足智多谋,却只当呆傻胡说,十四郎身为大周臣子朝廷命官,怎能明知百姓蒙冤而无动于衷?
贺湛扶额一阵,组织了许久的语言,终于忍住不与邵广争执,反问道:那邵兄以为咱们该当如何?
当然应该察明实情,厉惩奸恶。
仅凭这后生空口之辞,邵兄就能断定衡州刺史有罪?
当然不至于轻断,是以才有察明之说。
怎么察明?我虽如今暂担御史之职,却仅限审察仁化叛案之权,并无资格过问衡州政务,更不说邵兄,眼下仅一县尉随我回京呈清案情!
即便你我无权,也当问清那后生口供,回京立禀太后严察。邵广略一抱拳:在下数番化险为夷,全凭太后明断,太后若知衡州之事,定会下令严察。
感情这位以为韦氏会明断是非?
贺湛只觉两边太阳穴一阵闷痛,然而未经十一娘允许,他也不好将真相对邵广坦言无瞒,只好换个方式警告:就算太后贤德,若咱们暗察之事被郑雄得知,他有多少机会杀人灭口?邵兄是朝廷命官,尚且难逃奸小陷害,更何况一介布衣?
邵广这才暂平恼怒,可眉心不展,显然心绪难平。
郑雄为一州刺史,若无铁据,只凭布衣质疑万难达成受审,邵兄试想,这回仁化一案是堂堂都督上奏,若非我与陆离早明真相而禀知太后,太后也不会疑心是刘昙有意陷构,地方长官若因一两句诽言便获察疑,朝廷不信命官,君臣之间丧失基本信任,难道不会滋生隐患导致朝政紊乱?贺湛指击食案:至于官制清明则天下无贼之论,更是片面,邵兄难道忘记文皇后执政期间,官制何等清明,却依然发生了蜀王谋逆大案!
邵广终于面现愧色:是愚过于偏激了,但只不过,眼下奸侫贪宦也的确不是少数。
我何尝不知,只不过若行事鲁莽,非但于事无补,甚至搭上自身性命邵兄先别急着反驳,我明白邵兄之志,尊社稷之重而不惜一己生死,但若邵兄轻易舍生,于今之世,为民请愿者岂非再少一人?
贺湛无视邵广的不以为然,轻轻一笑:想我大周建国之初,高祖、太宗二帝广纳谏言,不少忠耿之臣为全社稷,大有悬头御街之勇,可是到了英宗朝,果真让忠耿如愿悬头御街两侧,又有多少人能够无惧生死?而到仁宗朝,裴郑二姓灭族,帝权已至重慑,更让多少世族胆颤心惊?邵兄就算能舍项上头颅,只怕亦无丝毫作用,徒惹人笑话一句不识时务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