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望族权后

第562页

    我那时不该急躁,不该奢望太多,是,我该隐忍。
    忍到你经过足够长之时日,遗忘逝者,珍爱眼前。
    圣上可知,妾身之所以如此平静接受死亡,唯一原因,便是还能再见你一面。
    我们,甚至从不曾倾心一谈,圣上,这许是妾身唯一机会了。
    可世事残忍,今夜注定会让谢氏绝望。
    一身素淡襦裙,发上不佩珠玉,身量未足的女孩缓缓站定,她的身后除了手托鸩酒的宫婢外,再也无人。
    十一娘缓缓扫视这间布置得甚为靡丽的寝殿,给足了谢氏擦干眼泪的时间,目光才终于落到胡装打扮却别外娇俏的妇人身上,翻领束腰衫,大红灯笼裤,脚踝贴花钿,玉足没朱毯。
    淑妃,看来已经是有所预感了。
    怎么是你?
    这句话听来有些可笑,因为十一娘知道她在盼望谁,可那人又怎会出现在此亲自送别?只想到今日于淑妃而言已是末日,就算两人之间从来论不上什么情谊,除了那些微不足道的旧怨之外,尚且还有不能磨灭的家族仇恨,可一见对方面临死劫时,只因来者不是盼望之人,而掩示不住的绝望悲凄情色,十一娘心中落井下石的想法不由减薄了几分,至少不愿再讥笑谢氏了。
    事到如今还为情所困,看来谢氏对贺衍之情并非皆为权益,认识了这么些年,争强斗狠也有些回合了,她却从没看出谢氏也是个情种。
    至少就情之一事,谢氏还算纯粹。
    而十一娘历来就甚尊重重情之人。
    太后原是想令窦侍监前来,但十一颇觉对不住淑妃,因十一认为,淑妃虽有过错却罪不及死故太后虽然担心十一年幼不敢直面死亡,十一却自请前来相送淑妃一程,毕竟与窦侍监相比,十一更会照顾淑妃体面,太后作此决断,也是逼不得已,并不愿见淑妃过于狼狈,故而答应了十一所求。
    十一娘先施拜礼,耐心解释为何是她来执行赐死令。
    淑妃之罪不宜张扬,只能是急病而终,太后本来也是真想交予顶级心腹窦辅安负责执行,可十一娘想到若要争取太后信任就不能表现得过于懦弱,不能事事都置之不理,比如这回执行赐死,就能恰到好处显示自己的能力,再兼她的确想要争取这个与淑妃临死话别的机会,才用以上借口说服太后允准。
    不过这番解释显然不能让淑妃满意。
    你转告太后,若要让我伏罪,除非圣上亲自赐死。
    淑妃。十一娘未得免礼,干脆自己改为跽坐的姿势,先唤了这么一句,紧跟着叹惜一声:太后本也不愿遣人赐酒,还期望着圣上能够回心转意,哪知圣上有言是非黑白既已审察分明,谢氏该当死罪,但阿母既然为之求情,朕也不想过于酷厉,毕竟京兆谢一族显望,谢相国又为国之栋梁
    下昼十一娘奉太后令向天子转达案情真相,天子说这话时不无讥嘲,不过十一娘眼下转述,因为突然的心软,便没再将讥嘲原意转告,听上去倒是婉转了几分。
    圣上网开一面,答应太后所请,不废淑妃位份,不将罪行公之于众,只以急病而终了结十一请淑妃三思,若固执己见坚持面圣,万一激怒圣上收回成命
    后果不需明言,谢氏自然能够想到。
    第358章 你瞑目罢
    若是下诏处死、废号夺封,不仅会牵连家族蒙污,更加会让万众皆知罪妇已被皇室扫地出门,下场无非乱葬坟场、体面尽失。故而大周建国以来,即便妃嫔身犯死罪,被明正典刑者却不多见,尤其是世望勋贵出身的妃嫔,皇室总会给其家族留份体面,多数是暗中赐死,以病故了结,淑妃生父虽然只是授了个闲职,并不算朝廷重臣,可谢饶平这时却是官拜国相,虽然淑妃就算被明正典刑,触犯御令之罪也牵连不上娘家叔父,可一旦如此,皇室俨然对公众给出了暗示,便是完全没有顾及谢相体面。
    这代表什么?
    代表着太后已然对谢氏一族十分不满,那些趋利避害之人还不立即与谢家划清界限?
    猢狲一散,即使大树未倒,估计也离枯萎不远了。
    淑妃毕竟还是世族女儿,这么浅显的政治道理她还能想明白,若换作受死者是元贤妃,十一娘当然就不至于主动请命了,就算被动前来赐死,也一定会带上几个孔武有力的宦官,若如眼前般只带着阿禄,那杯鸩酒还指不定被灌进谁的嘴里呢。
    请淑妃更衣上妆,若有何话交待十一转达家人,必不辱命。
    眼见着淑妃沮丧坐地,不顾当着自己一个小丫头的面而泪如雨下,十一娘起身再揖。
    她没有留在这间寝卧,转身出去了。
    虽已入冬,可因为久晴未雨,这一夜依然是月朗星密,十一娘仰望星空,心底也是一片凄楚,不为淑妃末日,而是为了她无辜丧命的血缘至亲们。
    大父,阿母,亲长们曾经教导渥丹,为人当以信义为重,严律己而宽待人,切不可诡算陷害,渥丹如今却逐渐成为了自己曾经鄙恶之人谢氏虽然该死,可儿这回的确是利用阴谋诡算,并是借他人之手,实在难称光明磊落儿不求亲长宽谅,只望早日达成所愿,自会向亲长坟前拜叩忏悔,但愿泉下相见,再聆亲长教诲。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