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页
如若邵九郎有幸得保官职,但愿能在此番危险中受到教训,今后行事不再如此鲁莽,十四郎转告陆哥与尹郎,还望两位多多劝诫邵郎虽然勿改刚直,但切忌锋芒太露,官场腐败,非一时一日能够扭转,他这性情,若遇清明之治或者无关紧要,可清明之治何等难得,但凡上官同僚稍有狭隘之心,都会遭遇刁难暗箭。
贺湛摇头苦笑:这项任务只怕比斩除毛维还要艰难,也好,且让绚之与尹二去伤脑筋吧。
第340章 神机妙算十一娘
夏阳令死了!!!
毛维得到这一消息只比太后稍晚一步,自是由奉命前往夏阳县执行威胁任务的心腹遣人通风报讯:管事才与夏阳令暗中接触,交予相国亲笔书信,告诫其若想保性命无伤万万不能胡乱攀咬,否则只怕有灭门之祸,不曾想次日便听闻夏阳令死讯!管事废尽心思才打听得窦侍监已然察明夏阳令并非自尽,显然是被人杀害!
那封书信呢?毛维只觉脊梁直冒冷汗,连忙追问。
相国放心,管事亲眼目睹夏阳令已然将书信焚毁。
毛维这才略微稳了稳神,交待信使立即赶返夏阳县告诫心腹留心事情进展,但有些微消息必须立即回传,自己也醒悟到这回怕是中了他人暗算,心急如焚地赶去与谢饶平密商。
必定是韦元平之诡计,意欲陷害咱们杀人灭口!毛维倒也不傻,一下子就想到了政敌身上。
谢饶平也是坐立难安:千万要稳住,这时无论如何也不能自露马脚,暴露你我已知夏阳令死讯,否则可是百口莫辩!还有你遣去之人,必须着他立即返回长安,切莫再在夏阳县逗留等等,最好连长安都不要回,离开夏阳后,立即将人灭口!
毛维这才醒悟过来事发突然自己竟然疏忽了心腹很有可能已经暴露,好在韦元平为了置身事外也不大可能自露马脚主动为窦辅安提供线索,这时挽救或许还来得及,当下雷厉风行再遣心腹前往夏阳县清理罪证。
只两人都未想到事发前后两回碰面密商皆被太后耳目上报,但仅凭这些证据,太后尚不能断定谢、毛二人便是真凶,毕竟二人无论于公于私都有来往交情,碰面接头并不能说明就与夏阳案有关,可夏阳令的及时死亡就像一根鱼刺生生梗在太后心口,若不察个清楚明白简直坐立难安,于是在得知韦元平尚无异动而毛维却颇显气急败坏后即刻召二人来见,开门见山询问。
窦辅安尚未察实邵广案,夏阳令却死于非命,两位国相对这事有何见解?
眼光暗暗一扫,睨见韦元平目瞪口呆大为震惊,毛维却板着一张脸微微握拳,数息之后才显露出惊异的神色来,太后眉心一蹙,心头对毛维的怀疑更增一分。
夏阳令必然是畏罪自尽,可见果有庇恶之行。韦元平在短暂震惊后,几乎立即落井下石:夏阳令为毛趋举荐,虽以死偿罪,然民愤未平,故臣谏议追究毛趋举荐奸恶监管不力之罪。
韦元平会见缝插针打击毛党简直就不需贺湛背后怂恿了,而是多年以来已经形成的惯性,贺湛越是劝告韦元平切莫过于心急,韦元平就越是觉得这回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尤其在得知夏阳令死于非命后,自然而然就将其归为畏罪自尽。
毛维这时本来就好比惊弓之鸟,四伏的危机让他极其警备,听韦元平这么一说,不及细想立即给予反击:太后只称夏阳令为死于非命,韦相如何就敢断言其为畏罪自尽?难道是早已知道夏阳令死讯?
韦元平还以怒目:好端端一人忽然死了,又是发生在窦侍监奉旨审案之时,不是畏罪自尽还能是什么?
太后见兄长这副模样,越发相信此事并非他在后计划。
倘若兄长真是背后主谋,就决不会在尸身上留下显而易见之伤口,更不可能在此时一口咬定畏罪自尽四字授人以柄,若换旁人还有可能是故设迷障以显无辜,自家兄长有什么手段太后倒还清楚,演技远远没有这般高超,反倒是毛维
毛维主动询问夏阳案,足见早生观注,却没料到自己会让窦辅安前往审察,看来是自己出其意料的决定打草惊蛇了,毛维一为杀人灭口,更生一石二鸟之心!试想,倘若真是毛维将夏阳令灭口,又伪造成畏罪自尽,却留下痕迹让窦辅安一目了然便知他杀,这时利用兄长恃机而动的意图而干脆嫁祸,诸多蹊跷之处,岂不全都得到解释?
于是太后不动声色继续试探:夏阳令确为他杀,并非畏罪自尽。
原本理直气壮的韦大相国再一次目瞪口呆,随即意识到自己仿佛是掉进了旁人精心设计的圈套,顿时恼羞成怒:毛维,好个奸诈小人,竟敢嫁祸老夫?!
毛维也立即反击:分明是韦相早有预谋陷害在下伯侄,太后容禀,韦相本存包庇邵广之心,定是其担心窦侍监察明实情,干脆造成夏阳令畏罪自尽,好有借口陷害,实为一石二鸟,却将大局置之不顾,一昧只图私利,祸心可怖,还望太后明察秋毫,切勿受人蒙蔽。
韦元平哪里服气,当即与毛维展开唇枪舌战,吵闹声简直险些掀开万象殿的屋顶,而太后却一反常态任由左膀右臂互相攀咬,而没有立即喝止,直到韦元平急怒攻心忍不住要挥拳相向时,太后总算阻止了这场纷争,却并未做出任何评断,只斥令二人不得声张,一切待窦辅安归来复命再作计较。
--
贺湛摇头苦笑:这项任务只怕比斩除毛维还要艰难,也好,且让绚之与尹二去伤脑筋吧。
第340章 神机妙算十一娘
夏阳令死了!!!
毛维得到这一消息只比太后稍晚一步,自是由奉命前往夏阳县执行威胁任务的心腹遣人通风报讯:管事才与夏阳令暗中接触,交予相国亲笔书信,告诫其若想保性命无伤万万不能胡乱攀咬,否则只怕有灭门之祸,不曾想次日便听闻夏阳令死讯!管事废尽心思才打听得窦侍监已然察明夏阳令并非自尽,显然是被人杀害!
那封书信呢?毛维只觉脊梁直冒冷汗,连忙追问。
相国放心,管事亲眼目睹夏阳令已然将书信焚毁。
毛维这才略微稳了稳神,交待信使立即赶返夏阳县告诫心腹留心事情进展,但有些微消息必须立即回传,自己也醒悟到这回怕是中了他人暗算,心急如焚地赶去与谢饶平密商。
必定是韦元平之诡计,意欲陷害咱们杀人灭口!毛维倒也不傻,一下子就想到了政敌身上。
谢饶平也是坐立难安:千万要稳住,这时无论如何也不能自露马脚,暴露你我已知夏阳令死讯,否则可是百口莫辩!还有你遣去之人,必须着他立即返回长安,切莫再在夏阳县逗留等等,最好连长安都不要回,离开夏阳后,立即将人灭口!
毛维这才醒悟过来事发突然自己竟然疏忽了心腹很有可能已经暴露,好在韦元平为了置身事外也不大可能自露马脚主动为窦辅安提供线索,这时挽救或许还来得及,当下雷厉风行再遣心腹前往夏阳县清理罪证。
只两人都未想到事发前后两回碰面密商皆被太后耳目上报,但仅凭这些证据,太后尚不能断定谢、毛二人便是真凶,毕竟二人无论于公于私都有来往交情,碰面接头并不能说明就与夏阳案有关,可夏阳令的及时死亡就像一根鱼刺生生梗在太后心口,若不察个清楚明白简直坐立难安,于是在得知韦元平尚无异动而毛维却颇显气急败坏后即刻召二人来见,开门见山询问。
窦辅安尚未察实邵广案,夏阳令却死于非命,两位国相对这事有何见解?
眼光暗暗一扫,睨见韦元平目瞪口呆大为震惊,毛维却板着一张脸微微握拳,数息之后才显露出惊异的神色来,太后眉心一蹙,心头对毛维的怀疑更增一分。
夏阳令必然是畏罪自尽,可见果有庇恶之行。韦元平在短暂震惊后,几乎立即落井下石:夏阳令为毛趋举荐,虽以死偿罪,然民愤未平,故臣谏议追究毛趋举荐奸恶监管不力之罪。
韦元平会见缝插针打击毛党简直就不需贺湛背后怂恿了,而是多年以来已经形成的惯性,贺湛越是劝告韦元平切莫过于心急,韦元平就越是觉得这回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尤其在得知夏阳令死于非命后,自然而然就将其归为畏罪自尽。
毛维这时本来就好比惊弓之鸟,四伏的危机让他极其警备,听韦元平这么一说,不及细想立即给予反击:太后只称夏阳令为死于非命,韦相如何就敢断言其为畏罪自尽?难道是早已知道夏阳令死讯?
韦元平还以怒目:好端端一人忽然死了,又是发生在窦侍监奉旨审案之时,不是畏罪自尽还能是什么?
太后见兄长这副模样,越发相信此事并非他在后计划。
倘若兄长真是背后主谋,就决不会在尸身上留下显而易见之伤口,更不可能在此时一口咬定畏罪自尽四字授人以柄,若换旁人还有可能是故设迷障以显无辜,自家兄长有什么手段太后倒还清楚,演技远远没有这般高超,反倒是毛维
毛维主动询问夏阳案,足见早生观注,却没料到自己会让窦辅安前往审察,看来是自己出其意料的决定打草惊蛇了,毛维一为杀人灭口,更生一石二鸟之心!试想,倘若真是毛维将夏阳令灭口,又伪造成畏罪自尽,却留下痕迹让窦辅安一目了然便知他杀,这时利用兄长恃机而动的意图而干脆嫁祸,诸多蹊跷之处,岂不全都得到解释?
于是太后不动声色继续试探:夏阳令确为他杀,并非畏罪自尽。
原本理直气壮的韦大相国再一次目瞪口呆,随即意识到自己仿佛是掉进了旁人精心设计的圈套,顿时恼羞成怒:毛维,好个奸诈小人,竟敢嫁祸老夫?!
毛维也立即反击:分明是韦相早有预谋陷害在下伯侄,太后容禀,韦相本存包庇邵广之心,定是其担心窦侍监察明实情,干脆造成夏阳令畏罪自尽,好有借口陷害,实为一石二鸟,却将大局置之不顾,一昧只图私利,祸心可怖,还望太后明察秋毫,切勿受人蒙蔽。
韦元平哪里服气,当即与毛维展开唇枪舌战,吵闹声简直险些掀开万象殿的屋顶,而太后却一反常态任由左膀右臂互相攀咬,而没有立即喝止,直到韦元平急怒攻心忍不住要挥拳相向时,太后总算阻止了这场纷争,却并未做出任何评断,只斥令二人不得声张,一切待窦辅安归来复命再作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