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他不后悔将那些信给祖父看,怀中之人比自己的命还紧要,谁刚伤害她,就要有被自己报复的准备。睡过去之前,他唯一想的是,绝对不能再心软了,下回若二房再敢生事,也只有送他们下地狱了。
作者有话要说:
隔壁老王躺枪,哈哈哈
第52章 洪水
景泰二十五年的夏季好像出奇的漫长,都已经八月里了,天儿还热得人懒懒的不想动,树上的蝉鸣也不像往年里那么热闹,时有时无的。往年到这时候,除了午间,早晚已开始凉爽了。老人们都说,怕是要有什么大事,旱魃要出来闹腾了。
京郊的几个县,尤其是山南东道、河东道,田地开始皲裂。靠河的地方勉强能浇田,不少地方的百姓喝水都困难。昭和帝在地方官刚上报尚书省之时,便派了太子前去视察农事,距今也有小半个月了。按理说,这样的事派诸王去就行,可得用的英王偏偏碰上梅贵妃大病一场得侍疾,从未出京的太子才在圣上近卫千牛卫的保护下迅速前往。
樊克之本是打算跟着的,可太子将他叫进东宫不知说了些什么,他便安安静静地待在京中。这阵子,英王频频入宫,除了侍奉母妃外,每日里都要去紫宸殿与圣上谈些实事要务,提了不少治旱的法子,顺带说些王妃所出的一儿一女的琐碎事。昭和帝倒是没有前些日子那样疲累了,与英王亲近了不少。
樊克之没怎么,东宫之人却都着急起来。太子在宫中之时,与圣上坐卧相处,比旁的皇子自然是更有父子之情。可现下,英王显见着越来越受宠爱,这短短时日,圣上已将尚书省下六部之中的四部给了英王掌管,中书令原本就是英王当年的老师。若不是圣上依旧天天召见皇太孙,考校他的功课,只怕太子妃韦氏的娘家靖北侯就先坐不住了。
顾皇后自太子出京后,便借口身子不适,再未出过清宁宫的大门,除了召顾家二房夫人进宫说说话,也没见过旁人。东宫之中,太子妃更是严厉约束宫人,一门心思扑在有了身孕的两位婕妤身上,除了往皇后宫中请安也是足不出户。
太子一去河东道京中便没什么消息传来,而英王的声势却越来越盛。就在这当口,突然有一日,淮南道光州府定城县令言阙派人五百里加急送来急报:光州五县连降暴雨达半月之久,农田被淹,河堤溃决,数万百姓家宅被毁,亟待朝廷开仓放粮!
早朝之上,昭和帝听到此消息,气急之下晕厥了一瞬。之前从未有只言片语传来,光州府刺史真是好大的胆子!这样的事情居然敢瞒报!且淮南道与江南东道所处之地的河堤年年加固,户部拨的银款就不止二十万两,怎会轻易溃决?这里面,恐怕是有天大的事情!
还没等昭和帝缓过来,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陆陆续续有润州、升州、宣州、江州十几个县都发了洪灾的急报来,这下子,原本还想参言阙一个六品县令无权五百里加急的人彻底偃旗息鼓了,紫宸殿中的烛火彻夜不息,昭和帝几天几夜没合眼。
英王府的书房内,英王铁青了一张脸,手中捏着薄薄的一页纸,恨不得将下首之人碎尸万段!他拼命压抑着暴躁的心绪,话里的冷意简直让人不寒而栗:不是让你们悄无声息的做掉言阙?怎还会让他的信件直达御前?
底下的人趴伏在金砖地上,头都不敢抬,纵使屋里摆了还几盆冰,冷汗仍沿着下巴滴落在地上:咱们派去的人确确实实逼着言大人跳了江,没想到那样急的洪水,他居然还能有命活下来。属下该死!说完,那人便砰砰地磕着头,金砖将额上磕得血肉模糊也不敢停,就怕一停下便丢了性命。
啪地一声,英王狠狠地将手中的信纸摁在紫檀木书桌上,没用的东西!滚下去!底下那人忙不迭的爬起来,踉踉跄跄打开屋门,一会儿没了踪影。英王靠在椅上望着虚空半晌,拿起狼毫笔,几番思虑斟酌着写了封信,叫了个侍卫进来将信送了出去。
于此同时,护国公府二房所居的寒霜苑内,梅七姑娘梅嘉也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书柬,只写了短短几行字:按计行事,顺力而为。她等刚涂完花汁的指甲完全干了,才施施然取了火折子,将纸点燃烧成灰倒了花盆里。任谁也想不到,看不见的地方,有一只手,已死死拽住了太子与英王的路。
七月二十六,楚莹出阁。八月初八,楚菡风风光光嫁入了英王府。虽是侧妃,却是正经上了皇家玉蝶的,迎娶之礼不如王妃那样盛大,也比一般的小门小户讲规矩得多。若不是北方有旱,南有洪水,京中百姓惶惶然提不起兴致,定会热闹半天。英王因近日的事情焦头烂额,没来亲自迎娶,只派了王府的长吏迎亲,让楚菡甚是不快。
哪儿曾想,新婚之夜英王竟是连婚房都未入,只匆匆回府与王妃说了一刻钟的话,又与世子见了一面,便直接去了宫中。
八月十四,中秋还未过,昭和帝下旨,着尚书省右仆射江己苍、工部侍郎韩烨、御史中丞宁广德、吏部考功郎中季子初为钦差南下治洪,忠武将军樊克之暂领推事院掌院一职负责护卫及监察,即日启程。
楚蓁这才知晓,樊克之自成婚后一直忙忙碌碌的,只怕就是为了这个推事院。樊克之进家门时,楚蓁已领着余嬷嬷、碧春等人为其收拾行囊了,趁手的器具、常用的药、换洗的内衫、足够的银票,零零总总,足足两大包。樊克之瞧着楚蓁面上清冷,颇有几分手足无措,自己事前并未告知于她,万一生气可如何是好?
--
作者有话要说:
隔壁老王躺枪,哈哈哈
第52章 洪水
景泰二十五年的夏季好像出奇的漫长,都已经八月里了,天儿还热得人懒懒的不想动,树上的蝉鸣也不像往年里那么热闹,时有时无的。往年到这时候,除了午间,早晚已开始凉爽了。老人们都说,怕是要有什么大事,旱魃要出来闹腾了。
京郊的几个县,尤其是山南东道、河东道,田地开始皲裂。靠河的地方勉强能浇田,不少地方的百姓喝水都困难。昭和帝在地方官刚上报尚书省之时,便派了太子前去视察农事,距今也有小半个月了。按理说,这样的事派诸王去就行,可得用的英王偏偏碰上梅贵妃大病一场得侍疾,从未出京的太子才在圣上近卫千牛卫的保护下迅速前往。
樊克之本是打算跟着的,可太子将他叫进东宫不知说了些什么,他便安安静静地待在京中。这阵子,英王频频入宫,除了侍奉母妃外,每日里都要去紫宸殿与圣上谈些实事要务,提了不少治旱的法子,顺带说些王妃所出的一儿一女的琐碎事。昭和帝倒是没有前些日子那样疲累了,与英王亲近了不少。
樊克之没怎么,东宫之人却都着急起来。太子在宫中之时,与圣上坐卧相处,比旁的皇子自然是更有父子之情。可现下,英王显见着越来越受宠爱,这短短时日,圣上已将尚书省下六部之中的四部给了英王掌管,中书令原本就是英王当年的老师。若不是圣上依旧天天召见皇太孙,考校他的功课,只怕太子妃韦氏的娘家靖北侯就先坐不住了。
顾皇后自太子出京后,便借口身子不适,再未出过清宁宫的大门,除了召顾家二房夫人进宫说说话,也没见过旁人。东宫之中,太子妃更是严厉约束宫人,一门心思扑在有了身孕的两位婕妤身上,除了往皇后宫中请安也是足不出户。
太子一去河东道京中便没什么消息传来,而英王的声势却越来越盛。就在这当口,突然有一日,淮南道光州府定城县令言阙派人五百里加急送来急报:光州五县连降暴雨达半月之久,农田被淹,河堤溃决,数万百姓家宅被毁,亟待朝廷开仓放粮!
早朝之上,昭和帝听到此消息,气急之下晕厥了一瞬。之前从未有只言片语传来,光州府刺史真是好大的胆子!这样的事情居然敢瞒报!且淮南道与江南东道所处之地的河堤年年加固,户部拨的银款就不止二十万两,怎会轻易溃决?这里面,恐怕是有天大的事情!
还没等昭和帝缓过来,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陆陆续续有润州、升州、宣州、江州十几个县都发了洪灾的急报来,这下子,原本还想参言阙一个六品县令无权五百里加急的人彻底偃旗息鼓了,紫宸殿中的烛火彻夜不息,昭和帝几天几夜没合眼。
英王府的书房内,英王铁青了一张脸,手中捏着薄薄的一页纸,恨不得将下首之人碎尸万段!他拼命压抑着暴躁的心绪,话里的冷意简直让人不寒而栗:不是让你们悄无声息的做掉言阙?怎还会让他的信件直达御前?
底下的人趴伏在金砖地上,头都不敢抬,纵使屋里摆了还几盆冰,冷汗仍沿着下巴滴落在地上:咱们派去的人确确实实逼着言大人跳了江,没想到那样急的洪水,他居然还能有命活下来。属下该死!说完,那人便砰砰地磕着头,金砖将额上磕得血肉模糊也不敢停,就怕一停下便丢了性命。
啪地一声,英王狠狠地将手中的信纸摁在紫檀木书桌上,没用的东西!滚下去!底下那人忙不迭的爬起来,踉踉跄跄打开屋门,一会儿没了踪影。英王靠在椅上望着虚空半晌,拿起狼毫笔,几番思虑斟酌着写了封信,叫了个侍卫进来将信送了出去。
于此同时,护国公府二房所居的寒霜苑内,梅七姑娘梅嘉也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书柬,只写了短短几行字:按计行事,顺力而为。她等刚涂完花汁的指甲完全干了,才施施然取了火折子,将纸点燃烧成灰倒了花盆里。任谁也想不到,看不见的地方,有一只手,已死死拽住了太子与英王的路。
七月二十六,楚莹出阁。八月初八,楚菡风风光光嫁入了英王府。虽是侧妃,却是正经上了皇家玉蝶的,迎娶之礼不如王妃那样盛大,也比一般的小门小户讲规矩得多。若不是北方有旱,南有洪水,京中百姓惶惶然提不起兴致,定会热闹半天。英王因近日的事情焦头烂额,没来亲自迎娶,只派了王府的长吏迎亲,让楚菡甚是不快。
哪儿曾想,新婚之夜英王竟是连婚房都未入,只匆匆回府与王妃说了一刻钟的话,又与世子见了一面,便直接去了宫中。
八月十四,中秋还未过,昭和帝下旨,着尚书省右仆射江己苍、工部侍郎韩烨、御史中丞宁广德、吏部考功郎中季子初为钦差南下治洪,忠武将军樊克之暂领推事院掌院一职负责护卫及监察,即日启程。
楚蓁这才知晓,樊克之自成婚后一直忙忙碌碌的,只怕就是为了这个推事院。樊克之进家门时,楚蓁已领着余嬷嬷、碧春等人为其收拾行囊了,趁手的器具、常用的药、换洗的内衫、足够的银票,零零总总,足足两大包。樊克之瞧着楚蓁面上清冷,颇有几分手足无措,自己事前并未告知于她,万一生气可如何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