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吊唁的人陆续进府,礼部派官员给楚广洮定了谥号,宫里的丽昭容也派身边太监送了奠仪,甚至皇后的娘家承恩侯顾家二房嫡子也亲自来祭拜。更有文人为楚广洮写了诗词悼念,楚广洮的死后哀荣极盛。
楚家三房看着这架势,也不敢再发牢骚,老太太王氏借口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病倒,足不出福寿堂。大房本就跟二房关系尚可,且如今大姑娘跟顾家二房嫡子结了亲,皇后娘娘跟丽昭容一向交好,太子与樊克之更是少年相识,于是便将楚二老爷的丧事办得十分风光。
楚二老爷棺柩归家第二日,其亲家永宁侯府的二老爷二太太才来吊唁。樊家与楚家二房关系极近,报丧的下人首先去的就是樊家,樊二老爷却第二日才上门,若不是樊克之进宫复旨后就帮着忙里忙外,只怕外人要以为两家亲事出了事儿。
楚蓁扶着陈氏引了樊二太太林氏进了内室,林氏抚了抚没有泪意的眼角,强装伤心道:可怜亲家老爷,年纪轻轻的,遭此横祸。听说死后还颇受折磨,唉。林氏的话,像刀子一样插进了陈氏的心里,想到丈夫死后尊严仍被人践踏,身子越发抽动得厉害,话都说不出来,嘴唇抖若筛糠。
楚蓁一边帮陈氏顺气,一边冷声道:家母听不得这些,婶娘若是念着已逝者,请莫要再提。林氏被噎了一下,甩了甩手中的帕子,语带刻薄:我这也是心疼亲家母。说着,又叹气道:蓁姐儿得守三年孝,咱们克之岁数可不小了,怕是等不了三年了。
楚蓁没理她,只端着杯子给陈氏喂了些水,林氏还要再说,陈嬷嬷进来禀告又有夫人来找陈氏说话,林氏不得不出了内室。
陈氏抓着楚蓁的手腕,眼中急切,想说些什么,楚蓁拍了拍她,柔声安慰:娘放心,我与樊家哥哥彼此相知,我晓得他绝不是那样的人。不管是退婚还是先纳妾,樊克之都不会做。
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后,楚广洮出殡。漫天的纸钱、哀戚的子女,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么结束。后来楚蓁才知晓,若不是丽昭容看在弟弟樊克之的份上在圣上面前求情,加封已是荣耀,并不会荫及妻子,毕竟父亲不是守城力战而亡,只是被截时誓死不降。后头也是樊克之力追,才将父亲的尸身寻回,这样的夫君与夫家,怎能不让人敬佩。
楚蓁站在听涛苑前的小院里,看着她与父母亲所植的海棠,已干涸的泪不知不觉又爬满了脸,轻风吹来,海棠花的香气浮动,父亲仿若就在眼前。她的心揪了又散,针扎一般。
一只指边起皮指骨纤瘦带茧的手捏了方帕子,递到了她眼前。楚蓁慢慢转过头,只见樊克之一身灰色棉袍,眼神里是满满的心疼和关怀。她接过帕子,擦了擦泪,动了动唇:元哥哥。
樊克之看着眼前瘦得似乎风吹就倒的少女,只觉五脏六腑都疼得慌。她从小性子就好,很少伤心,岳父往生,不知她哭了多少次,眼睛似乎一直是红肿的。可自己偏偏什么忙都帮不上。
蓁儿,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得往前看。他终于忍不住,拉起她的手,温柔道:伯母跟弟弟们还得你来照顾呢,若是你病倒了,他们该更难受了。看着她眼角渗出的泪,他连忙用手去拭,不曾想手指粗糙,她的脸皮太嫩,反擦红了一块皮。他忙问是不是疼。
楚蓁看着在外声名赫赫的樊少将待她如此紧张,揪着的心松了松,轻声道:元哥哥,我没事儿,一点都不疼。看他仍是担心,弯了弯眼,我听你的,好好保重自身,照顾好母亲跟弟弟们。
樊克之听她如此说,方放了心,两人彼此凝视,风吹过,海棠花落了一地。
第4章 噩耗
樊克之待岳父丧事后,即启程去了西北。近年来,突厥兵蠢蠢欲动,楚二老爷的故去更是加紧了边疆局势。樊家本就因西北军功起家,樊克之责无旁贷。
楚家二房彻底从京城勋贵圈子沉寂,安心待在听涛苑守孝。楚广洮在世时的幕僚中有一位钟先生,当初不曾跟其去西北,躲过一劫。此时便留在府中为楚祎、楚祺兄弟俩授课。陈氏的身子彻底垮了,每日昏睡的时候居多,徐太医诊了脉只说尽人事。楚蓁让管事将库房的珍稀药草都取了,每日亲自服侍陈氏用下。
老太太在二老爷丧事上怨上了二房,派人让二房不必去请安了,倒省了楚蓁不少事。她实在无心应付。大房的大奶奶、二奶奶偶尔来探望陈氏,大奶奶的父亲慎郡王去得早,很有几分感同身受,对楚蓁姐弟格外照拂。三房却连个嬷嬷都没派来过。
楚蓁每日里上午处理院子里诸项杂事,下午带着弟弟们陪着陈氏,偶尔陈氏清醒了便让下人将牡丹团刻长椅搬至屋外,晒晒日头。大多时候是她在陈氏耳边说些琐事,楚祎兄弟顺便聊聊课业,陈氏边听偶尔应和几句。
徐太医虽曾说陈氏只剩三月寿限,楚蓁只当不晓得,奇珍源源不断地用,还差人往玉泉寺进了不少香油钱,自己抄了佛经奉在菩萨座下,为母亲祈福。
楚蓁的诚心到底有些用,陈氏的脸色不再那么灰败,瞧着多了丝人气儿。徐太医也说照此下去,说不准能拖到年后。楚蓁更加上心,每日理事的时辰又缩减了,几乎日夜陪着陈氏,银子流水般的花了出去。
--
楚家三房看着这架势,也不敢再发牢骚,老太太王氏借口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病倒,足不出福寿堂。大房本就跟二房关系尚可,且如今大姑娘跟顾家二房嫡子结了亲,皇后娘娘跟丽昭容一向交好,太子与樊克之更是少年相识,于是便将楚二老爷的丧事办得十分风光。
楚二老爷棺柩归家第二日,其亲家永宁侯府的二老爷二太太才来吊唁。樊家与楚家二房关系极近,报丧的下人首先去的就是樊家,樊二老爷却第二日才上门,若不是樊克之进宫复旨后就帮着忙里忙外,只怕外人要以为两家亲事出了事儿。
楚蓁扶着陈氏引了樊二太太林氏进了内室,林氏抚了抚没有泪意的眼角,强装伤心道:可怜亲家老爷,年纪轻轻的,遭此横祸。听说死后还颇受折磨,唉。林氏的话,像刀子一样插进了陈氏的心里,想到丈夫死后尊严仍被人践踏,身子越发抽动得厉害,话都说不出来,嘴唇抖若筛糠。
楚蓁一边帮陈氏顺气,一边冷声道:家母听不得这些,婶娘若是念着已逝者,请莫要再提。林氏被噎了一下,甩了甩手中的帕子,语带刻薄:我这也是心疼亲家母。说着,又叹气道:蓁姐儿得守三年孝,咱们克之岁数可不小了,怕是等不了三年了。
楚蓁没理她,只端着杯子给陈氏喂了些水,林氏还要再说,陈嬷嬷进来禀告又有夫人来找陈氏说话,林氏不得不出了内室。
陈氏抓着楚蓁的手腕,眼中急切,想说些什么,楚蓁拍了拍她,柔声安慰:娘放心,我与樊家哥哥彼此相知,我晓得他绝不是那样的人。不管是退婚还是先纳妾,樊克之都不会做。
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后,楚广洮出殡。漫天的纸钱、哀戚的子女,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么结束。后来楚蓁才知晓,若不是丽昭容看在弟弟樊克之的份上在圣上面前求情,加封已是荣耀,并不会荫及妻子,毕竟父亲不是守城力战而亡,只是被截时誓死不降。后头也是樊克之力追,才将父亲的尸身寻回,这样的夫君与夫家,怎能不让人敬佩。
楚蓁站在听涛苑前的小院里,看着她与父母亲所植的海棠,已干涸的泪不知不觉又爬满了脸,轻风吹来,海棠花的香气浮动,父亲仿若就在眼前。她的心揪了又散,针扎一般。
一只指边起皮指骨纤瘦带茧的手捏了方帕子,递到了她眼前。楚蓁慢慢转过头,只见樊克之一身灰色棉袍,眼神里是满满的心疼和关怀。她接过帕子,擦了擦泪,动了动唇:元哥哥。
樊克之看着眼前瘦得似乎风吹就倒的少女,只觉五脏六腑都疼得慌。她从小性子就好,很少伤心,岳父往生,不知她哭了多少次,眼睛似乎一直是红肿的。可自己偏偏什么忙都帮不上。
蓁儿,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得往前看。他终于忍不住,拉起她的手,温柔道:伯母跟弟弟们还得你来照顾呢,若是你病倒了,他们该更难受了。看着她眼角渗出的泪,他连忙用手去拭,不曾想手指粗糙,她的脸皮太嫩,反擦红了一块皮。他忙问是不是疼。
楚蓁看着在外声名赫赫的樊少将待她如此紧张,揪着的心松了松,轻声道:元哥哥,我没事儿,一点都不疼。看他仍是担心,弯了弯眼,我听你的,好好保重自身,照顾好母亲跟弟弟们。
樊克之听她如此说,方放了心,两人彼此凝视,风吹过,海棠花落了一地。
第4章 噩耗
樊克之待岳父丧事后,即启程去了西北。近年来,突厥兵蠢蠢欲动,楚二老爷的故去更是加紧了边疆局势。樊家本就因西北军功起家,樊克之责无旁贷。
楚家二房彻底从京城勋贵圈子沉寂,安心待在听涛苑守孝。楚广洮在世时的幕僚中有一位钟先生,当初不曾跟其去西北,躲过一劫。此时便留在府中为楚祎、楚祺兄弟俩授课。陈氏的身子彻底垮了,每日昏睡的时候居多,徐太医诊了脉只说尽人事。楚蓁让管事将库房的珍稀药草都取了,每日亲自服侍陈氏用下。
老太太在二老爷丧事上怨上了二房,派人让二房不必去请安了,倒省了楚蓁不少事。她实在无心应付。大房的大奶奶、二奶奶偶尔来探望陈氏,大奶奶的父亲慎郡王去得早,很有几分感同身受,对楚蓁姐弟格外照拂。三房却连个嬷嬷都没派来过。
楚蓁每日里上午处理院子里诸项杂事,下午带着弟弟们陪着陈氏,偶尔陈氏清醒了便让下人将牡丹团刻长椅搬至屋外,晒晒日头。大多时候是她在陈氏耳边说些琐事,楚祎兄弟顺便聊聊课业,陈氏边听偶尔应和几句。
徐太医虽曾说陈氏只剩三月寿限,楚蓁只当不晓得,奇珍源源不断地用,还差人往玉泉寺进了不少香油钱,自己抄了佛经奉在菩萨座下,为母亲祈福。
楚蓁的诚心到底有些用,陈氏的脸色不再那么灰败,瞧着多了丝人气儿。徐太医也说照此下去,说不准能拖到年后。楚蓁更加上心,每日理事的时辰又缩减了,几乎日夜陪着陈氏,银子流水般的花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