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清穿之福运无双

第242页

    董成开口道:“福晋离开这段时间,奴才等也没闲着,做了一些小玩意儿,让福晋掌掌眼,看看可还行。”
    佟橙儿闻言,心想看来他们成果还不错。
    “拿过来我瞧瞧。”
    “是。”
    说罢,董成让侄子把东西都拿上去。
    第一样东西到了佟橙儿手里,外观看是个圆筒状的东西,有点像望远镜:“这个是望远镜?”
    “是的,福晋。”
    她拿起来试用了一下,屋子里视线不够好,她还特意拿到外面试用。
    发现确实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这望远镜是谁做出来的?”
    “是奴才的侄子董立做出来的。”
    董成说完,董立便从人群中出来:“是奴才偶然研究所得。”
    佟橙儿还记得董立。
    “我记得试用弹簧减震就是你的主意吧!”
    董立点头:“是奴才的主意。”
    “你不错,很有想法,以后继续努力。”
    董立激动道:“奴才一定努力。”
    接下来董成又拿出了几样东西,其中包括她提前想弄却没弄的弹簧床垫,自己好些弹簧衍生品。
    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五六样。
    说真的,佟橙儿还是挺满意他们的成果的,几个月的时候,能够做到这样,也算是不容易。
    董成把成果展示完了,佟橙儿满意地笑了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最后道:“你们做的都很好,继续保持下去。”
    说完了对如兰道:“你带他们去账房领取赏银。”
    “是,福晋。”
    随后如兰道:“几位师傅请。”
    他们离开后,佟橙儿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来。
    有成果就好。
    突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对如雪道:“你回头去奇巧院说一下,以后若是能够做出十样东西,月银翻倍,以后再做出东西赏银翻倍。”
    如雪:“是,福晋。”
    晚上胤禛回来的时候,她把奇巧院带来的东西都拿给胤禛看,胤禛也挺高兴的。
    不过这些还是不够,大清需要更多。
    又过了两天,胤禛正在户部忙着,突然就被御前的人叫走了。
    去往乾清宫的路上他想了一下,最近户部没出什么岔子,不是户部的问题,他自然而然就想到去江南路上遇到的拐子,自己江南那个不算大的科举舞弊案。
    这么突然把他叫过去,难不成特别严重?
    这么想着,他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去了乾清宫,行了礼请了安。
    康熙问胤禛:“可知道今个叫你来是为了什么?”
    “儿臣不知,还请皇阿玛告知。”
    康熙揉了揉脑袋,这事他也头疼,刚才才生过气。
    “江南一事你怎么看?”
    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看,江南水深,他暂时不想踏进去,可是……唉!!
    “皇阿玛说的是哪件事?”
    “两件事。”
    胤禛:“儿臣能力有限,查到了不多,再加上要赶路,所以儿臣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事康熙也头疼,拐子一事,康熙并没有太过重视,不过好歹是儿子递过来的折子,再加上上面说可能有内情,他就让人去查了查。
    还没查完,又见他递了折子过来,还是跟科举舞弊有关,这事虽然范围不大,但是事关科举,再小的事都是大事,他又让人去查。
    结果倒好,本来以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结果两队打不着的人马竟然查到一块去了,这就不得不让康熙重视起来了。
    根据查到的内容,亳县拐子事件背后的组织不简单,他们会拐走一些父母样貌不错的小女孩,然后送去秘密培养成类似于扬州瘦马的女子。
    该组织在这些小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教她们琴棋书画,吹啦弹唱,还有如何取悦男人……
    最后这些女子都会被送去不同官员的后院做妾,这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大了。
    毕竟男人在床上的紧要关头,谁知道会被套出什么话出来。
    至于江南的那个知州,他能够科举舞弊,哪怕舞弊的人数不多,但是也只是他一个舞弊的人数不多,实际上这其中已经有一条暗中“产业链”。
    知州只是其中比较胆小的一个。
    说是科举舞弊,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花钱买功名,钱与名之间的利益交换。
    因为功名涉及到官场,也可以说是买卖官爵。
    拐卖事件背后的组织也有江南官员的身影,更是不得不让人深思。
    因为才刚开始查没多久,那边觉得失态严重,赶紧上报了。
    实际上的情况应该更加严重,毕竟这样大的组织,京城必然有人兜底,若不然也存在不了。
    康熙把情况简单说了,胤禛听完后沉默了。
    “这件事事关重大,暂时不宜张扬,你来负责吧!”
    胤禛想了一下,发现这件事他可能负责不了,他心里隐约有些猜测,这件事怕是跟索额图有些关系。
    梦中他看到后来索额图被下狱,并死于狱中,罪名中就有类似买卖官爵的。
    这件事梦中的雍正没参与,他我就没看到内情。
    他不太想掺和这事。
    康熙见他不说话,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儿臣没问题,只是儿臣觉得此事事关重大,儿臣怕是负不起责。”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