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容辞略有犹豫,赵继达察言观色,立即也跟着劝:夫人,你们人少,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来,这几天暂停夜禁,等回来的时候都是深夜了,与我们结伴怕是更安全些。
容辞终于被这句话说服了,随即点头同意。
路上,谢睦三人走在前边,马车跟在后边,温平暗地里观察了他们好久,悄悄在李慎耳边问:慎哥儿,那几人是什么来历?竟像是和咱们姑娘相熟的样子。
李慎是李嬷嬷的养子,自然知道的多些,便把之前和谢睦的交集都跟他说了:他们一开始帮了咱们,后来姑娘和我娘又有恩与他,相处了几次,也确实勉强算得上熟了。
温平还是不放心:听你这么说,他们倒像是没有坏心的样子,只是那个领头的干嘛那么殷勤?好端端的说什么同行莫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吧?
李慎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这别的心思是什么心思,等看到温平的那一脸别有意味的神情,方猛地反应过来,登时哭笑不得,一个劲儿的摇头:
温叔,你这是想到哪儿去了,人家年长起码十岁,咱们姑娘才多大啊,而且那谢公子颇为寡言,刚刚统共才说了一句话,怎么着也称不上殷勤二字啊!
温平见跟他说不清,偏过头呸了一声,心想果然是毛头小子,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你都知道那姓谢的不爱说话了,那他没事找事过来凑什么热闹?男女之间主动搭话,不就是为了那档子事儿嘛
还说什么姑娘年纪小,她都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马上要当娘的人,旁人结亲若略早一点,也都能成婚好几个月了,哪里还能算小?再说那人年龄的大小,温平他自己就是男人能不知道吗这下到未长成的总角少年,上到六七十要入棺材的老头子,各个都能对女子产生爱慕之情,更何况那人正值壮年,还远远称不上老。
姑娘如今诸多麻烦缠身,万不能再多生事端了
这边温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那姓谢的离姑娘远远地,那边骑在马上的谢宏也在说:二爷,咱们这次去平城看灯会只是顺便,去接谷先生才是是正事,您为何执意要跟温夫人一起走呢,岂不碍手碍脚诸多不便?
谢睦目视前方并没有转头,只是道:要接他不需我亲自去,这是你们的正事,我并没有如此说过。
您还真是想去看看灯会才出宫的?那直接在京城看不是更方便我知道了,您是怕旁人认出您来是不是?
赵继达悄悄扯了扯谢宏的袖子:小爷,公主殿下正巧游历到了平城,并且不会回京暂住,主子是想去亲自拜访
公主?哪个公哦我想起来了,是福安长公主啊
这位公主是谢睦的姑姑,生性不爱红装,反习武艺爱着男装,又不愿意受拘束,她是太上皇嫡母之女,身份特殊,众人都管不了她,现已经在外游玩许久了,传说她当初对谢睦有大恩,故而在本朝也格外受优待。
谢宏这下知道谢睦这次为何要亲自前往了,拜访这种长辈,也不是随意派个子侄近侍就可以敷衍过去的。
他此时好像恍然大悟,但过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不对真是为看灯会也就罢了,可偏偏不是,接谷先生不方便与温夫人同行,难道见长公主就方便了吗?
这说跟没说一样嘛!
*
平城县就在落月山之后不远,近来也没下雪,他们半个多时辰已经到了城门口,此时天色不过刚刚变黑。
温平还在绞尽脑汁的想借口要与他们分开,谢睦已经低头对容辞道:我们要先去拜访长辈,之后会去街上看看,若是亥初还没碰上,便到城门口会和,一同回去。
她自然没什么意见,两拨人便暂时分道扬镳。
四人进了城门,入目便是满眼的斑斓色彩,各式各样的摊铺,每个都挂了许多耀眼的灯笼,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虽说今天已经是灯会的最后一天了,人还是不少,目之所及,算不上人山人海,也能说满满当当了,这让容辞不禁庆幸听了李嬷嬷的话十六的人都这样多,若是正逢元宵节当天,怕是要人挤人,连脚都插不下吧
这地方虽与落月山南麓只有一山之隔,气候却大不相同,那边温泉泉眼不少,自然暖和,这边不但不产温泉,还无山遮挡酷烈的北风,确实要冷许多。
幸好容辞未雨绸缪,带了一件狐裘出来,此时披在身上,带着帷帽,又有满目的花灯,竟不觉得冷到哪里去。
她也谨慎,手拉着敛青慢慢的逛,绝不疾行,一定确保李慎与温平跟得上才行。
他们玩的也算是尽兴,先是转了一圈,在街上尝了几种小吃,还一人吃了一碗汤圆,然后容辞还给没能来的众人各自都买了礼物,比如李嬷嬷的发梳,宋三娘的簪子,还有敛青举荷的胭脂等等。
接着又去试着猜了几个灯谜,有的猜中了,有的没猜中,因为繁琐难得的花灯总是要猜中更难的谜语才能得到,偏几个人包括容辞都不擅长此道,因此转了许久手中也只是提了两盏再普通不过的红灯笼。
容辞得失心不算重,只觉得能出来玩一趟已是难得了,普通就普通,总比没有强,没见好多不识字的小孩子连这没有半点花纹的灯笼也得不到吗?
--
容辞终于被这句话说服了,随即点头同意。
路上,谢睦三人走在前边,马车跟在后边,温平暗地里观察了他们好久,悄悄在李慎耳边问:慎哥儿,那几人是什么来历?竟像是和咱们姑娘相熟的样子。
李慎是李嬷嬷的养子,自然知道的多些,便把之前和谢睦的交集都跟他说了:他们一开始帮了咱们,后来姑娘和我娘又有恩与他,相处了几次,也确实勉强算得上熟了。
温平还是不放心:听你这么说,他们倒像是没有坏心的样子,只是那个领头的干嘛那么殷勤?好端端的说什么同行莫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吧?
李慎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这别的心思是什么心思,等看到温平的那一脸别有意味的神情,方猛地反应过来,登时哭笑不得,一个劲儿的摇头:
温叔,你这是想到哪儿去了,人家年长起码十岁,咱们姑娘才多大啊,而且那谢公子颇为寡言,刚刚统共才说了一句话,怎么着也称不上殷勤二字啊!
温平见跟他说不清,偏过头呸了一声,心想果然是毛头小子,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你都知道那姓谢的不爱说话了,那他没事找事过来凑什么热闹?男女之间主动搭话,不就是为了那档子事儿嘛
还说什么姑娘年纪小,她都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马上要当娘的人,旁人结亲若略早一点,也都能成婚好几个月了,哪里还能算小?再说那人年龄的大小,温平他自己就是男人能不知道吗这下到未长成的总角少年,上到六七十要入棺材的老头子,各个都能对女子产生爱慕之情,更何况那人正值壮年,还远远称不上老。
姑娘如今诸多麻烦缠身,万不能再多生事端了
这边温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那姓谢的离姑娘远远地,那边骑在马上的谢宏也在说:二爷,咱们这次去平城看灯会只是顺便,去接谷先生才是是正事,您为何执意要跟温夫人一起走呢,岂不碍手碍脚诸多不便?
谢睦目视前方并没有转头,只是道:要接他不需我亲自去,这是你们的正事,我并没有如此说过。
您还真是想去看看灯会才出宫的?那直接在京城看不是更方便我知道了,您是怕旁人认出您来是不是?
赵继达悄悄扯了扯谢宏的袖子:小爷,公主殿下正巧游历到了平城,并且不会回京暂住,主子是想去亲自拜访
公主?哪个公哦我想起来了,是福安长公主啊
这位公主是谢睦的姑姑,生性不爱红装,反习武艺爱着男装,又不愿意受拘束,她是太上皇嫡母之女,身份特殊,众人都管不了她,现已经在外游玩许久了,传说她当初对谢睦有大恩,故而在本朝也格外受优待。
谢宏这下知道谢睦这次为何要亲自前往了,拜访这种长辈,也不是随意派个子侄近侍就可以敷衍过去的。
他此时好像恍然大悟,但过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不对真是为看灯会也就罢了,可偏偏不是,接谷先生不方便与温夫人同行,难道见长公主就方便了吗?
这说跟没说一样嘛!
*
平城县就在落月山之后不远,近来也没下雪,他们半个多时辰已经到了城门口,此时天色不过刚刚变黑。
温平还在绞尽脑汁的想借口要与他们分开,谢睦已经低头对容辞道:我们要先去拜访长辈,之后会去街上看看,若是亥初还没碰上,便到城门口会和,一同回去。
她自然没什么意见,两拨人便暂时分道扬镳。
四人进了城门,入目便是满眼的斑斓色彩,各式各样的摊铺,每个都挂了许多耀眼的灯笼,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虽说今天已经是灯会的最后一天了,人还是不少,目之所及,算不上人山人海,也能说满满当当了,这让容辞不禁庆幸听了李嬷嬷的话十六的人都这样多,若是正逢元宵节当天,怕是要人挤人,连脚都插不下吧
这地方虽与落月山南麓只有一山之隔,气候却大不相同,那边温泉泉眼不少,自然暖和,这边不但不产温泉,还无山遮挡酷烈的北风,确实要冷许多。
幸好容辞未雨绸缪,带了一件狐裘出来,此时披在身上,带着帷帽,又有满目的花灯,竟不觉得冷到哪里去。
她也谨慎,手拉着敛青慢慢的逛,绝不疾行,一定确保李慎与温平跟得上才行。
他们玩的也算是尽兴,先是转了一圈,在街上尝了几种小吃,还一人吃了一碗汤圆,然后容辞还给没能来的众人各自都买了礼物,比如李嬷嬷的发梳,宋三娘的簪子,还有敛青举荷的胭脂等等。
接着又去试着猜了几个灯谜,有的猜中了,有的没猜中,因为繁琐难得的花灯总是要猜中更难的谜语才能得到,偏几个人包括容辞都不擅长此道,因此转了许久手中也只是提了两盏再普通不过的红灯笼。
容辞得失心不算重,只觉得能出来玩一趟已是难得了,普通就普通,总比没有强,没见好多不识字的小孩子连这没有半点花纹的灯笼也得不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