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元符宫试炼
这一日,天清气朗,整个茅山之上,万里无云,天空一碧如洗,通透的似乎能够看到天空之外的景象一样。
元符万宁宫前,只见一座高台耸立,茅山掌教一身黑白两色的道袍,端坐在主位之上,仙风道骨,让人侧目。
一个个道人分列两旁,正中间,站立的就是李长生了。
看着李长生,茅山掌教站起身子,拂尘一挥,便有几个茅山弟子,抬着桌椅,香烛,笔墨纸砚等物上前,放在李长生面前。
“李师侄,我茅山术法,以符为根基,这试炼的第一关,自然就是符法。现在,摆放在师侄面前的,就是画符的工具,只要师侄你能够画出三道三茅真君符,就算是过关了,如何,师侄可准备好了。“茅山掌教说道。
闻言,李长生看了看桌案,点了点头道,“弟子准备好了。“
“甚好,那就开始吧。“茅山掌教点点头,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便坐下等待李长生画符。
一般而言,画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非等同儿戏,要摆香案,上香,请神,事先净身,又净手,净口,净笔纸墨砚台,祷告完后,取笔一挥而就,喷上法水,再祷告,再顶礼、送神,缺一不可。
正所谓,若知书符窍,惹得鬼神跳。不知书符窍,惹得鬼神笑,画符一道,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像电影中那样,一蹴而就就成符的,不是没有,只是很少罢了,需要画符之人拥有极高的修为才行。
一点灵光即是符,世人枉费墨和朱,说的便是如此。
不过,这一次李长生要画的三茅真君符,则不在此列。
茅山一脉,传自三茅真君,因此,三茅真君符,也算是茅山一脉的根本符箓之一,但越是根本,越是简单,想要画好也更加艰难。
三茅真君符,是茅山一脉的符箓之中,少有的各个境界都能画的符箓,同样也是茅山符箓之中,典型的易学难精,其作用也很简单,就是沟通三茅真君祖师,加持灵光。
元符万宁宫拿这一道符来做试炼,一来,可以检测残疾试炼之人的基本功,二来,此符与祖师相通,也能告慰祖师,看看这个弟子是否是可造之材。
李长生很快便相通了这一点,当即屏气凝神,默念净口,净身,净心咒语,将全身上下的精气神调整到最佳境界之后,睁开双目,眼中精光一闪,拿起朱笔,落笔成符,如有神助一般,一挥而就,三道黄符就出现在香案之上。
只见黄符之上,丝丝缕缕的法力汇聚灵辉,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黄符逐渐染上一层蓝色的光泽,逐渐覆盖黄符之上,最终,只留下一点黄色的边缘没有转化完成,落在香案之上。
“这是?黄符化蓝!”看到这一幕,茅山掌教一脸惊讶的看向李长生,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茅山符箓,素来分为金、银、紫、蓝、黄五色,金色符箓威力最大,同时要求施法者的道行也最高,消耗的功力也最大,银色次之,紫色、蓝色又次之,威力最低的是黄色,属于普通的符箓,一般用黄纸、朱砂画符而成,也是最常见的符箓。
事实上,这五色符箓,一般而言,也象征画符者的修为,金丹真人画金符,元神天师画银符,阳神天师画紫符,阴神天师画蓝符,天师之下画黄符,乃是茅山铁律。
而且,就算是天师,能够画出蓝符的也寥寥无几。
如今,李长生居然在众人的眼前,画出了三张蓝符,虽然只是半成品的蓝符,但想想他的修为不过还是法师罢了,分明是在画符的时候,修为不济,才没有完全转化,如果他是天师呢?是不是现在已经成了蓝符了。
想到这里,茅山掌教看向李长生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炽热,在此之前,他虽然惊叹李长生的天资,却也不曾露出这种目光。
现在,通过李长生的一纸符箓,让他认识到,李长生或许是茅山多年来,最大的收获了,如何能不激动。
不仅是茅山掌教,就连李长生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画出蓝符来,按照他的估计,他最多只能画出黄符顶尖而已。
不过想想,此处乃是茅山,三茅真君在人间的道场所在,自己画的又是三茅真君符,多少会有祖师加成,画出蓝符,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就算是这样,也足以证明,李长生在祖师眼中,也绝对是可造之材,否则加持的力度也不会这么大,想到这里,李长生心中也是微喜,抬头看向茅山掌教。
“掌教真人,弟子已经画完了,不知道这一次,弟子可算是过关了?”
“过了,过了,百年来,怕是再也没有比你过关过的更好的了,不愧是我茅山百年来,天资最高的弟子啊,李师侄,不知道,你这三张符箓,可能留在总坛,供总坛弟子参悟啊?”茅山掌教一脸亲切的说道。
李长生闻言一愣,随后连忙点头,“难得掌教真人看得起,弟子自无不可。”
“好好好,秋雨,快去把那三张符箓收起来,准备下一场试炼吧。”茅山掌教连忙说道。
不过话是这么说,从李长生画符开始,茅山掌教就知道,这一次的元符宫试炼,对于李长生而言,是没有什么难度了。
画符之后,就是施展术法,这一次,李长生虽然没有像画符那样,引起众人的惊叹,但是他出手利索,黄符咒语,在他的手中犹如行云流水一样,一一在众人眼前显现,自然也顺利过关了。
至于第三关,就是开坛作法,李长生也算是有过几次经验,如今修为精深,施展起来,也是顺风顺水,让许多支脉的茅山弟子都为之头痛的试炼,在他的手中,却好似只是走了一个过场一样,轻而易举的就度过了。
三关之后,茅山掌教毫不犹豫的宣布李长生通过了试炼,也让他成功的进入了元符万宁宫中参悟道法,甚至能够借用元符宫八宝一用。
(未完待续)
元符万宁宫前,只见一座高台耸立,茅山掌教一身黑白两色的道袍,端坐在主位之上,仙风道骨,让人侧目。
一个个道人分列两旁,正中间,站立的就是李长生了。
看着李长生,茅山掌教站起身子,拂尘一挥,便有几个茅山弟子,抬着桌椅,香烛,笔墨纸砚等物上前,放在李长生面前。
“李师侄,我茅山术法,以符为根基,这试炼的第一关,自然就是符法。现在,摆放在师侄面前的,就是画符的工具,只要师侄你能够画出三道三茅真君符,就算是过关了,如何,师侄可准备好了。“茅山掌教说道。
闻言,李长生看了看桌案,点了点头道,“弟子准备好了。“
“甚好,那就开始吧。“茅山掌教点点头,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便坐下等待李长生画符。
一般而言,画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非等同儿戏,要摆香案,上香,请神,事先净身,又净手,净口,净笔纸墨砚台,祷告完后,取笔一挥而就,喷上法水,再祷告,再顶礼、送神,缺一不可。
正所谓,若知书符窍,惹得鬼神跳。不知书符窍,惹得鬼神笑,画符一道,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像电影中那样,一蹴而就就成符的,不是没有,只是很少罢了,需要画符之人拥有极高的修为才行。
一点灵光即是符,世人枉费墨和朱,说的便是如此。
不过,这一次李长生要画的三茅真君符,则不在此列。
茅山一脉,传自三茅真君,因此,三茅真君符,也算是茅山一脉的根本符箓之一,但越是根本,越是简单,想要画好也更加艰难。
三茅真君符,是茅山一脉的符箓之中,少有的各个境界都能画的符箓,同样也是茅山符箓之中,典型的易学难精,其作用也很简单,就是沟通三茅真君祖师,加持灵光。
元符万宁宫拿这一道符来做试炼,一来,可以检测残疾试炼之人的基本功,二来,此符与祖师相通,也能告慰祖师,看看这个弟子是否是可造之材。
李长生很快便相通了这一点,当即屏气凝神,默念净口,净身,净心咒语,将全身上下的精气神调整到最佳境界之后,睁开双目,眼中精光一闪,拿起朱笔,落笔成符,如有神助一般,一挥而就,三道黄符就出现在香案之上。
只见黄符之上,丝丝缕缕的法力汇聚灵辉,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黄符逐渐染上一层蓝色的光泽,逐渐覆盖黄符之上,最终,只留下一点黄色的边缘没有转化完成,落在香案之上。
“这是?黄符化蓝!”看到这一幕,茅山掌教一脸惊讶的看向李长生,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茅山符箓,素来分为金、银、紫、蓝、黄五色,金色符箓威力最大,同时要求施法者的道行也最高,消耗的功力也最大,银色次之,紫色、蓝色又次之,威力最低的是黄色,属于普通的符箓,一般用黄纸、朱砂画符而成,也是最常见的符箓。
事实上,这五色符箓,一般而言,也象征画符者的修为,金丹真人画金符,元神天师画银符,阳神天师画紫符,阴神天师画蓝符,天师之下画黄符,乃是茅山铁律。
而且,就算是天师,能够画出蓝符的也寥寥无几。
如今,李长生居然在众人的眼前,画出了三张蓝符,虽然只是半成品的蓝符,但想想他的修为不过还是法师罢了,分明是在画符的时候,修为不济,才没有完全转化,如果他是天师呢?是不是现在已经成了蓝符了。
想到这里,茅山掌教看向李长生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炽热,在此之前,他虽然惊叹李长生的天资,却也不曾露出这种目光。
现在,通过李长生的一纸符箓,让他认识到,李长生或许是茅山多年来,最大的收获了,如何能不激动。
不仅是茅山掌教,就连李长生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画出蓝符来,按照他的估计,他最多只能画出黄符顶尖而已。
不过想想,此处乃是茅山,三茅真君在人间的道场所在,自己画的又是三茅真君符,多少会有祖师加成,画出蓝符,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就算是这样,也足以证明,李长生在祖师眼中,也绝对是可造之材,否则加持的力度也不会这么大,想到这里,李长生心中也是微喜,抬头看向茅山掌教。
“掌教真人,弟子已经画完了,不知道这一次,弟子可算是过关了?”
“过了,过了,百年来,怕是再也没有比你过关过的更好的了,不愧是我茅山百年来,天资最高的弟子啊,李师侄,不知道,你这三张符箓,可能留在总坛,供总坛弟子参悟啊?”茅山掌教一脸亲切的说道。
李长生闻言一愣,随后连忙点头,“难得掌教真人看得起,弟子自无不可。”
“好好好,秋雨,快去把那三张符箓收起来,准备下一场试炼吧。”茅山掌教连忙说道。
不过话是这么说,从李长生画符开始,茅山掌教就知道,这一次的元符宫试炼,对于李长生而言,是没有什么难度了。
画符之后,就是施展术法,这一次,李长生虽然没有像画符那样,引起众人的惊叹,但是他出手利索,黄符咒语,在他的手中犹如行云流水一样,一一在众人眼前显现,自然也顺利过关了。
至于第三关,就是开坛作法,李长生也算是有过几次经验,如今修为精深,施展起来,也是顺风顺水,让许多支脉的茅山弟子都为之头痛的试炼,在他的手中,却好似只是走了一个过场一样,轻而易举的就度过了。
三关之后,茅山掌教毫不犹豫的宣布李长生通过了试炼,也让他成功的进入了元符万宁宫中参悟道法,甚至能够借用元符宫八宝一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