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养媳有毒

第484页

    窗外,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梅妃敛容收色,朝花畹畹使了个眼色。
    原来,梅妃这番话是说过窗外的人听的。
    而窗外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谁派来的。
    “本宫只能帮公主到这里了。”梅妃压低声音,严肃道。
    花畹畹投给梅妃一个感激的眼神,便出了梅宫。
    出了梅宫,花畹畹不敢耽搁,直接回坤宁宫,试图找皇后救出灵芝。
    皇后此刻正在密室内,那派去梅宫的眼线已经回来,将听到的梅妃的说辞一字不漏复述给了皇后。
    皇后一怒之下扫了密室里的摆设,气道:“好个梅妃!好个反间计!”
    更可气的是,自己居然中招了。
    自己竟然险些酿成大错。
    皇后看着柱子上绑着的浑身血迹昏迷的灵芝,吩咐旁人道:“赶紧解了她,送回住处,请太医来看治。”
    皇后从密室出来时,花畹畹立即噗通跪在她跟前,哭道:“母后明察,儿臣和灵芝冤枉!”
    皇后扶起花畹畹道:“不必说了,是母后一时失察,母后对不起你。”
    这时,旁的宫女已从密室里扶出了灵芝,花畹畹见灵芝一身的伤,几乎惊跌下巴:“灵芝,灵芝……”
    皇后道:“哀家会好好弥补灵芝的。”
    说着,让宫女将灵芝扶出去就医。
    花畹畹没有跟去,而是泪眼汪汪看着皇后道:“母后,其实儿臣有下情未禀。”
    皇后看着花畹畹的眸子不再犀利,她柔声道:“你不必说了,是母后一时糊涂,母后已经了然。”
    “不,母后不知道……”花畹畹急切道,“其实母后让东正侯派人刺杀八皇子的事情,畹畹一早就知道了。”
    皇后一惊。
    花畹畹道:“那一日,音音鬼鬼祟祟去了梅宫,灵芝觉得奇怪,便尾随而去,假意与音音相撞,在音音身上发现了母后的亲笔信。灵芝将那亲笔信交给儿臣看阅,儿臣知道母后要对付八皇子的秘密,因为事关重大,儿臣便找了人将那信重新送出宫给东正侯……”
    花畹畹的解释解了皇后心中疑惑,原来这才是真相,终于知道为什么东正侯收到两封信,第一封信定是梅宫的人为了混淆视听故意送给东正侯的烟雾弹,幸好畹畹将她的亲笔书写又送给了东正侯,否则刺杀行动压根儿就夭折在娘胎里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东正侯派去的刺客伤不了八皇子,有另一队黑衣人在暗中保护八皇子,原来是梅妃一早就得到了消息,而走漏风声的不是别人,正是她一直信任的音音。
    “儿臣还有一事不敢和母后说……”花畹畹楚楚可怜的。
    皇后道:“你受委屈了,但说无妨。”
    “其实昨日儿臣去国公府被音音跟踪了……”
    皇后不敢附和,因为音音是她派去跟踪的。
    花畹畹却道:“派音音来跟踪儿臣的人竟然是梅妃。先头儿臣以为母后担心儿臣安危,故让音音相随,谁知不是,音音在儿臣毫无防范之下竟然伺机要杀儿臣,音音太嚣张,以为杀害儿臣就如探囊取物,她说只要杀了儿臣,梅妃便能赏她银钱万两!”
    “这个贱人,竟然利欲熏心,背叛哀家!”皇后气得发抖。
    花畹畹又道:“情急之下,幸而得一少年相救,那少年姓邓,是个平民布衣,他救了儿臣,杀了音音,儿臣感激中许了银钱万两谢他……”
    皇后道:“真有这样一个侠义之士,理当赏他。”
    “可是昔日母后和皇太后赏赐给儿臣的,儿臣都留在了国公府里……”
    “这银钱万两,哀家来出。那姓邓的少年救了哀家的女儿,哀家感激不尽,区区万两银钱算什么?”
    皇后不由在心里呼出一口气,如若昨日音音杀死了花畹畹,那她的大皇子的储君梦可就落空了。
    好险好险!
    皇后在心里庆幸不已。(未完待续。)
    ☆、第376章 天上馅饼
    邓道印一夜无眠,又是兴奋,又是怀疑,次日一大早便起了身,站在他家门前的树下翘首相望。
    邓道印是家中老幺,上头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哥哥已经娶妻生女,姐姐则混账些,不知与谁家男子苟合亦珠胎暗结,诞下一女。
    邓道印的父母因为念及骨肉,不好往死里逼迫自己闺女,对外只声称那外孙女儿是自己大儿子的骨肉,亦当做孙女儿养着。
    哥哥因为已经成家,故在农活上十分勤劳,夫唱妇随,姐姐因为愧对父母也是家里家外殷勤帮衬,唯独这个老幺不着调,很有些游手好闲。
    此时,日上三竿,邓大哥从田里收了庄稼回来,见邓道印仍旧站在屋前的大树下伸长脖子好奇地看着什么,便同邓大姐道:“小弟今儿有些反常,起得恁早,却又不见他去地里帮忙,这会子了还在这里站着。”
    邓大姐笑道:“往常这时候他还在床上挺尸呢,所以能起床就不错了。”
    邓大哥邓大姐说到底是疼爱自己弟弟,就连邓大娘嘴里骂着,心里也宠着,只有邓大爷老大不开心,扛着锄头朝着邓道印的方向啐了一口道:“不学无术的混账东西!”
    邓大娘不乐意了:“自家儿子,何必说话这么损?”
    邓大姐也劝道:“是啊,爹,娘从前还给小弟算过命呢,说他命中带富贵,可享不劳而获之财。”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