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真少爷只想走事业线[穿书]——春江阔(1
一方说岑诀是自以为是,自作自受。
人家办公室里就是放的古董,干嘛为了打扫卫生这件小事去动人的东西。
被骂,完全就是活该。
另一方,则是觉得岑诀遭了无妄之灾。
打扫卫生是俞董要求的,摆明是为难人。岑诀迎难而上,解决了公司的老大难问题,怎么不行了?
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两边人都没觉得那办公室里的库存古董是真货。
谁会把上千万的东西摆在办公室里?
双方舆论的争论自然传到了岑双峰和岑林染的耳朵里。
岑双峰与岑诀打了赌,自然希望岑诀早点坚持不下去撤退。
但转念一想,岑诀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儿子,身上挂着自己的名字,这样不给岑诀面子,就是不把他当回事。
但他拗不过俞董,于是只好将气往岑诀身上撒。
这个没用的东西!
岑林染听到岑诀的不顺,只是眼睛眨了眨,脸上并没有表示任何情绪来。
他非但没有落井下石,还劝岑双峰不要折腾岑诀。
爸爸,小诀的性格傲气了些,与俞叔恐怕是处不来。不如,您给小诀换个地方?
换哪里岑林染也想好了。
就离岑双峰最近的地方秘书处。
岑双峰听岑林染的建议,原本还心动了一下下,但听到秘书处这三个字,便忍不住摇头。
秘书处?凭他?
先不说这地方招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光是岑诀那不受管教的性格,就受不了这需要仔细和谨慎的地方。
对岑诀这个儿子实在是无法放心,岑双峰顺势将重要的财务部,需要技术职称的法务部都从选项中移出去。
选来选去,岑诀似乎就只能去干业务。
他连销售都干不了!
如此吐槽着,可岑双峰还是让自己的秘书同俞董的秘书打招呼,想给岑诀换个岗位。
让他不要丢人现眼了。
两个秘书沟通,用词当然是客气而节制,只是,当岑双峰的秘书提出要求时,原以为有万分把握的要求却被当即拒绝。
我们俞董说,不放人。
秘书转告俞董的原话:人给我派来就归我管,想出尔反尔,没门!
挂了电话,没过多久,岑双峰的秘书就得到了最新的一手消息
俞董带着岑诀出门玩了。
据说是参加他的古董票友的聚会。
从公司开办至今,能有这样的待遇的,只有岑诀一个。
第19章
老俞,怎么刚来?就等你呢!
老王,平时看你也没那么积极,今天怎么着了?真见到好东西了?
俞董显然是古董交友会的常客,刚一进门,就收到了接连的问候。
岑诀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混进这种古玩的圈子里,跟着俞董背后,好奇地左瞧右看。
今天的交流会说是圈子里的人自己玩一玩,但其实规模并不小。
据门口接到的海报内容来看,这个交流会已经举办了三天:第一二天都是古董展出,到了今天,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藏品拍卖。
对于俞董这样肯花钱肯买买买的大佬来说,这场交流会的唯一值的亲自来的场合,就是第三天了。
俞董带着岑诀越往内走,遇到的熟人也就越多。
那些个藏友、拍卖行的老板、商家,都凑上来打招呼哪怕在土豪遍地走的A市,俞董在肯为古董花钱上也是一把好手。
应付完了人际关系,眼看拍卖会即将开始,俞董被工作人员带进了二楼的vip休息室里,一推门,又是几声情真意切的老俞。
俞董在外板着一副不近人情的脸,架子端得足足的,到了这里,才总算轻松下来,解开西装的扣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坐在沙发上。
累死我了。
俞董坐下了,岑诀跟着在一旁站着,见到工作人员端茶水来,伸手拦下:
麻烦换一杯温水。
在俞董身边待了一周,具体情况岑诀听秘书说了一些,其中就包括俞董有胃溃疡病史,沾不得茶。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应下。闻言,屋子里的其他人也不由得看过来。
嗬!老俞,这是谁呀?
俞董往日来这种场合不喜欢带秘书,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就来了。
他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在饮食上有诸多忌讳,但又懒得吩咐人,于是干脆就滴水不沾。
谁晓得今天带了个人,还给张罗起来了!
俞董也没想到岑诀平时里不怎么说话,但一声不吭知道了不少东西,闻言道:小岑,我秘书。
屋里其他人在秘书两个字上品了品,眼睛又没忍住往岑诀脸上瞅
这年轻人,长得也太俊了!
严格说来,不止是一个帅气可以称道。简直就和那汝窑的瓷器一样,千峰碧波翠色来!
这小伙子不错,老俞,你这招人有水平!
先不说岑诀的业务能力如何,光是这相貌,就让其他人忍不住心痒痒。
今日到底是名为古董交流会,实则古董买卖的交流会,旁的人们提了几句岑诀几句,便回到了正题上,继续聊起了今天拍卖的藏品。
这次办的这个拍卖会,是某大拍卖公司牵头,网罗了不少国内国外的好物件。
其中最大的噱头,就是被清乾隆称三希之一的《伯远帖》。
这《伯远帖》的作者是东晋有名的王家子弟王珣,一般不了解的历史的人或许不曾多闻这名字,但听另一位就知道了:王羲之。
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儿。
《伯远帖》作为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肩的宝物,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它本身是唯一传世的晋朝真迹。
是正儿八经的晋朝文物。
有了这个钩子在,其他也顾不得讨论其他了。
俞董对陶瓷、花瓶、摆件儿有兴趣,对这文人的书法和画都兴致缺,伸手端了温水喝了一口,拿起桌上的画册看。
与他同样不感兴趣的,还有坐在一旁的岑诀。
岑诀跟着俞董来,原本是想找找未来潜在的投资人,但现在看来怕不是时候。
他无聊地坐在一旁,见桌子上有工作人员留下的笔墨,拿起来随手划拉。
《伯远帖》的内容是什么来着?
岑诀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图册,随便写:珣顿首,伯远胜业情期
由于魏晋朝时期文人写字用的是硬毫小笔,蘸墨少,需要时不时添墨,加上笔的触感硬,比划横竖弯折都有力,岑诀写了几笔,觉得不满意,就搁笔不写了。
就在他没事干写写画画时,拍卖会正式开始了。
一旁有人专门讲,看起来像是俞总的朋友们请来的专家。
听说是个大学教授,在某个大博物馆兼职,研究方向就是书画方面。
这位专家果然靠谱,《伯远帖》展出来时,第一眼就定了性:我不太看好这件。
不看好,就是大概率是赝品的意思。
专家都说不行了,在座的当然不会买这个账,说了几声可惜,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内行人交流会。
俞董看完了整个拍卖会,趁机买了两个花瓶,心情颇好,见岑诀从头到尾划水,不由得道:
你这小子明明懂点东西,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拍卖会结束了,其他人有了兴头,听闻这话,不由得好奇地问原因。
俞董讲了岑诀给他收拾老旧藏品的事。
那些都是十多年前买的东西了,这小子一个个给我收拾好,摆在柜子上。
那些个假的东西都放的高,唯独一件他没动,妥善地给我放在地上。
其他人好奇了:怎么了,难道还真是真品不成?
俞董说:不是真品,但也差不离。
什么意思?
那件黄花梨的盒子,里面装的鎏金佛是仿的,但是那盒子,还真是个好物件儿。
见其他人瞪着眼,俞董笑着说:明清时候的,卖的人不懂,把真货拿来装假货!
好家伙。
明清时期的盒子,价值加起来恐怕比一屋子假货的价值还高。
这小岑不但眼光好,还没有趁着收拾东西时混乱生出别的心思来,这人品,的确一流。
先前老俞身边忽然冒出个秘书来,他们心里觉得还有些别的想法,听到这里,就彻底懂了。
谁不想身边有个懂事、业务能力一流,还能陪着淘换古董的秘书呢?
简直想挖墙脚!
就在各位总们想方设法找机会与岑诀套套瓷时,那位请来的专家去完洗手间,折返回包厢。
这位专家姓林,虽然是请来的顾问,但颇不喜欢吵吵闹闹的环境,见老板们说着话,他也懒得往前凑,而是在一边寻了个椅子坐下。
椅子前的桌上,竟然还摆着一幅写了几个字的纸,纸上的墨迹都还没干透。
也不知道是包厢里的谁无事写的,林教授无聊着,加上职业病发作,只要是个字,就忍不住凑上去看。
结果不看倒好,一看,惊着了。
写的真好啊。
模仿的是《伯远帖》,字体里有着王氏一脉所拥有的潇洒飘逸。虽然在字体上或许未必一模一样,但是那股气质,却是模仿得淋漓尽致。
一眼瞧去觉得难得,仔细再看,林教授竟又品出了另外一番滋味。
飘逸自然是真,但在这魏晋风流下面,似乎还掩盖着一股遒劲的骨力。
林教授忍不住一个字一个字看去,在看到起笔和收笔时,目光不由的凝滞了一下。
这是王羲之在《兰亭序》中的写法。
但,又有一些别的意味在。
《兰亭序》下落不明,流传下来的摹本中,数唐朝的几位最好,虽然每个版本都无法百分百还原作的精神,但这种再创造,也是书法发展的动力。
桌上这个,倒是像初唐诸遂良的写法。
褚遂良那一个版本,至今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啊!
林教授想到这里,激动了起来。
他抬起头在屋内找了一圈,见工作人员进门,连忙拉着对方问谁坐过这里。
林教授声音不小,工作人员吓了一跳,连带着屋子里其他人也看了过来。
这么了老林?
林教授说完自己的猜测,站在一旁的岑诀已经惊呆了。
他怎么知道在这个世界褚遂良的版本遗落在外,在他的世界,这个版本好好地储存在故宫博物院呢!
屋子里就这么些人,大家都不会书法,也没离开过座位,那么唯一的那个可能是
所有目光望过来,岑诀无所遁形。
他与林教授殷切的目光对上。
岑诀只得实话实说,我小时候的确临摹过您说的这位的字。
但是那个小时候,不是在这个世界的小时候。
要说起来,他姥爷家的确拥有许多名家真迹,后来故宫博物馆好几件书法作品,都是他家捐的。
那你快来写一写!林教授已经顾不得其他了,他就这样拉着岑诀,让他写《兰亭序》。
虽然找不到储本,但是看看最接近储本的也不错啊!
岑诀被拉着写字,在场的其他人久久无言。
等他写完了,其他人也不忍了,递来名片当场挖角:小伙子,别跟老俞混了,没前途,来我这里!
别胡说,你看看我,我家就是做艺术生意的。
不一会儿,挖墙角竟然搞成了公开竞价。
有的人干脆出昏招:小伙子,你考不考虑和我家姑娘见一见?
我家儿子也行!
这些人,竟然想挖岑诀入赘。
俞董在旁站着,越听越不像话,伸手赶蚊子似的赶人:去去去,在小孩面前胡说什么?
要联姻,找岑双峰那老东西去。
岑双峰岑?
其他人一下明白过来了,原来这小岑,是岑双峰的儿子!
准确地说,是岑双峰那个抱错的,从下乡找回来的亲儿子!
老岑这是什么运气啊。
一瞬间,房间里充斥着恰柠檬的气息。
酸!
当天晚上,还真有人晚上睡不着觉,想了又想,拿起手机来编辑信息,给岑双峰发过去。
双峰吾兄,多日未见,想有个不情之请
岑双峰忙完工作,拿起手机,一看消息,竟然有多位不曾联系的朋友发消息给他。
出什么事了?
岑双峰仔细一看,发现竟然都是想要和他谈亲事的!
人家指名道姓了,看上的,是他亲儿子岑诀!
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第20章
从李芸和孙店长开始,岑双峰就察觉到了岑诀这个儿子身上有些奇异的特质。
比如说容易获得旁人的信任,能够降低旁人的戒备,轻易将旁人转化为自己的助力,达到预定的目标。
这种能力,在人与人关系疏离的当下,可谓是一大杀招。
岑双峰听完老朋友们转述的岑诀的优秀事迹,大半夜睡不着,心中难免生出踌躇。
要往严格了说,林染当然是自己当下最好的选择,从小培养到大的,为人稳重能顶事。
但,岑诀这家伙,有似乎拥有着无限的潜力,你给他一个困境,他就能给你呈现出新的惊喜来。
恋耽美
人家办公室里就是放的古董,干嘛为了打扫卫生这件小事去动人的东西。
被骂,完全就是活该。
另一方,则是觉得岑诀遭了无妄之灾。
打扫卫生是俞董要求的,摆明是为难人。岑诀迎难而上,解决了公司的老大难问题,怎么不行了?
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两边人都没觉得那办公室里的库存古董是真货。
谁会把上千万的东西摆在办公室里?
双方舆论的争论自然传到了岑双峰和岑林染的耳朵里。
岑双峰与岑诀打了赌,自然希望岑诀早点坚持不下去撤退。
但转念一想,岑诀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儿子,身上挂着自己的名字,这样不给岑诀面子,就是不把他当回事。
但他拗不过俞董,于是只好将气往岑诀身上撒。
这个没用的东西!
岑林染听到岑诀的不顺,只是眼睛眨了眨,脸上并没有表示任何情绪来。
他非但没有落井下石,还劝岑双峰不要折腾岑诀。
爸爸,小诀的性格傲气了些,与俞叔恐怕是处不来。不如,您给小诀换个地方?
换哪里岑林染也想好了。
就离岑双峰最近的地方秘书处。
岑双峰听岑林染的建议,原本还心动了一下下,但听到秘书处这三个字,便忍不住摇头。
秘书处?凭他?
先不说这地方招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光是岑诀那不受管教的性格,就受不了这需要仔细和谨慎的地方。
对岑诀这个儿子实在是无法放心,岑双峰顺势将重要的财务部,需要技术职称的法务部都从选项中移出去。
选来选去,岑诀似乎就只能去干业务。
他连销售都干不了!
如此吐槽着,可岑双峰还是让自己的秘书同俞董的秘书打招呼,想给岑诀换个岗位。
让他不要丢人现眼了。
两个秘书沟通,用词当然是客气而节制,只是,当岑双峰的秘书提出要求时,原以为有万分把握的要求却被当即拒绝。
我们俞董说,不放人。
秘书转告俞董的原话:人给我派来就归我管,想出尔反尔,没门!
挂了电话,没过多久,岑双峰的秘书就得到了最新的一手消息
俞董带着岑诀出门玩了。
据说是参加他的古董票友的聚会。
从公司开办至今,能有这样的待遇的,只有岑诀一个。
第19章
老俞,怎么刚来?就等你呢!
老王,平时看你也没那么积极,今天怎么着了?真见到好东西了?
俞董显然是古董交友会的常客,刚一进门,就收到了接连的问候。
岑诀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混进这种古玩的圈子里,跟着俞董背后,好奇地左瞧右看。
今天的交流会说是圈子里的人自己玩一玩,但其实规模并不小。
据门口接到的海报内容来看,这个交流会已经举办了三天:第一二天都是古董展出,到了今天,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藏品拍卖。
对于俞董这样肯花钱肯买买买的大佬来说,这场交流会的唯一值的亲自来的场合,就是第三天了。
俞董带着岑诀越往内走,遇到的熟人也就越多。
那些个藏友、拍卖行的老板、商家,都凑上来打招呼哪怕在土豪遍地走的A市,俞董在肯为古董花钱上也是一把好手。
应付完了人际关系,眼看拍卖会即将开始,俞董被工作人员带进了二楼的vip休息室里,一推门,又是几声情真意切的老俞。
俞董在外板着一副不近人情的脸,架子端得足足的,到了这里,才总算轻松下来,解开西装的扣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坐在沙发上。
累死我了。
俞董坐下了,岑诀跟着在一旁站着,见到工作人员端茶水来,伸手拦下:
麻烦换一杯温水。
在俞董身边待了一周,具体情况岑诀听秘书说了一些,其中就包括俞董有胃溃疡病史,沾不得茶。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应下。闻言,屋子里的其他人也不由得看过来。
嗬!老俞,这是谁呀?
俞董往日来这种场合不喜欢带秘书,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就来了。
他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在饮食上有诸多忌讳,但又懒得吩咐人,于是干脆就滴水不沾。
谁晓得今天带了个人,还给张罗起来了!
俞董也没想到岑诀平时里不怎么说话,但一声不吭知道了不少东西,闻言道:小岑,我秘书。
屋里其他人在秘书两个字上品了品,眼睛又没忍住往岑诀脸上瞅
这年轻人,长得也太俊了!
严格说来,不止是一个帅气可以称道。简直就和那汝窑的瓷器一样,千峰碧波翠色来!
这小伙子不错,老俞,你这招人有水平!
先不说岑诀的业务能力如何,光是这相貌,就让其他人忍不住心痒痒。
今日到底是名为古董交流会,实则古董买卖的交流会,旁的人们提了几句岑诀几句,便回到了正题上,继续聊起了今天拍卖的藏品。
这次办的这个拍卖会,是某大拍卖公司牵头,网罗了不少国内国外的好物件。
其中最大的噱头,就是被清乾隆称三希之一的《伯远帖》。
这《伯远帖》的作者是东晋有名的王家子弟王珣,一般不了解的历史的人或许不曾多闻这名字,但听另一位就知道了:王羲之。
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儿。
《伯远帖》作为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肩的宝物,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它本身是唯一传世的晋朝真迹。
是正儿八经的晋朝文物。
有了这个钩子在,其他也顾不得讨论其他了。
俞董对陶瓷、花瓶、摆件儿有兴趣,对这文人的书法和画都兴致缺,伸手端了温水喝了一口,拿起桌上的画册看。
与他同样不感兴趣的,还有坐在一旁的岑诀。
岑诀跟着俞董来,原本是想找找未来潜在的投资人,但现在看来怕不是时候。
他无聊地坐在一旁,见桌子上有工作人员留下的笔墨,拿起来随手划拉。
《伯远帖》的内容是什么来着?
岑诀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图册,随便写:珣顿首,伯远胜业情期
由于魏晋朝时期文人写字用的是硬毫小笔,蘸墨少,需要时不时添墨,加上笔的触感硬,比划横竖弯折都有力,岑诀写了几笔,觉得不满意,就搁笔不写了。
就在他没事干写写画画时,拍卖会正式开始了。
一旁有人专门讲,看起来像是俞总的朋友们请来的专家。
听说是个大学教授,在某个大博物馆兼职,研究方向就是书画方面。
这位专家果然靠谱,《伯远帖》展出来时,第一眼就定了性:我不太看好这件。
不看好,就是大概率是赝品的意思。
专家都说不行了,在座的当然不会买这个账,说了几声可惜,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内行人交流会。
俞董看完了整个拍卖会,趁机买了两个花瓶,心情颇好,见岑诀从头到尾划水,不由得道:
你这小子明明懂点东西,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拍卖会结束了,其他人有了兴头,听闻这话,不由得好奇地问原因。
俞董讲了岑诀给他收拾老旧藏品的事。
那些都是十多年前买的东西了,这小子一个个给我收拾好,摆在柜子上。
那些个假的东西都放的高,唯独一件他没动,妥善地给我放在地上。
其他人好奇了:怎么了,难道还真是真品不成?
俞董说:不是真品,但也差不离。
什么意思?
那件黄花梨的盒子,里面装的鎏金佛是仿的,但是那盒子,还真是个好物件儿。
见其他人瞪着眼,俞董笑着说:明清时候的,卖的人不懂,把真货拿来装假货!
好家伙。
明清时期的盒子,价值加起来恐怕比一屋子假货的价值还高。
这小岑不但眼光好,还没有趁着收拾东西时混乱生出别的心思来,这人品,的确一流。
先前老俞身边忽然冒出个秘书来,他们心里觉得还有些别的想法,听到这里,就彻底懂了。
谁不想身边有个懂事、业务能力一流,还能陪着淘换古董的秘书呢?
简直想挖墙脚!
就在各位总们想方设法找机会与岑诀套套瓷时,那位请来的专家去完洗手间,折返回包厢。
这位专家姓林,虽然是请来的顾问,但颇不喜欢吵吵闹闹的环境,见老板们说着话,他也懒得往前凑,而是在一边寻了个椅子坐下。
椅子前的桌上,竟然还摆着一幅写了几个字的纸,纸上的墨迹都还没干透。
也不知道是包厢里的谁无事写的,林教授无聊着,加上职业病发作,只要是个字,就忍不住凑上去看。
结果不看倒好,一看,惊着了。
写的真好啊。
模仿的是《伯远帖》,字体里有着王氏一脉所拥有的潇洒飘逸。虽然在字体上或许未必一模一样,但是那股气质,却是模仿得淋漓尽致。
一眼瞧去觉得难得,仔细再看,林教授竟又品出了另外一番滋味。
飘逸自然是真,但在这魏晋风流下面,似乎还掩盖着一股遒劲的骨力。
林教授忍不住一个字一个字看去,在看到起笔和收笔时,目光不由的凝滞了一下。
这是王羲之在《兰亭序》中的写法。
但,又有一些别的意味在。
《兰亭序》下落不明,流传下来的摹本中,数唐朝的几位最好,虽然每个版本都无法百分百还原作的精神,但这种再创造,也是书法发展的动力。
桌上这个,倒是像初唐诸遂良的写法。
褚遂良那一个版本,至今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啊!
林教授想到这里,激动了起来。
他抬起头在屋内找了一圈,见工作人员进门,连忙拉着对方问谁坐过这里。
林教授声音不小,工作人员吓了一跳,连带着屋子里其他人也看了过来。
这么了老林?
林教授说完自己的猜测,站在一旁的岑诀已经惊呆了。
他怎么知道在这个世界褚遂良的版本遗落在外,在他的世界,这个版本好好地储存在故宫博物院呢!
屋子里就这么些人,大家都不会书法,也没离开过座位,那么唯一的那个可能是
所有目光望过来,岑诀无所遁形。
他与林教授殷切的目光对上。
岑诀只得实话实说,我小时候的确临摹过您说的这位的字。
但是那个小时候,不是在这个世界的小时候。
要说起来,他姥爷家的确拥有许多名家真迹,后来故宫博物馆好几件书法作品,都是他家捐的。
那你快来写一写!林教授已经顾不得其他了,他就这样拉着岑诀,让他写《兰亭序》。
虽然找不到储本,但是看看最接近储本的也不错啊!
岑诀被拉着写字,在场的其他人久久无言。
等他写完了,其他人也不忍了,递来名片当场挖角:小伙子,别跟老俞混了,没前途,来我这里!
别胡说,你看看我,我家就是做艺术生意的。
不一会儿,挖墙角竟然搞成了公开竞价。
有的人干脆出昏招:小伙子,你考不考虑和我家姑娘见一见?
我家儿子也行!
这些人,竟然想挖岑诀入赘。
俞董在旁站着,越听越不像话,伸手赶蚊子似的赶人:去去去,在小孩面前胡说什么?
要联姻,找岑双峰那老东西去。
岑双峰岑?
其他人一下明白过来了,原来这小岑,是岑双峰的儿子!
准确地说,是岑双峰那个抱错的,从下乡找回来的亲儿子!
老岑这是什么运气啊。
一瞬间,房间里充斥着恰柠檬的气息。
酸!
当天晚上,还真有人晚上睡不着觉,想了又想,拿起手机来编辑信息,给岑双峰发过去。
双峰吾兄,多日未见,想有个不情之请
岑双峰忙完工作,拿起手机,一看消息,竟然有多位不曾联系的朋友发消息给他。
出什么事了?
岑双峰仔细一看,发现竟然都是想要和他谈亲事的!
人家指名道姓了,看上的,是他亲儿子岑诀!
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第20章
从李芸和孙店长开始,岑双峰就察觉到了岑诀这个儿子身上有些奇异的特质。
比如说容易获得旁人的信任,能够降低旁人的戒备,轻易将旁人转化为自己的助力,达到预定的目标。
这种能力,在人与人关系疏离的当下,可谓是一大杀招。
岑双峰听完老朋友们转述的岑诀的优秀事迹,大半夜睡不着,心中难免生出踌躇。
要往严格了说,林染当然是自己当下最好的选择,从小培养到大的,为人稳重能顶事。
但,岑诀这家伙,有似乎拥有着无限的潜力,你给他一个困境,他就能给你呈现出新的惊喜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