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薛姨妈心中害怕,越发猜疑道:“怪不得夏太监打发人来说贵人在宫里的日子不好过,需要银子打点。可见宝丫头果然极苦,是我害了她……”
李夫人一听,登时望过来:“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说的?你可给了?”
“三日前的事。”薛姨妈说那小太监登门也只说了这么两句话,要了六百两,她额外给了些,添足了一千银票托他带进去了。
“蠢!”李夫人气的一拍炕几:“你惯来爱问个主意,当时怎么不打发人过来问问你哥哥,问问我?这会子话不赶到这里,你还没打算说呢!往日看你行事也有章法,怎么如今越发昏聩了?”
薛姨妈被李夫人唬了一跳,心内越发惴惴,忙拉着她的手问:“嫂子,不过给了宝儿些银子打点,难道哪里不对?”
李夫人想起她往日支撑家业是多亏了宝钗扶持,如今宝钗进宫,这小姑子无人劝诫,难怪如此倒三不着两,只好按捺住火气:“早些年多有太监勒诈勋戚的事,此一则必也是如此。一则时候不对,国孝当头;二则宫规严正,谁敢将‘打点’说到明处?”
“这许是大内掌宫的大太监所为,又或许是借他的名儿,但有一就有二,你便是将家财全给了他们,我担保一两银子都落不到薛贵人手上,还会叫人小瞧了贵人,还说不得带去麻烦!”李夫人直接说穿道:“头一次不过是个试探,你给了还不足,还再添个大甜头儿,你只等着,不出一月必然还来的——为着你薛家的金银,薛贵人本来许过的不差的日子,这起子人也得使绊子给搅坏了,不然如何从你这里骗银钱呢?我劝姑太太长些心罢,这时候叫蟠儿使些蛮性子吓回去他们才好,只说这薛家是他当家的,不如你这慈软太太好糊弄,好不好拦住了不给,到时叫外甥当着他们的面打发人来告诉他舅舅,你看那小太监会不会吓得立刻就跑!”
长叹一声,李夫人又道:“什么‘宝丫头’‘宝儿’的,姑太太慎言罢,别给薛贵人招祸!老爷说了贵人心内有数,最难得的是她敏而不急、沉得住气的好脾性,只要这家里的不给她捅娄子,贵人自有盘算……”
薛姨妈失了主心骨,不敢则声。但后儿王子腾也叫去薛蟠训斥教导一番,这两母子果然不敢再自作主张,依言行事不提,连呆霸王在外行事也收敛了许多,误打误撞给大内里的薛贵人省了好多担心。
再说王子腾夫妇,正值这两人因儿子儿媳、外甥甥女离京远任的事不舍得,因薛家的这件事分了二分心,事后更加牵挂杜仲等人,忙不迭的又连送几封信问到了哪里?路上可好?
————
却原来自太上皇山陵崩,海疆形势不稳,相邻藩属国几次试探,蠢蠢欲动。今上调派布置南海军卫之余,也行稳固北疆之举,替换合适将官,更番各卫所兵士,进一步补替提拔新壮,将北地防卫握于手中。
有过禅位时平叛之功的杜仲、宋辰这批年轻将士,自然被今上归纳为可信可用之人,他们中许多人经由圣上恩封提拔,已在直隶等近君处历练二三年光景,确实到了撒派出去为君守土护国的时候了。
因辽东偏远,虽沃野千里,但当地民风彪悍,前几朝更多为流放犯人之地,寻常文武官员很难适应、压服住本地望族,是以朝廷任命官员时多考虑出身,历任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官员有不少都是本地籍贯。宋辰在开平卫数累功劳,又正因出身辽东望族而被破例提拔,升迁为辽东都司下后卫指挥使司三品指挥使,外加参将职衔,握有领兵实权。
而杜仲,因从京卫指挥使司外调地方,按惯例也该升半级,朝廷大规模调更将士时,杜仲便通过同僚旧友向辽东使力。辽东在大多数人心眼中不过是个苦寒之地,便是升任那里也是苦差事,从辽东升调进京不容易,可要调任那处却不难。杜仲此番行动还遭他兵部的朋友几番劝阻,盖因辽东武官更迭缓慢,一旦派往那里,往往数年、十数年不能脱离,纵有升迁,也多限在这一地域。若要累功历练,不若海疆等地,若要享平富腴,更比不及江南远矣……
但杜仲看中的就是“稳”这一字,他从前就几番生出带妹妹远避辽东的心思。此番师弟兼妹婿要带安安回归故里,他一方面是不舍得不放心妹子,一方面却因他并无封侯拜相的野心,要躲开朝中渐起的风波,辽东正是个平稳的好去处。
陈子微及王子腾却考量的更远:圣上及诸皇子争锋必涉军权,拱卫京城的三大营是重中之重,亦是最好干涉的地方,武官倾轧在所难免。一旦如此,如杜仲、宋辰这等中上将官首当其中,难逃池鱼之灾……既然要躲开旋涡,在有能力自保前孩子们终究是要离京的,连直隶都不能待,如此一来,何不选个最能保证安稳的地方?
这几个人上人、老狐狸,每一个都是从诡谲斗争中获胜的,可他们肯耗尽心血去争去斗,却并不舍得子侄也如此,难免要铺就一条“平安为重”的路出来。辽东虽看起来差,于此处折戟甚至送命的文武官员也不少,但细查过就知这里头死于倾轧斗争的很少,文官多死在不适应气候体弱患病上,武官则多因剿匪杀贼而亡。杜仲、宋辰皆是武将,料身体不至于如前一例孱弱,而于后一则是死得其所,但凡将士及其亲眷,都有明悟。
陈子微等人都不太悬心他二人折在兵事上,只忧虑孩子们在派系博弈上送命,于是遍数各方,极北之地便成了最好的历练之处——况且宋辰出身辽东大姓望族,自带根基,他们师兄弟多年互为依护,默契十足,两人又都有掌兵实权,立稳脚跟不在话下。在辽东做十年官,该学会的都能学会了,再回京时品阶官位也到了一些程度,自保亦有余力了。
--
李夫人一听,登时望过来:“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说的?你可给了?”
“三日前的事。”薛姨妈说那小太监登门也只说了这么两句话,要了六百两,她额外给了些,添足了一千银票托他带进去了。
“蠢!”李夫人气的一拍炕几:“你惯来爱问个主意,当时怎么不打发人过来问问你哥哥,问问我?这会子话不赶到这里,你还没打算说呢!往日看你行事也有章法,怎么如今越发昏聩了?”
薛姨妈被李夫人唬了一跳,心内越发惴惴,忙拉着她的手问:“嫂子,不过给了宝儿些银子打点,难道哪里不对?”
李夫人想起她往日支撑家业是多亏了宝钗扶持,如今宝钗进宫,这小姑子无人劝诫,难怪如此倒三不着两,只好按捺住火气:“早些年多有太监勒诈勋戚的事,此一则必也是如此。一则时候不对,国孝当头;二则宫规严正,谁敢将‘打点’说到明处?”
“这许是大内掌宫的大太监所为,又或许是借他的名儿,但有一就有二,你便是将家财全给了他们,我担保一两银子都落不到薛贵人手上,还会叫人小瞧了贵人,还说不得带去麻烦!”李夫人直接说穿道:“头一次不过是个试探,你给了还不足,还再添个大甜头儿,你只等着,不出一月必然还来的——为着你薛家的金银,薛贵人本来许过的不差的日子,这起子人也得使绊子给搅坏了,不然如何从你这里骗银钱呢?我劝姑太太长些心罢,这时候叫蟠儿使些蛮性子吓回去他们才好,只说这薛家是他当家的,不如你这慈软太太好糊弄,好不好拦住了不给,到时叫外甥当着他们的面打发人来告诉他舅舅,你看那小太监会不会吓得立刻就跑!”
长叹一声,李夫人又道:“什么‘宝丫头’‘宝儿’的,姑太太慎言罢,别给薛贵人招祸!老爷说了贵人心内有数,最难得的是她敏而不急、沉得住气的好脾性,只要这家里的不给她捅娄子,贵人自有盘算……”
薛姨妈失了主心骨,不敢则声。但后儿王子腾也叫去薛蟠训斥教导一番,这两母子果然不敢再自作主张,依言行事不提,连呆霸王在外行事也收敛了许多,误打误撞给大内里的薛贵人省了好多担心。
再说王子腾夫妇,正值这两人因儿子儿媳、外甥甥女离京远任的事不舍得,因薛家的这件事分了二分心,事后更加牵挂杜仲等人,忙不迭的又连送几封信问到了哪里?路上可好?
————
却原来自太上皇山陵崩,海疆形势不稳,相邻藩属国几次试探,蠢蠢欲动。今上调派布置南海军卫之余,也行稳固北疆之举,替换合适将官,更番各卫所兵士,进一步补替提拔新壮,将北地防卫握于手中。
有过禅位时平叛之功的杜仲、宋辰这批年轻将士,自然被今上归纳为可信可用之人,他们中许多人经由圣上恩封提拔,已在直隶等近君处历练二三年光景,确实到了撒派出去为君守土护国的时候了。
因辽东偏远,虽沃野千里,但当地民风彪悍,前几朝更多为流放犯人之地,寻常文武官员很难适应、压服住本地望族,是以朝廷任命官员时多考虑出身,历任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官员有不少都是本地籍贯。宋辰在开平卫数累功劳,又正因出身辽东望族而被破例提拔,升迁为辽东都司下后卫指挥使司三品指挥使,外加参将职衔,握有领兵实权。
而杜仲,因从京卫指挥使司外调地方,按惯例也该升半级,朝廷大规模调更将士时,杜仲便通过同僚旧友向辽东使力。辽东在大多数人心眼中不过是个苦寒之地,便是升任那里也是苦差事,从辽东升调进京不容易,可要调任那处却不难。杜仲此番行动还遭他兵部的朋友几番劝阻,盖因辽东武官更迭缓慢,一旦派往那里,往往数年、十数年不能脱离,纵有升迁,也多限在这一地域。若要累功历练,不若海疆等地,若要享平富腴,更比不及江南远矣……
但杜仲看中的就是“稳”这一字,他从前就几番生出带妹妹远避辽东的心思。此番师弟兼妹婿要带安安回归故里,他一方面是不舍得不放心妹子,一方面却因他并无封侯拜相的野心,要躲开朝中渐起的风波,辽东正是个平稳的好去处。
陈子微及王子腾却考量的更远:圣上及诸皇子争锋必涉军权,拱卫京城的三大营是重中之重,亦是最好干涉的地方,武官倾轧在所难免。一旦如此,如杜仲、宋辰这等中上将官首当其中,难逃池鱼之灾……既然要躲开旋涡,在有能力自保前孩子们终究是要离京的,连直隶都不能待,如此一来,何不选个最能保证安稳的地方?
这几个人上人、老狐狸,每一个都是从诡谲斗争中获胜的,可他们肯耗尽心血去争去斗,却并不舍得子侄也如此,难免要铺就一条“平安为重”的路出来。辽东虽看起来差,于此处折戟甚至送命的文武官员也不少,但细查过就知这里头死于倾轧斗争的很少,文官多死在不适应气候体弱患病上,武官则多因剿匪杀贼而亡。杜仲、宋辰皆是武将,料身体不至于如前一例孱弱,而于后一则是死得其所,但凡将士及其亲眷,都有明悟。
陈子微等人都不太悬心他二人折在兵事上,只忧虑孩子们在派系博弈上送命,于是遍数各方,极北之地便成了最好的历练之处——况且宋辰出身辽东大姓望族,自带根基,他们师兄弟多年互为依护,默契十足,两人又都有掌兵实权,立稳脚跟不在话下。在辽东做十年官,该学会的都能学会了,再回京时品阶官位也到了一些程度,自保亦有余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