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萧繇是一概不见。王启倒是见了几个,因为这些世家多少跟王家沾亲带故,不能完全拒绝。
不过他也说不上来萧彧的态度,萧彧最倚重的是裴凛之和闵翀,这两个人肯定能知道他的态度。
一些人又想方设法送拜帖到闵翀那儿。虽然他们瞧不上闵翀这种暴发户,但他是新贵,还是有必要网罗一下的,毕竟日后还要同朝为官,要好好相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也是世家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
不过闵翀最瞧不上这种所谓的世家,他也是一概回绝了,表示怕陛下怀疑自己结党营私。
开玩笑,日后他要拿这些人开刀的,还是不要给这些人留有幻想的比较好。
忙活了两天,那些老臣们都没摸出新帝的半点态度和口风,这可真叫人头大。也不知道他们的前途如何。
城中最为不安的便是桓氏与杜氏,桓寅是两朝相国。
当初提出弹劾大将军周起的便是他,虽然是景平帝让他出的头,他不敢不从。但周家满门抄斩的罪魁祸首是逃不掉了,要不是家大业大,城破那晚他们也该逃到江北去。
杜氏是先帝时期的丞相,后来萧祎继位,他便主动辞去了丞相之职。萧祎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纳了第一才女杜玲兰为妃。杜玲兰是不情愿的,她就算不嫁萧彧,也绝对不能嫁给他的兄弟,不过皇帝要娶谁哪轮得上女方置喙。
要说这杜小姐也挺可怜,她也算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当初萧彧被贬谪之后,她并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立即嫁人,因为她觉得这样太薄情寡义,总要再等两年吧。结果这一等,便等来了萧祎登基,直接被召进了宫中。
旁人都说她天生就是皇后的命,去了萧彧,又来个萧祎。只有她知道自己过得多惨,萧祎这个喜怒无常的暴君,从来都没给过她半点温存,就更别提能进行灵魂上的沟通了。
这个心思聪慧的女子,在宫中郁郁寡欢,本以为要熬到死那一天了,结果却等来了萧祎下台,她的前未婚夫萧彧回来了,还当上了皇帝,瞧瞧,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现在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杜氏自知当初在周家一事上便有些亏欠萧彧,后来又将杜玲兰嫁给了萧祎,尽管他们并非是主动趋炎附势,但也自觉没有颜面去见萧彧。尤其是听说萧彧这些年并没有立后纳妃,他们就更担忧了,生怕萧彧会因爱生恨报复杜氏。
三日后,萧彧终于上朝办公了,被通知上朝的只有从番禺带来那些官员,一个旧臣都没通知。
原本还对萧彧保有一丝幻想的旧臣们这会儿有点慌张起来,萧彧难道不需要世家的力量吗?
不,他需要的,北方各州刺史都还掌握在世家手里。他们不能自乱阵脚,安静等着他来请吧,况且没有他们,广州来的那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怎么可能管得了这么大一个国家。
萧彧倒是很快就开始召见那些旧臣了,是分别召见的,比如今日,他便召见了司徒杨芃。
司徒是掌管天下户籍、土地、税收等事宜的,也就是闵翀现在管的范畴,所以闵翀也在场。
萧彧让杨芃汇报政务,杨芃混迹官场多年,知道新帝必定会问政务,所以准备倒也充分,带了不少册子前来。
萧彧便开始考校起农事稼穑、户籍赋税来,杨芃借助册子,倒也勉强对答得出来。
等到问完,萧彧突然问:“杨司徒贵庚几何?”
杨芃一愣,还是说了:“臣今年五十有三。”
萧彧颔首:“原来已过知天命之年,杨大人为朝廷服务多年,劳苦功高,辛苦你了。”
杨芃一听,顿时头皮发麻,猜不透萧彧葫芦里卖什么药,他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是份内之事吧,但那是在给他的死对头效力,否认自己没帮萧祎吧,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玩忽职守?
“是这样的,本朝中央机构稍有变动,取消三公三司,分设礼、户、邢、工、兵、吏等六部,分掌朝中各项事宜。朝中初定,事务繁多,杨大人年事已高,或恐太过操劳,这位闵翀闵大人就是户部尚书,以后便接管杨大人的职务。杨大人若是不怕辛劳,朝中愿聘杨大人为户部侍郎,协助闵大人打理户部。杨大人若愿意助朕一臂之力,朕自当感激不尽。”到建业后,萧彧便改了自称,若是不立威,怕震慑不住那帮老油条。
杨芃心中五味杂陈,新帝居然就这么直接降了自己的职务,还让自己给一个年轻人打下手,但若是不答应,怕以后都没了机会,便硬着头皮说:“臣自当愿为陛下效力。”
萧彧满意点头:“甚好!回头杨大人将户部政务都与闵大人好生交接。天下民生都拜托二位大人了!”
闵翀恭敬道:“此乃臣的荣幸!”
于是从户部开始,萧彧挨个召见各司官员述职,很多人被留了下来,但没有留任原职的,都被降了职,还有一些直接被要求告老了。
倒也不是旧朝的官员能力都比广州带来的差,但这是一个态度,表明萧彧并不愿意供着世家大族。至于能不能重用,那得先考察一下。
这个变动在城内世家大族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新帝似乎并不待见世家大族,他难道就不怕江北各州手握兵权的刺史生二心吗?
萧彧还真不怕,他现在手握三十万大军,又有着广州、崖州、湘州、江州等天下粮仓,北方胡人他都要打,还怕那几个不听话的刺史?
--
不过他也说不上来萧彧的态度,萧彧最倚重的是裴凛之和闵翀,这两个人肯定能知道他的态度。
一些人又想方设法送拜帖到闵翀那儿。虽然他们瞧不上闵翀这种暴发户,但他是新贵,还是有必要网罗一下的,毕竟日后还要同朝为官,要好好相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也是世家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
不过闵翀最瞧不上这种所谓的世家,他也是一概回绝了,表示怕陛下怀疑自己结党营私。
开玩笑,日后他要拿这些人开刀的,还是不要给这些人留有幻想的比较好。
忙活了两天,那些老臣们都没摸出新帝的半点态度和口风,这可真叫人头大。也不知道他们的前途如何。
城中最为不安的便是桓氏与杜氏,桓寅是两朝相国。
当初提出弹劾大将军周起的便是他,虽然是景平帝让他出的头,他不敢不从。但周家满门抄斩的罪魁祸首是逃不掉了,要不是家大业大,城破那晚他们也该逃到江北去。
杜氏是先帝时期的丞相,后来萧祎继位,他便主动辞去了丞相之职。萧祎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纳了第一才女杜玲兰为妃。杜玲兰是不情愿的,她就算不嫁萧彧,也绝对不能嫁给他的兄弟,不过皇帝要娶谁哪轮得上女方置喙。
要说这杜小姐也挺可怜,她也算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当初萧彧被贬谪之后,她并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立即嫁人,因为她觉得这样太薄情寡义,总要再等两年吧。结果这一等,便等来了萧祎登基,直接被召进了宫中。
旁人都说她天生就是皇后的命,去了萧彧,又来个萧祎。只有她知道自己过得多惨,萧祎这个喜怒无常的暴君,从来都没给过她半点温存,就更别提能进行灵魂上的沟通了。
这个心思聪慧的女子,在宫中郁郁寡欢,本以为要熬到死那一天了,结果却等来了萧祎下台,她的前未婚夫萧彧回来了,还当上了皇帝,瞧瞧,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现在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杜氏自知当初在周家一事上便有些亏欠萧彧,后来又将杜玲兰嫁给了萧祎,尽管他们并非是主动趋炎附势,但也自觉没有颜面去见萧彧。尤其是听说萧彧这些年并没有立后纳妃,他们就更担忧了,生怕萧彧会因爱生恨报复杜氏。
三日后,萧彧终于上朝办公了,被通知上朝的只有从番禺带来那些官员,一个旧臣都没通知。
原本还对萧彧保有一丝幻想的旧臣们这会儿有点慌张起来,萧彧难道不需要世家的力量吗?
不,他需要的,北方各州刺史都还掌握在世家手里。他们不能自乱阵脚,安静等着他来请吧,况且没有他们,广州来的那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怎么可能管得了这么大一个国家。
萧彧倒是很快就开始召见那些旧臣了,是分别召见的,比如今日,他便召见了司徒杨芃。
司徒是掌管天下户籍、土地、税收等事宜的,也就是闵翀现在管的范畴,所以闵翀也在场。
萧彧让杨芃汇报政务,杨芃混迹官场多年,知道新帝必定会问政务,所以准备倒也充分,带了不少册子前来。
萧彧便开始考校起农事稼穑、户籍赋税来,杨芃借助册子,倒也勉强对答得出来。
等到问完,萧彧突然问:“杨司徒贵庚几何?”
杨芃一愣,还是说了:“臣今年五十有三。”
萧彧颔首:“原来已过知天命之年,杨大人为朝廷服务多年,劳苦功高,辛苦你了。”
杨芃一听,顿时头皮发麻,猜不透萧彧葫芦里卖什么药,他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是份内之事吧,但那是在给他的死对头效力,否认自己没帮萧祎吧,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玩忽职守?
“是这样的,本朝中央机构稍有变动,取消三公三司,分设礼、户、邢、工、兵、吏等六部,分掌朝中各项事宜。朝中初定,事务繁多,杨大人年事已高,或恐太过操劳,这位闵翀闵大人就是户部尚书,以后便接管杨大人的职务。杨大人若是不怕辛劳,朝中愿聘杨大人为户部侍郎,协助闵大人打理户部。杨大人若愿意助朕一臂之力,朕自当感激不尽。”到建业后,萧彧便改了自称,若是不立威,怕震慑不住那帮老油条。
杨芃心中五味杂陈,新帝居然就这么直接降了自己的职务,还让自己给一个年轻人打下手,但若是不答应,怕以后都没了机会,便硬着头皮说:“臣自当愿为陛下效力。”
萧彧满意点头:“甚好!回头杨大人将户部政务都与闵大人好生交接。天下民生都拜托二位大人了!”
闵翀恭敬道:“此乃臣的荣幸!”
于是从户部开始,萧彧挨个召见各司官员述职,很多人被留了下来,但没有留任原职的,都被降了职,还有一些直接被要求告老了。
倒也不是旧朝的官员能力都比广州带来的差,但这是一个态度,表明萧彧并不愿意供着世家大族。至于能不能重用,那得先考察一下。
这个变动在城内世家大族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新帝似乎并不待见世家大族,他难道就不怕江北各州手握兵权的刺史生二心吗?
萧彧还真不怕,他现在手握三十万大军,又有着广州、崖州、湘州、江州等天下粮仓,北方胡人他都要打,还怕那几个不听话的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