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生存指南(穿越)——寻香踪(106)
萧彧点头,他深深感觉到无力,他不喜欢战争,有些仗却不得不打,想要活得有尊严,只能凭实力说服对方。他绝对不会向东西戎呈贡岁币,这太伤人尊严,也伤害国格,一个伟大的国家,岂能是摇尾乞怜来的。
宋朝那么富有,经济文化那么繁荣,为何屡屡被后人嘲笑,不就是因为臣服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武力,苟延残喘地活着吗。
本来他打算今年秋天就就开始攻打江州,占据江州与湘州,以此为据点,再与萧祎进行决战。现在看来,计划是不会那么顺利了,因为一旦决战的时候,萧祎绝对会将北边所有的军队都调过江来与他对抗。
那就等于给东西戎完全放开了口子。他也许能胜过萧祎,但拿下的地盘也就是长江以南一带,想要渡江会变得非常困难。他可不想与胡人分江而治,子孙后代绝对要把他骂死的。
所以整件事都还需好好筹划才行。
第130章 炸|药
去年寒潮过后, 萧彧就命人将棉花种子从崖州运到广州和交州,再分发到广州与交州各郡县,然后由地方官府分发到百姓手中, 并且告知棉花的种植办法。
棉花种子发放的时机刚刚好,岭南百姓经历过去年的寒潮,不少体弱的老人与孩子都没扛过去。
此时听说这棉花可以取暖, 能够做被子和棉袄,还能跟麻丝一样织成布, 种植的积极性别提多高了。
所以开春过后,岭南地区随处都可见破土而出的棉花幼苗。人们对棉花照料得比粮食都要仔细, 毕竟这关系到一家人冬天会不会挨冻。
进入盛夏,人们终于等到了棉花吐絮。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棉花, 跟去年冬天的雪一样白, 也跟木棉的棉絮一个样, 那么柔软轻盈。
广交地区多木棉,人们常常在棉桃吐絮的时候,到处去捡拾棉絮, 但木棉树到底数量少, 采摘还极其不便,并不能普及开来。现在家家都能种植棉花, 就再也不用担心缺衣少被了。
早在棉花种子分发下去的时候, 萧彧就给工部下达了任务, 要求他们尽快发明出轧棉机, 为棉花脱籽。
王涓带着他手下的官员花了数月的时间, 想了很多办法, 尝试了很多次, 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手摇式轧棉机。
两根原木并排在一起, 摇动其中一根,以它另一端的齿轮带动另一根转动,棉花放进去,就能将棉籽过滤出来。
萧彧看到这个手工轧棉机十分欣慰,直接将造出这个轧棉机的主事提拔了两级,其余起辅佐能力的也得到了赏赐,有的升了官,有的获得了赏金。
接下来只需要将手工轧棉机大面积推广开来就行,工部会召集一批木匠来制造轧棉机,再由这些木匠将制造技术传播到各郡县去。
争取今年之内全面在广交崖三州内推广轧棉机,今年人们可能赶不上使用轧棉机,但以后就能用上了。
轧棉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官府开办的被服厂效率,官府的被服厂主要为军中将士制作军衣与鞋子。
工人则是当初从青楼妓馆解救出来的女子,那些女子中有一部分回了家,有小部分嫁了人,还有一部分进了文艺团,但是大部分都进厂做了工人,靠劳动养活自己。
妓女从来都是最受歧视的人群,她们很难再被社会接纳,官府为她们寻得的这条出路无疑是最好的。
大家都有着相同的悲惨命运,如今聚在一起,靠双手养活自己,也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连皇帝陛下都亲自来慰问过她们,还夸赞她们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官府统一安排她们食宿,她们每日的任务就是绩麻、轧棉、纺纱、织布,为军中将士缝制军衣、军鞋,现在又多了棉衣与棉被。每月还给发工钱。
皇帝陛下还亲口承诺了,官府会负责她们的余生,待以后老了无人照料,便都送到孤独园中,由官府为她们养老。
这就给这帮可怜的女人们吃下了定心丸,只管好好活着,用心工作,将来官府会给养老。
女工们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从来就没有哪个官府像现在这样真正关怀百姓,为百姓做事实,救她们出苦海,教授她们谋生的技艺,还为她们种痘。
在她们心中,皇帝陛下就是解救他们脱离苦海的活菩萨。
不仅是女工们这么认为,岭南地区的百姓都对现在的官府都极其满意,减税、办学、种痘、送杂交稻种、送蔬菜种子、送棉籽、修水利、修路,无一不是官府为他们做的事实,这个官府是真正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
一些年过古稀的长寿老人说,别说没有见过,就连听都没有听过有这样好的官府。这真是赶上了爱民如子的皇帝,这样皇帝和官府不拥护,那还拥护谁?
所以今年官府再次募兵的时候,报名者十分踊跃,他们深信官府的宣传,安定美好的生活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将士们流血牺牲换来的,需要身先士卒的英雄去守护。
岭南三州一共又征集了两万七千将士,其中广州一万四,交州一万,崖州三千。
广交崖三州原来的兵力不到七万,不足以与北边朝廷抗衡,所以必须要壮大军队。趁着尚未动手,得抓紧时间练兵。
虽然战争还没有打起来,但萧彧也没闲着,统战工作一点也没少做。
《星火》报纸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到北方各地,让读书人了解南边的新动态,了解着萧彧传达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让北边的读书人慢慢接受着新思想。
除了读书人,底层民众的统战工作也不能放弃。萧彧派出了大量的说书人与货郎,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北方各地,跟底层的百姓宣传着南边的消息。
就连田间地头的农民都知道了:南边已经有了高产的杂交稻,每亩地能多收几十上百斤稻谷;南边的百姓都免费接种了防治天花的疫苗,接种这个疫苗之后,一辈子都不会再得天花;南边还取消了人头税,田赋也减了;南边还兴修了好多学塾,穷人家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
这些都让北边的底层百姓无不羡慕,什么时候这种好事能够轮到他们啊。南边的皇帝早点打过来吧,将他们现在这个喜怒无常只知道加税征兵的皇帝赶下台。
萧彧知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在为他们将来统一全国打基础,待日后攻打萧祎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
这些报纸和说书人不仅在安国境内传播,同样也传到了东戎与西戎境内。
比起在安国境内传播这些需要遮遮掩掩,在东西戎则可以明目张胆地传播,毕竟远在天边的萧彧朝廷对东西戎来说是遥远的,东西戎的统治者并未将萧彧当成敌人,也就没必要防备。
东西戎的统治者虽然在努力汉化,显然并未意识到思想阵地的重要性。
萧彧从现在便开始播种耕耘,待到时机成熟,起兵驱逐胡人时,就能得到东西戎两地汉人的支持。
这是萧彧从教员哪儿学来的一点皮毛,他的组织性不如教员,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他还是知道的,也可以利用一些。
这日傍晚,萧彧从东城新区监工回来,马车进了城,摇摇晃晃回府。
从卷着的窗帘可以看到城内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一群孩子正在玩摸瞎子的游戏;两个孩子正和一位母亲拉扯,想是要继续玩,却被母亲要逮回家;几名书生打扮的人正在一家茶馆门口道别
萧彧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如若天下都能如此,那该多好。
突然,只听见砰一声巨响,将原本安安静静走路的马儿都吓得嘶鸣了起来。赖峰连忙勒住马缰绳,以免乱跑。
萧彧连忙问:发生什么事了?
吉海说:陛下,声响似乎是从六部衙门那边传来的。
萧彧连忙说:赶紧去看看。
待他们赶到六部时,发现里面已经着火了,不少人正在手忙脚乱地灭火。
萧彧命身边的护卫赶紧去救火,自己也从车上下来,进了院子,只见一个满脸漆黑衣衫褴褛的人激动地朝失火的屋子里冲,嘴里嚷嚷着:我的宝贝,我的收藏!
若不是被人拦着,他只怕已经冲进去了。
萧彧问: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有人受伤吗?
此刻已是傍晚,六部的官员们早都下衙回家了,只有一些差役在,这拉人的就是在这里看门的差役,他不认识萧彧,说:是梁主事炼丹炸炉了。
那个满脸漆黑的人嚷嚷:我没有炼丹,我那是做试验!陛、陛下!?
官差吓一跳,原来这面若冠玉的郎君就是陛下,他赶紧跪下来:小人见过陛下!
起来吧。萧彧都没认出来这个癫狂的人就是那个叫梁德昌的道士,梁主事,你没受伤吧?
梁德昌赶紧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这才发现衣服都烧穿了好几个洞,好在裤子还是完好的,身上还有几处烫伤:回陛下,臣无大碍。
萧彧已经看到了他的烧伤:赶紧去看大夫。
梁德昌却急得想哭:不行,我东西都在里边呢。我好不容易才找来的,别都给我烧光了,我得去看看。
好在火势很快就被控制了下来,梁德昌赶紧跑进屋去,发现这一炸,他的好多东西都炸没了,急得他眼泪都淌下来了。
萧彧也跟着进去了,屋里有一半被烧得黢黑,另一半没烧到的地方则摆满了架子,架子上放满了瓶瓶罐罐,有一些掉在地上,摔碎的罐子里装的东西东西五颜六色的,估计都是梁德昌收集的矿物质。
萧彧对跪在地上检查物品的梁德昌说:梁主事,人没有大碍就已经是万幸了,赶紧去看大夫。要不跟我回府,让思归给你瞧瞧。
梁德昌想将掉落的东西都收起来,却发现没有东西可装,很多东西都炸没了,只得作罢,抬手擦干眼泪:谢陛下!
萧彧将梁德昌带回府中,让思归给他治疗。
思归在府中有一个专门的药房,用来储存药材、熬制药物,正好有近日熬制好的烫伤药膏,便拿了给梁德昌用。
萧彧留了梁德昌在府中吃晚饭,吃饭的时候,萧彧问起了梁德昌:今日梁主事做了什么试验?
梁德昌说:臣将硝石、硫磺与甘油同放在竹筒中,然后放在火上炙烤,它就炸开来了。
萧彧一听,顿时扶额,这好像就是土炸|药的配方啊,他这是要炸自己吗?
萧彧说:梁主事,你以后要做试验,自己得离得远一点,万一伤到自己如何是好?
离得远了,就看不到起变化的全过程了。梁德昌完全没打算听劝。
第131章 北征
不过梁德昌这么快就能弄出炸|药配方来, 非常令萧彧意外,他问梁德昌:你打算用这个来做什么?
梁德昌说:臣想用它来炸山石。有时候臣在山上采矿料,它就长在山石中,不好弄出来。要是有了这个, 应该就比较方便了。
萧彧颔首: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是这东西太不安全了, 若是炸山石,那飞起来的石块是能砸死人的。人若是离得太近,很容易受伤, 甚至丧命。
梁德昌说:陛下所言极是,臣还需得想个办法增加安全性。
萧彧提示他:有没有办法从远处点火, 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躲避?
臣会想办法试一试。
萧彧没想到炸|药这么快就被制造出来了,即便不拿来打仗,也是非常好的生活生产工具, 譬如用来修路开矿, 这样能节约很多的人力物力。
饭后, 梁德昌回去了。萧彧回到书房继续批阅奏章, 裴凛之跟了过来:陛下,我认为梁大人弄的那个好好改进一下,完全可以用到战场上去。
萧彧诧异地看着他:用来打仗?你怎会有如此想法?
裴凛之说:不是你说的梁大人那个硝石爆炸出来的石头能伤人吗, 这若是用来伏击敌人,那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损耗敌人。
萧彧惊诧于他的敏锐,点头道:理论上当是可以, 但实际操作起来还不行。不说别的, 这个引线问题就没解决掉, 所以根本不可能用于伏击。
裴凛之说:是, 点火这个比较难, 但我相信梁大人能解决掉这个问题。若真有了这个,咱们跟萧祎和东西戎对抗就都不怕了。
萧彧突然叹了口气:其实我很矛盾。
裴凛之问:怎么了?
萧彧看了看门外,说:向阳先退下吧。
向阳朝里看了一眼,便将门关上了,离得远了一些。
萧彧说:梁大人今日发明的这个,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俗称它为炸|药。它可以用来制爆竹,也能用来修路开矿,但用得最多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打仗。它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有了这个,死伤就会成倍增长。
裴凛之听到这里,说:你不想将它用来打仗?
萧彧叹息:这正是我矛盾的地方。用了炸|药,自然可以减少我方的伤亡,但对敌方就是一场屠杀,这是一种力量不对等的屠杀。
裴凛之则说:战场本来就不是势均力敌的较量,胡人屠城的时候,杀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他们从来不会考虑力量是否对等。
萧彧抬头看着他,缓缓说道:你说的对,我太理想化了。战争本来就不是平等的,以杀止杀也许是最佳的选择。等梁大人造出引线来吧。
也许炸|药的应用能加速战争的结束,从另一种层面来说,也是减少了人员的伤亡。
想通这一点,萧彧心里好受多了:回头等梁大人造出了炸|药,就该准备打仗了。
嗯,我也该抓紧时间练兵了。裴凛之说。
太初三年春,大庾岭中响起了数声巨响,通往岭北的最后一段山石坍塌了下来。
一股春风自南向北,毫无阻滞地穿过大庾岭。岭北的百姓受到惊吓,以为是出现了什么神迹,纷纷朝巨响发生的方向跪下膜拜。
附近的山民听见动静,跑来一看,原来是在修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整座山已经被打通了,显出了一条丈余宽的通道。
很快,被炸碎的石块泥土都被移开了。岭北的山民想:以后去岭南就方便了,听说岭南有好谷种,还有能织布的棉花,是不是也可以去岭南弄点回来种?
数日后,岭北的百姓发现刚刚修通的大庾岭通道来了一群浩浩荡荡的军队,领头的年轻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直奔岭北而来。
岭北的百姓先是惊愕:要打仗了!继而又隐隐期待起来,也就是说,岭南的皇帝要来打他们那个暴君了,太好了,希望能早点将那个暴君推翻。
恋耽美
宋朝那么富有,经济文化那么繁荣,为何屡屡被后人嘲笑,不就是因为臣服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武力,苟延残喘地活着吗。
本来他打算今年秋天就就开始攻打江州,占据江州与湘州,以此为据点,再与萧祎进行决战。现在看来,计划是不会那么顺利了,因为一旦决战的时候,萧祎绝对会将北边所有的军队都调过江来与他对抗。
那就等于给东西戎完全放开了口子。他也许能胜过萧祎,但拿下的地盘也就是长江以南一带,想要渡江会变得非常困难。他可不想与胡人分江而治,子孙后代绝对要把他骂死的。
所以整件事都还需好好筹划才行。
第130章 炸|药
去年寒潮过后, 萧彧就命人将棉花种子从崖州运到广州和交州,再分发到广州与交州各郡县,然后由地方官府分发到百姓手中, 并且告知棉花的种植办法。
棉花种子发放的时机刚刚好,岭南百姓经历过去年的寒潮,不少体弱的老人与孩子都没扛过去。
此时听说这棉花可以取暖, 能够做被子和棉袄,还能跟麻丝一样织成布, 种植的积极性别提多高了。
所以开春过后,岭南地区随处都可见破土而出的棉花幼苗。人们对棉花照料得比粮食都要仔细, 毕竟这关系到一家人冬天会不会挨冻。
进入盛夏,人们终于等到了棉花吐絮。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棉花, 跟去年冬天的雪一样白, 也跟木棉的棉絮一个样, 那么柔软轻盈。
广交地区多木棉,人们常常在棉桃吐絮的时候,到处去捡拾棉絮, 但木棉树到底数量少, 采摘还极其不便,并不能普及开来。现在家家都能种植棉花, 就再也不用担心缺衣少被了。
早在棉花种子分发下去的时候, 萧彧就给工部下达了任务, 要求他们尽快发明出轧棉机, 为棉花脱籽。
王涓带着他手下的官员花了数月的时间, 想了很多办法, 尝试了很多次, 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手摇式轧棉机。
两根原木并排在一起, 摇动其中一根,以它另一端的齿轮带动另一根转动,棉花放进去,就能将棉籽过滤出来。
萧彧看到这个手工轧棉机十分欣慰,直接将造出这个轧棉机的主事提拔了两级,其余起辅佐能力的也得到了赏赐,有的升了官,有的获得了赏金。
接下来只需要将手工轧棉机大面积推广开来就行,工部会召集一批木匠来制造轧棉机,再由这些木匠将制造技术传播到各郡县去。
争取今年之内全面在广交崖三州内推广轧棉机,今年人们可能赶不上使用轧棉机,但以后就能用上了。
轧棉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官府开办的被服厂效率,官府的被服厂主要为军中将士制作军衣与鞋子。
工人则是当初从青楼妓馆解救出来的女子,那些女子中有一部分回了家,有小部分嫁了人,还有一部分进了文艺团,但是大部分都进厂做了工人,靠劳动养活自己。
妓女从来都是最受歧视的人群,她们很难再被社会接纳,官府为她们寻得的这条出路无疑是最好的。
大家都有着相同的悲惨命运,如今聚在一起,靠双手养活自己,也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连皇帝陛下都亲自来慰问过她们,还夸赞她们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官府统一安排她们食宿,她们每日的任务就是绩麻、轧棉、纺纱、织布,为军中将士缝制军衣、军鞋,现在又多了棉衣与棉被。每月还给发工钱。
皇帝陛下还亲口承诺了,官府会负责她们的余生,待以后老了无人照料,便都送到孤独园中,由官府为她们养老。
这就给这帮可怜的女人们吃下了定心丸,只管好好活着,用心工作,将来官府会给养老。
女工们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从来就没有哪个官府像现在这样真正关怀百姓,为百姓做事实,救她们出苦海,教授她们谋生的技艺,还为她们种痘。
在她们心中,皇帝陛下就是解救他们脱离苦海的活菩萨。
不仅是女工们这么认为,岭南地区的百姓都对现在的官府都极其满意,减税、办学、种痘、送杂交稻种、送蔬菜种子、送棉籽、修水利、修路,无一不是官府为他们做的事实,这个官府是真正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
一些年过古稀的长寿老人说,别说没有见过,就连听都没有听过有这样好的官府。这真是赶上了爱民如子的皇帝,这样皇帝和官府不拥护,那还拥护谁?
所以今年官府再次募兵的时候,报名者十分踊跃,他们深信官府的宣传,安定美好的生活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将士们流血牺牲换来的,需要身先士卒的英雄去守护。
岭南三州一共又征集了两万七千将士,其中广州一万四,交州一万,崖州三千。
广交崖三州原来的兵力不到七万,不足以与北边朝廷抗衡,所以必须要壮大军队。趁着尚未动手,得抓紧时间练兵。
虽然战争还没有打起来,但萧彧也没闲着,统战工作一点也没少做。
《星火》报纸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到北方各地,让读书人了解南边的新动态,了解着萧彧传达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让北边的读书人慢慢接受着新思想。
除了读书人,底层民众的统战工作也不能放弃。萧彧派出了大量的说书人与货郎,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北方各地,跟底层的百姓宣传着南边的消息。
就连田间地头的农民都知道了:南边已经有了高产的杂交稻,每亩地能多收几十上百斤稻谷;南边的百姓都免费接种了防治天花的疫苗,接种这个疫苗之后,一辈子都不会再得天花;南边还取消了人头税,田赋也减了;南边还兴修了好多学塾,穷人家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
这些都让北边的底层百姓无不羡慕,什么时候这种好事能够轮到他们啊。南边的皇帝早点打过来吧,将他们现在这个喜怒无常只知道加税征兵的皇帝赶下台。
萧彧知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在为他们将来统一全国打基础,待日后攻打萧祎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
这些报纸和说书人不仅在安国境内传播,同样也传到了东戎与西戎境内。
比起在安国境内传播这些需要遮遮掩掩,在东西戎则可以明目张胆地传播,毕竟远在天边的萧彧朝廷对东西戎来说是遥远的,东西戎的统治者并未将萧彧当成敌人,也就没必要防备。
东西戎的统治者虽然在努力汉化,显然并未意识到思想阵地的重要性。
萧彧从现在便开始播种耕耘,待到时机成熟,起兵驱逐胡人时,就能得到东西戎两地汉人的支持。
这是萧彧从教员哪儿学来的一点皮毛,他的组织性不如教员,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他还是知道的,也可以利用一些。
这日傍晚,萧彧从东城新区监工回来,马车进了城,摇摇晃晃回府。
从卷着的窗帘可以看到城内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一群孩子正在玩摸瞎子的游戏;两个孩子正和一位母亲拉扯,想是要继续玩,却被母亲要逮回家;几名书生打扮的人正在一家茶馆门口道别
萧彧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如若天下都能如此,那该多好。
突然,只听见砰一声巨响,将原本安安静静走路的马儿都吓得嘶鸣了起来。赖峰连忙勒住马缰绳,以免乱跑。
萧彧连忙问:发生什么事了?
吉海说:陛下,声响似乎是从六部衙门那边传来的。
萧彧连忙说:赶紧去看看。
待他们赶到六部时,发现里面已经着火了,不少人正在手忙脚乱地灭火。
萧彧命身边的护卫赶紧去救火,自己也从车上下来,进了院子,只见一个满脸漆黑衣衫褴褛的人激动地朝失火的屋子里冲,嘴里嚷嚷着:我的宝贝,我的收藏!
若不是被人拦着,他只怕已经冲进去了。
萧彧问: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有人受伤吗?
此刻已是傍晚,六部的官员们早都下衙回家了,只有一些差役在,这拉人的就是在这里看门的差役,他不认识萧彧,说:是梁主事炼丹炸炉了。
那个满脸漆黑的人嚷嚷:我没有炼丹,我那是做试验!陛、陛下!?
官差吓一跳,原来这面若冠玉的郎君就是陛下,他赶紧跪下来:小人见过陛下!
起来吧。萧彧都没认出来这个癫狂的人就是那个叫梁德昌的道士,梁主事,你没受伤吧?
梁德昌赶紧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这才发现衣服都烧穿了好几个洞,好在裤子还是完好的,身上还有几处烫伤:回陛下,臣无大碍。
萧彧已经看到了他的烧伤:赶紧去看大夫。
梁德昌却急得想哭:不行,我东西都在里边呢。我好不容易才找来的,别都给我烧光了,我得去看看。
好在火势很快就被控制了下来,梁德昌赶紧跑进屋去,发现这一炸,他的好多东西都炸没了,急得他眼泪都淌下来了。
萧彧也跟着进去了,屋里有一半被烧得黢黑,另一半没烧到的地方则摆满了架子,架子上放满了瓶瓶罐罐,有一些掉在地上,摔碎的罐子里装的东西东西五颜六色的,估计都是梁德昌收集的矿物质。
萧彧对跪在地上检查物品的梁德昌说:梁主事,人没有大碍就已经是万幸了,赶紧去看大夫。要不跟我回府,让思归给你瞧瞧。
梁德昌想将掉落的东西都收起来,却发现没有东西可装,很多东西都炸没了,只得作罢,抬手擦干眼泪:谢陛下!
萧彧将梁德昌带回府中,让思归给他治疗。
思归在府中有一个专门的药房,用来储存药材、熬制药物,正好有近日熬制好的烫伤药膏,便拿了给梁德昌用。
萧彧留了梁德昌在府中吃晚饭,吃饭的时候,萧彧问起了梁德昌:今日梁主事做了什么试验?
梁德昌说:臣将硝石、硫磺与甘油同放在竹筒中,然后放在火上炙烤,它就炸开来了。
萧彧一听,顿时扶额,这好像就是土炸|药的配方啊,他这是要炸自己吗?
萧彧说:梁主事,你以后要做试验,自己得离得远一点,万一伤到自己如何是好?
离得远了,就看不到起变化的全过程了。梁德昌完全没打算听劝。
第131章 北征
不过梁德昌这么快就能弄出炸|药配方来, 非常令萧彧意外,他问梁德昌:你打算用这个来做什么?
梁德昌说:臣想用它来炸山石。有时候臣在山上采矿料,它就长在山石中,不好弄出来。要是有了这个, 应该就比较方便了。
萧彧颔首: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是这东西太不安全了, 若是炸山石,那飞起来的石块是能砸死人的。人若是离得太近,很容易受伤, 甚至丧命。
梁德昌说:陛下所言极是,臣还需得想个办法增加安全性。
萧彧提示他:有没有办法从远处点火, 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躲避?
臣会想办法试一试。
萧彧没想到炸|药这么快就被制造出来了,即便不拿来打仗,也是非常好的生活生产工具, 譬如用来修路开矿, 这样能节约很多的人力物力。
饭后, 梁德昌回去了。萧彧回到书房继续批阅奏章, 裴凛之跟了过来:陛下,我认为梁大人弄的那个好好改进一下,完全可以用到战场上去。
萧彧诧异地看着他:用来打仗?你怎会有如此想法?
裴凛之说:不是你说的梁大人那个硝石爆炸出来的石头能伤人吗, 这若是用来伏击敌人,那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损耗敌人。
萧彧惊诧于他的敏锐,点头道:理论上当是可以, 但实际操作起来还不行。不说别的, 这个引线问题就没解决掉, 所以根本不可能用于伏击。
裴凛之说:是, 点火这个比较难, 但我相信梁大人能解决掉这个问题。若真有了这个,咱们跟萧祎和东西戎对抗就都不怕了。
萧彧突然叹了口气:其实我很矛盾。
裴凛之问:怎么了?
萧彧看了看门外,说:向阳先退下吧。
向阳朝里看了一眼,便将门关上了,离得远了一些。
萧彧说:梁大人今日发明的这个,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俗称它为炸|药。它可以用来制爆竹,也能用来修路开矿,但用得最多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打仗。它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有了这个,死伤就会成倍增长。
裴凛之听到这里,说:你不想将它用来打仗?
萧彧叹息:这正是我矛盾的地方。用了炸|药,自然可以减少我方的伤亡,但对敌方就是一场屠杀,这是一种力量不对等的屠杀。
裴凛之则说:战场本来就不是势均力敌的较量,胡人屠城的时候,杀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他们从来不会考虑力量是否对等。
萧彧抬头看着他,缓缓说道:你说的对,我太理想化了。战争本来就不是平等的,以杀止杀也许是最佳的选择。等梁大人造出引线来吧。
也许炸|药的应用能加速战争的结束,从另一种层面来说,也是减少了人员的伤亡。
想通这一点,萧彧心里好受多了:回头等梁大人造出了炸|药,就该准备打仗了。
嗯,我也该抓紧时间练兵了。裴凛之说。
太初三年春,大庾岭中响起了数声巨响,通往岭北的最后一段山石坍塌了下来。
一股春风自南向北,毫无阻滞地穿过大庾岭。岭北的百姓受到惊吓,以为是出现了什么神迹,纷纷朝巨响发生的方向跪下膜拜。
附近的山民听见动静,跑来一看,原来是在修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整座山已经被打通了,显出了一条丈余宽的通道。
很快,被炸碎的石块泥土都被移开了。岭北的山民想:以后去岭南就方便了,听说岭南有好谷种,还有能织布的棉花,是不是也可以去岭南弄点回来种?
数日后,岭北的百姓发现刚刚修通的大庾岭通道来了一群浩浩荡荡的军队,领头的年轻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直奔岭北而来。
岭北的百姓先是惊愕:要打仗了!继而又隐隐期待起来,也就是说,岭南的皇帝要来打他们那个暴君了,太好了,希望能早点将那个暴君推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