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我在大明做县令

第305页

    许多不属于他的记忆突然涌入脑海中,朱敬守痛苦地捂住脑袋,不受控制地大喊。
    “快去传太医!”
    他想起来了。
    当年他执意辅佐朱厚照,成了摄政王。
    张皇后与太后动用御林军,妄图杀了他,最终以失败告终,双双被囚禁于后宫中。
    他的卿卿……
    朱敬守呆呆地瞪着被子上的龙纹,滴下一颗混浊的泪。
    他从摄政王变成皇帝,身边依旧只有沐青天一个人。
    他的卿卿还在笑着,可越来越郁郁寡欢,逐渐消瘦。
    “卿卿,城里来了个戏班子,你想不想看看?我叫他们进宫来。”
    沐青天勉强勾起嘴角,说:“不用了。”
    他想尽办法让沐青天开心起来,可都无济于事。
    那一天,是他三十年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
    沐青天突然恢复了精神,对他说:“好久没回庆王府了,咱们回去看看吧。”
    朱敬守当然是一口答应。
    雪下得很大,他还能记得沐青天靠在自己胸口温暖的感觉。
    “卖红果咯——”
    沐青天裹着大氅走到门口。
    “很久没吃红果了,我去买串回来吃。”
    朱敬守本来想陪他一起去,可最近建州女真那边又不安分,他公务缠身,实在是□□乏力。
    “好,早点回来。”
    沐青天再也没回来。
    他好像人间蒸发一样,不管朱敬守怎么找,都找不到。
    【你后悔吗?】
    “谁,是谁在说话!”
    【你后悔吗?】
    “后悔,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朱敬守只当是自己出现了幻觉,苦笑道。
    【重来一次,你还有的选。】
    一道白影出现在他面前。
    这下朱敬守可不觉得是幻觉了。
    “你,你是什么意思?”
    【厉宗朱敬守,你愿不愿意成为一个“不存在的人”】
    朱敬守猛地惊醒。
    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庆王府。
    沐青天焦急的面庞落入他眼中——还有那道白影。
    “我愿意。”
    沐青天哭成了满脸花,哆哆嗦嗦摸着朱敬守的脸。
    “你在说什么,你别吓我。”
    明明只是片刻不见,可朱敬守却觉得已经过去了很久。
    他一把抱住沐青天,死死地抱着。
    “卿卿,我错了,我不去了。”
    沐青天一头雾水,但他还是回抱住朱敬守,放声大哭。
    【最终任务完成,恭喜您。】
    【解除绑定。】
    皇宫中,周太后紧紧捏着能调动禁军的兵符,心情忐忑地等着消息。
    当初她与朱祐樘密谈,说服了朱祐樘。
    皇帝只能有一个,不是朱祐樘,就是朱厚照。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大宫女面带喜色跑进来。
    周太后也顾不得许多,着急地问:“怎么样,庆王动了吗?”
    “没有!没有!庆王回绝了大臣,说皇太子聪慧,不需要他辅佐!”
    周太后瞬间瘫软在椅子上,欣慰地和旁边同样松了口气的皇后对视一眼。
    “撤禁军。”
    第一次,因为沐青天的穿越,朱敬守改变了历史,而作为代价和惩罚,沐青天永远地消失了。
    系统为了纠正历史,选择相信朱敬守,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
    相对,“朱敬守”和“沐青天”这两个名字也将永远消失在世界上。
    沐青天弄清前因后果,终于明白,为何史书从未记录“庆王朱敬守”。
    “你害怕吗?”在系统抹去他们存在的前一刻,沐青天突然问。
    “有点。”朱敬守吞了吞唾沫。
    “所以卿卿得亲亲我,让我变得不那么害怕。”
    ——
    严府中,崔瀚包好一盒点心,语气轻快地对严勋礼说。
    “这是太仓州特有的糕点,等会儿给……”
    崔瀚忽然顿住,愣愣地低下头。
    “给,给……”
    咦,他为什么要准备糕点,又要送给谁?
    东宫里,太子朱厚照坐在桌前,手指抹过纸张。
    那是一个“沐”字。
    “卖红果咯——酸甜可口——”
    一辆马车驶过,停在卖红果的小贩旁边。
    “卿卿要吃几串?”
    “两串。”
    小贩好奇地看着从马车上走下的两人。稍微高些的脸色带着无奈,还有宠溺?
    一定是他看错了。
    “苦了我今天得吃两串酸山楂。”
    矮个子的那个扬起下巴,哼哼道:“我就是要吃糖壳。”
    小贩麻利地从棍子上摘下两串红果,递到高大男人的手中。
    “客官慢走!”
    真奇怪,应该是两兄弟吧?小贩瞧着他们的背影,只见矮的那个舔干净了糖壳,把剩下的给了高个子。
    “卖红果咯——”
    弘治十八年,辛卯,帝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六。六月庚申,上尊谥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泰陵。
    皇太子朱厚照登基,改年号正德。
    同年,严嵩中进士,选为庶吉士。
    作者有话要说:司设监张瑜、掌太医院事右通政施卿、太医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资料来源《明史》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