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第23章 为母心
袭人来寻王夫人时,正好遇上走出来的薛姨妈母女。
她忙堆起笑来:“姨太太,宝姑娘。”
薛姨妈一笑:“宝钗,我先回去了。”
她们母女连心,薛姨妈自然知道宝钗要跟袭人说说话的——不能做了好事不留名,总得让袭人知道,谁是帮她留下来的人。
谁才是她该效忠的宝二奶奶。
--
及至贾宝玉从贾政处挨完骂,幽魂儿似的回了屋里,发现人去楼空,就更是悲伤没顶。
袭人安慰道:“晴雯去了二姑娘那里,二姑娘素来好性子你也知道,必不会委屈了她。碧痕去了三姑娘处,秋纹去了四姑娘处,麝月更是去了宝姑娘那里。等你回来,多看顾她们,也就是服侍你一场了。”
宝玉听闻他的丫鬟们都在姊妹那里,才勉强振作了一点:“怎么不叫晴雯去跟着林妹妹?唉,既然定了也就算了。倒是我这屋里的摆设玩意儿,你都收拾了送给林妹妹去。”
要搬去前院跟贾政一起生存,贾宝玉明白,自己精致的生活是到头了。
这满屋子的陈设,他便想都留给黛玉。
只是说起林妹妹,贾宝玉又要嚎啕了:“等林妹妹回来,我们一年到头只怕也见不到几面……”
边说边哭的声噎气堵。
袭人劝道:“如今二爷也大了,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又是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这话她素日也劝,只是现在宝玉正在悲愤的顶点,哪里受得了这个,立刻打断道:“你又劝我!要是你日日只有这些话劝我,还不如都去了干净!”
袭人吓了一跳,不敢再说。
贾宝玉不是个脾气好的人,性子上来可真撵过丫鬟,袭人也只敢趁他好说话的时候哄他,拿捏他。
现在见他神色难过不似以往,也就不敢说了。
--
京城的春夏不甚分明,昨日还是夜晚清寒的春季,今天便是太阳热辣辣的初夏。
气候反复无常中,时间慢慢划过了一个月。
一想女儿很快就能回到身边,贾敏对培养自己的心腹人手自然更是上心。
好在有鸳鸯。
鸳鸯在这荣国府实打实呆了十年,对下人的了解,自然比出嫁十多年的贾敏细致。也推荐了许多下人里能干本分,只是因为没有得脸的亲戚,所以不能出头的上来。
贾敏自己又照着未出嫁时的记忆,提拔了几个当年她觉得不错的管事,加上主动靠过来的林之孝家的,一个月的功夫做下来,荣国府上下,几乎都变成了贾敏得用的人手。
王夫人一脉的人急的百爪挠心。无奈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出面跟老太太的人顶缸,于是只能步步后退,被逼的退下来当一些闲职,有油水有权柄的职务再也捞不着了。
邢夫人一脉……本来啥也没有,反而看热闹看的挺高兴。
而王夫人本人则是没了心思争权:她现在所有思量都放在入宫的贾宝玉身上呢。眼见得儿子十天出来一次,一次比一次瘦,每回都说宫里难熬委屈,王夫人心都要碎了,一时还真顾不上别的。
贾宝玉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在贾家他是凤凰蛋,可惜宫里都是真正的龙子凤孙,比的他顿时像一根寒风里飘摇的小草。
五皇子因为从来不得宠,养成了一个阴沉的性情。只要没人问他,他从来不说一句话,只是拿一双暗沉沉的眼睛盯着人。
就算不看出身,就看他这样的性子,另几位皇子也不爱搭理他呀。
贾宝玉根本不知道怎么跟这位皇子相处。
至于宫里的人,拿五皇子都不怎么当回事,何况是五皇子的伴读?
贾宝玉日常饮食都很是凄凉——本朝规矩变态,皇子不许过于饱暖,非常完美的践行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贾宝玉觉得每一天都是煎熬。
况且论起学问来,他又是一向惫懒,至今连四书都没有读明白,天天拿着诗经糊弄功课。
如今进了宫,叫讲课的大儒们考的几乎是体无完肤。
最惨的是,这些大儒可不是贾家家学里的老师,忌惮着贾宝玉的身份。
他们对贾宝玉可是该罚就罚,毫不含糊,罚完了还要找贾政告状,表示你儿子学习实在不行,贾员外郎要私下抓一下,免得带坏了皇子们,你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搞得贾政老脸通红,回头等贾宝玉回家还挨了一顿痛骂,要不是顾忌着他还要进宫伴读,肯定要打他板子的。
王夫人见儿子过得这样水深火热,实在有些受不住,跑来荣庆堂哭诉,表示宁愿不要这恩典,也要儿子好好地。
贾敏也不说话,一个眼风扫过去,鸳鸯心有灵犀,立刻去前头把贾政请来了。
贾政一听王夫人这个意思,当场斥责她“妇人之见,只知溺爱,所以才纵得宝玉悖逆无能”然后毫不犹豫将王夫人拖走了。
贾敏从头到尾就端着茶盏看扶夫妻不和的戏码,看完拍拍手,继续研究给女儿房里要添置的摆设。
毕竟入夏了呢。
鸳鸯打起帘子来,手里捧了一盏点着干玫瑰花瓣的酥酪。
“老太太,您这几天吃饭也不香,可别熬坏了身子。”
--
袭人来寻王夫人时,正好遇上走出来的薛姨妈母女。
她忙堆起笑来:“姨太太,宝姑娘。”
薛姨妈一笑:“宝钗,我先回去了。”
她们母女连心,薛姨妈自然知道宝钗要跟袭人说说话的——不能做了好事不留名,总得让袭人知道,谁是帮她留下来的人。
谁才是她该效忠的宝二奶奶。
--
及至贾宝玉从贾政处挨完骂,幽魂儿似的回了屋里,发现人去楼空,就更是悲伤没顶。
袭人安慰道:“晴雯去了二姑娘那里,二姑娘素来好性子你也知道,必不会委屈了她。碧痕去了三姑娘处,秋纹去了四姑娘处,麝月更是去了宝姑娘那里。等你回来,多看顾她们,也就是服侍你一场了。”
宝玉听闻他的丫鬟们都在姊妹那里,才勉强振作了一点:“怎么不叫晴雯去跟着林妹妹?唉,既然定了也就算了。倒是我这屋里的摆设玩意儿,你都收拾了送给林妹妹去。”
要搬去前院跟贾政一起生存,贾宝玉明白,自己精致的生活是到头了。
这满屋子的陈设,他便想都留给黛玉。
只是说起林妹妹,贾宝玉又要嚎啕了:“等林妹妹回来,我们一年到头只怕也见不到几面……”
边说边哭的声噎气堵。
袭人劝道:“如今二爷也大了,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又是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这话她素日也劝,只是现在宝玉正在悲愤的顶点,哪里受得了这个,立刻打断道:“你又劝我!要是你日日只有这些话劝我,还不如都去了干净!”
袭人吓了一跳,不敢再说。
贾宝玉不是个脾气好的人,性子上来可真撵过丫鬟,袭人也只敢趁他好说话的时候哄他,拿捏他。
现在见他神色难过不似以往,也就不敢说了。
--
京城的春夏不甚分明,昨日还是夜晚清寒的春季,今天便是太阳热辣辣的初夏。
气候反复无常中,时间慢慢划过了一个月。
一想女儿很快就能回到身边,贾敏对培养自己的心腹人手自然更是上心。
好在有鸳鸯。
鸳鸯在这荣国府实打实呆了十年,对下人的了解,自然比出嫁十多年的贾敏细致。也推荐了许多下人里能干本分,只是因为没有得脸的亲戚,所以不能出头的上来。
贾敏自己又照着未出嫁时的记忆,提拔了几个当年她觉得不错的管事,加上主动靠过来的林之孝家的,一个月的功夫做下来,荣国府上下,几乎都变成了贾敏得用的人手。
王夫人一脉的人急的百爪挠心。无奈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出面跟老太太的人顶缸,于是只能步步后退,被逼的退下来当一些闲职,有油水有权柄的职务再也捞不着了。
邢夫人一脉……本来啥也没有,反而看热闹看的挺高兴。
而王夫人本人则是没了心思争权:她现在所有思量都放在入宫的贾宝玉身上呢。眼见得儿子十天出来一次,一次比一次瘦,每回都说宫里难熬委屈,王夫人心都要碎了,一时还真顾不上别的。
贾宝玉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在贾家他是凤凰蛋,可惜宫里都是真正的龙子凤孙,比的他顿时像一根寒风里飘摇的小草。
五皇子因为从来不得宠,养成了一个阴沉的性情。只要没人问他,他从来不说一句话,只是拿一双暗沉沉的眼睛盯着人。
就算不看出身,就看他这样的性子,另几位皇子也不爱搭理他呀。
贾宝玉根本不知道怎么跟这位皇子相处。
至于宫里的人,拿五皇子都不怎么当回事,何况是五皇子的伴读?
贾宝玉日常饮食都很是凄凉——本朝规矩变态,皇子不许过于饱暖,非常完美的践行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贾宝玉觉得每一天都是煎熬。
况且论起学问来,他又是一向惫懒,至今连四书都没有读明白,天天拿着诗经糊弄功课。
如今进了宫,叫讲课的大儒们考的几乎是体无完肤。
最惨的是,这些大儒可不是贾家家学里的老师,忌惮着贾宝玉的身份。
他们对贾宝玉可是该罚就罚,毫不含糊,罚完了还要找贾政告状,表示你儿子学习实在不行,贾员外郎要私下抓一下,免得带坏了皇子们,你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搞得贾政老脸通红,回头等贾宝玉回家还挨了一顿痛骂,要不是顾忌着他还要进宫伴读,肯定要打他板子的。
王夫人见儿子过得这样水深火热,实在有些受不住,跑来荣庆堂哭诉,表示宁愿不要这恩典,也要儿子好好地。
贾敏也不说话,一个眼风扫过去,鸳鸯心有灵犀,立刻去前头把贾政请来了。
贾政一听王夫人这个意思,当场斥责她“妇人之见,只知溺爱,所以才纵得宝玉悖逆无能”然后毫不犹豫将王夫人拖走了。
贾敏从头到尾就端着茶盏看扶夫妻不和的戏码,看完拍拍手,继续研究给女儿房里要添置的摆设。
毕竟入夏了呢。
鸳鸯打起帘子来,手里捧了一盏点着干玫瑰花瓣的酥酪。
“老太太,您这几天吃饭也不香,可别熬坏了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