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自己想要偷跑出来,自然是不可能的,就使唤丫头帮忙出来送信。丫头从前也帮着送过几回,文质彬彬、端正守礼的地书生模样,甚是吸引人,自然也想小姐嫁给她,就帮着送信。那位尚未飞黄腾达的农家子不知是不是舍不得钱财,还一副向来情深奈何缘浅的模样吊着人家姑娘,私下里信件往来不断。
一来二往的就有迹可循,叫邢忠给打听到了。
这一通操作,邢霜简直惊呆了好嘛!谁再跟她说乡下人都淳朴,她跟谁急……
第二十五章
这个人选自然是不成了。好在邢霜抱着小心没大错的想法,让堂兄多多观察打听。也叫邢霜初步认可了邢忠的能力。甭管怎么做的,总之人家将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得确实不错。那就是有能力的。
至于那个还未发达就翻脸的书生和那个为奴为婢为妾都要嫁的小姐,教邢霜看来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背信弃义,小人行径,另一个为女不孝,自甘下贱。这两人搅在一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怜的也只有那个当爹的富商罢了。
邢霜知道了以后,就让人通知了那姑娘的父亲一声,算是对一颗为父之心的交代了,后续如何,全凭事态发展罢了……
通过这个事例,也叫邢霜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不要想当然,谨慎些总是没错的。若是仅仅凭着自己的观感给邢雪选了这么个人,过后自己怕不是要懊恼死哦!
这个是不成了,那不是另外还有两个嘛,还得继续看啊。
一个地主家的独生子姜堰,硬件条件很不错,就是才学一般般,这科基本是无望了。另一个就是知根知底的何卓了。好处明显,但是,有一个短板,就是他是寡母带大的。一个孀居的妇道人家靠着何父过世前挣下的家业,把何卓养大并培养成才。读书又最是烧钱,这么些年下来,家业早已不剩什么了。
若是这科中了还好,若是不中,只怕还得指望着新媳妇的嫁妆继续读书科举考试呢!
这两人的条件其实算起来差不多,各有长短。叫人私下打听,也没再有什么出格的事情。然后邢霜就将选择权交给了邢雪。将人选并具体情况跟邢雪说了一下,叫她自己选择,毕竟这是她自己的未来。
就邢霜而言,她心里还是稍微偏向姜堰的。
人嘛,总得现实一些,差不多的情况下,还得向着钱财看齐。有了钱,梦想都好像可以更容易实现些。单说读书考科举,没钱哪里能撑的起来呢?
邢雪也不是十三四岁的豆蔻少女,对着成亲嫁人这样的话题含羞露怯不敢言语。何况,没父母的孩子早当家。知道这是攸关自己一生的大事,邢雪自然也是做了一番仔细的考虑。
邢雪也没让邢霜失望,选的就是那位地主家的独生子姜堰。但是,邢雪的考虑和邢霜却有不同。
邢雪是觉着,原本婆婆就已经天然占着一层身份上的便利了。然后,能独身养大孩子的母亲,性子也肯定是非常厉害的。再加上,寡母带大的孩子,这孩子怕是和母亲感情也很是深厚。有这三层先决条件,婆媳有了矛盾,夫君是向着刚嫁过来没多久的媳妇还是相依为命的母亲呢?
想也知道必然是向着母亲的。倒也不是说向着母亲就不对,只是次次都向着别人,做媳妇的心里能舒服?只怕成亲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俱是艰难。何况家庭条件的确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倒是姜堰,才学一般之后还可以再努力提升,人家也有那个钱财支撑,还有父母一道在后面掌舵支持,邢雪自然是更看好姜堰。
确定了人选,下面就好办了。该请中人上门说项的说项,然后呢,邢雪的婚事远比想象中的要容易一些。邢雪的条件在上层人家许是看不上,但是在无权无势的姜家人看来就很够看了好嘛!毕竟一听是国公府太太的亲妹妹,很能够唬人了。
这样的亲戚,平日哪里是他们够得上的呢?关键时候,稍微搭一把手,许是就够他们受用不尽的了,哪里还能管有没有权利,是不是体面呢?因此,姜家欢欢喜喜地就应了。
因着邢家没有长辈了,邢霜又不便,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走礼的流程就都交给了邢忠两口子。考虑邢雪年岁已经不小,而姜家更是恨不得快些将儿媳妇娶回来好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双方都有意加快进度,因此纳采、问名、纳吉等六礼的流程很快速地走完了。
,
当然,嫁妆邢霜出了一部分。准确的说,将原先邢家的家业一分为二,一份给了邢雪做了嫁妆,另一份留着以后邢德全上门打秋风时候补贴给他。说是家业,其实折算做现银不过三千多两,邢霜自己又补了一部分,算作四千两银子。给邢雪两千置办嫁妆。剩下的留作以后补给邢德全。
原先也是用着这些贴补娘家,邢霜自然不会贪这么点东西。邢霜倒是想现在就给他,只求他别再来烦自己。想也知道,只怕给了他,撑不了多久,还得上门找自己闹腾。索性以后慢慢补贴给他。
倒是大老爷对着邢雪的嫁妆也是出了一份力。邢霜早就在心里悄咪咪地惦记着大老爷的私房,正好借着这回邢雪的婚事要大老爷这个做姐夫的出一份心意。
连亲儿子贾琏都不能从大老爷手里讨到钱,大老爷能舍得给没见过几次面的邢雪?大老爷自然是不乐意给的。想着大不了就叫邢霜再揍一顿,反正都习惯了。
--
一来二往的就有迹可循,叫邢忠给打听到了。
这一通操作,邢霜简直惊呆了好嘛!谁再跟她说乡下人都淳朴,她跟谁急……
第二十五章
这个人选自然是不成了。好在邢霜抱着小心没大错的想法,让堂兄多多观察打听。也叫邢霜初步认可了邢忠的能力。甭管怎么做的,总之人家将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得确实不错。那就是有能力的。
至于那个还未发达就翻脸的书生和那个为奴为婢为妾都要嫁的小姐,教邢霜看来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背信弃义,小人行径,另一个为女不孝,自甘下贱。这两人搅在一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怜的也只有那个当爹的富商罢了。
邢霜知道了以后,就让人通知了那姑娘的父亲一声,算是对一颗为父之心的交代了,后续如何,全凭事态发展罢了……
通过这个事例,也叫邢霜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不要想当然,谨慎些总是没错的。若是仅仅凭着自己的观感给邢雪选了这么个人,过后自己怕不是要懊恼死哦!
这个是不成了,那不是另外还有两个嘛,还得继续看啊。
一个地主家的独生子姜堰,硬件条件很不错,就是才学一般般,这科基本是无望了。另一个就是知根知底的何卓了。好处明显,但是,有一个短板,就是他是寡母带大的。一个孀居的妇道人家靠着何父过世前挣下的家业,把何卓养大并培养成才。读书又最是烧钱,这么些年下来,家业早已不剩什么了。
若是这科中了还好,若是不中,只怕还得指望着新媳妇的嫁妆继续读书科举考试呢!
这两人的条件其实算起来差不多,各有长短。叫人私下打听,也没再有什么出格的事情。然后邢霜就将选择权交给了邢雪。将人选并具体情况跟邢雪说了一下,叫她自己选择,毕竟这是她自己的未来。
就邢霜而言,她心里还是稍微偏向姜堰的。
人嘛,总得现实一些,差不多的情况下,还得向着钱财看齐。有了钱,梦想都好像可以更容易实现些。单说读书考科举,没钱哪里能撑的起来呢?
邢雪也不是十三四岁的豆蔻少女,对着成亲嫁人这样的话题含羞露怯不敢言语。何况,没父母的孩子早当家。知道这是攸关自己一生的大事,邢雪自然也是做了一番仔细的考虑。
邢雪也没让邢霜失望,选的就是那位地主家的独生子姜堰。但是,邢雪的考虑和邢霜却有不同。
邢雪是觉着,原本婆婆就已经天然占着一层身份上的便利了。然后,能独身养大孩子的母亲,性子也肯定是非常厉害的。再加上,寡母带大的孩子,这孩子怕是和母亲感情也很是深厚。有这三层先决条件,婆媳有了矛盾,夫君是向着刚嫁过来没多久的媳妇还是相依为命的母亲呢?
想也知道必然是向着母亲的。倒也不是说向着母亲就不对,只是次次都向着别人,做媳妇的心里能舒服?只怕成亲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俱是艰难。何况家庭条件的确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倒是姜堰,才学一般之后还可以再努力提升,人家也有那个钱财支撑,还有父母一道在后面掌舵支持,邢雪自然是更看好姜堰。
确定了人选,下面就好办了。该请中人上门说项的说项,然后呢,邢雪的婚事远比想象中的要容易一些。邢雪的条件在上层人家许是看不上,但是在无权无势的姜家人看来就很够看了好嘛!毕竟一听是国公府太太的亲妹妹,很能够唬人了。
这样的亲戚,平日哪里是他们够得上的呢?关键时候,稍微搭一把手,许是就够他们受用不尽的了,哪里还能管有没有权利,是不是体面呢?因此,姜家欢欢喜喜地就应了。
因着邢家没有长辈了,邢霜又不便,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走礼的流程就都交给了邢忠两口子。考虑邢雪年岁已经不小,而姜家更是恨不得快些将儿媳妇娶回来好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双方都有意加快进度,因此纳采、问名、纳吉等六礼的流程很快速地走完了。
,
当然,嫁妆邢霜出了一部分。准确的说,将原先邢家的家业一分为二,一份给了邢雪做了嫁妆,另一份留着以后邢德全上门打秋风时候补贴给他。说是家业,其实折算做现银不过三千多两,邢霜自己又补了一部分,算作四千两银子。给邢雪两千置办嫁妆。剩下的留作以后补给邢德全。
原先也是用着这些贴补娘家,邢霜自然不会贪这么点东西。邢霜倒是想现在就给他,只求他别再来烦自己。想也知道,只怕给了他,撑不了多久,还得上门找自己闹腾。索性以后慢慢补贴给他。
倒是大老爷对着邢雪的嫁妆也是出了一份力。邢霜早就在心里悄咪咪地惦记着大老爷的私房,正好借着这回邢雪的婚事要大老爷这个做姐夫的出一份心意。
连亲儿子贾琏都不能从大老爷手里讨到钱,大老爷能舍得给没见过几次面的邢雪?大老爷自然是不乐意给的。想着大不了就叫邢霜再揍一顿,反正都习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