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所谓清创
有一种反复发作的箭伤那就更加恐怖了,受了那样箭伤的人,虽然立时并不会死,可看似康复的伤口之下,却危机四伏。伤口时有溃烂肿痛,总是好了又坏,清理了又好,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这样几次下来,这人也就完蛋了。
其实不要小看古代的冷兵器,尤其是作为进攻性武器的弓箭,威力那是相当巨大的,至少不是区区肉身就能抵挡得住的。
冷兵器时代,碍于技术落后,武器种类偏少,人们就开始在有限的兵器之上动歪脑筋。
比如,箭矢的箭头,往往做成三棱形的、倒钩型的,都是扎进去就能带出一串肉来的,绝对是致命性的打击。
再加上一些淬了毒的,抹了朱砂粉末的,砒霜粉末的,就更不必提了。
其二,就算是一时没有击中要害部位,箭伤的后遗症也是不可小觑的。仔细想想古代的医疗水平就知道了,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个小小的伤口感染便极有可能要人性命。
更别提是箭伤这样的开放性伤口了,能用金疮药粉凑合着把伤口糊上就已经是大功德了,彻底清创干净是想都不要想。
那个时候,很多伤兵连包扎都轮不上,能在伤口上撒一层药粉就已经算是恩德了,这样的药粉,一般作用不大,止血估计没问题,可愈合就比较麻烦了。
古代相传,关羽曾经受过箭伤,即便是把箭头取出,还是高烧不减,疼痛异常。
于是,有神医华佗为他腕肉清创,在没有麻醉药也没有止疼药的古代,关羽就这样气定神闲的忍过了整个过程,英勇的行为,还传为美谈。
当然,那是经过小说美化的情节,真是的情况是,无数的战士、将军都因为无法做好伤后清创,死于各种并发症。
比如败血症,腐烂生疮,热毒都是以古代的医疗水平无法根治的。
别说是关羽,就是金尊玉贵的王侯公爵,受了外伤也是很痛苦的事情,这倒还是其次,更有甚者,还有因此丧了性命的。
就像著名女皇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大概就是死于坠马之后受伤落下的后遗症。
古代既没有止疼药,又没有麻醉药,虽然有华佗研制的麻沸散,不过,从古书的记载上来看,这种技艺并没有被广泛的使用,造福伤者。
从古代人的理念上来看,他们也根本无法接受外科手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改动。
古代人连头发都要结成发髻,绝对不会轻易的剪短,要让他们接受剖开皮肤,取出异物,这样的事情简直是想都不要想,根本没有可能。这就好像是从人拉马拽一秒飞升成坐了火箭,完全是划时代的跨越,沈安就是说破了嘴皮子,他们也不会答应。
更可怕的是,你们以为古代的箭头是干净清洁的吗?
不是!
绝对不是!
应该说,古代根本就没有一个健全的卫生观念,那箭头戳进人体,简直就是一个活着的细菌培养皿。
上面沾染了多少病菌多到数不清。被这些细菌侵入的机体,也许一年两年扛得住,时间长了,一旦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各种病痛就找上门了。
哎,面对重重困难,沈安还是决定迎难而上。
现在他已经做出了初步判断,李世民的箭伤应该已经痊愈,从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溃烂,那么就要考虑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旧伤部位肯定是留有一些异物,没有清理干净。
这是很有可能的。
人体是非常敏感的综合体,他依靠自身的调节系统保持整体平衡。这个平衡是很微妙的,一个微小的异物都很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那种异物并不是像你想象的,有折掉的箭头没有取出来,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巨型的异物。
极有可能的就是一些细碎的铁屑而已。要知道,古代的弓箭是很脏的,伤口中有这些残留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要按照沈安的计划,切开伤口查看一下,把那些没有清除干净的异物全都弄出来,隐藏在肌肤里层的那些溃烂脓肿也全都弄干净,这样再进行简单的缝合,李世民的旧伤就再也不会发作了。
可这些都只是计划而已,一则是,李世民根本不会同意他这样做,二则是,打开旧伤之后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也根本无法做出判断,万一要是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沈安可就完蛋了。
困难还不止于此,缝合是容易的事情吗?
要知道,缝合伤口可不像缝破了洞的袜子那样简单,没有经验就胡乱操作,就凭沈安的手艺,肯定是要露怯的。
缝合后的拆线又怎么操作?
虽说来自现代的沈安,见过不少缝合的场面,照猫画虎总是有模有样的,可问题是,照猫画虎还是有局限性的,等到真的上阵缝合,恐怕就有大问题了。
然而,阻挡他成为医学名师的另一大阻碍,不是别人,正是皇帝李世民。
想想他的身份,他是一般人吗?他可以容忍沈安拿着小铡刀,划开他的皮肤吗?
就算是他同意,底下那些刚正不阿的大臣也不会同意。
唾沫星子非得淹死沈安不可,到时候好处没有捞到,再被拉到狗脊岭一刀切了,可怎么办?
可是,要想根除李世民的旧疾,只有做手术重新清创才是最好的办法,若是能把外科手术这样的理念在大唐推广开来,也绝对是功德一件。
虽说,上一世他不是正宗的医学生,可简单的外科小手术,也是能够操作得当的。
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成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
到底是为了自己保命,就不去尝试,还是为了更大的财富积累,进行一些危险的尝试。
沈安抖抖脚,还是决定选择后者。
怕什么?
就算失败了,一命呜呼,再穿回去就是了,还不是洒洒水的事。
想来想去,沈安还是决定要搞一些超乎常理的行为,来大唐走了这么一遭,如果能够悬壶济世,总也算是做了些贡献。
但是,先从哪一步开始呢?
这件事要想着手去办,绝对要很长时间的谋划,现在才刚刚起步,不能把面子铺的太大。
想来想去,沈安觉得还是应该先从可以就地取材的事情上入手。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
这样几次下来,这人也就完蛋了。
其实不要小看古代的冷兵器,尤其是作为进攻性武器的弓箭,威力那是相当巨大的,至少不是区区肉身就能抵挡得住的。
冷兵器时代,碍于技术落后,武器种类偏少,人们就开始在有限的兵器之上动歪脑筋。
比如,箭矢的箭头,往往做成三棱形的、倒钩型的,都是扎进去就能带出一串肉来的,绝对是致命性的打击。
再加上一些淬了毒的,抹了朱砂粉末的,砒霜粉末的,就更不必提了。
其二,就算是一时没有击中要害部位,箭伤的后遗症也是不可小觑的。仔细想想古代的医疗水平就知道了,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个小小的伤口感染便极有可能要人性命。
更别提是箭伤这样的开放性伤口了,能用金疮药粉凑合着把伤口糊上就已经是大功德了,彻底清创干净是想都不要想。
那个时候,很多伤兵连包扎都轮不上,能在伤口上撒一层药粉就已经算是恩德了,这样的药粉,一般作用不大,止血估计没问题,可愈合就比较麻烦了。
古代相传,关羽曾经受过箭伤,即便是把箭头取出,还是高烧不减,疼痛异常。
于是,有神医华佗为他腕肉清创,在没有麻醉药也没有止疼药的古代,关羽就这样气定神闲的忍过了整个过程,英勇的行为,还传为美谈。
当然,那是经过小说美化的情节,真是的情况是,无数的战士、将军都因为无法做好伤后清创,死于各种并发症。
比如败血症,腐烂生疮,热毒都是以古代的医疗水平无法根治的。
别说是关羽,就是金尊玉贵的王侯公爵,受了外伤也是很痛苦的事情,这倒还是其次,更有甚者,还有因此丧了性命的。
就像著名女皇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大概就是死于坠马之后受伤落下的后遗症。
古代既没有止疼药,又没有麻醉药,虽然有华佗研制的麻沸散,不过,从古书的记载上来看,这种技艺并没有被广泛的使用,造福伤者。
从古代人的理念上来看,他们也根本无法接受外科手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改动。
古代人连头发都要结成发髻,绝对不会轻易的剪短,要让他们接受剖开皮肤,取出异物,这样的事情简直是想都不要想,根本没有可能。这就好像是从人拉马拽一秒飞升成坐了火箭,完全是划时代的跨越,沈安就是说破了嘴皮子,他们也不会答应。
更可怕的是,你们以为古代的箭头是干净清洁的吗?
不是!
绝对不是!
应该说,古代根本就没有一个健全的卫生观念,那箭头戳进人体,简直就是一个活着的细菌培养皿。
上面沾染了多少病菌多到数不清。被这些细菌侵入的机体,也许一年两年扛得住,时间长了,一旦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各种病痛就找上门了。
哎,面对重重困难,沈安还是决定迎难而上。
现在他已经做出了初步判断,李世民的箭伤应该已经痊愈,从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溃烂,那么就要考虑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旧伤部位肯定是留有一些异物,没有清理干净。
这是很有可能的。
人体是非常敏感的综合体,他依靠自身的调节系统保持整体平衡。这个平衡是很微妙的,一个微小的异物都很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那种异物并不是像你想象的,有折掉的箭头没有取出来,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巨型的异物。
极有可能的就是一些细碎的铁屑而已。要知道,古代的弓箭是很脏的,伤口中有这些残留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要按照沈安的计划,切开伤口查看一下,把那些没有清除干净的异物全都弄出来,隐藏在肌肤里层的那些溃烂脓肿也全都弄干净,这样再进行简单的缝合,李世民的旧伤就再也不会发作了。
可这些都只是计划而已,一则是,李世民根本不会同意他这样做,二则是,打开旧伤之后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也根本无法做出判断,万一要是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沈安可就完蛋了。
困难还不止于此,缝合是容易的事情吗?
要知道,缝合伤口可不像缝破了洞的袜子那样简单,没有经验就胡乱操作,就凭沈安的手艺,肯定是要露怯的。
缝合后的拆线又怎么操作?
虽说来自现代的沈安,见过不少缝合的场面,照猫画虎总是有模有样的,可问题是,照猫画虎还是有局限性的,等到真的上阵缝合,恐怕就有大问题了。
然而,阻挡他成为医学名师的另一大阻碍,不是别人,正是皇帝李世民。
想想他的身份,他是一般人吗?他可以容忍沈安拿着小铡刀,划开他的皮肤吗?
就算是他同意,底下那些刚正不阿的大臣也不会同意。
唾沫星子非得淹死沈安不可,到时候好处没有捞到,再被拉到狗脊岭一刀切了,可怎么办?
可是,要想根除李世民的旧疾,只有做手术重新清创才是最好的办法,若是能把外科手术这样的理念在大唐推广开来,也绝对是功德一件。
虽说,上一世他不是正宗的医学生,可简单的外科小手术,也是能够操作得当的。
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成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
到底是为了自己保命,就不去尝试,还是为了更大的财富积累,进行一些危险的尝试。
沈安抖抖脚,还是决定选择后者。
怕什么?
就算失败了,一命呜呼,再穿回去就是了,还不是洒洒水的事。
想来想去,沈安还是决定要搞一些超乎常理的行为,来大唐走了这么一遭,如果能够悬壶济世,总也算是做了些贡献。
但是,先从哪一步开始呢?
这件事要想着手去办,绝对要很长时间的谋划,现在才刚刚起步,不能把面子铺的太大。
想来想去,沈安觉得还是应该先从可以就地取材的事情上入手。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