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页
一见天启帝坐得端端正正,得,群臣立即整理衣冠,齐刷刷看向了殿门口。
果然,卫太师的身影出现在那了。
上了年纪的老人,满头银发,脸上的褶皱越发的多、越发的深了,不过卫太师精神很好,走路带风,手里拎着他的勤龙杖,步履坚定的直奔他的位置而去。一品太师,当为群臣之首,他走到文官第一位,站在那儿的太子赵秉凰忙躬身作揖,唤了一句:“太师!”
赵秉凰回到京城认祖归宗,得天启帝封为太子之后,因为皇帝也是卫太师的学生,他作为儿子的总不能越过了老子,跟老子平起平坐,只能退了一步,唤一句太师。
天启帝是太师的弟子,太子也是,按照伦理来说,太子自动降成了卫轻轩的徒孙了。
也因为这个,身份上,没来由的,太子比乔明渊矮了一辈了。
满朝文武跟前,皇帝都要让老太师三分,更何况他这个新晋太子。
卫轻轩点了点头,站在了赵秉凰原本站的位置上。赵秉凰这时候站在他身后也不合适,好在他是储君,在龙椅左下有他的位置,故而拱了拱手,站到了他原本的位置上去。宣王、昭王站的是文官武官们的前排,并不重要,都跟着行了个礼,暗暗在想太师这一次又是为何而来。
人群中,站在第二排的谢允抬起眼,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在他后面好多个位置的角落里,沈秋池眼中也有些轻快。他前面几个位置的地方站着丁宝林,丁宝林还不知情,脸上露出几分紧张之色。
大家都好奇着,卫轻轩也不含糊,行了个礼,便问:“陛下,北鞍关战事如何?是战是和,诸位可有定论了?”
“还未有定论。”天启帝道。
卫轻轩问:“为何?”
“若战,大盛国库空虚;若和,势必要割地赔款、选公主和亲,朕的公主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天启帝说。
卫轻轩道:“皇宫里没有适龄的公主,宗室里也没有吗?宗室里没有,各位大臣家中的女眷挑一个德才兼备的出来,陛下封为公主,嫁到羌吾去不就完了吗?”
一听他说的话,群臣皆是一呆。
主和的那一派当即大喜,还以为太师是支持他们的,当即就附和了起来。
卫轻轩的眼扫过内阁,落在高元潼身上:“我大盛总共就剩那么一两个王爷,家中女儿要么出嫁,要么就还小,我倒是听说高阁老家的孙女儿才貌双全,在京城颇有盛誉。你家大孙女高娴静是闻名京城的才女,二孙女高娴梦也颇有才名,三孙女高娴雅也不输于两个姐姐,还有高家四小姐,都是京城女子闺秀中的翘楚。陛下若要封公主,可以先考虑高阁老家的几个孙女儿,高阁老爱国,想来不会推辞。能为我大盛和羌吾谋平安,是高阁老和高家孙小姐的荣幸啊!”
高元潼的脸肉眼可见的白了白,僵住了。
没错,高元潼就是主和派里的第一人!
他是想主和,想用和亲换来几十年平安,而几十年后,他年老退居朝廷,那时候有政绩有功德,别的他不管,总能保得住他的一世英名。
一旦打起仗来,别的不说,主管兵部的谈敬就能骑到他的头上去!
而这个是高元潼无法忍受的。
谈敬跟高元潼争论了一个多月了,从未想到这一点,当然,想到了也不敢像卫太师这样直接了断的说出来,听了卫轻轩的话,他只觉得大快人心:“不错,高阁老家的孙女儿们的确都非常贤淑,可堪肩负两国邦交,高阁老,你觉得呢?”
“陛下,太师,臣是有三个孙女儿,不过她们三个一为宣王侧妃,一为屠圭之妻,剩下一个新丧守寡,不适合做公主和亲,恐坏了两国邦交的规矩。”高元潼忙道。
因高娴静长相酷似高元潼的亡妻,高元潼素来很宠长孙女,原本他指望将孙女嫁给未来的储君,可高娴静当初对乔明渊十分痴恋,为了成全孙女的爱情,高元潼改变了想法,刻意培养下,高家的几个孙女儿都受了很好的教育。二孙女嫁给了高元潼看好的宣王为侧妃,三孙女嫁给了屠扬的长孙屠圭。不过天启帝火速立了储君,出乎高元潼的意料,但他老谋深算,并不怎么灰心,高家其实还有四孙女,不过老四年纪还小,高元潼打算再教几年就塞给太子做侧妃呢。
倒是他最疼爱的大孙女,想着大孙女要爱情,没了乔明渊,后来他又给寻觅了一个看好的青年才俊,将高娴静嫁了过去。
可惜高娴静命不好,才嫁过去两年,丈夫就病故了,她膝下无子,在婆家处境尴尬,高元潼将人接了回来,如今正在重新议亲。
千算万算,高元潼可从未算过要将孙女儿送去和亲!
第423章 大盛风骨
卫轻轩看上了高元潼的孙女儿,如今高元潼孙女儿中,适婚的便是高娴静。
高元潼有多疼爱这个长孙女,全是来源于自己的发妻,这时候断不可能让长孙女去做和亲的公主,他忙躬身道:“陛下明鉴,臣的几个孙女要么出嫁,要么年纪还小,实在不适合。”
“高大人的长孙女高娴静不是才归家吗?”立即有人幸灾乐祸的说。
不用说,定是主战派。
他们乐得看高元潼吃瘪啊,这些天在朝廷上被高元潼逼得步步后退,好不容易逮着机会损高元潼,怎么都不放过他。大家都在京城住着,京城就那么大,哪家发生点什么事情都人尽皆知,谁都知道高娴静死了夫君才被接回家中的。
--
果然,卫太师的身影出现在那了。
上了年纪的老人,满头银发,脸上的褶皱越发的多、越发的深了,不过卫太师精神很好,走路带风,手里拎着他的勤龙杖,步履坚定的直奔他的位置而去。一品太师,当为群臣之首,他走到文官第一位,站在那儿的太子赵秉凰忙躬身作揖,唤了一句:“太师!”
赵秉凰回到京城认祖归宗,得天启帝封为太子之后,因为皇帝也是卫太师的学生,他作为儿子的总不能越过了老子,跟老子平起平坐,只能退了一步,唤一句太师。
天启帝是太师的弟子,太子也是,按照伦理来说,太子自动降成了卫轻轩的徒孙了。
也因为这个,身份上,没来由的,太子比乔明渊矮了一辈了。
满朝文武跟前,皇帝都要让老太师三分,更何况他这个新晋太子。
卫轻轩点了点头,站在了赵秉凰原本站的位置上。赵秉凰这时候站在他身后也不合适,好在他是储君,在龙椅左下有他的位置,故而拱了拱手,站到了他原本的位置上去。宣王、昭王站的是文官武官们的前排,并不重要,都跟着行了个礼,暗暗在想太师这一次又是为何而来。
人群中,站在第二排的谢允抬起眼,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在他后面好多个位置的角落里,沈秋池眼中也有些轻快。他前面几个位置的地方站着丁宝林,丁宝林还不知情,脸上露出几分紧张之色。
大家都好奇着,卫轻轩也不含糊,行了个礼,便问:“陛下,北鞍关战事如何?是战是和,诸位可有定论了?”
“还未有定论。”天启帝道。
卫轻轩问:“为何?”
“若战,大盛国库空虚;若和,势必要割地赔款、选公主和亲,朕的公主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天启帝说。
卫轻轩道:“皇宫里没有适龄的公主,宗室里也没有吗?宗室里没有,各位大臣家中的女眷挑一个德才兼备的出来,陛下封为公主,嫁到羌吾去不就完了吗?”
一听他说的话,群臣皆是一呆。
主和的那一派当即大喜,还以为太师是支持他们的,当即就附和了起来。
卫轻轩的眼扫过内阁,落在高元潼身上:“我大盛总共就剩那么一两个王爷,家中女儿要么出嫁,要么就还小,我倒是听说高阁老家的孙女儿才貌双全,在京城颇有盛誉。你家大孙女高娴静是闻名京城的才女,二孙女高娴梦也颇有才名,三孙女高娴雅也不输于两个姐姐,还有高家四小姐,都是京城女子闺秀中的翘楚。陛下若要封公主,可以先考虑高阁老家的几个孙女儿,高阁老爱国,想来不会推辞。能为我大盛和羌吾谋平安,是高阁老和高家孙小姐的荣幸啊!”
高元潼的脸肉眼可见的白了白,僵住了。
没错,高元潼就是主和派里的第一人!
他是想主和,想用和亲换来几十年平安,而几十年后,他年老退居朝廷,那时候有政绩有功德,别的他不管,总能保得住他的一世英名。
一旦打起仗来,别的不说,主管兵部的谈敬就能骑到他的头上去!
而这个是高元潼无法忍受的。
谈敬跟高元潼争论了一个多月了,从未想到这一点,当然,想到了也不敢像卫太师这样直接了断的说出来,听了卫轻轩的话,他只觉得大快人心:“不错,高阁老家的孙女儿们的确都非常贤淑,可堪肩负两国邦交,高阁老,你觉得呢?”
“陛下,太师,臣是有三个孙女儿,不过她们三个一为宣王侧妃,一为屠圭之妻,剩下一个新丧守寡,不适合做公主和亲,恐坏了两国邦交的规矩。”高元潼忙道。
因高娴静长相酷似高元潼的亡妻,高元潼素来很宠长孙女,原本他指望将孙女嫁给未来的储君,可高娴静当初对乔明渊十分痴恋,为了成全孙女的爱情,高元潼改变了想法,刻意培养下,高家的几个孙女儿都受了很好的教育。二孙女嫁给了高元潼看好的宣王为侧妃,三孙女嫁给了屠扬的长孙屠圭。不过天启帝火速立了储君,出乎高元潼的意料,但他老谋深算,并不怎么灰心,高家其实还有四孙女,不过老四年纪还小,高元潼打算再教几年就塞给太子做侧妃呢。
倒是他最疼爱的大孙女,想着大孙女要爱情,没了乔明渊,后来他又给寻觅了一个看好的青年才俊,将高娴静嫁了过去。
可惜高娴静命不好,才嫁过去两年,丈夫就病故了,她膝下无子,在婆家处境尴尬,高元潼将人接了回来,如今正在重新议亲。
千算万算,高元潼可从未算过要将孙女儿送去和亲!
第423章 大盛风骨
卫轻轩看上了高元潼的孙女儿,如今高元潼孙女儿中,适婚的便是高娴静。
高元潼有多疼爱这个长孙女,全是来源于自己的发妻,这时候断不可能让长孙女去做和亲的公主,他忙躬身道:“陛下明鉴,臣的几个孙女要么出嫁,要么年纪还小,实在不适合。”
“高大人的长孙女高娴静不是才归家吗?”立即有人幸灾乐祸的说。
不用说,定是主战派。
他们乐得看高元潼吃瘪啊,这些天在朝廷上被高元潼逼得步步后退,好不容易逮着机会损高元潼,怎么都不放过他。大家都在京城住着,京城就那么大,哪家发生点什么事情都人尽皆知,谁都知道高娴静死了夫君才被接回家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