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页
她明知故问道:“您说,为啥有停灵三日,七日的讲究,为啥家里没了人,要卸下半块门板,把尸首放门板上啊?”
老太太正在给第四套衣裳收腰,听到这话一愣,想起七茜儿是个没娘的,她太太也不会跟她说这些事儿,便耐心教她道:“这事你都不知道?有的人死了吧,这魂魄要去阎王爷那边报道,可他是个好人那,有时候阎王老爷开恩就让他们回来了……”
七茜儿假意惊愕:“回来了?死人还能回来啊?”
老太太举起红线盘绳子。
“那可不,咱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啊!从前咱老家隔壁那村,哦,就你姜竹山那边伯爷爷高粱他媳妇的娘家姑姑……”
七茜儿怀孕便傻,有些搞不清这个糊涂关系,然而这些人,这些事儿,这些祖辈的关系,在老太太心里那是丁点都不会乱的。
她就低头边做活边说:“按辈分,你得喊人家一声老姑奶奶,那老姑奶奶小时候可淘气,杏儿才挂点黄,她就爬了个高枝,一下子没抓好就掉下来断了气,好么!他爹咬牙卖了两只羊给她换了个薄皮棺材,这人还没装进去呢,就在门板上放了一夜,第二天太阳老爷一出来,嘿!活了!”
七茜儿真愕然了:“真活了?”
老太太点头:“啊,活了啊!这样的事儿多了,老从前还就是死了就地埋,可是迁坟的时候呢,再打开棺材~就看那棺材盖儿被指甲抓的那是,啧啧……后来老人话说,人死了别入棺,就放在门板上等阎王老爷判一下。
你若是大善人那~就能再活,你要是确定死了,那也七日上回来瞅瞅子孙后代,那外面的看谁家缺了半扇门板,就知道这家死了人呗,有些老规矩还是很有道理的……”
老太太这话没说完,院外便有婆子隔着窗户跟七茜儿说话道:“四奶奶,陶家二奶奶打发人去咱院借锅具呢……”
锅具这东西若是在乡下,一般是五百户的村子最少也得预备三套,每套最少有大锅两眼,中锅三眼,粗瓷碗碟五百个,筷子若干……简而言之就是婚丧嫁娶吃大锅饭的器具。
像是泉后街这地方,有点办法的人家都会预备一套甚至两套。
七茜儿好奇便隔着窗户问婆子:“她家预备上灶了?”
她还以为老陶太太的满门冤家,就不给她办了。
那老太太绝的很,知道自己快死了才想起贴补闺女,真就把全家都招惹了。
婆子回话道:“回奶奶话,她家四爷回来了。”
哦,怪不得了,人家儿子回来了呢,这就得把丧事操办起来了。
要七茜儿说,谁都有理由恨老陶太太,偏有个人不是个东西,便是状元他娘张氏,从前全家贴补的可都是她儿子。
这会子装聋作哑的,真让人看不下去。
若不是人家儿回来,呵呵,张氏才不舍得出来借灶具,他家是两白事,老三还是横死外乡的,这灶具使唤完是要花钱请神婆清理的,那么大一堆最起码也得三五贯呢。
老太太头都没抬说:“今儿什么也甭计较了,左邻右舍,又是从前的交情,咱宽裕就都给她家预备点使着,好歹让她体面去了。”
七茜儿点点头,便对窗户外道:“去找吉祥家领牌子,让她预备几石杂粮,盐,再跟庄子里打个招呼,这几日送点春菜,再牵四只羊送去……”
老太太不提醒,七茜儿也忘记了,实在是时间太久,那会子万念俱灰浑浑噩噩,大胜没了她也没钱,那丧事儿甭管远的近的,一如今日,就连唐家都伸手了。
朝廷赏封的圣旨,那是丧事第七天起灵的时候才到的。
那婆子小跑着去了,老太太就挺难过的说:“那张氏从前我就看她不好,那是心里住着八个鬼的玩意儿!要说心里端正的,还是黄氏,就可惜了,她男人跟她老公公一般的没良心,她也没生个儿子防身,婆婆更看不上,啥苦的累的都是她们娘母的事儿,老陶太这段时日身上一点没味儿,我去看的时候,也是人家黄氏伺候着……啧!看,这一蹬腿……”
这话又没说完,门子进来隔着窗户道:“老太太,四奶奶,陶家四爷在外面跪着呢。”
老太太微楞,便问:“不是报过丧了么?”
门子语气有些犹豫道:“小的不知啊,陶四爷来了就跪那了……”
七茜儿想动,老太太就指着她骂道:“你动啥,我去看看,你可不敢出去啊,好吓到你肚子里的……”
七茜儿摸摸肚子,再抬头老太太已经利落的出去了。
陶继宗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燕京,主将胡乱指挥,县尊连夜带家眷开右城门私逃,剩下他跟哥哥傻,临时组织了人迎战,却不想那坦人一滴血没流就从右城门进来了。
接着,便是屠城!
漫天火光,满耳朵都是凄厉的惨叫,满地尸首,地狱血池子里泡着左梁关,他就杀红了眼睛,最后也不知道砍的是什么。
后来就胳膊沉重的刀都抬不起了,若不是哥哥以身护之,若不是当初离京得贵人的帮助弄到一副上等甲胄,他早就死了。
他把哥哥草草烧了,捡了骨头背着坛子约了几个幸存兵卒,一路跟着坦人,数他们的马,数他们的刀,数他们的营帐数目,等记录好,他便背着坛子回京。
这一路他浑浑噩噩,也不知疼,也不知饿,反正就稀里糊涂回来了,的亏……他得贵人相助,出京还得了好马早早藏在左梁关附近的老庙,这才有了工具回京。
--
老太太正在给第四套衣裳收腰,听到这话一愣,想起七茜儿是个没娘的,她太太也不会跟她说这些事儿,便耐心教她道:“这事你都不知道?有的人死了吧,这魂魄要去阎王爷那边报道,可他是个好人那,有时候阎王老爷开恩就让他们回来了……”
七茜儿假意惊愕:“回来了?死人还能回来啊?”
老太太举起红线盘绳子。
“那可不,咱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啊!从前咱老家隔壁那村,哦,就你姜竹山那边伯爷爷高粱他媳妇的娘家姑姑……”
七茜儿怀孕便傻,有些搞不清这个糊涂关系,然而这些人,这些事儿,这些祖辈的关系,在老太太心里那是丁点都不会乱的。
她就低头边做活边说:“按辈分,你得喊人家一声老姑奶奶,那老姑奶奶小时候可淘气,杏儿才挂点黄,她就爬了个高枝,一下子没抓好就掉下来断了气,好么!他爹咬牙卖了两只羊给她换了个薄皮棺材,这人还没装进去呢,就在门板上放了一夜,第二天太阳老爷一出来,嘿!活了!”
七茜儿真愕然了:“真活了?”
老太太点头:“啊,活了啊!这样的事儿多了,老从前还就是死了就地埋,可是迁坟的时候呢,再打开棺材~就看那棺材盖儿被指甲抓的那是,啧啧……后来老人话说,人死了别入棺,就放在门板上等阎王老爷判一下。
你若是大善人那~就能再活,你要是确定死了,那也七日上回来瞅瞅子孙后代,那外面的看谁家缺了半扇门板,就知道这家死了人呗,有些老规矩还是很有道理的……”
老太太这话没说完,院外便有婆子隔着窗户跟七茜儿说话道:“四奶奶,陶家二奶奶打发人去咱院借锅具呢……”
锅具这东西若是在乡下,一般是五百户的村子最少也得预备三套,每套最少有大锅两眼,中锅三眼,粗瓷碗碟五百个,筷子若干……简而言之就是婚丧嫁娶吃大锅饭的器具。
像是泉后街这地方,有点办法的人家都会预备一套甚至两套。
七茜儿好奇便隔着窗户问婆子:“她家预备上灶了?”
她还以为老陶太太的满门冤家,就不给她办了。
那老太太绝的很,知道自己快死了才想起贴补闺女,真就把全家都招惹了。
婆子回话道:“回奶奶话,她家四爷回来了。”
哦,怪不得了,人家儿子回来了呢,这就得把丧事操办起来了。
要七茜儿说,谁都有理由恨老陶太太,偏有个人不是个东西,便是状元他娘张氏,从前全家贴补的可都是她儿子。
这会子装聋作哑的,真让人看不下去。
若不是人家儿回来,呵呵,张氏才不舍得出来借灶具,他家是两白事,老三还是横死外乡的,这灶具使唤完是要花钱请神婆清理的,那么大一堆最起码也得三五贯呢。
老太太头都没抬说:“今儿什么也甭计较了,左邻右舍,又是从前的交情,咱宽裕就都给她家预备点使着,好歹让她体面去了。”
七茜儿点点头,便对窗户外道:“去找吉祥家领牌子,让她预备几石杂粮,盐,再跟庄子里打个招呼,这几日送点春菜,再牵四只羊送去……”
老太太不提醒,七茜儿也忘记了,实在是时间太久,那会子万念俱灰浑浑噩噩,大胜没了她也没钱,那丧事儿甭管远的近的,一如今日,就连唐家都伸手了。
朝廷赏封的圣旨,那是丧事第七天起灵的时候才到的。
那婆子小跑着去了,老太太就挺难过的说:“那张氏从前我就看她不好,那是心里住着八个鬼的玩意儿!要说心里端正的,还是黄氏,就可惜了,她男人跟她老公公一般的没良心,她也没生个儿子防身,婆婆更看不上,啥苦的累的都是她们娘母的事儿,老陶太这段时日身上一点没味儿,我去看的时候,也是人家黄氏伺候着……啧!看,这一蹬腿……”
这话又没说完,门子进来隔着窗户道:“老太太,四奶奶,陶家四爷在外面跪着呢。”
老太太微楞,便问:“不是报过丧了么?”
门子语气有些犹豫道:“小的不知啊,陶四爷来了就跪那了……”
七茜儿想动,老太太就指着她骂道:“你动啥,我去看看,你可不敢出去啊,好吓到你肚子里的……”
七茜儿摸摸肚子,再抬头老太太已经利落的出去了。
陶继宗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燕京,主将胡乱指挥,县尊连夜带家眷开右城门私逃,剩下他跟哥哥傻,临时组织了人迎战,却不想那坦人一滴血没流就从右城门进来了。
接着,便是屠城!
漫天火光,满耳朵都是凄厉的惨叫,满地尸首,地狱血池子里泡着左梁关,他就杀红了眼睛,最后也不知道砍的是什么。
后来就胳膊沉重的刀都抬不起了,若不是哥哥以身护之,若不是当初离京得贵人的帮助弄到一副上等甲胄,他早就死了。
他把哥哥草草烧了,捡了骨头背着坛子约了几个幸存兵卒,一路跟着坦人,数他们的马,数他们的刀,数他们的营帐数目,等记录好,他便背着坛子回京。
这一路他浑浑噩噩,也不知疼,也不知饿,反正就稀里糊涂回来了,的亏……他得贵人相助,出京还得了好马早早藏在左梁关附近的老庙,这才有了工具回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