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
洞房花烛之夜,两人云雨之后,周洪宇已阖眸睡下,乌云公主看着男人入睡的俊颜,指尖在他的下颌处划过,轻轻叹道:“周郎啊周郎,上一世你救过我,这一世你又怎会记得呢?只是上一世我可以把你留在鞑靼,这一世却只能随你而来了。”
******
大魏操办了鞑靼公主的大婚,两国达成了友好的邦交,这九月里也算是喜事多多。
一眨眼,谢老夫人的六十大寿就到了。
这还是静姝管家以来,第一次操办这样的大事,刚开始她只是想要热闹热闹的,没成想在谢竹君的帮助下,竟然一时有些热闹过头了。
以谢昭如今的地位,京城但凡和谢家能攀得上关系的侯门公府、官宦人家,谁不想来凑这个热闹,以至于请帖一改再改,到最后还是谢老夫人发话道:“请帖就派这么多出去,若是将来还有不请自来的人,咱们再另外记下,到时候把礼退回去。”
饶是这般,这不请自来的人还是数也数不清。
最让谢老夫人高兴的,就是大房的老太太孙氏从南边回来了。
妯娌两人有十几年没见,一时见到了,眼泪便止不住就落下了。
孙氏只拉着谢老夫人的手道:“二弟妹这些年可好?”孙氏是大老爷的续弦,因此还比谢老夫人年轻几岁,再加之她是前太医院院判孙太医的嫡女,精通医道,驻颜有术,看上去只有四十来岁的模样。
谢老夫人就笑道:“怎么不好,不过也比不上南方养人,嫂子这模样,竟和当初离京时一点儿都没有变。”
说的孙氏就笑了起来,拉着谢老夫人坐下,又道:“你也没什么变化,四爷这么争气,您将来定然是这大魏最享福的老封君。”
孙氏说着,又让她的几个孙子孙女给谢老夫人拜寿,浩浩荡荡的一行人,一看就是多子多福的老人家。这次谢三爷迁调回京,三房的老小也全都跟着回京了,以后便要在京城长住了。
谢老夫人就叫了静姝上前,同孙氏道:“这就是阿昭的媳妇,你们还是头一次见。”又对静姝道:“这是大伯母。”静姝便规规矩矩的向孙氏行了礼。
孙氏只忍不住上下打量着静姝,又无奈道:“当年四爷成亲的时候,原是想回来一趟的,偏身上不爽利,就没来成,如今总算是见到真人了,真真是个好模样。”她看着静姝,眉眼中的笑意越发带着几分深意。
两个老人家在松鹤堂叙旧,外头又有丫鬟来回话,说亲戚朋友家的女眷们也都陆续进府了,静姝便连同谢竹君一起去外头迎客。
九月里正是深秋时节,虽有几分凉意,但在阳光下仍旧照得人暖洋洋的,静姝笑着招呼前来赴宴的太太奶奶们,偶然得了闲暇,在偏厅小憩,却遇上谢昭带着几个世家子弟们从廊下经过,前往松鹤堂给谢老夫人磕头拜寿。
那人就在门口停留片刻,转身走到厅中,就着她没有喝完了那一杯茶,一口饮尽。
丫鬟见了,只急忙上前道:“老爷,奴婢这就再去给老爷您沏一杯茶来。”
谢昭却已经放下了茶杯,满眼看着静姝,笑道:“你再沏来这茶,没有这杯茶好。”
静姝只羞的低下了头,侧首时却瞧见门口等着谢昭的少年们一个个趴在隔扇上往里头张望。
谢昭回转身,脸上温文尔雅的笑容就不见了,神色又恢复了方才的冷肃,那些趴在隔扇上的孩子们只一个个都老实了几分,低着头等他出去,当朝首辅的威严,可是不容小觑的。
静姝就又坐了下来,其实这会儿客人正多,她该出去应酬一会儿的,只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这几日总觉得乏得很,晌午用了早饭,就有些昏昏欲睡,前几日尚且能回房歪一会儿,这两日却没了闲暇,只是这会子她实在有些扛不住了,少不得坐着打个盹儿。
她这厢正迷迷糊糊的,却听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谢竹君火急火燎的从外头进来道:“弟妹,总算给我找到你了,快……快随我去仪门外,太后娘娘带着皇上过来给母亲拜寿了。”
静姝冷不丁就惊了一跳,一下子就清醒了几分,赵若兰一向视谢老夫人如亲生母亲,只是她贵为太后,静姝着实没想到他们会亲自出宫来拜寿的。
静姝只忙吩咐下去道:“快去到松鹤堂请四爷出来,摆了香案接驾!”
一旁的谢竹君却急忙拦住了道:“不用忙,我刚忘了说了,太后娘娘和皇上是微服出来的,说不想惊动了其他客人。”
静姝这才松了一口气,跟着谢竹君两人一同前往仪门外迎客。
第200章 番外(7)
谢竹君已经从马车里下来了, 就站在谢家前院的影壁旁,上头五世其昌的雕花仍像当年一样栩栩如生,她拉着少年帝王的手, 同他道:“陛下, 这就是谢宅,当年母后小时候,曾在这里住过好些日子。”
萧熠今年已经八岁, 稚气的脸上已呈现出几分帝王的威严, 但听赵如兰这么说, 双眸中还是充满了羡慕道:“真的吗?这里好玩吗?母亲小时候都玩些什么呢?”身为大魏太子,萧熠从小就养在宫里, 对宫外的生活自是十分向往。
赵如兰就笑了起来,细细的回想了片刻,只开口道:“我记得, 谢家的后院中有一颗枣树,到了这个时节,正是打枣的时候, 下人们拿着竹子把熟透的枣子打下来,我们几个孩子就在地上捡枣子,有时候馋得紧了,顾不得洗就吃起来……”
--
******
大魏操办了鞑靼公主的大婚,两国达成了友好的邦交,这九月里也算是喜事多多。
一眨眼,谢老夫人的六十大寿就到了。
这还是静姝管家以来,第一次操办这样的大事,刚开始她只是想要热闹热闹的,没成想在谢竹君的帮助下,竟然一时有些热闹过头了。
以谢昭如今的地位,京城但凡和谢家能攀得上关系的侯门公府、官宦人家,谁不想来凑这个热闹,以至于请帖一改再改,到最后还是谢老夫人发话道:“请帖就派这么多出去,若是将来还有不请自来的人,咱们再另外记下,到时候把礼退回去。”
饶是这般,这不请自来的人还是数也数不清。
最让谢老夫人高兴的,就是大房的老太太孙氏从南边回来了。
妯娌两人有十几年没见,一时见到了,眼泪便止不住就落下了。
孙氏只拉着谢老夫人的手道:“二弟妹这些年可好?”孙氏是大老爷的续弦,因此还比谢老夫人年轻几岁,再加之她是前太医院院判孙太医的嫡女,精通医道,驻颜有术,看上去只有四十来岁的模样。
谢老夫人就笑道:“怎么不好,不过也比不上南方养人,嫂子这模样,竟和当初离京时一点儿都没有变。”
说的孙氏就笑了起来,拉着谢老夫人坐下,又道:“你也没什么变化,四爷这么争气,您将来定然是这大魏最享福的老封君。”
孙氏说着,又让她的几个孙子孙女给谢老夫人拜寿,浩浩荡荡的一行人,一看就是多子多福的老人家。这次谢三爷迁调回京,三房的老小也全都跟着回京了,以后便要在京城长住了。
谢老夫人就叫了静姝上前,同孙氏道:“这就是阿昭的媳妇,你们还是头一次见。”又对静姝道:“这是大伯母。”静姝便规规矩矩的向孙氏行了礼。
孙氏只忍不住上下打量着静姝,又无奈道:“当年四爷成亲的时候,原是想回来一趟的,偏身上不爽利,就没来成,如今总算是见到真人了,真真是个好模样。”她看着静姝,眉眼中的笑意越发带着几分深意。
两个老人家在松鹤堂叙旧,外头又有丫鬟来回话,说亲戚朋友家的女眷们也都陆续进府了,静姝便连同谢竹君一起去外头迎客。
九月里正是深秋时节,虽有几分凉意,但在阳光下仍旧照得人暖洋洋的,静姝笑着招呼前来赴宴的太太奶奶们,偶然得了闲暇,在偏厅小憩,却遇上谢昭带着几个世家子弟们从廊下经过,前往松鹤堂给谢老夫人磕头拜寿。
那人就在门口停留片刻,转身走到厅中,就着她没有喝完了那一杯茶,一口饮尽。
丫鬟见了,只急忙上前道:“老爷,奴婢这就再去给老爷您沏一杯茶来。”
谢昭却已经放下了茶杯,满眼看着静姝,笑道:“你再沏来这茶,没有这杯茶好。”
静姝只羞的低下了头,侧首时却瞧见门口等着谢昭的少年们一个个趴在隔扇上往里头张望。
谢昭回转身,脸上温文尔雅的笑容就不见了,神色又恢复了方才的冷肃,那些趴在隔扇上的孩子们只一个个都老实了几分,低着头等他出去,当朝首辅的威严,可是不容小觑的。
静姝就又坐了下来,其实这会儿客人正多,她该出去应酬一会儿的,只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这几日总觉得乏得很,晌午用了早饭,就有些昏昏欲睡,前几日尚且能回房歪一会儿,这两日却没了闲暇,只是这会子她实在有些扛不住了,少不得坐着打个盹儿。
她这厢正迷迷糊糊的,却听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谢竹君火急火燎的从外头进来道:“弟妹,总算给我找到你了,快……快随我去仪门外,太后娘娘带着皇上过来给母亲拜寿了。”
静姝冷不丁就惊了一跳,一下子就清醒了几分,赵若兰一向视谢老夫人如亲生母亲,只是她贵为太后,静姝着实没想到他们会亲自出宫来拜寿的。
静姝只忙吩咐下去道:“快去到松鹤堂请四爷出来,摆了香案接驾!”
一旁的谢竹君却急忙拦住了道:“不用忙,我刚忘了说了,太后娘娘和皇上是微服出来的,说不想惊动了其他客人。”
静姝这才松了一口气,跟着谢竹君两人一同前往仪门外迎客。
第200章 番外(7)
谢竹君已经从马车里下来了, 就站在谢家前院的影壁旁,上头五世其昌的雕花仍像当年一样栩栩如生,她拉着少年帝王的手, 同他道:“陛下, 这就是谢宅,当年母后小时候,曾在这里住过好些日子。”
萧熠今年已经八岁, 稚气的脸上已呈现出几分帝王的威严, 但听赵如兰这么说, 双眸中还是充满了羡慕道:“真的吗?这里好玩吗?母亲小时候都玩些什么呢?”身为大魏太子,萧熠从小就养在宫里, 对宫外的生活自是十分向往。
赵如兰就笑了起来,细细的回想了片刻,只开口道:“我记得, 谢家的后院中有一颗枣树,到了这个时节,正是打枣的时候, 下人们拿着竹子把熟透的枣子打下来,我们几个孩子就在地上捡枣子,有时候馋得紧了,顾不得洗就吃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