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三张小桌子坐满了来庙会摆摊的商贩。
“曲大爷,每年就指着庙会这两天喝一碗你家的馄饨,跟你的馄饨一比,家里过年的饺子都没那么香了。”
“是啊,老曲你那个早点小摊离我家太远了,赶紧开家店,我们去吃馄饨也方便。”
别人怎么说,老曲都不搭腔,是个很有个性的老头。
今天庙会日子特别,实胜寺钟楼内悬挂的千斤铸铁大钟整点时被敲响,浑厚悠远的钟声,让众人停了话头,少年红枫与曲大爷望向钟楼的方向,声音低沉开口念:“五更起钟声,鲸吼宵沉沉。城市日渐高,何来风中音……”
还能记得清代诗人缪润绂为盛京八景之一“皇寺鸣钟”作的这首诗的人,在这个城市里已经没有几个了,知音难觅,少年和老头隔着冒着热气的馄饨锅对视一眼,同样鲜有表情的面庞露出会心一笑。
甄珍红唇翘起,两人年龄不同,但心中对这座城市历史的热爱却是相似的。
把自己的摊位整理好,天色已经大亮,离庙会正式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留红枫看着摊子,甄珍回家把宝库从床上叫醒。赵姨看红梅就没精力照顾宝库,小孩今天得跟她一起出摊。他当然乐意极了。
咕嘟也带上,小猫也喜欢看热闹,今天人多,让它一次看个够。
庙会是一项祈福民俗活动,不光小孩子,甄珍这半吊子东北人借今天的机会也了解了些关东文化的内核。
一段东北大秧歌拉开庙会的序幕,把气氛也炒了起来。
排在前面的是辽南高跷队,最高的一米高的高跷上站了个孙悟空,全程张着小嘴的宝库被孙悟空发现,冲他挥了挥手里的金箍棒,小孩脸上表情如梦似幻,他把这个孙悟空当成电视里的孙悟空了,美得冒泡,不拦着,下一秒就要跟去花果山称王称霸了。
小咕嘟对高跷队身后的地蹦子感兴趣,尤其是那个拿着烟袋锅,脸上还有个大痦子的奇怪的人,宝库对孙悟空的兴趣转瞬即逝,也看到了扭屁股的媒婆,被红枫哥哥科普后,告诉猫兄弟,“她是给人介绍对象的。”
“喵喵。”对象是什么?
宝库还能跟小猫对上话,信誓旦旦,“对象就是好吃的。”
甄珍:“……”好可怕。
秧歌队走完,庙会正式迎来游客,以前在中兴食街摆摊纯属小打小闹,这下甄珍终于见识到五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人潮的汹涌。
今天虽然晴朗,但是并不暖和,并没阻挡市民逛庙会的热情,携家带口,喜气盈盈,宽敞的商街很快被挤爆。
逛庙会除了溜腿看热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吃,吃还是以小吃为主。
甄珍小摊只做两样,炸鱼丸和烤鱼糕。
从朴叔家搬来一个长方形烤架点上炭火,再加上自己家的小油锅就是全套设备,庙会上卖什么吃的都有,但鱼肉制品不多,甄珍的食物因为新颖,很受欢迎。
来摊子前消费的人络绎不绝,甄珍跟红枫两个分工明确,甄珍炸丸子,红枫帮忙翻动烤架上的鱼糕,还有收钱。不愧是高材生,记忆力出众,顾客点餐的数量记得丝毫不差,有了他的加入,甄珍松快不少。
至于宝库跟咕嘟,都被画成财神了,当然是坐那招财呗。
灌汤鱼丸做起来费事,吃起来也容易烫到人,甄珍这次只做了普通的鲅鱼丸子,经过多次试验,鱼丸中鱼、水、淀粉的配比已经做到最优,炸出来的鱼丸口感鲜润绵密,热烫一颗扔进嘴,鲜香在第一时间冲击味蕾。
还有烤鱼糕,大块的鱼糕被甄珍切成宽四厘米,厚一厘米的小方形,穿上竹签,放在火上烤,先刷上一层油,再刷一层特制的烧烤辣酱,在炭火上烤得滋滋作响,咸味烧烤鱼糕热**辣,还有人们钟情的烧烤香,同样受欢迎。
“年糕味道太单一,还是这样的鱼糕又辣又鲜灵。”
“鱼丸也好吃,越嚼越上瘾。”
有个带小孩来吃鱼丸的大哥有意思,买了鱼丸和鱼糕还想再消费,“你家这小猫虎头虎脑的,黑眼仁又大又亮,卖不卖?”
甄珍:“……不卖。”
看把你能的,小孩要是可以买卖,是不是你也想买?
来逛庙会的人不会可着一家东西吃,胃就那么大,还想留着多吃几家,所以来买鱼丸和鱼糕的都是一块钱一块钱地买。
就算一次一块钱的交易,甄珍摊上的东西也卖得飞快,不光卖东西,给年货礼盒印包装的时候,找王进格外多印了一批纸袋,上面有大渔的地址和主打菜介绍,赶个庙会顺带给店里做个广告。
一举两得,小甄老板就是这么的奸猾。
不光她的摊位生意好,其他摊子生意也不差,甄珍抽空看了一眼,旁边那个卖糖球的插在草把子上的糖葫芦已经全部卖空,又换了一批。
对面那个吹糖人的,腮帮子都吹哆嗦了。
反倒是隔壁曲大爷的摊位,一大碗馄饨太占肚子,来吃的人不多。老头坐在摊位后的椅子上,面上不见急色,静静看着逛庙会的人流。
红枫小声开口,“他的摊子中午才上客,只做中午和早晨两顿。”
也是,中午是主食时间,甄珍转过头,笑着逗他,“我回趟家,你俩就成忘年交了?以诗会友呗。”炸了一袋丸子递给红枫,“你再拿两串鱼糕,干坐着没意思,请曲大爷吃咱家的东西。”
--
“曲大爷,每年就指着庙会这两天喝一碗你家的馄饨,跟你的馄饨一比,家里过年的饺子都没那么香了。”
“是啊,老曲你那个早点小摊离我家太远了,赶紧开家店,我们去吃馄饨也方便。”
别人怎么说,老曲都不搭腔,是个很有个性的老头。
今天庙会日子特别,实胜寺钟楼内悬挂的千斤铸铁大钟整点时被敲响,浑厚悠远的钟声,让众人停了话头,少年红枫与曲大爷望向钟楼的方向,声音低沉开口念:“五更起钟声,鲸吼宵沉沉。城市日渐高,何来风中音……”
还能记得清代诗人缪润绂为盛京八景之一“皇寺鸣钟”作的这首诗的人,在这个城市里已经没有几个了,知音难觅,少年和老头隔着冒着热气的馄饨锅对视一眼,同样鲜有表情的面庞露出会心一笑。
甄珍红唇翘起,两人年龄不同,但心中对这座城市历史的热爱却是相似的。
把自己的摊位整理好,天色已经大亮,离庙会正式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留红枫看着摊子,甄珍回家把宝库从床上叫醒。赵姨看红梅就没精力照顾宝库,小孩今天得跟她一起出摊。他当然乐意极了。
咕嘟也带上,小猫也喜欢看热闹,今天人多,让它一次看个够。
庙会是一项祈福民俗活动,不光小孩子,甄珍这半吊子东北人借今天的机会也了解了些关东文化的内核。
一段东北大秧歌拉开庙会的序幕,把气氛也炒了起来。
排在前面的是辽南高跷队,最高的一米高的高跷上站了个孙悟空,全程张着小嘴的宝库被孙悟空发现,冲他挥了挥手里的金箍棒,小孩脸上表情如梦似幻,他把这个孙悟空当成电视里的孙悟空了,美得冒泡,不拦着,下一秒就要跟去花果山称王称霸了。
小咕嘟对高跷队身后的地蹦子感兴趣,尤其是那个拿着烟袋锅,脸上还有个大痦子的奇怪的人,宝库对孙悟空的兴趣转瞬即逝,也看到了扭屁股的媒婆,被红枫哥哥科普后,告诉猫兄弟,“她是给人介绍对象的。”
“喵喵。”对象是什么?
宝库还能跟小猫对上话,信誓旦旦,“对象就是好吃的。”
甄珍:“……”好可怕。
秧歌队走完,庙会正式迎来游客,以前在中兴食街摆摊纯属小打小闹,这下甄珍终于见识到五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人潮的汹涌。
今天虽然晴朗,但是并不暖和,并没阻挡市民逛庙会的热情,携家带口,喜气盈盈,宽敞的商街很快被挤爆。
逛庙会除了溜腿看热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吃,吃还是以小吃为主。
甄珍小摊只做两样,炸鱼丸和烤鱼糕。
从朴叔家搬来一个长方形烤架点上炭火,再加上自己家的小油锅就是全套设备,庙会上卖什么吃的都有,但鱼肉制品不多,甄珍的食物因为新颖,很受欢迎。
来摊子前消费的人络绎不绝,甄珍跟红枫两个分工明确,甄珍炸丸子,红枫帮忙翻动烤架上的鱼糕,还有收钱。不愧是高材生,记忆力出众,顾客点餐的数量记得丝毫不差,有了他的加入,甄珍松快不少。
至于宝库跟咕嘟,都被画成财神了,当然是坐那招财呗。
灌汤鱼丸做起来费事,吃起来也容易烫到人,甄珍这次只做了普通的鲅鱼丸子,经过多次试验,鱼丸中鱼、水、淀粉的配比已经做到最优,炸出来的鱼丸口感鲜润绵密,热烫一颗扔进嘴,鲜香在第一时间冲击味蕾。
还有烤鱼糕,大块的鱼糕被甄珍切成宽四厘米,厚一厘米的小方形,穿上竹签,放在火上烤,先刷上一层油,再刷一层特制的烧烤辣酱,在炭火上烤得滋滋作响,咸味烧烤鱼糕热**辣,还有人们钟情的烧烤香,同样受欢迎。
“年糕味道太单一,还是这样的鱼糕又辣又鲜灵。”
“鱼丸也好吃,越嚼越上瘾。”
有个带小孩来吃鱼丸的大哥有意思,买了鱼丸和鱼糕还想再消费,“你家这小猫虎头虎脑的,黑眼仁又大又亮,卖不卖?”
甄珍:“……不卖。”
看把你能的,小孩要是可以买卖,是不是你也想买?
来逛庙会的人不会可着一家东西吃,胃就那么大,还想留着多吃几家,所以来买鱼丸和鱼糕的都是一块钱一块钱地买。
就算一次一块钱的交易,甄珍摊上的东西也卖得飞快,不光卖东西,给年货礼盒印包装的时候,找王进格外多印了一批纸袋,上面有大渔的地址和主打菜介绍,赶个庙会顺带给店里做个广告。
一举两得,小甄老板就是这么的奸猾。
不光她的摊位生意好,其他摊子生意也不差,甄珍抽空看了一眼,旁边那个卖糖球的插在草把子上的糖葫芦已经全部卖空,又换了一批。
对面那个吹糖人的,腮帮子都吹哆嗦了。
反倒是隔壁曲大爷的摊位,一大碗馄饨太占肚子,来吃的人不多。老头坐在摊位后的椅子上,面上不见急色,静静看着逛庙会的人流。
红枫小声开口,“他的摊子中午才上客,只做中午和早晨两顿。”
也是,中午是主食时间,甄珍转过头,笑着逗他,“我回趟家,你俩就成忘年交了?以诗会友呗。”炸了一袋丸子递给红枫,“你再拿两串鱼糕,干坐着没意思,请曲大爷吃咱家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