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
“那我们先去看看学校。”
学校确实是新修的,但是苏青玉走进去看,每个班级却没多少人。
这还是镇学校啊,全镇的学生大部分都要来这里上学的。
教室竟然都没坐满。
校长听到消息赶紧过来接待,“苏市长您好。”
苏青玉道,“校长同志,学校这里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啊,失学率这么高?而且班上读书的大部分都是男孩。你们有给学生家长做工作吗?”
老校长顿时一脸苦色,“老师都走访了,没用。说是交不起学杂费。学校倒是能免几个学生的,可普遍这么说,我们也没辙啊。”
苏青玉也是了解这个时期的学杂费问题。
这会儿国家困难,教育方面压根就没有办法减免,所以哪怕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学杂费都很多。
苏青玉自己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的学杂费,都得到了一百到两百一学期了。
孩子少还好,孩子多了就是一笔负担。
“除了这里的学校,下面村子还有没有学校?”
“苏市长,我们这情况比下面村子还要好一些。那些村子里的学校,能有二三十人就不错了。那些老师也是很努力的做工作,可是……太难了。”
一个搞了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校长承认这份工作的艰难,这会儿脸上还忍不住有些窘迫。
苏青玉道,“好,我知道了。你们工作确实有许多困难,咱们一起好好解决。另外,下面村子里还有那些学校,你安排个人带我去看看。”
老校长立马自告奋勇,“我带您去吧,我都熟。”
苏青玉看他一把年纪了,就道,“要不换个人吧,学校这一摊子事儿也离不开人。”
“没事儿,我平时也往下面学校跑。我这腿脚利索呢。”
苏青玉也就没再拒绝。
一行人又去下面的乡村学校。
乡村学校倒是没建在山里,而是建设在山脚下。其他的几个村子的人都来这边上学。
而所谓的学校,也就青砖瓦房几间。
苏青玉道,“这就是新修的学校?”
小秘书道,“因为镇上的学校入学率太低了,县里觉得浪费资源,就没修那么大。”
苏青玉:“……”
老校长先一步往学校里去了,喊了里面上课的老师出来。
一共就两个老师,还是两口子。
看样子年纪也不算大,大概也就三十来岁。
老校长介绍道,“苏市长,这就是我们这边的青山五小的老师,两人可有才华呢,这位吴楚华老师还是当初下乡留下来的呢。城里来的老师。这位是他爱人,高小丫。教数学的。”
苏青玉主动和他们握手,“两位同志能够在这里坚持教学,辛苦了!”
两人顿时有些拘谨。
苏青玉问吴楚华是哪一年的知青。
吴楚华道,“七五年。”
苏青玉笑道,“那和我是同一批的,我也是七五年的。”
吴楚华眼睛一亮,显然没想到眼前这位也是知青同志。
苏青玉道,“我以前也在插队的小学任职过。”当校长。
这就让两位年轻老师放松不少了。两人都轻松的笑了起来。吴楚华说他也是在这里插队的时候当的老师。
苏青玉道,“后来就选择留在这里了?”
“参加过一次高考,没考上。后来学校也找不到人来顶替我,想着我要是走了,这里孩子就没法念书了。就干脆留下来了。我爱人也是我教出来的。她数学学的好,就可以帮我分担小班的学生了。”
高小丫脸红的笑了起来。
苏青玉问道,“小班?你们这边几个班?”
“就两个班,大班小班。”吴楚华把学校的情况详细说了一些,这会儿青山五小压根就不像其他学校那样还分很多年级。这里只有两个班。一二三年级是小班,四五年级是大班。
每个年级分别也就三四个孩子,多的有五六个。反正大班小班加在一起,也就二十五个孩子。这也是整个青山五小的所有学生数量了。
他们每天都会轮流给这些孩子上课。讲一年级课程的时候,另外两个年纪就自己复习,依次安排。因为孩子不多,倒是也应付的过来。
就是今年来报名的人越来越少了,马上小学毕业的孩子也不准备继续念了,因为念中学要去镇上,离家太远不方便。中学学费也更贵,负担不起。
说起这些,吴楚华眉眼都是愁。
苏青玉听着也是眉头微蹙。“其他农村小学也是这样吗?”
吴楚华点头,“差不多。”
老校长道,“有的学校才一个老师呢。不是不安排,咱们这边也确实是没那么多老师。但凡是能够教的,咱也不讲究学历了,都会给安排上。”
苏青玉问道,“你们给学生家长做过思想工作吗,有什么收获没有?”
吴楚华叹气,“苏市长,我们每个月都会家访,给那些学生家长做工作。可是愿意送孩子来的很少。这些愿意送孩子来的,也是因为家里没人带孩子,怕孩子乱跑,来这里学几个字。我也问过他们,我说学知识,以后有出息。”
“他们就说,能有什么出息,总不能去当工人。”
“我说现在国家改革了,以后没准做小生意,要会算账。多赚钱也好。”
--
学校确实是新修的,但是苏青玉走进去看,每个班级却没多少人。
这还是镇学校啊,全镇的学生大部分都要来这里上学的。
教室竟然都没坐满。
校长听到消息赶紧过来接待,“苏市长您好。”
苏青玉道,“校长同志,学校这里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啊,失学率这么高?而且班上读书的大部分都是男孩。你们有给学生家长做工作吗?”
老校长顿时一脸苦色,“老师都走访了,没用。说是交不起学杂费。学校倒是能免几个学生的,可普遍这么说,我们也没辙啊。”
苏青玉也是了解这个时期的学杂费问题。
这会儿国家困难,教育方面压根就没有办法减免,所以哪怕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学杂费都很多。
苏青玉自己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的学杂费,都得到了一百到两百一学期了。
孩子少还好,孩子多了就是一笔负担。
“除了这里的学校,下面村子还有没有学校?”
“苏市长,我们这情况比下面村子还要好一些。那些村子里的学校,能有二三十人就不错了。那些老师也是很努力的做工作,可是……太难了。”
一个搞了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校长承认这份工作的艰难,这会儿脸上还忍不住有些窘迫。
苏青玉道,“好,我知道了。你们工作确实有许多困难,咱们一起好好解决。另外,下面村子里还有那些学校,你安排个人带我去看看。”
老校长立马自告奋勇,“我带您去吧,我都熟。”
苏青玉看他一把年纪了,就道,“要不换个人吧,学校这一摊子事儿也离不开人。”
“没事儿,我平时也往下面学校跑。我这腿脚利索呢。”
苏青玉也就没再拒绝。
一行人又去下面的乡村学校。
乡村学校倒是没建在山里,而是建设在山脚下。其他的几个村子的人都来这边上学。
而所谓的学校,也就青砖瓦房几间。
苏青玉道,“这就是新修的学校?”
小秘书道,“因为镇上的学校入学率太低了,县里觉得浪费资源,就没修那么大。”
苏青玉:“……”
老校长先一步往学校里去了,喊了里面上课的老师出来。
一共就两个老师,还是两口子。
看样子年纪也不算大,大概也就三十来岁。
老校长介绍道,“苏市长,这就是我们这边的青山五小的老师,两人可有才华呢,这位吴楚华老师还是当初下乡留下来的呢。城里来的老师。这位是他爱人,高小丫。教数学的。”
苏青玉主动和他们握手,“两位同志能够在这里坚持教学,辛苦了!”
两人顿时有些拘谨。
苏青玉问吴楚华是哪一年的知青。
吴楚华道,“七五年。”
苏青玉笑道,“那和我是同一批的,我也是七五年的。”
吴楚华眼睛一亮,显然没想到眼前这位也是知青同志。
苏青玉道,“我以前也在插队的小学任职过。”当校长。
这就让两位年轻老师放松不少了。两人都轻松的笑了起来。吴楚华说他也是在这里插队的时候当的老师。
苏青玉道,“后来就选择留在这里了?”
“参加过一次高考,没考上。后来学校也找不到人来顶替我,想着我要是走了,这里孩子就没法念书了。就干脆留下来了。我爱人也是我教出来的。她数学学的好,就可以帮我分担小班的学生了。”
高小丫脸红的笑了起来。
苏青玉问道,“小班?你们这边几个班?”
“就两个班,大班小班。”吴楚华把学校的情况详细说了一些,这会儿青山五小压根就不像其他学校那样还分很多年级。这里只有两个班。一二三年级是小班,四五年级是大班。
每个年级分别也就三四个孩子,多的有五六个。反正大班小班加在一起,也就二十五个孩子。这也是整个青山五小的所有学生数量了。
他们每天都会轮流给这些孩子上课。讲一年级课程的时候,另外两个年纪就自己复习,依次安排。因为孩子不多,倒是也应付的过来。
就是今年来报名的人越来越少了,马上小学毕业的孩子也不准备继续念了,因为念中学要去镇上,离家太远不方便。中学学费也更贵,负担不起。
说起这些,吴楚华眉眼都是愁。
苏青玉听着也是眉头微蹙。“其他农村小学也是这样吗?”
吴楚华点头,“差不多。”
老校长道,“有的学校才一个老师呢。不是不安排,咱们这边也确实是没那么多老师。但凡是能够教的,咱也不讲究学历了,都会给安排上。”
苏青玉问道,“你们给学生家长做过思想工作吗,有什么收获没有?”
吴楚华叹气,“苏市长,我们每个月都会家访,给那些学生家长做工作。可是愿意送孩子来的很少。这些愿意送孩子来的,也是因为家里没人带孩子,怕孩子乱跑,来这里学几个字。我也问过他们,我说学知识,以后有出息。”
“他们就说,能有什么出息,总不能去当工人。”
“我说现在国家改革了,以后没准做小生意,要会算账。多赚钱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