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大爷笑眯了眼,接过来放兜里。又多嘴问了一句,“你过来办啥事啊?”
“这还不是前些天我们公社干部知道海城农业局有新品种了,还登报了。知道我是海城人,就想让我过来问问是什么种子。农民同志们对这些最有兴趣了,就是消息不灵通,生怕听错了。不过我倒是挺有信心的,咱海城农业局可不一般。”
守门的老大爷笑了,“你说的是稻子还是麦子啊,咱这边最近研发新品种提供挺多的,海城毕竟是大地儿,那和其他农业局不一样。年年都要搞新品种。搞出来就找地儿试种,种好了就推行。”语气里都是浓浓的骄傲。
她笑了笑,“大爷,您懂的可真多。”
“也没什么,这不看看报纸多,又离这地儿近吗?”
苏青玉惭愧道,“咱也想看报纸,就没机会。这次来的着急,想买之前的农业报,都买不到。”
这也是实话,现在买也买不到之前的报纸了。
老大爷一听,就从抽屉里抽出一叠报纸,都是农业报。
“准备拿回去糊墙的,你用得着就拿去看,下乡的孩子也不容易啊。”
苏青玉顿时惊喜不已。她本来也就想简单的套点消息,免得待会儿进去之后,真的两眼一抹黑。没想到还能弄到这些报纸。
对于别人来说是过期报纸,对于她来说,那可是很宝贵信息资源。
她双手接过来,“大爷,您可帮了咱们大忙了。”
老大爷和气的摆手,“艰苦时候走过来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苏青玉再次感激的道了谢,然后拿着报纸坐在一边看了起来。
这报纸还都是农学局内部报纸,里面有什么研发成果,都会在这上面通报。
她专门在报纸上面一张一张的寻找关于农业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她选中的农作物信息。
苏青玉信心倒是很大。
毕竟大豆和油菜也是传统农作物,而且还是目前民生需求的作物。农业局对于这些方面的研发还是很看重的。
《新型玉米协作区杂交种区域试验计划通知》的文章就被苏青玉给翻到了。
其实这种已经到了试验种植阶段的品种,已经是最后阶段了。所以成功率相当高。
苏青玉看完文章之后,就立马做了记号,继续寻找。找到后面,又找到一篇关于黄豆的文章,也是新品种。黄豆品种为海城8号豆。
这可勾起苏青玉的一点记忆了,她了解的以前的油料作物发展历程里面,就有一个海城八号豆。不过那会儿因为有了更高产的豆种,所以苏青玉那会儿也就扫了一眼而已。
但是放在这会儿,那也是走在时代前沿啊。
这两样新产品必须取得试种的机会。
后面再继续就没发现合适的信息了。其他新型农作物倒是也有,不过并不适合苏家屯。
将需要的两张报纸收好放包里面,其他的报纸,她就还给了大爷,让他拿回去糊墙。
“咱看完就行了,咋能拿您的东西呢。”
老大爷觉得这年轻人挺实在,“下乡的知青孩子思想觉悟好。”
他竖起大拇指。
苏青玉笑了笑,“大爷,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我看报纸信息和之前听到的有些不一样,还得和公社打电话汇报一下。”
该得到的信息已经得到了。
她反而也不急着进去了。
进去了,那就要把事儿办成。要不然一而再再二竭的,那就不好了。
不过要办成这事儿,也有些不容易。这时候农村大队想要从海城农业局弄到东西,太难了。
特别是她一个小知青。进了门,估摸着人家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给她。
苏青玉叹气,还是要努力,要做出成绩来,往上面爬一爬,以后办事就更容易了。
离开农业局,她就准备回招待所去翻一下小本本,看看哪位知青同志可以帮上忙。
实在不行就去找海城其他认识的人。
她不大想去找苏军强他们。
那毕竟从上次偶遇苏军强之后,她就在苏爷爷苏奶奶他们面前和苏军强算是划清界限了。
再总是联系不大好。
连他们每个月汇过来的钱,她都没怎么用呢。
倒是可以去找李小娟的爸。
因为当初下乡换位置的事儿,李小娟他爸可还欠着自己的人情呢。
好歹也是在服装厂工作的,没准拐个弯也能找到熟人。
李小娟他爸在知青办那边可以也有认识的人呢。
知青办接触的人更多了。
做好了计划,她赶紧儿背着包回招待所。
“青玉?”
苏青玉刚离开农业局,在车站边上等公交车,就听到有人喊自己了。
她回头一看,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男人站在不远处。
苏军强的孩子模样都不错。苏青玉是其中翘楚,眼前这位同父异母的亲大哥苏少华也是英姿勃勃的。
可惜兄妹两人关系并不亲密。
苏少华扶了扶头上的帽子走过来,仔细打量,“真是你?这戴着眼镜,我差点没认出来。”
“大哥,你回来啦。”苏青玉道。这才说不想见苏家人呢,人就给碰上了,这是多大的缘分啊。
苏少华严肃道,“我早就回来了。倒是你,你不是去下乡了吗,怎么回来了,是请假回来的?你是回来找爸的?”
--
“这还不是前些天我们公社干部知道海城农业局有新品种了,还登报了。知道我是海城人,就想让我过来问问是什么种子。农民同志们对这些最有兴趣了,就是消息不灵通,生怕听错了。不过我倒是挺有信心的,咱海城农业局可不一般。”
守门的老大爷笑了,“你说的是稻子还是麦子啊,咱这边最近研发新品种提供挺多的,海城毕竟是大地儿,那和其他农业局不一样。年年都要搞新品种。搞出来就找地儿试种,种好了就推行。”语气里都是浓浓的骄傲。
她笑了笑,“大爷,您懂的可真多。”
“也没什么,这不看看报纸多,又离这地儿近吗?”
苏青玉惭愧道,“咱也想看报纸,就没机会。这次来的着急,想买之前的农业报,都买不到。”
这也是实话,现在买也买不到之前的报纸了。
老大爷一听,就从抽屉里抽出一叠报纸,都是农业报。
“准备拿回去糊墙的,你用得着就拿去看,下乡的孩子也不容易啊。”
苏青玉顿时惊喜不已。她本来也就想简单的套点消息,免得待会儿进去之后,真的两眼一抹黑。没想到还能弄到这些报纸。
对于别人来说是过期报纸,对于她来说,那可是很宝贵信息资源。
她双手接过来,“大爷,您可帮了咱们大忙了。”
老大爷和气的摆手,“艰苦时候走过来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苏青玉再次感激的道了谢,然后拿着报纸坐在一边看了起来。
这报纸还都是农学局内部报纸,里面有什么研发成果,都会在这上面通报。
她专门在报纸上面一张一张的寻找关于农业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她选中的农作物信息。
苏青玉信心倒是很大。
毕竟大豆和油菜也是传统农作物,而且还是目前民生需求的作物。农业局对于这些方面的研发还是很看重的。
《新型玉米协作区杂交种区域试验计划通知》的文章就被苏青玉给翻到了。
其实这种已经到了试验种植阶段的品种,已经是最后阶段了。所以成功率相当高。
苏青玉看完文章之后,就立马做了记号,继续寻找。找到后面,又找到一篇关于黄豆的文章,也是新品种。黄豆品种为海城8号豆。
这可勾起苏青玉的一点记忆了,她了解的以前的油料作物发展历程里面,就有一个海城八号豆。不过那会儿因为有了更高产的豆种,所以苏青玉那会儿也就扫了一眼而已。
但是放在这会儿,那也是走在时代前沿啊。
这两样新产品必须取得试种的机会。
后面再继续就没发现合适的信息了。其他新型农作物倒是也有,不过并不适合苏家屯。
将需要的两张报纸收好放包里面,其他的报纸,她就还给了大爷,让他拿回去糊墙。
“咱看完就行了,咋能拿您的东西呢。”
老大爷觉得这年轻人挺实在,“下乡的知青孩子思想觉悟好。”
他竖起大拇指。
苏青玉笑了笑,“大爷,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我看报纸信息和之前听到的有些不一样,还得和公社打电话汇报一下。”
该得到的信息已经得到了。
她反而也不急着进去了。
进去了,那就要把事儿办成。要不然一而再再二竭的,那就不好了。
不过要办成这事儿,也有些不容易。这时候农村大队想要从海城农业局弄到东西,太难了。
特别是她一个小知青。进了门,估摸着人家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给她。
苏青玉叹气,还是要努力,要做出成绩来,往上面爬一爬,以后办事就更容易了。
离开农业局,她就准备回招待所去翻一下小本本,看看哪位知青同志可以帮上忙。
实在不行就去找海城其他认识的人。
她不大想去找苏军强他们。
那毕竟从上次偶遇苏军强之后,她就在苏爷爷苏奶奶他们面前和苏军强算是划清界限了。
再总是联系不大好。
连他们每个月汇过来的钱,她都没怎么用呢。
倒是可以去找李小娟的爸。
因为当初下乡换位置的事儿,李小娟他爸可还欠着自己的人情呢。
好歹也是在服装厂工作的,没准拐个弯也能找到熟人。
李小娟他爸在知青办那边可以也有认识的人呢。
知青办接触的人更多了。
做好了计划,她赶紧儿背着包回招待所。
“青玉?”
苏青玉刚离开农业局,在车站边上等公交车,就听到有人喊自己了。
她回头一看,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男人站在不远处。
苏军强的孩子模样都不错。苏青玉是其中翘楚,眼前这位同父异母的亲大哥苏少华也是英姿勃勃的。
可惜兄妹两人关系并不亲密。
苏少华扶了扶头上的帽子走过来,仔细打量,“真是你?这戴着眼镜,我差点没认出来。”
“大哥,你回来啦。”苏青玉道。这才说不想见苏家人呢,人就给碰上了,这是多大的缘分啊。
苏少华严肃道,“我早就回来了。倒是你,你不是去下乡了吗,怎么回来了,是请假回来的?你是回来找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