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页
宋清华也是缩了缩脖子:“我去看看孩子们闹没闹。”
夫妻俩只留下宋玉轩一个人面对宋征军。
沈燕在房里织毛衣,看颜色应该是给八两织的,粉红色的,荷叶袖口边还镶了白色木耳边,看样子在羊城的时候就开始织了。
苏锦绣进去,也不说话,喊了声奶奶就瘫在沙发上,放空脑袋看着沈燕织毛衣。
看着看着,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黑了,宋征军也回了红叶山,晚饭也做好了,宋清华将她喊醒了。
苏锦绣迷迷糊糊的,看看宋清华,又歪了歪身子看向外头,哑着嗓子问:“那边怎么说的?”
“爷爷回去了,奶奶看完八两的比赛再走。”
这是没有劝回红叶山。
苏锦绣叹了口气:“老爷子看着也可怜。”
宋清华拍拍她的肩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事儿啊,还得他们老夫妻俩自己敞开心扉才行,咱们说什么都是假的。”
这倒也是。
苏锦绣觉得有道理,起身和宋清华手拉手去吃晚饭。
巅峰论坛一共三天。
苏锦绣就这样忙忙碌碌了三天,后面的两天完全就是将第一天苏锦绣他们提出的问题集中讨论而已,也正因为此,苏锦绣错过了八两的半决赛。
等论坛结束,苏锦绣才知道,八两以半决赛季军的身份冲入决赛圈。
原本八两还觉得自己是很厉害的,可经历过半决赛的厮杀后,她已经不敢这么说了,她很害怕到了决赛自己是第一个被淘汰的,所以她比任何时候都刻苦。
平时喜欢挖苦她的九两看了都觉得心疼。
反倒是最疼爱他们的太奶奶沈燕对八两很是严厉,她觉得,人生在世,在有机会拼一把的时候一定要拼一把,不然的话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于是八两开始了魔鬼特训。
每天早上跑步的时候背古诗,房间里贴着大大小小的便签,没事就看一眼。
苏锦绣看着八两这样,都有些担忧,这孩子是不是疯魔了。
可沈燕却很支持,不仅每天做好吃的给八两吃,甚至连九两他们都不让他们打扰八两,学校里面也知道八两要参加决赛的消息,除主科外,所有副科全都同意让八两在教室里背诗。
很多苏锦绣没有听过的古诗,随着这一次参赛,都看到了。
简直让她大开眼界。
最终,八两站上了决赛台,沈燕脖子上挂着后台证,双手环胸,很是骄傲的看着舞台上的八两,眼睛里面仿佛幽光。
苏锦绣看着这样的沈燕,忍不住的想。
也不知是不是沈燕从八两的身上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或许,八两的这一次努力,不仅让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华,也给沈燕的遗憾,划上圆满的句号。
作者有话要说:绣儿:从奶奶眼中看见了光。
第178章 完结
第一届《古诗词大赏》,宋海晴夺魁。
她和其他两个获得第二第三名的小伙伴们,举着红色奖状,面带微笑的照片印在第二天的报纸A1大版上面。
学校里的学生有了这荣誉,城西机关小学也将报纸贴在了公告栏,还让八两在周一升国旗的时候,上台上演讲关于参赛的心路历程,以及背诵古诗词的经验。
《古诗词大赏》并不是只举办一场,老校长寻思着,这第一届的冠军落在自己学校里,以后再举办的话,这冠军也不能被别人给抢走,还是得平时的时候多让孩子们背诵背诵。
这一方面嘛,以后参赛心里不慌,另一方面嘛,多看书总是好的,以后写作文啥的,随手一个引用,看着都比其它的大白话显得有深度。
沈燕可高兴了,举着报纸在家里看了半天,怎么看都看不够。
“我们家八两长得最好看,还得了以第一名,老三啊,你得去做个玻璃框子,我要把报纸裱起来。”
沈燕举着报纸,一会儿到东面的墙上举起来看看位置,一会儿又到西面的墙上举起来看看位置:“多做几个,还有奖状要裱呢。”
“行啊妈,等会儿我就让人去办。”
宋玉轩拿着毛笔,正在妆模作样的写毛笔字,听到沈燕这么说,想也不想的回答道,等回答完了,才手顿住,疑惑的看向沈燕:“说起来我几个侄孙儿的成绩都不差啊,以前该都拿过奖状的吧,怎么一张都没看见呢?”
“有的贴在红叶山,还有的在老宅那边了。”
“这奖状可不要随意贴,攒下来咱们用册子装好了,以后要是申请国外的大学,这些奖状可都有用呢。”
沈燕忍不住瞥了眼宋玉轩:“咱国家有大学,何必去国外上大学。”
“这可不一样,有一说一,就说九两喜欢的数学物理吧,还是国外的大学更好一点。”
宋玉轩安抚住沈燕:“我是这么想的,让他在国内上到高中,到时候我带他去漂亮国上大学去,等毕业了,再回来。”
沈燕沉默了。
她想了好一会儿,一会儿觉得重孙子出国是好事,可一会儿又想到,那些出国就不再回来的公派留学生。
最后干脆一拍腿:“算了算了,这事儿啊,让绣儿和清华他们愁吧,我这都快入土的人了,不操这份闲心。”
宋玉轩有些无奈,到旁边水池边洗了洗手:“我去再买几份报纸,给羊城的家里也裱一份。”
--
夫妻俩只留下宋玉轩一个人面对宋征军。
沈燕在房里织毛衣,看颜色应该是给八两织的,粉红色的,荷叶袖口边还镶了白色木耳边,看样子在羊城的时候就开始织了。
苏锦绣进去,也不说话,喊了声奶奶就瘫在沙发上,放空脑袋看着沈燕织毛衣。
看着看着,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黑了,宋征军也回了红叶山,晚饭也做好了,宋清华将她喊醒了。
苏锦绣迷迷糊糊的,看看宋清华,又歪了歪身子看向外头,哑着嗓子问:“那边怎么说的?”
“爷爷回去了,奶奶看完八两的比赛再走。”
这是没有劝回红叶山。
苏锦绣叹了口气:“老爷子看着也可怜。”
宋清华拍拍她的肩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事儿啊,还得他们老夫妻俩自己敞开心扉才行,咱们说什么都是假的。”
这倒也是。
苏锦绣觉得有道理,起身和宋清华手拉手去吃晚饭。
巅峰论坛一共三天。
苏锦绣就这样忙忙碌碌了三天,后面的两天完全就是将第一天苏锦绣他们提出的问题集中讨论而已,也正因为此,苏锦绣错过了八两的半决赛。
等论坛结束,苏锦绣才知道,八两以半决赛季军的身份冲入决赛圈。
原本八两还觉得自己是很厉害的,可经历过半决赛的厮杀后,她已经不敢这么说了,她很害怕到了决赛自己是第一个被淘汰的,所以她比任何时候都刻苦。
平时喜欢挖苦她的九两看了都觉得心疼。
反倒是最疼爱他们的太奶奶沈燕对八两很是严厉,她觉得,人生在世,在有机会拼一把的时候一定要拼一把,不然的话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于是八两开始了魔鬼特训。
每天早上跑步的时候背古诗,房间里贴着大大小小的便签,没事就看一眼。
苏锦绣看着八两这样,都有些担忧,这孩子是不是疯魔了。
可沈燕却很支持,不仅每天做好吃的给八两吃,甚至连九两他们都不让他们打扰八两,学校里面也知道八两要参加决赛的消息,除主科外,所有副科全都同意让八两在教室里背诗。
很多苏锦绣没有听过的古诗,随着这一次参赛,都看到了。
简直让她大开眼界。
最终,八两站上了决赛台,沈燕脖子上挂着后台证,双手环胸,很是骄傲的看着舞台上的八两,眼睛里面仿佛幽光。
苏锦绣看着这样的沈燕,忍不住的想。
也不知是不是沈燕从八两的身上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或许,八两的这一次努力,不仅让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华,也给沈燕的遗憾,划上圆满的句号。
作者有话要说:绣儿:从奶奶眼中看见了光。
第178章 完结
第一届《古诗词大赏》,宋海晴夺魁。
她和其他两个获得第二第三名的小伙伴们,举着红色奖状,面带微笑的照片印在第二天的报纸A1大版上面。
学校里的学生有了这荣誉,城西机关小学也将报纸贴在了公告栏,还让八两在周一升国旗的时候,上台上演讲关于参赛的心路历程,以及背诵古诗词的经验。
《古诗词大赏》并不是只举办一场,老校长寻思着,这第一届的冠军落在自己学校里,以后再举办的话,这冠军也不能被别人给抢走,还是得平时的时候多让孩子们背诵背诵。
这一方面嘛,以后参赛心里不慌,另一方面嘛,多看书总是好的,以后写作文啥的,随手一个引用,看着都比其它的大白话显得有深度。
沈燕可高兴了,举着报纸在家里看了半天,怎么看都看不够。
“我们家八两长得最好看,还得了以第一名,老三啊,你得去做个玻璃框子,我要把报纸裱起来。”
沈燕举着报纸,一会儿到东面的墙上举起来看看位置,一会儿又到西面的墙上举起来看看位置:“多做几个,还有奖状要裱呢。”
“行啊妈,等会儿我就让人去办。”
宋玉轩拿着毛笔,正在妆模作样的写毛笔字,听到沈燕这么说,想也不想的回答道,等回答完了,才手顿住,疑惑的看向沈燕:“说起来我几个侄孙儿的成绩都不差啊,以前该都拿过奖状的吧,怎么一张都没看见呢?”
“有的贴在红叶山,还有的在老宅那边了。”
“这奖状可不要随意贴,攒下来咱们用册子装好了,以后要是申请国外的大学,这些奖状可都有用呢。”
沈燕忍不住瞥了眼宋玉轩:“咱国家有大学,何必去国外上大学。”
“这可不一样,有一说一,就说九两喜欢的数学物理吧,还是国外的大学更好一点。”
宋玉轩安抚住沈燕:“我是这么想的,让他在国内上到高中,到时候我带他去漂亮国上大学去,等毕业了,再回来。”
沈燕沉默了。
她想了好一会儿,一会儿觉得重孙子出国是好事,可一会儿又想到,那些出国就不再回来的公派留学生。
最后干脆一拍腿:“算了算了,这事儿啊,让绣儿和清华他们愁吧,我这都快入土的人了,不操这份闲心。”
宋玉轩有些无奈,到旁边水池边洗了洗手:“我去再买几份报纸,给羊城的家里也裱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