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第105页

    那里现在就是个小作坊。
    “那可不好说,那边可是专业搞电影的,一旦这部电影受重视,以后肯定要翻身的,要是那边看中苏干事,不是不可能来挖人,如今小苏可是我们厂的骨干,可千万不能被制片厂要走了。”
    牛厂长闻言不由得皱紧眉头,吧嗒吧嗒的开始抽烟。
    过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那就提她做宣传委员?”
    “那原来的宣传委员……”
    “妇联那边前段时间不是闹着想要人么?让原来的宣传委员去妇联做个副主任,许山兰那边前段时间闹得不像样,她的私心越来越重了,得找个人治治她。”
    牛厂长提到许山兰就忍不住的皱眉。
    要不是许山兰的爸爸是革委会的,她的妇联主任早就当不下去了。
    庄主席闻言笑了:“行,从委员调到副主任,她肯定是愿意的,明天就把任命发下去。”
    “行,这事儿你处理就行。”
    说着,牛厂长又低头做事去了。
    另一边的苏锦绣还不知道自己又无形之间坑了许山兰一把,她带晚去了胡家,将两家人见面商量婚期的事说了,胡建邦倒是什么都没说就同意了,反倒是钱芳有点为难:“不和老苏家说一声?”
    “不说了,以后当普通亲戚处吧,这人和人是看缘分的,我就和干妈有缘分。”
    说着,撒娇的抱着钱芳的胳膊摇了摇。
    钱芳最吃这一套,立刻就心软答应了。
    又过了几天,十月中旬的时候,沈燕约了胡家夫妻在京市茶楼见面,他们约了个包厢,两家人坐下来一阵寒暄,很快说道他们小两口身上。
    “绣儿可是个好孩子,我可是老喜欢了。”
    沈燕拉着苏锦绣的手,忍不住的轻轻的拍着:“以前清华老是沉闷闷的,回了家也不说话,我家里又没什么人,我啊,天天憋的跟什么似的,绣儿这孩子嘴甜,连带着清华回来都不停的说起她。”
    “可不是,这孩子的嘴,就跟抹了蜜似的,我这心啊,总是暖呵呵的,清华也好,我们家老胡啊,都恨不得把人抢回他们机械厂去,大半夜的不睡觉,就想着他那满肚子的学问。”钱芳也笑眯眯的跟着商业互夸。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直接把对方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惹得来送茶的服务员不停的在苏锦绣和宋清华的脸上来回张望。
    没办法,这两个人实在是给人印象太深刻了。
    苏锦绣则是满脸羞涩的低着头,宋清华也一副拘谨模样,像极了如今的羞涩青年。
    两家人你来我往,不一会儿就把婚期定了。
    “就元旦前,二十六号吧,拖个媳妇回家好过年。”
    钱芳闻言摇摇头:“我私心里想最好定在大年初六,这样绣儿也能在娘家过最后一个年。”
    沈燕一步不让:“我看了日子的,二十六号可是个百无禁忌的好日子,利嫁娶,我可是私下里偷偷找人算了日子的,他们属相也合,这日子是万里挑一的好日子。”
    钱芳动摇了:“真的?”
    “我难道还能骗你?”
    钱芳咬咬牙:“行,那就二十六号。”
    沈燕露出胜利的笑容。
    眼看着她们的话题从日期转到了婚礼,苏锦绣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宋清华,却见宋清华正好也看着自己,两个人都瞪了对方一眼,然后又沉默的低下头。
    一直到沈燕和钱芳她们手拉手去了百货商店,被扔下的两个人才对视一眼,松了口气。
    不约而同的感叹。
    “演羞涩的男/女青年可真是太累了。”
    他们明明大方的很!
    第30章 被骗
    婚期定下来了。
    宋征军决定给宋清华整一整二楼的房间。
    因为他们老两口年纪大了,再加上年轻的时候吃了太多苦头,如今已经很少上二楼了,于是宋征军决定把整个二楼都划给小两口,其中就包括宋玉堂的那间书房。
    他的意思是趁机把那书房理出来,做成一个小会客厅,孙媳妇和孙子的工作以后接触的人肯定多,可以在那里接待客人。
    而且……那个书房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实在是个伤心地。
    可他说出来后,沈燕就先不同意了。
    “我瞧着那书房挺好的,绣儿和清华都是读书人,以后可以在那里面一起做事。”
    宋征军诧异的看向她:“你不是不愿意看见那书房么?”
    沈燕抿了抿唇,眼圈微微泛红。
    她确实不愿意看见那间书房,可那间书房却是儿子最后离开时的地方,她偶尔在书房门口站站,就仿佛儿子还在里面看书一样,若是变成小会客厅,以后她缅怀儿子的地方都没了。
    “改吧,人总得往后看。”
    宋征军叹了口气:“再说清华他们结了婚,说不准儿什么时候就有了孩子。”
    沈燕垂着头不说话,她心里还在天人交战着,一会儿想到儿子死时满身是血的样子,一会儿想到一个可爱的小娃娃,那小娃娃长得和她的玉堂一模一样。
    她靠在枕头上,眼睛看着天花板,不想说话。
    宋征军知道她心里头不好受,叹了口气起身去了书房,京广铁路停运十六天,运输直接中断了四十六天,自从官复原职后,他便带着手下的队伍走在最前线,抢修铁路,帮助老乡们复耕。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