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韩石头点点头, 接着王桂花的话说:“既盖房子只有你们兄弟两个分, 老大又不分这个房子, 咱就该把他的钱还给他,我跟你娘琢磨着这地方大, 除了盖茅房跟牲口棚, 东西厢就各自慢慢盖起来, 这钱我们出。”
盖新房子是要花不少钱的,从前家里住的就挤,现在总算是安顿下来了, 韩石头就跟全天下的人一样,想要盖房。
说到这里,韩景柏也兴奋起来:“爹娘的意思我们知道哦,那咱们这意思是要分家了?”
王桂花摇摇头:“要说分也能分了,可目前又分不了,你且听我仔细说来。”
“要说分,孩子们大了确实应该分了,你们自己手里头没钱,出去办个事还要找我这个老娘要钱,也不方便,虽说我知道你们手里头存着有私房,但大头还是在我这里的,就是以后你们挣得多了,都落在自己手上,这个钱我不管了。”
唐彩云很满意这个安排,既然老大也把工资全部上缴,他们也不用上缴,这样都公平。
“另外一则,要说不分,也有我的道理,咱们吃饭啥的还得在一处,你们且想想,大家伙都去工地干活了,就没有人在家做饭,我可不想我孙女这么小年纪,也学别人家姑娘一样在家做饭操持家务,孩子们必须都要去读书,这样我在家里做饭给你们送饭,所以这家暂时还不能分。”
“以后你们领了粮食,都放在家里我统一管理,老大老二你们一家一个月给我五块钱,算是公中的花销,老大愿意给多少是他自己的事情,这是
孝顺我的。”
话说道这里,赵曼算是明白了,差不多就是一家两制了。
以前的钱还放在一起,钱不分但是老人拿钱出来给大家伙盖房子,以后家里就住宽裕一些了,这部分三兄弟都有份,所以韩景瑜以前拿来孝敬老人的钱,她也不会全部归还。
其实王桂花不提这茬,她跟韩景瑜也没有打算把钱拿回来的意思。
但既然王桂花要给,她也不想拿着这钱便宜别人,马上政策就要放开了,她还准备拿着钱大干一场呢,这个决议她没有任何意见。
老二老三自小是服从爹娘的,他们心里很清楚,能盖房子,还是沾了大哥的光,就他们自己挣的那三瓜两枣,根本不够盖房子的。
就算农村的地不值钱,可盖房子,是一代人的事情,要耗费一辈子的心血,他们能在这么年轻就住上新房子,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爹娘最后同意两厢都帮他们盖好了房子,以后分家就是从中间劈开了对半分就得了,这样一来即便是还没有分家,两家其实得到的东西也是一样多,不会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
而更好的就是,以前挣的钱除了交出来一部分生活费,其他的都是自己的了,这叫财务自由,他们点点头,都表示没有意见。
于是这事儿就说好了,这段时间先盖茅房,等天气暖和了,安定下来了就开始盖两边的房子了。
其实之前大家就知道老太太手里有钱,但却不知道她存了这么多钱,现在她年纪大了,还愿意拿出来盖房子,大家心里其实是很欢喜的。
虽说农村土地不值钱,但盖房子放在哪朝哪代,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老人拍板,六间厢房加上后面的房子,就这样决定盖起来了。
这次分家,两妯娌算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以后总算有自己的小金库了,而且一个月三十块钱可以存下来,吃吃喝喝都是老人的,家里不用他们管事。
不高兴的是,赵曼走的时候,老太太还真的给了她一千多块钱。
一千多块钱啊,这要放在他们两家,得存三年,老太太还真的不打个盹,直接就给了。
那赵曼也是不客气的人,直接就收了一句废话也没有,走的时候步履轻快一点都没有跟
老人推辞一下的意思。
赵曼没有推辞,老人其实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
要是她说不要,王桂花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
“孩子,老大给我的我也没都还回去,知道是啥意思不?”
“娘,您不用讲我也知道,这钱本来是韩景瑜孝顺您的,我本不该拿回去,可我想着您这样做自然有您的道理,也就不跟您客气了。”
还真是个直爽人,王桂花就不喜欢那两个媳妇的弯弯肠子,你说这肠子弯弯有啥用,算计不来钱,算计不来米,到头来现在还是个刨坑种地的,做人就该务实,挣不来钱其他都是扯淡。
“就是这个道理了,老大是我儿子,孝顺我也是应该的,可我也不是没有心的娘,他以前给我给的多,是因为没有结婚的缘故,后来你们结婚了,我就让他少给一些,但家里盖房子,他估计也出不上什么力,就让他出点钱吧,我跟你爹这辈子能住上宽敞房子,也是因为现在这个世道好啊。”
赵曼其实也想明白了,老人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很多人都生怕自己手里面没有攥着个什么东西,儿子们不听话。
但其实,孝顺的儿子就是会孝顺,如果是不孝顺的那种,哪怕老人手里握着家财万贯,孩子们的孝顺都不是真孝顺。
“那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也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住住敞亮的屋子,看着儿孙们好了您享福。”
正说着,王桂花又问:“我听说你妈妈是被人举报了才这样的,现在好些人都给平反了,你就没有找找你妈妈的下落?”
--
盖新房子是要花不少钱的,从前家里住的就挤,现在总算是安顿下来了, 韩石头就跟全天下的人一样,想要盖房。
说到这里,韩景柏也兴奋起来:“爹娘的意思我们知道哦,那咱们这意思是要分家了?”
王桂花摇摇头:“要说分也能分了,可目前又分不了,你且听我仔细说来。”
“要说分,孩子们大了确实应该分了,你们自己手里头没钱,出去办个事还要找我这个老娘要钱,也不方便,虽说我知道你们手里头存着有私房,但大头还是在我这里的,就是以后你们挣得多了,都落在自己手上,这个钱我不管了。”
唐彩云很满意这个安排,既然老大也把工资全部上缴,他们也不用上缴,这样都公平。
“另外一则,要说不分,也有我的道理,咱们吃饭啥的还得在一处,你们且想想,大家伙都去工地干活了,就没有人在家做饭,我可不想我孙女这么小年纪,也学别人家姑娘一样在家做饭操持家务,孩子们必须都要去读书,这样我在家里做饭给你们送饭,所以这家暂时还不能分。”
“以后你们领了粮食,都放在家里我统一管理,老大老二你们一家一个月给我五块钱,算是公中的花销,老大愿意给多少是他自己的事情,这是
孝顺我的。”
话说道这里,赵曼算是明白了,差不多就是一家两制了。
以前的钱还放在一起,钱不分但是老人拿钱出来给大家伙盖房子,以后家里就住宽裕一些了,这部分三兄弟都有份,所以韩景瑜以前拿来孝敬老人的钱,她也不会全部归还。
其实王桂花不提这茬,她跟韩景瑜也没有打算把钱拿回来的意思。
但既然王桂花要给,她也不想拿着这钱便宜别人,马上政策就要放开了,她还准备拿着钱大干一场呢,这个决议她没有任何意见。
老二老三自小是服从爹娘的,他们心里很清楚,能盖房子,还是沾了大哥的光,就他们自己挣的那三瓜两枣,根本不够盖房子的。
就算农村的地不值钱,可盖房子,是一代人的事情,要耗费一辈子的心血,他们能在这么年轻就住上新房子,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爹娘最后同意两厢都帮他们盖好了房子,以后分家就是从中间劈开了对半分就得了,这样一来即便是还没有分家,两家其实得到的东西也是一样多,不会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
而更好的就是,以前挣的钱除了交出来一部分生活费,其他的都是自己的了,这叫财务自由,他们点点头,都表示没有意见。
于是这事儿就说好了,这段时间先盖茅房,等天气暖和了,安定下来了就开始盖两边的房子了。
其实之前大家就知道老太太手里有钱,但却不知道她存了这么多钱,现在她年纪大了,还愿意拿出来盖房子,大家心里其实是很欢喜的。
虽说农村土地不值钱,但盖房子放在哪朝哪代,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老人拍板,六间厢房加上后面的房子,就这样决定盖起来了。
这次分家,两妯娌算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以后总算有自己的小金库了,而且一个月三十块钱可以存下来,吃吃喝喝都是老人的,家里不用他们管事。
不高兴的是,赵曼走的时候,老太太还真的给了她一千多块钱。
一千多块钱啊,这要放在他们两家,得存三年,老太太还真的不打个盹,直接就给了。
那赵曼也是不客气的人,直接就收了一句废话也没有,走的时候步履轻快一点都没有跟
老人推辞一下的意思。
赵曼没有推辞,老人其实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
要是她说不要,王桂花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
“孩子,老大给我的我也没都还回去,知道是啥意思不?”
“娘,您不用讲我也知道,这钱本来是韩景瑜孝顺您的,我本不该拿回去,可我想着您这样做自然有您的道理,也就不跟您客气了。”
还真是个直爽人,王桂花就不喜欢那两个媳妇的弯弯肠子,你说这肠子弯弯有啥用,算计不来钱,算计不来米,到头来现在还是个刨坑种地的,做人就该务实,挣不来钱其他都是扯淡。
“就是这个道理了,老大是我儿子,孝顺我也是应该的,可我也不是没有心的娘,他以前给我给的多,是因为没有结婚的缘故,后来你们结婚了,我就让他少给一些,但家里盖房子,他估计也出不上什么力,就让他出点钱吧,我跟你爹这辈子能住上宽敞房子,也是因为现在这个世道好啊。”
赵曼其实也想明白了,老人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很多人都生怕自己手里面没有攥着个什么东西,儿子们不听话。
但其实,孝顺的儿子就是会孝顺,如果是不孝顺的那种,哪怕老人手里握着家财万贯,孩子们的孝顺都不是真孝顺。
“那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也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住住敞亮的屋子,看着儿孙们好了您享福。”
正说着,王桂花又问:“我听说你妈妈是被人举报了才这样的,现在好些人都给平反了,你就没有找找你妈妈的下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