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在年代文里当炮灰[七零]

第371页

    在这个还没有人生赢家概念的时代,顾岁安的存在也足够眼前一亮,在备受好评的情况下,不免让人嫉妒。
    这一天临近下班,同组的同事对顾岁安喊道:“小顾,刚组长说晚上聚餐,你要不要一起啊?”
    正在整理材料的顾岁安手一顿,回头微笑地婉拒了:“真不凑巧,我今天和我爱人说好了,下班以后去接她,所以……”
    同事也没太在意,了然地说道:“我就知道你肯定不去,除了当初给你的迎新聚餐以外,甭管你老婆在不在首都,你从来都是不去的,组长也真是的,明知道你这个习惯,还非要让我过来问你,行吧,那我们可就准备去了!”
    顾岁安点了点头:“嗯,祝你们吃得愉快。”
    非要叫同事过来喊顾岁安一起去聚餐的组长,就是那天在接待团集合时,一直在说不阴不阳话的人。
    此时的顾岁安并不知道对方之所以喊自己是因为他夸下海口说要请同事吃饭,却又想占自己便宜,打算带他们去苏苗苗的火锅店吃饭,以借顾岁安的名义理所当然地得到折扣,甚至是免单。
    “那我就先下班了。”收好东西的顾岁安穿着一身黑色的羊绒大衣,脖子上系着和苏苗苗同款的格子围巾,朝众人笑着,在那位组长嫉妒不满的目光中,离开了外交部的办公室,准备出发去梧桐食品厂了。
    顾岁安的时间掐得刚好,他刚到厂子门口还没来得及进去的时候,就看见一群工人簇拥着苏苗苗从厂房里走了出来。
    冬天的天总是黑得很早,街边的路灯还没有亮起来,顾岁安能看清楚那个人是苏苗苗也是凭借她脖子上那一抹红格子的围巾才知道是她。
    “苗苗!”顾岁安高喊了一声。
    听到顾岁安声音的苏苗苗压抑着心头的雀跃,同因担心自己一个人回家不安全,而打算送自己回去的工人们嘱咐了几声路上小心后,便加快了步调,走到了顾岁安面前。
    “我不是说天太冷了,叫你别来接我吗?”苏苗苗小声地抱怨着,声音却充满了甜蜜,“手这么凉,还总说没事!”
    “真的没事,是我不爱带手套。”
    说着,顾岁安用同样戴着戒指的那只手握住了苏苗苗的手,一边慢悠悠地跟她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小声说:“因为我有苗苗你帮我暖手,所以就一点都不觉得冷了。”
    实际上因为早年经历都伤了底子的两个人,其实一到冬天就都会手脚冰凉,说是苏苗苗给顾岁安捂手,不如说是两个人一起取暖。
    同样冰凉的手握在一起时,有一种冰块碰冰块的感觉,但两个人却并不觉得冷,反而十指相扣,任由指环上同样冰冷的戒指碰触在一起,略有点硌手也不松开。
    这对戒指是顾岁安设计,苏苗苗利用老胡在国外认识的工匠,专门打造的钻石对戒。
    虽然这个时候国内也有钻石的出现,但在制作工艺上,仍旧还是以欧洲更为领先。
    苏苗苗很喜欢顾岁安设计的戒指,而这也是他们两个人的婚戒。
    种种原因让两个人一直没能举办婚礼,也没有举办婚礼的打算。
    在如今西式婚礼还为人诟病,中式婚礼两个人又都没有父母亲友可参加的前提下,两个人便不打算举办婚礼了。
    取到戒指那天,苏苗苗郑重地将男款的那一枚戴到了顾岁安的无名指上,将轻轻的一吻落在他的指尖上。
    她说:“戴上了这枚戒指,你就是我的人了,婚礼什么的只是举办给别人看的,我家的情况你也都知道,你家……反正我们只要有彼此就足够了!”
    在确定苏苗苗的确对婚礼没有太多想法以后,顾岁安也就不那么拘泥于形式了。
    在同她一样,将女款戒指戴到苏苗苗无名指上,并落下一吻后,明明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没有婚纱礼服、没有气球鲜花、也没有亲人朋友的欢呼嘱咐,可顾岁安还是情不自禁地落泪了。
    想起那天两个人都红着眼眶的样子,苏苗苗忍不住笑了起来。
    “苗苗?”顾岁安又不明所以。
    “没事,就是觉得很开心。”
    苏苗苗停下脚步,站在有些昏暗的路灯下,无比郑重也无比深情地对有些疑惑的顾岁安说:“顾岁安,我是不是一直没告诉过你,能和你在一起,真的是一件能让我开心到八十岁的事情。”
    “嗯,你一直没告诉过我。”顾岁安拥抱住苏苗苗轻声说道,“但,我现在知道了。”
    在这个寂静的冬日夜晚中,忙忙碌碌却也不忘相爱的感情中,在两个人路灯下的拥抱中,1981年就这样结束了。
    ——
    1982年,这一个迅速发展,却又略显混乱的一年。
    从国家足球队败给新西兰队,失去了参加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格开始,到要求实施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提倡晚婚晚育,再到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举行,领导人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命题……
    华国在彻底奠定了改革开放路线后的这一年,开始进入到了真正迅猛发展的一年。
    由港岛输入而来的流行乐时代,以及仍处在蜜月期的倭国电视剧与偶像文化,名人效应,再到15岁华裔儿童考上剑桥研究生,所引发国内的神童培养计划,以及各高校开启的“少年班”,也同样代表了华国在于文化、在于教育的重视与积极态度。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