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改革开放初期,首都还是比较保守的,她可以先过渡一段时间。
她知道首都第一家个体户餐馆过得是什么日子。
天天被邻居围着,一有什么不对就是举报,那日子实在太让人胆战心惊。
等到风气没那么严重她再加入这个市场也不迟。
她想赚钱,并不代表她就想吃苦头。
林川柏对她选择哪一条路都可以,他对这方面没有什么执念,如果他有权力欲的话,他的身份更便利,结果还不是选择了医学。
就是如果她真的选择走这条路,他的药园、俞向安的农场确实很多时候只能当做不存在了。
她能忍住这个诱惑,林川柏也挺佩服。
这诱惑力度可不小。
要是发挥得好,就是名留青史。
俞向安握紧拳头:“就算不靠这个,我也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虽然现在说大话会显得有些可笑,但是我们的优势太大了,收入绝对不会少,以后多做慈善,再给我们国家也弄一个“诺贝尔”,你还怕没有青史留名的机会吗?”
俞向安给了他一个眼神:“我和你都不喜欢勾心斗角,这种活短时间还行,长了我觉得真的会折寿,你还记得什么药品的转折点吗?要是你做出一个,比如什么绝症的特效药,一样的。”
林川柏:“……”
是的,让他去走政治这条路他感觉平平,但是一说到自己做出什么什么药留名青史立刻心里就有沸腾的感觉。
果然是夫妻,太有“夫妻相”了,他们就是天生一对,要是有个权力欲重的,这时候说什么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
班级里现在讨论的最热火朝天的就是大家未来的工作了。
总的说起来,给的福利最好的就是各个厂子,实力雄厚,不缺钱,对待人才就更舍得下本。
很多人都是苦日子过来的,因为这丰厚的福利,不少人被这些所吸引。
林川柏他也收到了不少橄榄枝,他通通拒绝了,他已经定了要读研了。
等到最后分配名单下来,王海文、俞向安、柳明月去了同一个地方,柯曼芸去了药厂、许可可去了外交部。
许可可俞向安本来以为她会回上海的,但是她留了下来,而且外交部?
她藏得可够深的。
俞向晏已经在外贸部扎根了,现在温如真的工作也定下来了,她留在学校当助教,一边攻读研究生。
有两份工资,养他们两个和三个孩子就不用愁了。
他们现在也没有其他的花销。
温毅真是最出乎意料的,他去了西部基层。
虽然以他现在大学生的身份不会是最基层的那种职位,但也是要受苦的。
不过这也是最典型的一条从政路。
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们这些外人只能送上自己的祝福。
现在改革经济改革开放,正需要他们这些高材生,俞向安和王海文柳明月去实习,对方一点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把他们晾在一边或者让他们打杂,时常带着他们去考察,开会也不会避开他们,在会议后面也会询问,希望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这种态度让俞向安不用想太多的理由,就能顺理成章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她来自后世。
来自一个走这条改革开放路成功,带来了经济腾飞,让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后世。
在众多改革派和保守派中,她是坚定的改革派,每每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因为她的这些观点,她很快就从三人中脱颖而出。
第七十章
之前俞向安没有切实的接触过现在改革遇到的问题, 现在有了这个工作环境,她还写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这跟之前的那种文章不一样的性质,这个是论文。
她连着写了三篇, 别人就更重视她的意见了。
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话,别人的赞美她从来不会上心, 态度从始至终都很谦虚, 她的领导同事看她这样对她的印象也十分好, 有才华,有能力,又没有傲气, 大家谁不喜欢跟这样的人相处。
柳明月对此很想不通, “你这些想法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啊?我们明明是一个大学一个班级出来的,人和人怎么就那么大的不同?”
他们三个虽然分到了不同的岗位,但都是一个部门, 对彼此都有些了解。
也时常会在一起说话,比如中午在饭堂的时候, 或者是下午下班以后。
说起这个, 俞向安能说什么?
真实原因是因为她开了挂呀,但这不能告诉你们, 所以只能是:“大概是有这个天赋?”就是这个天赋有时效性,等她把墨水掏的差不多了, 她就是去这个天赋了。
“我们现在已经转正了,你比我们都高了一级, 工资多了十多块呢, 你的小孩要不要带过来在这里上学?”
“不了,这里一家四口住的话还是不太方便,让孩子在学校那边的小学上学, 离他们爸爸近。”他们那边有房子,住的比较开。
她有空的时候回去就好了。
分到的宿舍住她一个人是很方便,拖家带口能住,就是挤了点,而且林川柏去学校也不方便。
柳明月明白的点点头:“那边的学习氛围比较好,我还在考虑,孩子跟着他们爸爸念书好还是跟着我,你呢,你怎么想的。”她问王海文。
--
她知道首都第一家个体户餐馆过得是什么日子。
天天被邻居围着,一有什么不对就是举报,那日子实在太让人胆战心惊。
等到风气没那么严重她再加入这个市场也不迟。
她想赚钱,并不代表她就想吃苦头。
林川柏对她选择哪一条路都可以,他对这方面没有什么执念,如果他有权力欲的话,他的身份更便利,结果还不是选择了医学。
就是如果她真的选择走这条路,他的药园、俞向安的农场确实很多时候只能当做不存在了。
她能忍住这个诱惑,林川柏也挺佩服。
这诱惑力度可不小。
要是发挥得好,就是名留青史。
俞向安握紧拳头:“就算不靠这个,我也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虽然现在说大话会显得有些可笑,但是我们的优势太大了,收入绝对不会少,以后多做慈善,再给我们国家也弄一个“诺贝尔”,你还怕没有青史留名的机会吗?”
俞向安给了他一个眼神:“我和你都不喜欢勾心斗角,这种活短时间还行,长了我觉得真的会折寿,你还记得什么药品的转折点吗?要是你做出一个,比如什么绝症的特效药,一样的。”
林川柏:“……”
是的,让他去走政治这条路他感觉平平,但是一说到自己做出什么什么药留名青史立刻心里就有沸腾的感觉。
果然是夫妻,太有“夫妻相”了,他们就是天生一对,要是有个权力欲重的,这时候说什么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
班级里现在讨论的最热火朝天的就是大家未来的工作了。
总的说起来,给的福利最好的就是各个厂子,实力雄厚,不缺钱,对待人才就更舍得下本。
很多人都是苦日子过来的,因为这丰厚的福利,不少人被这些所吸引。
林川柏他也收到了不少橄榄枝,他通通拒绝了,他已经定了要读研了。
等到最后分配名单下来,王海文、俞向安、柳明月去了同一个地方,柯曼芸去了药厂、许可可去了外交部。
许可可俞向安本来以为她会回上海的,但是她留了下来,而且外交部?
她藏得可够深的。
俞向晏已经在外贸部扎根了,现在温如真的工作也定下来了,她留在学校当助教,一边攻读研究生。
有两份工资,养他们两个和三个孩子就不用愁了。
他们现在也没有其他的花销。
温毅真是最出乎意料的,他去了西部基层。
虽然以他现在大学生的身份不会是最基层的那种职位,但也是要受苦的。
不过这也是最典型的一条从政路。
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们这些外人只能送上自己的祝福。
现在改革经济改革开放,正需要他们这些高材生,俞向安和王海文柳明月去实习,对方一点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把他们晾在一边或者让他们打杂,时常带着他们去考察,开会也不会避开他们,在会议后面也会询问,希望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这种态度让俞向安不用想太多的理由,就能顺理成章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她来自后世。
来自一个走这条改革开放路成功,带来了经济腾飞,让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后世。
在众多改革派和保守派中,她是坚定的改革派,每每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因为她的这些观点,她很快就从三人中脱颖而出。
第七十章
之前俞向安没有切实的接触过现在改革遇到的问题, 现在有了这个工作环境,她还写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这跟之前的那种文章不一样的性质,这个是论文。
她连着写了三篇, 别人就更重视她的意见了。
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话,别人的赞美她从来不会上心, 态度从始至终都很谦虚, 她的领导同事看她这样对她的印象也十分好, 有才华,有能力,又没有傲气, 大家谁不喜欢跟这样的人相处。
柳明月对此很想不通, “你这些想法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啊?我们明明是一个大学一个班级出来的,人和人怎么就那么大的不同?”
他们三个虽然分到了不同的岗位,但都是一个部门, 对彼此都有些了解。
也时常会在一起说话,比如中午在饭堂的时候, 或者是下午下班以后。
说起这个, 俞向安能说什么?
真实原因是因为她开了挂呀,但这不能告诉你们, 所以只能是:“大概是有这个天赋?”就是这个天赋有时效性,等她把墨水掏的差不多了, 她就是去这个天赋了。
“我们现在已经转正了,你比我们都高了一级, 工资多了十多块呢, 你的小孩要不要带过来在这里上学?”
“不了,这里一家四口住的话还是不太方便,让孩子在学校那边的小学上学, 离他们爸爸近。”他们那边有房子,住的比较开。
她有空的时候回去就好了。
分到的宿舍住她一个人是很方便,拖家带口能住,就是挤了点,而且林川柏去学校也不方便。
柳明月明白的点点头:“那边的学习氛围比较好,我还在考虑,孩子跟着他们爸爸念书好还是跟着我,你呢,你怎么想的。”她问王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