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七零炮灰女配的锦鲤日常[穿书]

第172页

    孩子都被带回了警局,万中华交代了事情之后,便和几个警察在河道附近搜索这小青年的下落,终于,在一个桥根底下,发现了被木桩子给正巧挡住了的人。
    几个人把他拉上了岸,才发现他早就已经冻得神志不清了,就连忙的把人给送过来了。
    几个警察明确不拿群众一分一线,确定一下之后,各自回警局交代情况,第二天再过来,带着万中华回去问事。
    万中华这才把人给带回了万家。
    “原来是这样呀。”万幸点了点头,看向万中华,说道,“爹,要不我去叫孙爷爷过来给他看看吧,万一发烧了就不好了。”
    老太太这两天身体有些不太好,加上屋里空房间也多,老孙头又没事情,干脆是在万家就住着了,每天管三顿饭,还顿顿能有个鸡蛋吃。
    因为离这里并不远,万幸想着自己跑一趟也没事,大夫肯定是得请的——这么大冷的天,又是晚上,河水和正午的可不一样,更刺骨。
    多健壮的人掉河里冻上一圈都不是个事儿啊。
    然而两个家长大概是被下午的人贩子真的给吓到了,不光是陈晓白,万中华也不同意。
    他也是下河趟了水的,浑身上下也的,万幸拿过来的衣服,那小孩儿穿不上,正好给他换了。
    闻言他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自己,示意万幸他去。
    万幸也没争,乖乖点了点头。
    屋里只剩下了陈晓白,万幸和万志高手拉手,一起去端了一盆热水过来,心里想着这年头不知道有没有热水壶——然而农村连电都没有,就算是有热水壶,他们也没得用,只能用大锅烧水。
    万幸叹了口气,认命的去拿毛巾。
    床上的孩子衣服被扒的光溜溜,陈晓白把他的胳膊拿出来,一点点的给他擦拭,让人想着赶紧回温。
    刚掀开被子,她一回头,瞅见了两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陈晓白一顿,哭笑不得的指了指万幸,说,“宝丫,去给娘再拿一块毛巾去。”
    万幸颇有些遗憾的‘哦’了一声。
    ——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儿,要什么没什么,看几眼又少不了几块肉。
    然而想归想,万幸总是不能把这话给说出口的。
    床上的人被冻得脸色发白,嘴唇都没什么血色,许是这会儿进到了暖和的被子里面,反而开始发起了抖来。
    这估计是真的被冻得太厉害了,万幸心想。
    陈晓白连忙又给他喝了几口红糖水,伸手一摸被窝,是热乎的。
    万幸上半身用手肘在床上撑着,双手托着下巴,打量着床上躺着的那人。
    他眉毛上像是有一小块疤,小拇指盖大小,十分不明显,只是位置正好在靠近眉尾的地方,不光是没什么戾气,反而多生了些许后世最流行的邪气的感觉。
    万幸白天也没来得及仔细打量,这会儿就着微弱的灯光一看,才发现这人的长相居然还挺好看。
    没多久,万中华便带着已经歇下去了的老孙头赶着进来了。
    老孙头大摇大摆一进来,看见再床边立着的万宝丫,当下乐的眼睛一眯,也没什么不快的情绪了,笑着说,“呦,小宝丫,今儿爷爷可算是看见你啦!”
    万幸回头一看,也乐了。
    老孙头前几天就在给张敏静看病了,也就是这两天张敏静夜里总说喘不上气,老孙头才算是搬了进来,在张敏静不舒服的时候,能看个对症。
    不过来的这几天万中华搬家正忙着,谁都抽不开身,万幸也没和老孙头打过什么正脸。
    万幸笑眯眯的打了个招呼,“孙爷爷好呀。”
    老孙头笑着抚自己胡须,“宝丫好,宝丫好。”
    说着,他也不耽误,拎着药箱走到了床边。
    万家新盖的房子一共有四个,带上灶屋和杂物间的话,算是有五间。
    万中华想的长远,给万幸和万志高都单独留了一间,还有一个,是留着以备不时之需的,毕竟下乡活动还在继续,听说再过阵子,石桥村会有一批下乡的青年过来。
    因为石桥村整体不算穷,所以这些青年应该会被安插在乡亲们家里住,他们家肯定是头一份。
    加上老四又是副大队长,他们家怎么都要做出表率的。
    这会儿这孩子躺的这间,就是一个新屋。
    虽然两个孩子还都没长大,但是依着万中华和陈晓白的意思,是打算再过两年,等万幸和万志高都长大一点了,就和他们分房睡的。
    不让宝丫分房,是因为时间还短,分房担心孩子不适应,也想再多培养培养感情。
    至于万志高嘛——这孩子虽然是不尿床了,可毕竟才四岁大,分房睡也不合适。
    几个屋里因为都是新屋,才全都铺着被子,打算年后再收起来,不会显得冷清,这才什么都有,比较齐全的。
    等再过一阵子,被褥什么的,就全都要收起来放着了。
    “受冻发烧了,问题不大,但是这孩子,摸着脉象看,像是积劳成疾,心事太多,这才一下子爆发了。”老孙头摸了摸胡须,给小孩开了点药,说道,“这几片药先吃着,退烧用的。不好的话,明天我再回村取些药来,今天晚上就得劳累你们两个守着,要是还一直发烧,情况不好可能得送医院去。”
    陈晓白连忙点头。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