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处置降卒之策
刘邦甚至怀疑扶苏是不是把他给忘了,只不过,一想起他一直以来负责退役老卒的培训工作,刘邦觉得,扶苏绝不会忘了他。
就算是看在了三万老卒的面子上,也不会忘了他。
扶苏当然不会忘了他,刘邦怎么说,也算是他手里一张相当不错的牌。至少从韩谈以及陈平汇报过来的情报来看,刘邦对于三万老卒的培训工作做的相当不错。
其手段也是颇为厚黑和值得称道的。
而这一次,扶苏将刘邦招来,则是想听听他的意见。
一进入大殿,刘邦立即恭恭敬敬行了大礼,二人见礼之后,扶苏便道:“刘邦,此次周文大军进攻我大秦,你知道多少?”
“启禀陛下,臣并未了解多少……”
旋即扶苏示意了韩谈一眼,当即韩谈便将整个事情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
待韩谈讲完之后,扶苏便道:“刘邦,此次我秦军若胜,这俘虏当如何处置?”
到了这个时候,扶苏自是不会再废什么话,单刀直入来的更直接一些。
刘邦略微思考一下,道:“臣方才听闻,这周文自陈县出发之时,人数并不多,可现在却有了二十万大军。臣以为,这其中必然裹挟着大量的百姓。”
“若秦军此次如同前番,将俘虏之人尽数处决,臣以为,陛下会失去山东各地的民心,而且会令山东各方势力同仇敌忾,恕臣直言,此举颇为不智!”
扶苏含笑不语,对于这一点,他自是明白,当年长平之战便是一个明证,按照白起的意思便是在杀掉赵军俘虏之后,利用邯郸人心惶惶之际,火速攻下邯郸,如此赵国从此便会一蹶不振。
可谁料朝中陡伸变故,秦王下令白起班师,如此攻赵的大好良机便错失了,当然,扶苏明白,这倒是不能怪秦昭襄王。
一则当时的白起已经是位列武安君,倘若白起攻下邯郸,届时立于朝堂之上,何人能敌?即便是白起一言不发,秦王也要询问他的意见。
如此一来,对于王位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
还有便是,倘若攻下邯郸,极有可能出现了情况便是令六国同仇敌忾,联手向秦国发起进攻。
要知道,当年齐国就是在五国联军的攻伐下,齐国只剩下最后两座城池。从六国顶尖的位置,一下子沦落到了末尾。
若非燕国换了乐毅,并且在齐国贪婪无度,大肆劫掠民财,田单也不会复国成功,可谁知道,新君即位,又立马将田单给踢了,齐国从此在列国之中,便是一个打酱油的存在,存在感极低。
就连最后,秦国覆灭六国之时,齐国也是未曾抵抗,直接开城投降。
而五国伐齐的根源便是在于齐国想要趁着联军攻打秦国之际,吞灭宋国,结果吞灭宋国之后的齐国,顿时令列国自危起来。
在秦国的领头之下,列国不仅顺势将齐国打的一个半死。
前车之鉴在此,身为秦王的嬴稷不得不如此考量。
刘邦略微思索,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道:“陛下,臣以为最为稳妥的做法便是将这些降卒留在关中。”
“其一,降卒之中的老弱分发田地,令其在关中耕作,自陛下上次抄没许多王公贵族訾产之后,关中已有许多土地,至今荒芜,无人耕种,如此一来,可一箭三雕,即可收拢部分降卒,又可产出粮食,同时可安稳民心。”
“其二,降卒之中的青壮应当纳入军队,臣闻山东各地有不少叛贼作乱,应需要不少军队镇压,此为上佳之选。”
听着刘邦的建议,扶苏微微点头,这些策略应该来说极为有效,对于底层百姓如何想的,扶苏觉得,刘邦的认识远远比自己的深刻。
“善!”扶苏手指关节轻轻敲击案几,道:“不过朕以为此事添上第三条如何?”
“凡欲回山东家乡者,皆可回乡,且可领些钱粮,供一路使用。”
这一次轮到刘邦瞪大眼睛了,方才他所说其实有所隐瞒,这一点他不是没有想到,只不过,刘邦认为,这样的策略实施起来不具备什么可能性。
说出这样的策略对于他来说,不甚保险。故而,他也就隐下不提。
却没想到扶苏已然想到了这一步,并且看样子还有意实施的样子,刘邦慌忙道:“陛下,若如此做法,只怕朝野会有所非议啊!”
扶苏“嗯”了一声,对于这一点,扶苏既然提出来,自是明白其中关节何在,以往被俘虏的降卒,哪里这般优待?
要知道,在战国时代,伐交频频,可没有什么“杀降不祥”之说,前有白起,后项羽刘邦,皆是干过杀降的勾当,虽说名声不怎么好听,可在时人看来,却并不是什么触犯道德底线的事情。
而似扶苏这般,简直就是极大的优待了!
“陛下宽恕这些人,愿意放他们回乡已是恩宠加身,又何必给这些人发放钱粮?”刘邦觉得,倘若朝野知道,自己和皇帝一块商议出这么一条出来,自己只怕要被喷的半身不遂。
扶苏作为皇帝自然没什么,毕竟朝野上下除了有数的几个,也没几个人敢和扶苏刚正面,可他刘邦就不同了,到时候只怕是朝野上下所有的火力都对准了他。
刘邦心中暗暗叫苦,事到如今,也只能将这件事与自己划清界限了!起码要告诉朝野,这件事压根不是自己牵的头,自己也曾尽心尽力劝阻过。
扶苏微微一笑,道:“若将这些降卒放归乡里,却又不给钱粮,试问朕岂不是要这些降卒饿死于半道之上,朕心何忍!”
此时扶苏眼中透出悲天悯人之色,瞧着扶苏这副样子,刘邦觉得,要么是自己眼前这位陛下真的仁善,要么就是这位陛下心中图谋甚多。
前者来说倒并不怎么样,甚至来说为君者如此还有些蠢,可要是后者,那只能说明,这位陛下实非易于之辈。
就算是看在了三万老卒的面子上,也不会忘了他。
扶苏当然不会忘了他,刘邦怎么说,也算是他手里一张相当不错的牌。至少从韩谈以及陈平汇报过来的情报来看,刘邦对于三万老卒的培训工作做的相当不错。
其手段也是颇为厚黑和值得称道的。
而这一次,扶苏将刘邦招来,则是想听听他的意见。
一进入大殿,刘邦立即恭恭敬敬行了大礼,二人见礼之后,扶苏便道:“刘邦,此次周文大军进攻我大秦,你知道多少?”
“启禀陛下,臣并未了解多少……”
旋即扶苏示意了韩谈一眼,当即韩谈便将整个事情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
待韩谈讲完之后,扶苏便道:“刘邦,此次我秦军若胜,这俘虏当如何处置?”
到了这个时候,扶苏自是不会再废什么话,单刀直入来的更直接一些。
刘邦略微思考一下,道:“臣方才听闻,这周文自陈县出发之时,人数并不多,可现在却有了二十万大军。臣以为,这其中必然裹挟着大量的百姓。”
“若秦军此次如同前番,将俘虏之人尽数处决,臣以为,陛下会失去山东各地的民心,而且会令山东各方势力同仇敌忾,恕臣直言,此举颇为不智!”
扶苏含笑不语,对于这一点,他自是明白,当年长平之战便是一个明证,按照白起的意思便是在杀掉赵军俘虏之后,利用邯郸人心惶惶之际,火速攻下邯郸,如此赵国从此便会一蹶不振。
可谁料朝中陡伸变故,秦王下令白起班师,如此攻赵的大好良机便错失了,当然,扶苏明白,这倒是不能怪秦昭襄王。
一则当时的白起已经是位列武安君,倘若白起攻下邯郸,届时立于朝堂之上,何人能敌?即便是白起一言不发,秦王也要询问他的意见。
如此一来,对于王位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
还有便是,倘若攻下邯郸,极有可能出现了情况便是令六国同仇敌忾,联手向秦国发起进攻。
要知道,当年齐国就是在五国联军的攻伐下,齐国只剩下最后两座城池。从六国顶尖的位置,一下子沦落到了末尾。
若非燕国换了乐毅,并且在齐国贪婪无度,大肆劫掠民财,田单也不会复国成功,可谁知道,新君即位,又立马将田单给踢了,齐国从此在列国之中,便是一个打酱油的存在,存在感极低。
就连最后,秦国覆灭六国之时,齐国也是未曾抵抗,直接开城投降。
而五国伐齐的根源便是在于齐国想要趁着联军攻打秦国之际,吞灭宋国,结果吞灭宋国之后的齐国,顿时令列国自危起来。
在秦国的领头之下,列国不仅顺势将齐国打的一个半死。
前车之鉴在此,身为秦王的嬴稷不得不如此考量。
刘邦略微思索,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道:“陛下,臣以为最为稳妥的做法便是将这些降卒留在关中。”
“其一,降卒之中的老弱分发田地,令其在关中耕作,自陛下上次抄没许多王公贵族訾产之后,关中已有许多土地,至今荒芜,无人耕种,如此一来,可一箭三雕,即可收拢部分降卒,又可产出粮食,同时可安稳民心。”
“其二,降卒之中的青壮应当纳入军队,臣闻山东各地有不少叛贼作乱,应需要不少军队镇压,此为上佳之选。”
听着刘邦的建议,扶苏微微点头,这些策略应该来说极为有效,对于底层百姓如何想的,扶苏觉得,刘邦的认识远远比自己的深刻。
“善!”扶苏手指关节轻轻敲击案几,道:“不过朕以为此事添上第三条如何?”
“凡欲回山东家乡者,皆可回乡,且可领些钱粮,供一路使用。”
这一次轮到刘邦瞪大眼睛了,方才他所说其实有所隐瞒,这一点他不是没有想到,只不过,刘邦认为,这样的策略实施起来不具备什么可能性。
说出这样的策略对于他来说,不甚保险。故而,他也就隐下不提。
却没想到扶苏已然想到了这一步,并且看样子还有意实施的样子,刘邦慌忙道:“陛下,若如此做法,只怕朝野会有所非议啊!”
扶苏“嗯”了一声,对于这一点,扶苏既然提出来,自是明白其中关节何在,以往被俘虏的降卒,哪里这般优待?
要知道,在战国时代,伐交频频,可没有什么“杀降不祥”之说,前有白起,后项羽刘邦,皆是干过杀降的勾当,虽说名声不怎么好听,可在时人看来,却并不是什么触犯道德底线的事情。
而似扶苏这般,简直就是极大的优待了!
“陛下宽恕这些人,愿意放他们回乡已是恩宠加身,又何必给这些人发放钱粮?”刘邦觉得,倘若朝野知道,自己和皇帝一块商议出这么一条出来,自己只怕要被喷的半身不遂。
扶苏作为皇帝自然没什么,毕竟朝野上下除了有数的几个,也没几个人敢和扶苏刚正面,可他刘邦就不同了,到时候只怕是朝野上下所有的火力都对准了他。
刘邦心中暗暗叫苦,事到如今,也只能将这件事与自己划清界限了!起码要告诉朝野,这件事压根不是自己牵的头,自己也曾尽心尽力劝阻过。
扶苏微微一笑,道:“若将这些降卒放归乡里,却又不给钱粮,试问朕岂不是要这些降卒饿死于半道之上,朕心何忍!”
此时扶苏眼中透出悲天悯人之色,瞧着扶苏这副样子,刘邦觉得,要么是自己眼前这位陛下真的仁善,要么就是这位陛下心中图谋甚多。
前者来说倒并不怎么样,甚至来说为君者如此还有些蠢,可要是后者,那只能说明,这位陛下实非易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