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老一辈儿的人,新皇的叔叔伯伯们,不少也跟着蠢蠢欲动。
作为大清最注重养生的一代人,他们的身子骨都不错,就算是天生有足疾的老七,身子骨那也是壮实的很,再干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可坐拥万里河山的人,都已经干脆利落的去养老了,年岁尚轻的人,放权放的也相当干脆利落。
他们有些人的爵位已经升无可升了,铁帽子王那基本上不用想,这玩意儿少得稀罕,非得立过大功劳,还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到位才行。
再干上个十年八年,其实也就这样了,都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该带的新人也都已经带出来了,足能够独当一面,与其继续殚精竭虑,那还不如把位置让给后辈!呢,也该让这些人撑撑场子。
九爷敏亲王是头一个想通的,他早些年就已经上奏朝廷,立了嫡子为世子,弘暲虽然是做技术的,但管理能力并不弱,十四在退出工部之后,统领工部的人就变成了弘暲和十三的弘昌。
可以说他在不在朝堂上,对于弘暲,已经是无所谓的事儿了,帮助不大。
至于几个庶子,他并非不在意,就算是偏心眼儿,但也没偏到把心都长歪了,只不过‘杀鸡焉用宰牛刀’,弘暲能解决的事儿,压根儿就不需要他这个做阿玛的撑腰,如此还能促进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
他虽然没有十四的本事,但却是长了脑子的,该不该做,自己用脑子分析就是了。
九爷在写告老折子之前,先去给十弟和五哥通了气儿,十弟就不说了,甭管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他一般都会拉着十弟一块,他们哥俩向来都是同甘共苦的。
五哥年岁可比他大,只比四哥小了一岁,四哥都在养老了,五哥的面容看起来比四哥还要老上几分,趁早也歇了吧。
要么说是会做生意的人呢,口才那不是一般的好,三个人的告老折子是一块呈上去的,走完固有的推让流程,批下来也是一块批的。
尤其是对这三位亲王手底下的人,朝堂上的位置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萝卜把位置空出来了,一连串儿的萝卜都能跟着换地方。
能不能抢到好位置,那可是至关重要的事儿。
三根‘老萝卜’,可没打算去圆明园养老,人家是亲哥俩,愿意凑到一块去,他们仨就不行了,谁乐意养老的时候,还愿意跟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住在一块。
太妃们不想在宫里头住着,都愿意搬出宫来跟儿子一块住,一则是出于亲情,二则不还是不太乐意瞧人家的脸色。
恒亲王照旧是住在府里头,敏亲王和敦亲王则是去了自家园子,自个儿去的,既没有带儿孙,也没有带福晋,前者要办差的办差,要读书的读书,后者人家有!自个儿的事儿要做。
这些个亲王福晋们,兜里就没有一个差银子的,若是比资产,好几个亲王加在一块都未必比得过一个福晋。
越有钱的人就越想着赚钱,想着赚天下所有人的钱,不光是大清之地,车马航船能到的地方,就都是能做生意的地方。
而且这几位是一点儿想要退休养老的念头都没有,这一点就比不上太上皇,人家坐拥万水千山的人,都能利利索索的放手,几个做生意的福晋,反倒是舍不得不做生意。
敏亲王和敦亲王这哥俩只能是相互作伴了,在园子里把之前没精力做的事情都做了,没时间玩的东西都玩儿了,甚至把戏班子都请到园子里去了,时不时的听个曲儿,也是享受。
敏亲王是出了名的能赚也能花,花起银钱来,都不带眨眼睛的,所以他的养老生活质量相当之高,都是花银子堆出来的。
后边的都跟着告老了,前边的哥哥们自然也呆不住,诚亲王和淳郡王告老也就是前后脚的事儿。
唯独众兄弟当中最为年长的理亲王,还坚持着,他跟其他兄弟不一样,他的差事原本就不在朝堂上,而是在朝堂之外的皇家学院,这差事对他来说轻松,而且他一旦退下来,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合适的院长了。
这也不难理解,十三哥跟四哥很像,都是闲不住的人,能干得动的时候,就不想歇下来,而且是把能办的差事都给办了,有点儿完美主义,还喜欢往自己身上揽差事,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十二哥可能还想再拼一把吧,之前办错了事儿,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只是个贝子,就算是为了儿女,十二哥应该也不愿意就只是一个贝子的爵位,尤其还是在兄弟们好多都做了亲王的情况下。
胤祯虽然能理解,但却并不会去同情十二哥,当年十二哥下手想着乱搅和的时候,就应该想过会有比今日更为惨烈的下场。
经历过了康熙年间的夺嫡之争,还能出手搅和几个皇子,不得不说,实在是自私到了极点,也难怪四哥会一直压着十二哥的爵位。
第95章 二更
叔叔伯伯们大都从朝廷告老,只担着爵位,而不再去掺和朝政,对于已经稳住了朝堂的新帝来说,利大于弊。
对于胤祯而言,也是好事儿。
四哥的自我圈禁终于结束,不过只是不再拒绝别人的探望,但本人还是不爱出去的,每个月进宫去看一次额娘,还是兄弟俩搭伴一块儿去。
也是,园子里边要什么有什么,也不缺少景致,更重要的是四哥认真做起了学问,也像养孩子一样养着六条狗狗,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出不出去的也就不重要了。
--
作为大清最注重养生的一代人,他们的身子骨都不错,就算是天生有足疾的老七,身子骨那也是壮实的很,再干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可坐拥万里河山的人,都已经干脆利落的去养老了,年岁尚轻的人,放权放的也相当干脆利落。
他们有些人的爵位已经升无可升了,铁帽子王那基本上不用想,这玩意儿少得稀罕,非得立过大功劳,还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到位才行。
再干上个十年八年,其实也就这样了,都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该带的新人也都已经带出来了,足能够独当一面,与其继续殚精竭虑,那还不如把位置让给后辈!呢,也该让这些人撑撑场子。
九爷敏亲王是头一个想通的,他早些年就已经上奏朝廷,立了嫡子为世子,弘暲虽然是做技术的,但管理能力并不弱,十四在退出工部之后,统领工部的人就变成了弘暲和十三的弘昌。
可以说他在不在朝堂上,对于弘暲,已经是无所谓的事儿了,帮助不大。
至于几个庶子,他并非不在意,就算是偏心眼儿,但也没偏到把心都长歪了,只不过‘杀鸡焉用宰牛刀’,弘暲能解决的事儿,压根儿就不需要他这个做阿玛的撑腰,如此还能促进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
他虽然没有十四的本事,但却是长了脑子的,该不该做,自己用脑子分析就是了。
九爷在写告老折子之前,先去给十弟和五哥通了气儿,十弟就不说了,甭管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他一般都会拉着十弟一块,他们哥俩向来都是同甘共苦的。
五哥年岁可比他大,只比四哥小了一岁,四哥都在养老了,五哥的面容看起来比四哥还要老上几分,趁早也歇了吧。
要么说是会做生意的人呢,口才那不是一般的好,三个人的告老折子是一块呈上去的,走完固有的推让流程,批下来也是一块批的。
尤其是对这三位亲王手底下的人,朝堂上的位置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萝卜把位置空出来了,一连串儿的萝卜都能跟着换地方。
能不能抢到好位置,那可是至关重要的事儿。
三根‘老萝卜’,可没打算去圆明园养老,人家是亲哥俩,愿意凑到一块去,他们仨就不行了,谁乐意养老的时候,还愿意跟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住在一块。
太妃们不想在宫里头住着,都愿意搬出宫来跟儿子一块住,一则是出于亲情,二则不还是不太乐意瞧人家的脸色。
恒亲王照旧是住在府里头,敏亲王和敦亲王则是去了自家园子,自个儿去的,既没有带儿孙,也没有带福晋,前者要办差的办差,要读书的读书,后者人家有!自个儿的事儿要做。
这些个亲王福晋们,兜里就没有一个差银子的,若是比资产,好几个亲王加在一块都未必比得过一个福晋。
越有钱的人就越想着赚钱,想着赚天下所有人的钱,不光是大清之地,车马航船能到的地方,就都是能做生意的地方。
而且这几位是一点儿想要退休养老的念头都没有,这一点就比不上太上皇,人家坐拥万水千山的人,都能利利索索的放手,几个做生意的福晋,反倒是舍不得不做生意。
敏亲王和敦亲王这哥俩只能是相互作伴了,在园子里把之前没精力做的事情都做了,没时间玩的东西都玩儿了,甚至把戏班子都请到园子里去了,时不时的听个曲儿,也是享受。
敏亲王是出了名的能赚也能花,花起银钱来,都不带眨眼睛的,所以他的养老生活质量相当之高,都是花银子堆出来的。
后边的都跟着告老了,前边的哥哥们自然也呆不住,诚亲王和淳郡王告老也就是前后脚的事儿。
唯独众兄弟当中最为年长的理亲王,还坚持着,他跟其他兄弟不一样,他的差事原本就不在朝堂上,而是在朝堂之外的皇家学院,这差事对他来说轻松,而且他一旦退下来,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合适的院长了。
这也不难理解,十三哥跟四哥很像,都是闲不住的人,能干得动的时候,就不想歇下来,而且是把能办的差事都给办了,有点儿完美主义,还喜欢往自己身上揽差事,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十二哥可能还想再拼一把吧,之前办错了事儿,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只是个贝子,就算是为了儿女,十二哥应该也不愿意就只是一个贝子的爵位,尤其还是在兄弟们好多都做了亲王的情况下。
胤祯虽然能理解,但却并不会去同情十二哥,当年十二哥下手想着乱搅和的时候,就应该想过会有比今日更为惨烈的下场。
经历过了康熙年间的夺嫡之争,还能出手搅和几个皇子,不得不说,实在是自私到了极点,也难怪四哥会一直压着十二哥的爵位。
第95章 二更
叔叔伯伯们大都从朝廷告老,只担着爵位,而不再去掺和朝政,对于已经稳住了朝堂的新帝来说,利大于弊。
对于胤祯而言,也是好事儿。
四哥的自我圈禁终于结束,不过只是不再拒绝别人的探望,但本人还是不爱出去的,每个月进宫去看一次额娘,还是兄弟俩搭伴一块儿去。
也是,园子里边要什么有什么,也不缺少景致,更重要的是四哥认真做起了学问,也像养孩子一样养着六条狗狗,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出不出去的也就不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