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已经在养心殿交出过膝盖的高静姝,自然而然一视同仁,在长春宫给皇后行了跪拜礼。
照礼,非正式场合,贵妃对皇后行个半蹲礼即可,若要郑重些也可以行万福礼。谁知这样不年不节的,贵妃忽然扎扎实实跪了一遭,皇后宫中都有些惊讶。
于是一位穿着打扮看起来就颇有地位的嬷嬷,从皇后身边“刷”地瞬移到高静姝右侧,连忙把她扶了起来,以表皇后对贵妃的看重。
高静姝由一位头发半白的老人搀着起身,下意识就道了谢。然后就从这位嬷嬷眼中看到了‘我一定是老眼昏花见了鬼’这样的惊诧。
高静姝:……
“贵妃坐吧。”
皇后有一把和气温婉的嗓音,比起宫女们的训练有素的婉转,她的声音里则带着温柔的感情。
高静姝这才抬头看了看自己另一位顶头上司。
乾隆的元后,出身满洲大姓富察氏,正经上三旗出身。
有个好姓不说,亲人也都一个比一个给力:阿玛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一位伯父马齐是三朝重臣,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也称得上位高权重。更不必说以后鼎鼎大名的傅恒和福康安——不姓爱新觉罗还能封王。可见这一家子稳稳坐在乾隆的心坎上。
高贵妃的亲爹高斌和伯父高麟,虽然也都是皇上心腹重臣,高家如今也算是炙手可热,在朝上颇有话语权,但跟富察家的根基一比却要黯然失色,后宫旁的妃嫔母家就更是拍马也赶不上。
高静姝不由打量这位出身高贵的天之娇女,一朝国母。
富察皇后果然换过了家常衣裳,身上是半新不旧的云紫色葡萄暗纹旗装,梳了最简单式样的小两把头,发髻上也只压了几朵通草绒花,清朗朴素。
全身上下唯有耳下一对东珠坠子华贵些,但高静姝坐的近,视力又好,看得出珍珠下头的金托颜色也不是金黄明亮,显然不是新制的耳坠,而是戴惯了的旧物。
这样的打扮,除了东珠特殊的尊贵性,旁的真是连宫里的嫔位也没有这样简约朴素的。
可富察皇后这般穿戴了,却丝毫不损她通身气度。
高静姝一打眼见她,脑海里就只剩下“国泰民安”四个字,只看富察皇后往这一坐,无端就觉得是盛世国母的气度。(注1)
高静姝深吸一口气积攒些力气,再次起身离座福身请罪。
“臣妾任性,给娘娘添麻烦了。”
这话她说的很真心。
平心而论,高贵妃虽然是个心善的好人,但同样也是个众所周知的“蠢人”。像是身子不舒服就挖皇后墙角,让皇上移驾这种事,贵妃说干就干,还干的毫无心理负担。
因为没有心理负担,就更没有什么歉疚之情,次日见了皇后连客气一句都一概免却,一派理直气壮的天然。你不能说她使坏,但她确实给人添堵。
对皇后尚且如此,何况别人。
天长日久,连贵妃这种稀里糊涂的粗神经,都感觉出来六宫没一个喜欢她的。
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朋友——高贵妃在后宫混的还不如秦桧。
在高静姝这里,感受就更鲜明一点:贵妃得罪了皇帝后生病共计十三天,除了跟她同住一宫的平答应,碍于规矩不得不在她门口站岗外,其余竟无一人探视问候,可见人缘差的令人发指。
虽然后宫里的来往应酬九成九不是出自真心,可贵妃能做到让别人连假意都不乐意给,众志成城孤立她,也算是孤臣的典范了。
所以高静姝这一次请安是做足了唾面自干准备的。
皇后给点脸子看都是应该的——于私,这位夫君的爱妾曾经挖过自己的墙角,还不止一次;于公,贵妃这样的妃嫔之首公然惹恼皇上,难免叫人说一句皇后管束后宫不当,连累了皇后的名声。
“木槿,扶着贵妃,再不许叫她起身了。”皇后见高贵妃说了两句请罪话就摇摇摆摆,立刻吩咐木槿扶着她坐下。
高静姝也没强撑,直接坐回来:这身子是真的不行,要是贵妃请安晕在长春宫,皇后只怕要烦死了——那就不是来请罪,而是来结仇了。
她用帕子擦了擦额角的冷汗,抬起头,正撞上皇后的目光。
温和里带着些怜悯。
皇后开口:“贵妃,你坐着不必起身,本宫准备了些东西,你仔细瞧瞧。”
自有宫女呈上几本厚厚的灰绢面册子,见贵妃是真的手无缚鸡之力,还体贴的替她捧着。
高静姝一怔。
繁体字她虽然一时写不惯,但还是能看懂的,何况面前的几本册子上也不是什么生僻的字,只是妃嫔每月用度的账目。
皇后为什么特意给她看账本?
况且她打眼一看,这是己未年的账目,算来,乃是乾隆四年。
四年前的账目?
注1:本文皇后的原型为历史上记载的富察皇后,“贤惠简朴,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
而皇后与贵妃的关系也参照慧贤皇贵妃册谥祭文中“悼切中宫,谓失同心之益友”之句。史书工笔中两人为同心益友,关系和睦。
第11章 劝说
宫女捧着的账目里,夹了两片黑檀书签。
皇后并没有卖关子,见高静姝目光落在第一张书签处,就开门见山道:“养心殿后头的下人围房里,住过不少答应和官女子。原本她们的份例都是从养心殿走,打己未年起,也就是四年前,皇上才立了规矩,凡有了位份,账目就报到后宫里来。”
--
照礼,非正式场合,贵妃对皇后行个半蹲礼即可,若要郑重些也可以行万福礼。谁知这样不年不节的,贵妃忽然扎扎实实跪了一遭,皇后宫中都有些惊讶。
于是一位穿着打扮看起来就颇有地位的嬷嬷,从皇后身边“刷”地瞬移到高静姝右侧,连忙把她扶了起来,以表皇后对贵妃的看重。
高静姝由一位头发半白的老人搀着起身,下意识就道了谢。然后就从这位嬷嬷眼中看到了‘我一定是老眼昏花见了鬼’这样的惊诧。
高静姝:……
“贵妃坐吧。”
皇后有一把和气温婉的嗓音,比起宫女们的训练有素的婉转,她的声音里则带着温柔的感情。
高静姝这才抬头看了看自己另一位顶头上司。
乾隆的元后,出身满洲大姓富察氏,正经上三旗出身。
有个好姓不说,亲人也都一个比一个给力:阿玛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一位伯父马齐是三朝重臣,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也称得上位高权重。更不必说以后鼎鼎大名的傅恒和福康安——不姓爱新觉罗还能封王。可见这一家子稳稳坐在乾隆的心坎上。
高贵妃的亲爹高斌和伯父高麟,虽然也都是皇上心腹重臣,高家如今也算是炙手可热,在朝上颇有话语权,但跟富察家的根基一比却要黯然失色,后宫旁的妃嫔母家就更是拍马也赶不上。
高静姝不由打量这位出身高贵的天之娇女,一朝国母。
富察皇后果然换过了家常衣裳,身上是半新不旧的云紫色葡萄暗纹旗装,梳了最简单式样的小两把头,发髻上也只压了几朵通草绒花,清朗朴素。
全身上下唯有耳下一对东珠坠子华贵些,但高静姝坐的近,视力又好,看得出珍珠下头的金托颜色也不是金黄明亮,显然不是新制的耳坠,而是戴惯了的旧物。
这样的打扮,除了东珠特殊的尊贵性,旁的真是连宫里的嫔位也没有这样简约朴素的。
可富察皇后这般穿戴了,却丝毫不损她通身气度。
高静姝一打眼见她,脑海里就只剩下“国泰民安”四个字,只看富察皇后往这一坐,无端就觉得是盛世国母的气度。(注1)
高静姝深吸一口气积攒些力气,再次起身离座福身请罪。
“臣妾任性,给娘娘添麻烦了。”
这话她说的很真心。
平心而论,高贵妃虽然是个心善的好人,但同样也是个众所周知的“蠢人”。像是身子不舒服就挖皇后墙角,让皇上移驾这种事,贵妃说干就干,还干的毫无心理负担。
因为没有心理负担,就更没有什么歉疚之情,次日见了皇后连客气一句都一概免却,一派理直气壮的天然。你不能说她使坏,但她确实给人添堵。
对皇后尚且如此,何况别人。
天长日久,连贵妃这种稀里糊涂的粗神经,都感觉出来六宫没一个喜欢她的。
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朋友——高贵妃在后宫混的还不如秦桧。
在高静姝这里,感受就更鲜明一点:贵妃得罪了皇帝后生病共计十三天,除了跟她同住一宫的平答应,碍于规矩不得不在她门口站岗外,其余竟无一人探视问候,可见人缘差的令人发指。
虽然后宫里的来往应酬九成九不是出自真心,可贵妃能做到让别人连假意都不乐意给,众志成城孤立她,也算是孤臣的典范了。
所以高静姝这一次请安是做足了唾面自干准备的。
皇后给点脸子看都是应该的——于私,这位夫君的爱妾曾经挖过自己的墙角,还不止一次;于公,贵妃这样的妃嫔之首公然惹恼皇上,难免叫人说一句皇后管束后宫不当,连累了皇后的名声。
“木槿,扶着贵妃,再不许叫她起身了。”皇后见高贵妃说了两句请罪话就摇摇摆摆,立刻吩咐木槿扶着她坐下。
高静姝也没强撑,直接坐回来:这身子是真的不行,要是贵妃请安晕在长春宫,皇后只怕要烦死了——那就不是来请罪,而是来结仇了。
她用帕子擦了擦额角的冷汗,抬起头,正撞上皇后的目光。
温和里带着些怜悯。
皇后开口:“贵妃,你坐着不必起身,本宫准备了些东西,你仔细瞧瞧。”
自有宫女呈上几本厚厚的灰绢面册子,见贵妃是真的手无缚鸡之力,还体贴的替她捧着。
高静姝一怔。
繁体字她虽然一时写不惯,但还是能看懂的,何况面前的几本册子上也不是什么生僻的字,只是妃嫔每月用度的账目。
皇后为什么特意给她看账本?
况且她打眼一看,这是己未年的账目,算来,乃是乾隆四年。
四年前的账目?
注1:本文皇后的原型为历史上记载的富察皇后,“贤惠简朴,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
而皇后与贵妃的关系也参照慧贤皇贵妃册谥祭文中“悼切中宫,谓失同心之益友”之句。史书工笔中两人为同心益友,关系和睦。
第11章 劝说
宫女捧着的账目里,夹了两片黑檀书签。
皇后并没有卖关子,见高静姝目光落在第一张书签处,就开门见山道:“养心殿后头的下人围房里,住过不少答应和官女子。原本她们的份例都是从养心殿走,打己未年起,也就是四年前,皇上才立了规矩,凡有了位份,账目就报到后宫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