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页
农政司成立的种种事宜一直忙到了年底。朝上的反对声音越来越被压制,最后消失在梁州传来的丰收消息里。
春收小麦大丰收,秋收杂粮大丰收。四皇子和程珮仪远在京城,却收到了梁州百姓送来的万民伞。
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憋回去了,没人这么没眼色这时候还冲上去当炮灰。
皇帝这个年过得那个开心呀。他想了想,发现自从程珮仪才能越来越显,他每年秋收之后就十分顺心畅快。
程家丫头难不成真是天上下来的神农?
“神农”程珮仪过了年又提出要离京去调研。觉得自己非常圣明才换来如此“神农”的皇帝心情很好地大笔一挥同意了。他写了一道圣旨,赐了一块金牌,作为程珮仪的护身符,护着她名正言顺走出了京城。
程珮仪带走了弟弟,留下已经嫁人、十分能干的翠茵管理庄子上的私事。至于神农庄大部分公事,她交给了名正言顺的农政司长官盛王四皇子。
离开京城,程珮仪并没有特地的目的地,她更像是写地志,到了一处地方就详细记录当地的水、土、气候、作物、生物……了解充分后再离开去往下一个地方。
她走了一年多,过年也没有回京。但是她的名字还是不停在朝上响起,因为她虽然不研究种地了,她教过的学生还在研究,新的发现还在不断涌现,而她本人,一年多来,给朝廷递交了三个提高效率减轻劳力的农具改良图纸。
这些图纸都是受各地劳动人民的启发,在他们当地改进的农具基础上,用更科学的方式进一步改进。
农政司彻底在朝廷里站稳了脚跟。
四皇子受够了朝廷上天天的唇枪舌剑,他拿了皇帝的圣旨,带着一队手下,也跑出京城了。
楚王预感老四必然会和程珮仪汇合。照理说,跟着出京和程珮仪一起办事,这更有利于他积攒名声获得民意支持。但是皇位这种事,说到底最重要的不是民意,是圣意。楚王没有四皇子这么潇洒,说走就直接走了,他顾虑重重,怕自己一旦离开皇兄视线,老三和老五会重新获得圣心,被皇帝原谅并信任。
而楚王府的情形也让他离不开。楚王妃怀孕了,皇后得到皇帝的旨意向楚王妃关心王府后院,楚王妃听弦歌知雅意,主动向皇后求了侧妃。家世不高但也清贵的侧妃不日就要入府,楚王如何能离开?
基于种种考量,楚王决定放弃程珮仪这条线,专心在京城布局。
第656章 穿越古代去种田18
走出京城对程珮仪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大魏的环境和原主脑中的现代社会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从前很多成就都是基于现代的知识, 仗着大魏不曾有过拿出来就成了大突破, 但是走在民间, 程珮仪观察各地百姓的种植情况,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发展的空间,更甚者,她从百姓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许多原主记忆里不曾有的知识。
从前她觉得自己相比于原主已经非常接地气了, 但是游历民间, 程珮仪发现并不够,再先进的知识都要贴合实际,直到亲自来到农民之中,她才真正知道他们现在缺少什么, 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帮他们做什么。
所以起初的近两年, 程珮仪交给皇帝的答卷都是关于农具的。因为她发现大魏农民的农具太落后了,弥补这一落后的,是农民们勤劳耐苦的品质。
第三年, 程珮仪在某地和当地官员给百姓挖水渠的时候,遇见了四皇子。
“自从离开京城, 我一路听着你的传说。”四皇子看到程珮仪,笑着说。
“你怎么也出来了?农政司谁管?”程珮仪他乡遇故知,眼睛亮了,十分欢喜。
“还是我管,”四皇子示意她看后面的随从, “他们会帮忙传递消息,神农庄我交给楚王暂管了,我既然掌管农政司,坐在衙门如何知道天下农事?自然要出来亲自视察。”
程珮仪眼神玩味:“果真?”
四皇子摸了摸鼻子 ,没在外头多说,用沉默糊弄过去了。
程珮仪了然,不再追问,重新投入到眼前的事情。四皇子见状,跟在边上一边让随从帮力所能及的忙,一边听程珮仪讲述这里的情况。
当地的官员看到盛王心中忐忑,结果转眼就看到这位盛王极其自然地站在了丰和县主身后,一副以县主为主的模样,心中纳罕。
天黑收工,程珮仪带着四皇子回到自己暂住的驿馆,来不及叙旧,先钻进屋子洗澡收拾一身的泥和汗,等到两人清清爽爽地坐下来,已经月上中天了。
一王爷一县主,对坐在驿馆简陋的木桌上,桌上摆着两荤三素一汤,两碗白米饭。
四皇子看着虽然瘦了但精神十足的程珮仪:“这几年你过得不错。”
程珮仪笑:“天高任鸟飞,自然是不错的。对了,我这三年写了许多札记,对你肯定有用,回头我拿给你看。”
四皇子眼睛一亮,感激点头。
“京城发生什么事了吗?你这是逃出来了?”程珮仪突然了然地问。
四皇子笑了一声,也没有被看出本质的心虚:“一个个人大了,权力大了,就越来越贪心想要更多了,站得越高眼里就看不到底层,只盯着利益权柄,呆久了心里实在憋得慌,心寒又厌恶。”
程珮仪默了一下,说:“出来看看也好,省得搅和进去。皇上是个明君,不会把大魏的未来交给自私自利之人。”
--
春收小麦大丰收,秋收杂粮大丰收。四皇子和程珮仪远在京城,却收到了梁州百姓送来的万民伞。
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憋回去了,没人这么没眼色这时候还冲上去当炮灰。
皇帝这个年过得那个开心呀。他想了想,发现自从程珮仪才能越来越显,他每年秋收之后就十分顺心畅快。
程家丫头难不成真是天上下来的神农?
“神农”程珮仪过了年又提出要离京去调研。觉得自己非常圣明才换来如此“神农”的皇帝心情很好地大笔一挥同意了。他写了一道圣旨,赐了一块金牌,作为程珮仪的护身符,护着她名正言顺走出了京城。
程珮仪带走了弟弟,留下已经嫁人、十分能干的翠茵管理庄子上的私事。至于神农庄大部分公事,她交给了名正言顺的农政司长官盛王四皇子。
离开京城,程珮仪并没有特地的目的地,她更像是写地志,到了一处地方就详细记录当地的水、土、气候、作物、生物……了解充分后再离开去往下一个地方。
她走了一年多,过年也没有回京。但是她的名字还是不停在朝上响起,因为她虽然不研究种地了,她教过的学生还在研究,新的发现还在不断涌现,而她本人,一年多来,给朝廷递交了三个提高效率减轻劳力的农具改良图纸。
这些图纸都是受各地劳动人民的启发,在他们当地改进的农具基础上,用更科学的方式进一步改进。
农政司彻底在朝廷里站稳了脚跟。
四皇子受够了朝廷上天天的唇枪舌剑,他拿了皇帝的圣旨,带着一队手下,也跑出京城了。
楚王预感老四必然会和程珮仪汇合。照理说,跟着出京和程珮仪一起办事,这更有利于他积攒名声获得民意支持。但是皇位这种事,说到底最重要的不是民意,是圣意。楚王没有四皇子这么潇洒,说走就直接走了,他顾虑重重,怕自己一旦离开皇兄视线,老三和老五会重新获得圣心,被皇帝原谅并信任。
而楚王府的情形也让他离不开。楚王妃怀孕了,皇后得到皇帝的旨意向楚王妃关心王府后院,楚王妃听弦歌知雅意,主动向皇后求了侧妃。家世不高但也清贵的侧妃不日就要入府,楚王如何能离开?
基于种种考量,楚王决定放弃程珮仪这条线,专心在京城布局。
第656章 穿越古代去种田18
走出京城对程珮仪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大魏的环境和原主脑中的现代社会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从前很多成就都是基于现代的知识, 仗着大魏不曾有过拿出来就成了大突破, 但是走在民间, 程珮仪观察各地百姓的种植情况,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发展的空间,更甚者,她从百姓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许多原主记忆里不曾有的知识。
从前她觉得自己相比于原主已经非常接地气了, 但是游历民间, 程珮仪发现并不够,再先进的知识都要贴合实际,直到亲自来到农民之中,她才真正知道他们现在缺少什么, 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帮他们做什么。
所以起初的近两年, 程珮仪交给皇帝的答卷都是关于农具的。因为她发现大魏农民的农具太落后了,弥补这一落后的,是农民们勤劳耐苦的品质。
第三年, 程珮仪在某地和当地官员给百姓挖水渠的时候,遇见了四皇子。
“自从离开京城, 我一路听着你的传说。”四皇子看到程珮仪,笑着说。
“你怎么也出来了?农政司谁管?”程珮仪他乡遇故知,眼睛亮了,十分欢喜。
“还是我管,”四皇子示意她看后面的随从, “他们会帮忙传递消息,神农庄我交给楚王暂管了,我既然掌管农政司,坐在衙门如何知道天下农事?自然要出来亲自视察。”
程珮仪眼神玩味:“果真?”
四皇子摸了摸鼻子 ,没在外头多说,用沉默糊弄过去了。
程珮仪了然,不再追问,重新投入到眼前的事情。四皇子见状,跟在边上一边让随从帮力所能及的忙,一边听程珮仪讲述这里的情况。
当地的官员看到盛王心中忐忑,结果转眼就看到这位盛王极其自然地站在了丰和县主身后,一副以县主为主的模样,心中纳罕。
天黑收工,程珮仪带着四皇子回到自己暂住的驿馆,来不及叙旧,先钻进屋子洗澡收拾一身的泥和汗,等到两人清清爽爽地坐下来,已经月上中天了。
一王爷一县主,对坐在驿馆简陋的木桌上,桌上摆着两荤三素一汤,两碗白米饭。
四皇子看着虽然瘦了但精神十足的程珮仪:“这几年你过得不错。”
程珮仪笑:“天高任鸟飞,自然是不错的。对了,我这三年写了许多札记,对你肯定有用,回头我拿给你看。”
四皇子眼睛一亮,感激点头。
“京城发生什么事了吗?你这是逃出来了?”程珮仪突然了然地问。
四皇子笑了一声,也没有被看出本质的心虚:“一个个人大了,权力大了,就越来越贪心想要更多了,站得越高眼里就看不到底层,只盯着利益权柄,呆久了心里实在憋得慌,心寒又厌恶。”
程珮仪默了一下,说:“出来看看也好,省得搅和进去。皇上是个明君,不会把大魏的未来交给自私自利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