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向繇笑了:“殿下圣明,就是这个道理。”
夏舟:“眼下南境大局无非两端,一是西南沿海的战事,二是……”
“二是东南两朝对峙。”
向繇没有许他继续说下去,忽然接口,“殿下毕竟是高辛氏的嫡脉,名正言顺,东朝此等伪朝,我们虽难以分遐与它计较,却也不能任由辛涧猖狂。”
夏舟垂头赶紧道:“向副说得是。”
这话细听逻辑不通,显然是为了遮掩什么,辛鸾不动声色地把杯盏里的酒水喝了:他知道今日不简单,他在等着这主从二人唱和着,什么时候把话驶入正港。
“殿下有所不知……”
终于,向繇缓缓道,“西南前方战事吃紧,阳江、石城,呈两面作战之局势,上一仗,主将江风华与主公配合不当,濉蒲失利,已让我军失了一手先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已届决战之机,若是不能遥相呼应,接下来的仗只怕是要艰难,前几日主公回来还与我说到此事……”
辛鸾瞥了一眼陶滦,绷住脸颊,心中忽然有不好的预感。
向繇侃侃而谈,口气居然很是推心置腹,“正巧陶将军一直关切前线局势,向我打听战况,十余年前,我与陶将军本也就是赤炎同僚,我没有瞒他,他听闻后有心主动请缨,可卑职知道,陶将军是您的爱将,受您直接统辖,我担心他贸然请求,您会多心,这才今日斗胆请了您和陶将军一起过来,共同恳请殿下应允。”
辛鸾不置可否,“咣”地一声,不轻不重地把青釉酒杯一磕。
这南境还有没有天理了!现在的人都敢当着主人的面明抢东西了吗?!
·
“国君有道,可以辅佐,国君无道,可以推翻……所做不过是以有道伐无道。”
下山城,壬区。
几个赤炎主将凭江而立,远近无人、漫不经心地闲谈。
“啧。”申豪带着点玩世不恭的意思,“巢老大,你这论调可有点丹口孔雀了啊。”
巢瑞:“怎么?中君丹口孔雀不好吗?”
申豪:“太圆滑!太置身事外!嘴上还大道理一堆,我可受不了他!”
何方归:“他是左右不讨好,明明赤炎出身,可是将军们都不觉得他是将军,明明掌中境十五年,可是官僚又不认他是官僚,这样四方不入还地位稳固的人,的确少见。”
他们刚刚在聊投奔辛鸾的原因。
申豪说自己纯粹是没有多想,觉得小太子该继承王位,所以就来迎了。
“想那么多干嘛,要先往前走了才能看得清楚啊。”此生哪怕注定于黑暗中摸索,他也认定他的方向,一往无前,绝不回头,“我现在最怕的是赤炎其他的主将还在被辛涧蒙在鼓里而不自知。”
申豪说了两句,忽然觉得丧气,道:“我们且别扯这么虚的罢——巢老大,我有个事要打听,我记得宫变之后,辛涧调令是让你和三番蔡老将军、陶将军,就近戍卫神京吧?当时正是先帝刚刚薨逝的时候,你们进了神京,就没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巢瑞:“先帝骤然薨逝,我们这些老家伙悲痛震惊都来不及,匆匆赶到神京,人马都没怎么整戍就直奔宫里,当时人手太杂乱了,实在是没有注意太多,等再察觉出有些古怪,察觉自己好似被软禁时,亲自调查时已什么都查不到了。”
“察觉自己被软禁”,这话说得悲怆又无奈,可是将军百战死,他们这些赤炎主将心里都有数,家国政权变乱当前,高辛氏理应防备自己,那个时候三个将军都有这个心思,总以为辛涧是正常的软禁,等政权平稳过度,总还会顾着着同袍之谊……他们哪里知道,辛涧所图更深。
何方归:“我记得胥会是赤炎哪个主将的学生?”
巢瑞:“是,他是老陶的学生。”
“陶将军就没觉得自己的学生是被冤枉的?”
申豪十分不能理解,“胥会戍守宫廷那么久,听说在神京的权贵子弟圈子威望很高,就是我也听过他的令名,陶将军既然是亲手带的他,他人品如何会没有数?怎么被人指控为叛国就叛国了?”
元月到南殷墟之变,共四十余日,那么长的时间,虽然说陶将军为人沉稳内敛,很少表达自己,但申豪真的想不懂,既然那是自己的学生,何以当时陶滦将军不敢说一句话,何以一句的质疑都没有呢!可他设若真的毫不怀疑,又为什么是继他之后第一批到达南境的赤炎主将呢!
巢瑞老将军沉吟了,夜色中滚滚河流在前,他迟疑道,“小豪你还是年轻,老陶那人你不清楚,我了解得深些……”
·
昭然若揭了!
辛鸾眉头紧蹙,急剧地思索。一个时辰前,徐斌还说让他明哲保身,按兵不动,先在申不亥和向繇两方机变周旋,谁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向繇这忽然就出手了。
财权、军权,现在辛鸾手中的财力勉强糊口不止一提,悲门的事情他还在犹豫观望、难以启齿,唯独确定的手中兵权是实打实的,四位良将:五番陶滦、七番何方归、十一番申豪、十四番巢瑞。
可就在渝都两大势力,申不亥还没头苍蝇一样走一道“太子妃”的死棋的时候,向繇已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策反”了他手下一员大将!并且这一招明显是连手式,只要第一步成功了,下一次他可以再拿同样的理由煽动和南境联系更紧密的申豪也去西南沿海出兵。
--
夏舟:“眼下南境大局无非两端,一是西南沿海的战事,二是……”
“二是东南两朝对峙。”
向繇没有许他继续说下去,忽然接口,“殿下毕竟是高辛氏的嫡脉,名正言顺,东朝此等伪朝,我们虽难以分遐与它计较,却也不能任由辛涧猖狂。”
夏舟垂头赶紧道:“向副说得是。”
这话细听逻辑不通,显然是为了遮掩什么,辛鸾不动声色地把杯盏里的酒水喝了:他知道今日不简单,他在等着这主从二人唱和着,什么时候把话驶入正港。
“殿下有所不知……”
终于,向繇缓缓道,“西南前方战事吃紧,阳江、石城,呈两面作战之局势,上一仗,主将江风华与主公配合不当,濉蒲失利,已让我军失了一手先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已届决战之机,若是不能遥相呼应,接下来的仗只怕是要艰难,前几日主公回来还与我说到此事……”
辛鸾瞥了一眼陶滦,绷住脸颊,心中忽然有不好的预感。
向繇侃侃而谈,口气居然很是推心置腹,“正巧陶将军一直关切前线局势,向我打听战况,十余年前,我与陶将军本也就是赤炎同僚,我没有瞒他,他听闻后有心主动请缨,可卑职知道,陶将军是您的爱将,受您直接统辖,我担心他贸然请求,您会多心,这才今日斗胆请了您和陶将军一起过来,共同恳请殿下应允。”
辛鸾不置可否,“咣”地一声,不轻不重地把青釉酒杯一磕。
这南境还有没有天理了!现在的人都敢当着主人的面明抢东西了吗?!
·
“国君有道,可以辅佐,国君无道,可以推翻……所做不过是以有道伐无道。”
下山城,壬区。
几个赤炎主将凭江而立,远近无人、漫不经心地闲谈。
“啧。”申豪带着点玩世不恭的意思,“巢老大,你这论调可有点丹口孔雀了啊。”
巢瑞:“怎么?中君丹口孔雀不好吗?”
申豪:“太圆滑!太置身事外!嘴上还大道理一堆,我可受不了他!”
何方归:“他是左右不讨好,明明赤炎出身,可是将军们都不觉得他是将军,明明掌中境十五年,可是官僚又不认他是官僚,这样四方不入还地位稳固的人,的确少见。”
他们刚刚在聊投奔辛鸾的原因。
申豪说自己纯粹是没有多想,觉得小太子该继承王位,所以就来迎了。
“想那么多干嘛,要先往前走了才能看得清楚啊。”此生哪怕注定于黑暗中摸索,他也认定他的方向,一往无前,绝不回头,“我现在最怕的是赤炎其他的主将还在被辛涧蒙在鼓里而不自知。”
申豪说了两句,忽然觉得丧气,道:“我们且别扯这么虚的罢——巢老大,我有个事要打听,我记得宫变之后,辛涧调令是让你和三番蔡老将军、陶将军,就近戍卫神京吧?当时正是先帝刚刚薨逝的时候,你们进了神京,就没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巢瑞:“先帝骤然薨逝,我们这些老家伙悲痛震惊都来不及,匆匆赶到神京,人马都没怎么整戍就直奔宫里,当时人手太杂乱了,实在是没有注意太多,等再察觉出有些古怪,察觉自己好似被软禁时,亲自调查时已什么都查不到了。”
“察觉自己被软禁”,这话说得悲怆又无奈,可是将军百战死,他们这些赤炎主将心里都有数,家国政权变乱当前,高辛氏理应防备自己,那个时候三个将军都有这个心思,总以为辛涧是正常的软禁,等政权平稳过度,总还会顾着着同袍之谊……他们哪里知道,辛涧所图更深。
何方归:“我记得胥会是赤炎哪个主将的学生?”
巢瑞:“是,他是老陶的学生。”
“陶将军就没觉得自己的学生是被冤枉的?”
申豪十分不能理解,“胥会戍守宫廷那么久,听说在神京的权贵子弟圈子威望很高,就是我也听过他的令名,陶将军既然是亲手带的他,他人品如何会没有数?怎么被人指控为叛国就叛国了?”
元月到南殷墟之变,共四十余日,那么长的时间,虽然说陶将军为人沉稳内敛,很少表达自己,但申豪真的想不懂,既然那是自己的学生,何以当时陶滦将军不敢说一句话,何以一句的质疑都没有呢!可他设若真的毫不怀疑,又为什么是继他之后第一批到达南境的赤炎主将呢!
巢瑞老将军沉吟了,夜色中滚滚河流在前,他迟疑道,“小豪你还是年轻,老陶那人你不清楚,我了解得深些……”
·
昭然若揭了!
辛鸾眉头紧蹙,急剧地思索。一个时辰前,徐斌还说让他明哲保身,按兵不动,先在申不亥和向繇两方机变周旋,谁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向繇这忽然就出手了。
财权、军权,现在辛鸾手中的财力勉强糊口不止一提,悲门的事情他还在犹豫观望、难以启齿,唯独确定的手中兵权是实打实的,四位良将:五番陶滦、七番何方归、十一番申豪、十四番巢瑞。
可就在渝都两大势力,申不亥还没头苍蝇一样走一道“太子妃”的死棋的时候,向繇已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策反”了他手下一员大将!并且这一招明显是连手式,只要第一步成功了,下一次他可以再拿同样的理由煽动和南境联系更紧密的申豪也去西南沿海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