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一苇渡江
马车一直行到长江江畔,不远就有过江的渡口,可以看到那边商船云集,不少载人过江的船只在长江平静的江面犁开江水,来往穿梭。
今日武媚娘一行并未带禁军护卫,不过这队伍里其实高手不少,鼎玉凤一自不必说,就算陈方,其实此时也算半个高手。
周围还有守嗣监的暗卫,也算是守备森严,虽然未带禁军,但是一般的汪洋强盗,若是碰上,也是他们好看。
其实不带禁军,也是武媚娘不想自己行到哪里,都引来大批本地官员,这一带禁军,必然是浩浩荡荡的大队伍,行进不便不说,到了哪里不是惊动一片。
本来也可以少带,不过这些禁军都是普通军士,少带几十个还不如不带,就几十个禁军兵士,真没鼎玉凤一厉害,也不及暗中守卫的守嗣监太监。
一行人此时其实也不算少,光是主家就有不下十余人,武媚娘一家子,一位皇后两位公主三位皇子,就这已经六位,驸马夫妇和高安公主的母妃以及郑婕妤,又是四位。
那边还有西秦二皇女,这里光是身份尊贵的就有十一人。
武媚娘带的十位侍女,原本小兰小玉,后来洛阳添了梅兰竹菊,春夏秋冬八位,此时春和小兰在驸马这边伺候,而陈方身边还有一位沁送的侍女,还未给她起名字,鼎玉凤一一算,这侍女和女卫也有十三人。
这群人以武媚娘郑婕妤和淑妃为中心,三人都是贵妇打扮,武媚娘牵着淑妃的手,郑婕妤旁边陪着。
后面陈方牵着高安,二皇女则显得有些形只影单。
至于那群小皇子公主,则一路打打闹闹,除了安定公主大些,其余皇子和太平那真是出了扬州,就闹个不停。一路打打闹闹,好不热闹,武媚娘也不约束,看着儿女高兴,她其实心里也是欢喜。
这一大帮子,任是谁见了,都以为是哪位官宦或者富商家中之人,自然,淑妃会被认做长辈,武媚娘和郑婕妤委屈些,会被当了妾身,而后面的驸马和公主就算做小辈,还有一群更小的,就是家中孩童小辈,一旁的侍女自不必说。
唯一显得突兀的,也就二皇女,不过也可以被当做是某位官宦富商家中妻室陪同远方客人游玩。
其实这也是大家的有意为之,让这群人出现在吴越之地,不显得突兀。
一行人到了江边,自然有侍女去询问过江船只。
武媚娘看着江面,拉着淑妃的手,忽然想起什么,望了望身后,特意望了鼎玉和凤一,还看了陈方一眼,看他和高安轻声说着什么,笑了笑。
“姐姐,妹妹以前听闻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也不知道真假?”
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相传是达摩和梁武帝,也就是南朝宋齐梁陈中的后粱武帝萧衍论道之后发生的事。
相传梁武帝和达摩祖师论道,梁武帝觉得晦涩难懂,达摩祖师告辞,梁武帝派人追赶,然后一行人追到江边,忽然江边两岸两峰将众人夹在中间。
达摩折了江边一株芦苇,渡江而过。
这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后粱,所以武媚娘此时知道。
“我也不知道,妹妹,你认为这事是真的么?”
“鼎玉,你能办到么?”
那里武媚娘目光投了鼎玉身上,这里若是论武道,自然没人能及这位驸马的徒儿。
师父不如徒弟,怕是普天之下,陈方和鼎玉也算凤毛麟角的一对,一对奇葩。
“雕虫小技!”
鼎玉淡淡吐出四个字,显然对一苇渡江没什么感觉。
“咳,鼎玉,不要胡言,幸亏这边没和尚。”
那里陈方轻声斥了一句,自己这徒弟。
“无碍,这里也没旁人,等过了长江,有机会让我也看看一苇渡江这盛况。”
陈方此时走了武媚娘身边,压了声音。
“娘娘,这事其实不难,普通人凭借一根竹竿也能过江!”
“哦,有这事?”
陈方很想给武媚娘讲讲浮力和平衡,不过最后还是算了,这若讲起来,其实就有些和这个时代不协调了。这个时代可不是讲科学的时代。
几个人说了几句,那边侍女已经回来,已经找好了船。
众人前行,码头那边,船家已经在等候,看到是一群贵人,微微躬了身子。
武媚娘一行二十四人,在这江边讨生活的人看来,也是大生意了。而且这些人衣饰华贵,就算侍女穿的衣服,也不是普通布衣,而是绸缎。
往往这种船客还能多打赏一些,自然是要伺候好了。
陈方看了看载客的大船,这船确实不小,这样的船,一般都能载五六十人过江,而在长江这边,往往要载够客人,船家才会发船。
此时陈方看了看船上,已经有几位客人,他看了看武媚娘,武媚娘摇头,意思就是不用赶客了。
陈方走了船家身边,摸出了一锭五两银子,给了船家。
“这船我们包了,现在就出发,不用等客人满了。”
船家得了五两银,自然喜笑颜开,他们这些载人过江的船只,一个人收费也就几文而已,一船人坐满也就百文大钱,此时没想到一下子得了五两银子,自然点头答应,就要上船将已经登船的几位客人请下船。
一般遇到包船的,原本的客人给几文茶水钱,一般不会有人为难,毕竟也就是换一条船而已,而扬州码头这里,也不会多等多少时间。
这个时代日子还算清闲,大部分人不会有赶时间的意识。
船家要上船请人,陈方叫了船家。
“已经登船的就不必请下船了,准备开船吧!”
那边郑婕妤已经扶着武媚娘,武媚娘拉着淑妃上了船,这一般大家都讲礼节,既然扮的大家,自然要有样子。
长辈先行,晚辈随后,最后才是侍女。
上了船,原本这船上有三人,一对小夫妻,一个小商贩。
见了武媚娘一行,这三个人都让了一旁,武媚娘一行的装扮,他们自然看的出非富即贵,哪里敢和富贵家的人靠近。
今日武媚娘一行并未带禁军护卫,不过这队伍里其实高手不少,鼎玉凤一自不必说,就算陈方,其实此时也算半个高手。
周围还有守嗣监的暗卫,也算是守备森严,虽然未带禁军,但是一般的汪洋强盗,若是碰上,也是他们好看。
其实不带禁军,也是武媚娘不想自己行到哪里,都引来大批本地官员,这一带禁军,必然是浩浩荡荡的大队伍,行进不便不说,到了哪里不是惊动一片。
本来也可以少带,不过这些禁军都是普通军士,少带几十个还不如不带,就几十个禁军兵士,真没鼎玉凤一厉害,也不及暗中守卫的守嗣监太监。
一行人此时其实也不算少,光是主家就有不下十余人,武媚娘一家子,一位皇后两位公主三位皇子,就这已经六位,驸马夫妇和高安公主的母妃以及郑婕妤,又是四位。
那边还有西秦二皇女,这里光是身份尊贵的就有十一人。
武媚娘带的十位侍女,原本小兰小玉,后来洛阳添了梅兰竹菊,春夏秋冬八位,此时春和小兰在驸马这边伺候,而陈方身边还有一位沁送的侍女,还未给她起名字,鼎玉凤一一算,这侍女和女卫也有十三人。
这群人以武媚娘郑婕妤和淑妃为中心,三人都是贵妇打扮,武媚娘牵着淑妃的手,郑婕妤旁边陪着。
后面陈方牵着高安,二皇女则显得有些形只影单。
至于那群小皇子公主,则一路打打闹闹,除了安定公主大些,其余皇子和太平那真是出了扬州,就闹个不停。一路打打闹闹,好不热闹,武媚娘也不约束,看着儿女高兴,她其实心里也是欢喜。
这一大帮子,任是谁见了,都以为是哪位官宦或者富商家中之人,自然,淑妃会被认做长辈,武媚娘和郑婕妤委屈些,会被当了妾身,而后面的驸马和公主就算做小辈,还有一群更小的,就是家中孩童小辈,一旁的侍女自不必说。
唯一显得突兀的,也就二皇女,不过也可以被当做是某位官宦富商家中妻室陪同远方客人游玩。
其实这也是大家的有意为之,让这群人出现在吴越之地,不显得突兀。
一行人到了江边,自然有侍女去询问过江船只。
武媚娘看着江面,拉着淑妃的手,忽然想起什么,望了望身后,特意望了鼎玉和凤一,还看了陈方一眼,看他和高安轻声说着什么,笑了笑。
“姐姐,妹妹以前听闻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也不知道真假?”
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相传是达摩和梁武帝,也就是南朝宋齐梁陈中的后粱武帝萧衍论道之后发生的事。
相传梁武帝和达摩祖师论道,梁武帝觉得晦涩难懂,达摩祖师告辞,梁武帝派人追赶,然后一行人追到江边,忽然江边两岸两峰将众人夹在中间。
达摩折了江边一株芦苇,渡江而过。
这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后粱,所以武媚娘此时知道。
“我也不知道,妹妹,你认为这事是真的么?”
“鼎玉,你能办到么?”
那里武媚娘目光投了鼎玉身上,这里若是论武道,自然没人能及这位驸马的徒儿。
师父不如徒弟,怕是普天之下,陈方和鼎玉也算凤毛麟角的一对,一对奇葩。
“雕虫小技!”
鼎玉淡淡吐出四个字,显然对一苇渡江没什么感觉。
“咳,鼎玉,不要胡言,幸亏这边没和尚。”
那里陈方轻声斥了一句,自己这徒弟。
“无碍,这里也没旁人,等过了长江,有机会让我也看看一苇渡江这盛况。”
陈方此时走了武媚娘身边,压了声音。
“娘娘,这事其实不难,普通人凭借一根竹竿也能过江!”
“哦,有这事?”
陈方很想给武媚娘讲讲浮力和平衡,不过最后还是算了,这若讲起来,其实就有些和这个时代不协调了。这个时代可不是讲科学的时代。
几个人说了几句,那边侍女已经回来,已经找好了船。
众人前行,码头那边,船家已经在等候,看到是一群贵人,微微躬了身子。
武媚娘一行二十四人,在这江边讨生活的人看来,也是大生意了。而且这些人衣饰华贵,就算侍女穿的衣服,也不是普通布衣,而是绸缎。
往往这种船客还能多打赏一些,自然是要伺候好了。
陈方看了看载客的大船,这船确实不小,这样的船,一般都能载五六十人过江,而在长江这边,往往要载够客人,船家才会发船。
此时陈方看了看船上,已经有几位客人,他看了看武媚娘,武媚娘摇头,意思就是不用赶客了。
陈方走了船家身边,摸出了一锭五两银子,给了船家。
“这船我们包了,现在就出发,不用等客人满了。”
船家得了五两银,自然喜笑颜开,他们这些载人过江的船只,一个人收费也就几文而已,一船人坐满也就百文大钱,此时没想到一下子得了五两银子,自然点头答应,就要上船将已经登船的几位客人请下船。
一般遇到包船的,原本的客人给几文茶水钱,一般不会有人为难,毕竟也就是换一条船而已,而扬州码头这里,也不会多等多少时间。
这个时代日子还算清闲,大部分人不会有赶时间的意识。
船家要上船请人,陈方叫了船家。
“已经登船的就不必请下船了,准备开船吧!”
那边郑婕妤已经扶着武媚娘,武媚娘拉着淑妃上了船,这一般大家都讲礼节,既然扮的大家,自然要有样子。
长辈先行,晚辈随后,最后才是侍女。
上了船,原本这船上有三人,一对小夫妻,一个小商贩。
见了武媚娘一行,这三个人都让了一旁,武媚娘一行的装扮,他们自然看的出非富即贵,哪里敢和富贵家的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