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而他们观望的这一点时间,已经足够了。
几天后,齐政的命令就传达了下去,大乾盐场不再出售盐给燕国商人,盐转为内销。
这一消息在大乾内也挺轰动的,原本各盐场内销的盐只有一部分,还无法完全满足大乾自己,却先卖给了燕国大部分,颇有不少人心生不满。
但没办法,答应了齐政,半年内的销售策略都由齐政制定,无人能有异议,大乾百姓虽然也不解,但陆陆续续也能买到一点精盐,直接将他们的不满压制了下去。
用一句话来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乾百姓从来没有体验过精盐,所以给他们一点点好处就能满足,而燕国,习惯了精盐后,再回到高价粗盐就难了。
更何况,卖盐朝廷还赚了不少钱,还是赚的他国的钱,有什么不满的。
如果说大乾只是因为这个消息轰动的话,那么燕国商人就是震惊了,燕国百姓就是暴动了。
燕国商人真的懵了,不是交易得好好的吗?他们也从中赚了好大一笔,但为何突然间又不卖盐给他们了?也没听说大乾的盐场出了什么问题啊。
有钱赚的生意都不做了?原本还开开心心的,因为卖其他东西,还得考虑亏不亏本的问题,但卖精盐不用啊,燕国需求量大,根本不愁卖,而且这么好的盐,买家买的时候都是喜笑颜开,跟捡到什么便宜了一样。
一时间,燕国商人脸色都不好了,这么大的买卖说没有就没有了。
这就是只重贸易不事生产的结果,将自己的一项命脉完全交到了大乾手上。
要是在现代,没有哪个国家敢这么做,哪怕是完全依靠进口,也不可能仅仅只从单一国家进口,这样只有等着被制衡。
更何况是盐这种民生最基本的东西。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诸国商贸都不发达的情况下,谁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存在?
有时候就是这样,思想上先人一步,就能步步抢得先机。
燕国商人无论无何震惊,他们也拿不到盐了。
其后果就是,突然之间,燕国各地无盐可用,仅存的一点存盐,一夜之间价格暴涨,比原来他们燕国的盐还要贵,物以稀为贵。
如果说是其他物资价格暴涨也就暴涨吧,他们暂时不用便是,但盐不同,它是日常必须品啊,每个家庭每个百姓都会接触到的东西,不用不行的东西。
一时间燕国举国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一夜之间,燕国民情巨变。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燕都,整个燕国朝堂也懵了,有一种被突然砸晕了头的感觉。
“为何会这样?”
“为何会如此突然?”
其实他们仔细理一理,也是能找到前因后果的,只是谁也没有往那方面想而已。
若鸿太子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
燕国和平多时,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举国混乱。
第一时间,若鸿就想到了后果,如果燕国长时间缺盐的话,恐怕各地将暴乱不止,这和缺粮差不了多少。
若鸿眯着眼睛,动摇民生,大难将至的征兆,必须尽一切办法尽快解决。
第一时间,若鸿太子的命令传给了朝廷,“让各地盐场重新开工,务必供应给百姓最基本的盐。”
只要提供上最基本的盐,应该就能解决掉这次危机。
结果,几天后,等待他的不是命令无法通达,而是……
“殿下,各地盐厂已经改作他用,一时之间想要复产恐怕不容易,还有就是那些盐商推三阻四,并不愿意重建盐场,态度一致的消极。”
若鸿愣了一下,情况来得太紧急,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具体情况。
汇报的人继续道,“那些盐商说,若他们重开盐场,要是再亏到血本无归家破人亡了,朝廷负不负责他们的损失,他们还说,朝廷若是逼着他们重开盐场,就是逼着他们去死。”
竟然态度如此坚决?
对于这些盐商来说,的确如此,因为重开盐场投入本就巨大,关键是投入也就投入了吧,他们的工艺远远不能跟大乾比啊,要是大乾再次给燕国供盐,毫无疑问的,他们的盐场会再次被摧毁得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连个泡都不冒一下。
说实话,这也是若鸿没有想到的,他没有想到连重建盐场都已经行不通了。
而且,他更担心的是,哪怕能重建盐场,百姓还能不能接受高价的粗盐。
让各地重建盐场的这几天,他也用燕国的消息渠道收罗到了很多详情,越看这些消息汇总,心里也就越震惊。
如同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这次事件的发生。
若鸿沉着脸,“大乾的皇子大比么?我燕国竟然成了他大乾角逐太子之位的战场。”
果然,没两天,燕国朝廷就收到了来自大乾的国书。
国书内容很清楚,以继续供盐为条件,换取燕国三城。
一时间,整个燕国朝廷鸦雀无声。
“这是大乾的阴谋,好一个阴险的大乾,竟然想用盐制衡我燕国。”
“应该是那大乾争夺皇子大比的原因,那大乾皇子政手握大乾新盐,突然向我燕国出售大量新盐,原本还以为他是在讨好我们,没想到竟然是为了现在的制衡,果然没安好心,终是露出了狐狸尾巴。”
--
几天后,齐政的命令就传达了下去,大乾盐场不再出售盐给燕国商人,盐转为内销。
这一消息在大乾内也挺轰动的,原本各盐场内销的盐只有一部分,还无法完全满足大乾自己,却先卖给了燕国大部分,颇有不少人心生不满。
但没办法,答应了齐政,半年内的销售策略都由齐政制定,无人能有异议,大乾百姓虽然也不解,但陆陆续续也能买到一点精盐,直接将他们的不满压制了下去。
用一句话来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乾百姓从来没有体验过精盐,所以给他们一点点好处就能满足,而燕国,习惯了精盐后,再回到高价粗盐就难了。
更何况,卖盐朝廷还赚了不少钱,还是赚的他国的钱,有什么不满的。
如果说大乾只是因为这个消息轰动的话,那么燕国商人就是震惊了,燕国百姓就是暴动了。
燕国商人真的懵了,不是交易得好好的吗?他们也从中赚了好大一笔,但为何突然间又不卖盐给他们了?也没听说大乾的盐场出了什么问题啊。
有钱赚的生意都不做了?原本还开开心心的,因为卖其他东西,还得考虑亏不亏本的问题,但卖精盐不用啊,燕国需求量大,根本不愁卖,而且这么好的盐,买家买的时候都是喜笑颜开,跟捡到什么便宜了一样。
一时间,燕国商人脸色都不好了,这么大的买卖说没有就没有了。
这就是只重贸易不事生产的结果,将自己的一项命脉完全交到了大乾手上。
要是在现代,没有哪个国家敢这么做,哪怕是完全依靠进口,也不可能仅仅只从单一国家进口,这样只有等着被制衡。
更何况是盐这种民生最基本的东西。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诸国商贸都不发达的情况下,谁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存在?
有时候就是这样,思想上先人一步,就能步步抢得先机。
燕国商人无论无何震惊,他们也拿不到盐了。
其后果就是,突然之间,燕国各地无盐可用,仅存的一点存盐,一夜之间价格暴涨,比原来他们燕国的盐还要贵,物以稀为贵。
如果说是其他物资价格暴涨也就暴涨吧,他们暂时不用便是,但盐不同,它是日常必须品啊,每个家庭每个百姓都会接触到的东西,不用不行的东西。
一时间燕国举国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一夜之间,燕国民情巨变。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燕都,整个燕国朝堂也懵了,有一种被突然砸晕了头的感觉。
“为何会这样?”
“为何会如此突然?”
其实他们仔细理一理,也是能找到前因后果的,只是谁也没有往那方面想而已。
若鸿太子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
燕国和平多时,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举国混乱。
第一时间,若鸿就想到了后果,如果燕国长时间缺盐的话,恐怕各地将暴乱不止,这和缺粮差不了多少。
若鸿眯着眼睛,动摇民生,大难将至的征兆,必须尽一切办法尽快解决。
第一时间,若鸿太子的命令传给了朝廷,“让各地盐场重新开工,务必供应给百姓最基本的盐。”
只要提供上最基本的盐,应该就能解决掉这次危机。
结果,几天后,等待他的不是命令无法通达,而是……
“殿下,各地盐厂已经改作他用,一时之间想要复产恐怕不容易,还有就是那些盐商推三阻四,并不愿意重建盐场,态度一致的消极。”
若鸿愣了一下,情况来得太紧急,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具体情况。
汇报的人继续道,“那些盐商说,若他们重开盐场,要是再亏到血本无归家破人亡了,朝廷负不负责他们的损失,他们还说,朝廷若是逼着他们重开盐场,就是逼着他们去死。”
竟然态度如此坚决?
对于这些盐商来说,的确如此,因为重开盐场投入本就巨大,关键是投入也就投入了吧,他们的工艺远远不能跟大乾比啊,要是大乾再次给燕国供盐,毫无疑问的,他们的盐场会再次被摧毁得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连个泡都不冒一下。
说实话,这也是若鸿没有想到的,他没有想到连重建盐场都已经行不通了。
而且,他更担心的是,哪怕能重建盐场,百姓还能不能接受高价的粗盐。
让各地重建盐场的这几天,他也用燕国的消息渠道收罗到了很多详情,越看这些消息汇总,心里也就越震惊。
如同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这次事件的发生。
若鸿沉着脸,“大乾的皇子大比么?我燕国竟然成了他大乾角逐太子之位的战场。”
果然,没两天,燕国朝廷就收到了来自大乾的国书。
国书内容很清楚,以继续供盐为条件,换取燕国三城。
一时间,整个燕国朝廷鸦雀无声。
“这是大乾的阴谋,好一个阴险的大乾,竟然想用盐制衡我燕国。”
“应该是那大乾争夺皇子大比的原因,那大乾皇子政手握大乾新盐,突然向我燕国出售大量新盐,原本还以为他是在讨好我们,没想到竟然是为了现在的制衡,果然没安好心,终是露出了狐狸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