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页
所以,王后您?”
离开?
重新回到南燕去,回到自己那个无情狠辣的父亲身边?
慕云下意识地就摇了摇头,更何况轩辕辰还在这,而她已经是北燕的王后。
不行,北燕危难在即,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起码能替他分担点。
一想到这,慕云咬了咬牙说:“你带我去见父王。”
侍女的眼中有些惊讶,她本想劝说慕云两句,毕竟自己也能跟着一起返回故土。
但看见慕云坚定的眼神,侍女最终没敢多嘴,只能点头答应。
大燕。
轩辕彻日夜兼程,抵达大燕都城时,正值城门宿卫换防。
“轩辕公子可是同陛下的御驾一同回来的?”
“不,陛下还在北燕。”
轩辕彻从马上跃下,戍卫替他牵过缰绳,“立刻通知六部尚书,入宫觐见。”
听了轩辕彻这话,领头侍卫连忙走过来,神色张皇,问道:“可是出了何事?”
“吩咐下去便是,不要多问。”
侍卫知自己失言,忙噤声,只点头称是。
轩辕彻一路披星戴月,身上早已乏累不止,可一想到浅浅身处北燕险境,在赶往大燕的路上,落影截得信报,南燕已厉兵秣马,往北燕而去。
北燕朝内被神音教搅得乌烟瘴气,对外又有南燕国虎视眈眈,浅浅和小六的处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兼具啊!一想到此,轩辕彻便心急如焚,哪里顾得上休息。
六部尚书早在几日前便接到陛下的书信,对北燕发生的种种皆有所闻,如今宫内传出召旨,自是一刻也不敢耽搁,纷纷辇来于朝,只见大殿上站着那位前北燕王轩辕彻,君王气度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左尚书,大燕兵士可立即动身者有多少?”
左临卫,大燕兵部尚书,曾任职大燕廷尉,早在云殊女王在位时,这位官员便已在朝供职,多年来,掌管训练大燕军队,如今虽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然风貌矍铄,便是要上阵杀敌,也不在话下。
“大燕兵部总领五十万军队,六万为宿庭卫,主守王宫内廷,余下四十四万,大戟士总数三万,由陛下亲掌,若要起战事,眼下这四十一万皆可用上。”
左临卫统领大燕兵马多年,这些数字,军队分布等,早已烂熟于心。
左临卫说完,刑部侍郎黎清傅施礼而问:“轩辕公子,如今陛下尚在北燕,南燕王趁此来犯,此腹背受敌之境况,还望公子早做决断!”
刑部尚书因上了年纪,又添了病症,已缠绵病榻多日,故而如今刑部主事者,皆交由黎清傅主理。
黎清傅膝下有一子,名做黎元新,已到仕途之年,自小受父亲言传身教,年纪虽轻,行事做派却像足了他的父亲,为人刚正不阿,难得的是,这个黎元新,对治理国家有自己一番见解,轩辕彻曾经偶得契机同其谈论过,儿子的治国之道,丝毫不逊色父亲。
“黎相所言正得我意。”
轩辕彻的声音缓和流出,却听得几位朝臣神色惊惧,“北燕朝堂,自那威虎将军起,一并往下,皆为黑漆皮灯之辈,不以国事为重,反倒一味指鹿为马,不明是非,如今北燕朝纲动荡,陛下特命我快马速回,率大燕军队前去支援。”
他说到此,负手回身,看着几位重臣,又问:“诸位大卿,可有何主意?”
“公子,北燕乃我大燕附属国,若出战乱,大燕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可如今南燕大军亦朝北燕国开拔,此举颇有深意,南燕王心里盘算着什么,是想借此侵吞北燕,还是想挟陛下而令大燕,我们皆不知晓,若贸然将兵队搬临北燕城,难保其他国不会趁此大燕城内无军,举兵进犯。”
说这话的是兵部尚书左临卫,多年来的沙场征战,让这位尚书对战事极其敏锐。
第1299章 贪婪的南燕王
轩辕彻点头道:“这也正是我所虑的,当年南燕王因着那三座城池之事,一直心有芥蒂,本想着北燕王和南燕公主联姻,能让两国相安无事,如今看来,他南燕王哪里肯这么容易善罢甘休。”
“此番前来,一则请左尚书部署兵马,以解北燕燃眉之境,二则北燕如今被一群不明事理者把持,无异于将北置于万丈深渊前,危如累卵,经此一事,我亦有想法,大燕、北燕,连同南燕等所有附属侯国,在朝重臣,必须是自己人,否则少有不慎,便是将一个国家推向覆灭之境!”
此事轩辕彻并未同凤浅商量。
凤浅虽是大燕女王,治国之能自然不在话下,可在这为官之道,治官之道上,难免会有些慈软。
而自小习帝王之道的轩辕彻,深知治国需刚柔并济,有时候不得不采取强权铁腕以制压,否则朝堂一有风吹草动,南燕那等难缠者便这般迫不及待地相时而动,实在头疼啊!“公子所言极是。”
户部侍郎何元初进言,“不知依左尚书看来,此番大燕需要领多少兵马前往,方为最佳?”
“三十万。”
左临卫几乎脱口而出,“大戟士抽调一万前往,其中五千驻扎内廷,替换原本的北燕宿卫,以司金吾卫之职,只周全陛下安危即可,旁的不用管。
三十万大军,五万为先遣军,在都城外五十里扎营,再以五万化为平民,潜入都城,暗中相助北燕王扫除神音教余孽,余下二十万,足以抵挡南燕兵马。”
--
离开?
重新回到南燕去,回到自己那个无情狠辣的父亲身边?
慕云下意识地就摇了摇头,更何况轩辕辰还在这,而她已经是北燕的王后。
不行,北燕危难在即,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起码能替他分担点。
一想到这,慕云咬了咬牙说:“你带我去见父王。”
侍女的眼中有些惊讶,她本想劝说慕云两句,毕竟自己也能跟着一起返回故土。
但看见慕云坚定的眼神,侍女最终没敢多嘴,只能点头答应。
大燕。
轩辕彻日夜兼程,抵达大燕都城时,正值城门宿卫换防。
“轩辕公子可是同陛下的御驾一同回来的?”
“不,陛下还在北燕。”
轩辕彻从马上跃下,戍卫替他牵过缰绳,“立刻通知六部尚书,入宫觐见。”
听了轩辕彻这话,领头侍卫连忙走过来,神色张皇,问道:“可是出了何事?”
“吩咐下去便是,不要多问。”
侍卫知自己失言,忙噤声,只点头称是。
轩辕彻一路披星戴月,身上早已乏累不止,可一想到浅浅身处北燕险境,在赶往大燕的路上,落影截得信报,南燕已厉兵秣马,往北燕而去。
北燕朝内被神音教搅得乌烟瘴气,对外又有南燕国虎视眈眈,浅浅和小六的处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兼具啊!一想到此,轩辕彻便心急如焚,哪里顾得上休息。
六部尚书早在几日前便接到陛下的书信,对北燕发生的种种皆有所闻,如今宫内传出召旨,自是一刻也不敢耽搁,纷纷辇来于朝,只见大殿上站着那位前北燕王轩辕彻,君王气度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左尚书,大燕兵士可立即动身者有多少?”
左临卫,大燕兵部尚书,曾任职大燕廷尉,早在云殊女王在位时,这位官员便已在朝供职,多年来,掌管训练大燕军队,如今虽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然风貌矍铄,便是要上阵杀敌,也不在话下。
“大燕兵部总领五十万军队,六万为宿庭卫,主守王宫内廷,余下四十四万,大戟士总数三万,由陛下亲掌,若要起战事,眼下这四十一万皆可用上。”
左临卫统领大燕兵马多年,这些数字,军队分布等,早已烂熟于心。
左临卫说完,刑部侍郎黎清傅施礼而问:“轩辕公子,如今陛下尚在北燕,南燕王趁此来犯,此腹背受敌之境况,还望公子早做决断!”
刑部尚书因上了年纪,又添了病症,已缠绵病榻多日,故而如今刑部主事者,皆交由黎清傅主理。
黎清傅膝下有一子,名做黎元新,已到仕途之年,自小受父亲言传身教,年纪虽轻,行事做派却像足了他的父亲,为人刚正不阿,难得的是,这个黎元新,对治理国家有自己一番见解,轩辕彻曾经偶得契机同其谈论过,儿子的治国之道,丝毫不逊色父亲。
“黎相所言正得我意。”
轩辕彻的声音缓和流出,却听得几位朝臣神色惊惧,“北燕朝堂,自那威虎将军起,一并往下,皆为黑漆皮灯之辈,不以国事为重,反倒一味指鹿为马,不明是非,如今北燕朝纲动荡,陛下特命我快马速回,率大燕军队前去支援。”
他说到此,负手回身,看着几位重臣,又问:“诸位大卿,可有何主意?”
“公子,北燕乃我大燕附属国,若出战乱,大燕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可如今南燕大军亦朝北燕国开拔,此举颇有深意,南燕王心里盘算着什么,是想借此侵吞北燕,还是想挟陛下而令大燕,我们皆不知晓,若贸然将兵队搬临北燕城,难保其他国不会趁此大燕城内无军,举兵进犯。”
说这话的是兵部尚书左临卫,多年来的沙场征战,让这位尚书对战事极其敏锐。
第1299章 贪婪的南燕王
轩辕彻点头道:“这也正是我所虑的,当年南燕王因着那三座城池之事,一直心有芥蒂,本想着北燕王和南燕公主联姻,能让两国相安无事,如今看来,他南燕王哪里肯这么容易善罢甘休。”
“此番前来,一则请左尚书部署兵马,以解北燕燃眉之境,二则北燕如今被一群不明事理者把持,无异于将北置于万丈深渊前,危如累卵,经此一事,我亦有想法,大燕、北燕,连同南燕等所有附属侯国,在朝重臣,必须是自己人,否则少有不慎,便是将一个国家推向覆灭之境!”
此事轩辕彻并未同凤浅商量。
凤浅虽是大燕女王,治国之能自然不在话下,可在这为官之道,治官之道上,难免会有些慈软。
而自小习帝王之道的轩辕彻,深知治国需刚柔并济,有时候不得不采取强权铁腕以制压,否则朝堂一有风吹草动,南燕那等难缠者便这般迫不及待地相时而动,实在头疼啊!“公子所言极是。”
户部侍郎何元初进言,“不知依左尚书看来,此番大燕需要领多少兵马前往,方为最佳?”
“三十万。”
左临卫几乎脱口而出,“大戟士抽调一万前往,其中五千驻扎内廷,替换原本的北燕宿卫,以司金吾卫之职,只周全陛下安危即可,旁的不用管。
三十万大军,五万为先遣军,在都城外五十里扎营,再以五万化为平民,潜入都城,暗中相助北燕王扫除神音教余孽,余下二十万,足以抵挡南燕兵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