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仓颉笔
温体仁很高兴。
虽然被贬到了西北贫寒之地,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县令,但仅仅当了一个月之后,就被平凉府的知府李文栋请到了平凉府,好好的供奉起来。
李文栋倒不是想要巴结温体仁,而是他在文坛之中所享有的声誉的确不浅。
虽然温体仁在京中的事情李文栋也多少听说了一些,但是在他看来,虽然温体仁在和学子的辩论中失败了,却并不妨碍温检校本身的才华。
因此温体仁在李文栋的庇佑之下,整天吃吃喝喝,吟诗作文,倒也过得十分不错。
不过温体仁到底是挂着官衔,又是被朝廷贬到了西北,因此多多少少还是得做点官家之事。
到了年底,李文栋才想着让温体仁前往底下县域,进行巡查,例行公事。
让李文栋放心的是,温体仁倒也没有拒绝,反而是高兴的接受了。
巡查一行人三十多人,温体仁坐在牛车之中,里面放着一炉炭火,倒也十分温暖,手中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温大人,就要到白水县城了。”
外面车夫兴奋的笑道。
温体仁点了点头,拉开了门帘子:“这么快就到了?”
车夫笑道:“白水县城本就离平遥城不远,因此小半天的功夫足以了。来的时候李大人已经吩咐了,只要随意的看看就行,我驾着牛车就是带您到处逛逛。”
车夫说话虽然轻松,温体仁却是认真说道:“怎么能这么说呢?既是出来巡视,自然就要认认真真的做。巡视的本意,就是了解民生实情,若是做表面官样文章的话,那我又何必亲自来?”
牛车夫充满崇敬的看着温体仁,朝着他拱手道:“温大人果然大家,不是草民这莽夫能相比的。”
温体仁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将门帘放了下来。
坐在牛车之中,温体仁将手中的书放在了一边。
外面风雪交加,大风呼号,让温体仁回忆起一些往昔之事来。
刚来到这里之时,温体仁自然是十分愤怒了。
自己一个堂堂的太学检校,竟沦落到西北天寒之地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知县。
可是过了这么久的时间,温体仁虽然过得自在,心中的失落却是非常明显的。
这里毕竟比不了京师。
好歹温体仁在文坛上也是享有盛名,官场上更是有着不少的朋友,但是在京城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打击,直至被贬到这里,温体仁的思维却也开始灵活起来。
虽远在平凉,可是温体仁却时刻关注着京城的事情,经常会派人到京城打听。
虽然信息延迟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对于京城所发生的事情却也能持续的了解。
在这持续了解之中,温体仁是越来越惊讶了。
他没有想到当初那一个小小的才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在朝廷中却已经成了权倾朝野的重要之人。
虽然当年被魏麒麟欺负了,被阉党害了,可是温体仁却也是想明白了,要想在朝廷上混出头,就必须得摸清风向。
现在朝廷的风向,那就是魏党!
在平凉府的时候,温体仁就已经想通了这个道理。
因此,这一次能够来到白水县,他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来巡视,而是为了一件珍品。
进入白水县城之后,知县张杰一阵招待。
只是让温体仁失望的,知县张杰实在是太不知趣了,竟是拿着一些普通饭菜,温让他十分没有胃口。
饭桌之上。
温体仁只是动了两筷子,将筷子放在桌边,面带微笑的看着张杰:“张大人,这一路上看来,你治下这白水县还是很不错的嘛。”
张杰头皮都要炸了,就这样,自己治理的还算不错?
不过,张杰依然拱手客气道:“温大人客气了。温大人乃是大明有名的文儒,官声显赫,能来到白水巡视,实在是白水上下之幸事啊。”
温体仁呵呵的笑了两声,直言不讳的说道:“听说在白水县中,有一处仓颉庙,没有错吧?”
张杰先是一愣,随后点了点头:“温大人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没错,在我们白水县城之中镇有一处仓颉庙。此仓颉庙流传几千年,至今仍在其中可以看到先秦时建筑,实属罕见,温大人想要参观的话,下午的时候倒是可以安排。”
温体仁点了点头,站起来说道:“也别等下午了,现在就去吧。”
“现在?”
张杰跟着站了起来,奇怪的看着温体仁。
“没错,就是现在。”
温体仁笑道。
在张杰的带领之下,温体仁等一行人来到了仓颉庙。
仓颉庙里面供着一些名人雕塑,虽然已经有些破败,但是孔子孟子之类,却依然让文温体仁等人拜了又拜。
到了仓颉正庙,温体仁看着仓颉的石像,发着呆。
张杰站在身后,摸不清眼前温体仁到底在想什么。
仓颉庙虽然古老,但是往年来巡视的人却没有几个对仓颉庙感兴趣的。
不过,张杰内心对于温体仁却有着深深的佩服之感,仓颉乃是华夏造字之父,天下文人深为景仰。
到白水县城,第一时间久来到仓颉庙,可以看出,温体仁对于古人的尊重。
同为读书人的章张杰,自然对温体仁高看几分。
不过温体仁发呆一刻之后,忽然转过身来,笑着说道:“我曾经在平凉听人说过,仓颉庙之中有一支仓颉笔,这仓颉笔据说流传千年而不化,可否让我一看啊?”
“啊?”
张杰当时就愣住了。
仓颉笔据说是仓颉当年用来发明文字时所用的笔,这可不是普通的毛笔,而是一只硬硬的笔直树枝,和毛笔一般大小。
不过这仓颉笔十分珍贵,向来都藏在了仓颉庙的关键之处。
此刻又是冬季天气,时而干燥又有水分,若是拿出来的话,仓颉笔定然会有很大的损伤。
最为神奇的是,传言着仓颉笔不需墨汁,可自动在纸张上留下黑迹。
看到张杰面上的犹豫,温体仁的脸当时就黑了:“张大人,难道你不想让我一睹仓颉笔的神奇?”
张杰连忙拱手道:“温大人,不是我不想让你看,而是这支笔自太祖以来,就一直常在庙中,未曾显世。当年太祖之时曾经想要一睹此仓颉笔的神奇,但是当时大臣谏言,太祖便让仓颉庙永藏此笔,过了这么多年,很多人都忘了仓颉笔的所在。但若此时拿出来的话,仓颉笔只怕就难以流传万世了。”
“笑话!有什么东西能够绵延万世,你就应该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不要再犹犹豫豫的了,拿出来给我看看吧。”温体仁喝声说道。
张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温大人万万不可!”
看温体仁这模样,今天显然是要亲自看看仓颉笔了!
“张大人,你这算不算违抗上官之命呢?”
虽然被贬到了西北贫寒之地,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县令,但仅仅当了一个月之后,就被平凉府的知府李文栋请到了平凉府,好好的供奉起来。
李文栋倒不是想要巴结温体仁,而是他在文坛之中所享有的声誉的确不浅。
虽然温体仁在京中的事情李文栋也多少听说了一些,但是在他看来,虽然温体仁在和学子的辩论中失败了,却并不妨碍温检校本身的才华。
因此温体仁在李文栋的庇佑之下,整天吃吃喝喝,吟诗作文,倒也过得十分不错。
不过温体仁到底是挂着官衔,又是被朝廷贬到了西北,因此多多少少还是得做点官家之事。
到了年底,李文栋才想着让温体仁前往底下县域,进行巡查,例行公事。
让李文栋放心的是,温体仁倒也没有拒绝,反而是高兴的接受了。
巡查一行人三十多人,温体仁坐在牛车之中,里面放着一炉炭火,倒也十分温暖,手中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温大人,就要到白水县城了。”
外面车夫兴奋的笑道。
温体仁点了点头,拉开了门帘子:“这么快就到了?”
车夫笑道:“白水县城本就离平遥城不远,因此小半天的功夫足以了。来的时候李大人已经吩咐了,只要随意的看看就行,我驾着牛车就是带您到处逛逛。”
车夫说话虽然轻松,温体仁却是认真说道:“怎么能这么说呢?既是出来巡视,自然就要认认真真的做。巡视的本意,就是了解民生实情,若是做表面官样文章的话,那我又何必亲自来?”
牛车夫充满崇敬的看着温体仁,朝着他拱手道:“温大人果然大家,不是草民这莽夫能相比的。”
温体仁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将门帘放了下来。
坐在牛车之中,温体仁将手中的书放在了一边。
外面风雪交加,大风呼号,让温体仁回忆起一些往昔之事来。
刚来到这里之时,温体仁自然是十分愤怒了。
自己一个堂堂的太学检校,竟沦落到西北天寒之地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知县。
可是过了这么久的时间,温体仁虽然过得自在,心中的失落却是非常明显的。
这里毕竟比不了京师。
好歹温体仁在文坛上也是享有盛名,官场上更是有着不少的朋友,但是在京城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打击,直至被贬到这里,温体仁的思维却也开始灵活起来。
虽远在平凉,可是温体仁却时刻关注着京城的事情,经常会派人到京城打听。
虽然信息延迟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对于京城所发生的事情却也能持续的了解。
在这持续了解之中,温体仁是越来越惊讶了。
他没有想到当初那一个小小的才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在朝廷中却已经成了权倾朝野的重要之人。
虽然当年被魏麒麟欺负了,被阉党害了,可是温体仁却也是想明白了,要想在朝廷上混出头,就必须得摸清风向。
现在朝廷的风向,那就是魏党!
在平凉府的时候,温体仁就已经想通了这个道理。
因此,这一次能够来到白水县,他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来巡视,而是为了一件珍品。
进入白水县城之后,知县张杰一阵招待。
只是让温体仁失望的,知县张杰实在是太不知趣了,竟是拿着一些普通饭菜,温让他十分没有胃口。
饭桌之上。
温体仁只是动了两筷子,将筷子放在桌边,面带微笑的看着张杰:“张大人,这一路上看来,你治下这白水县还是很不错的嘛。”
张杰头皮都要炸了,就这样,自己治理的还算不错?
不过,张杰依然拱手客气道:“温大人客气了。温大人乃是大明有名的文儒,官声显赫,能来到白水巡视,实在是白水上下之幸事啊。”
温体仁呵呵的笑了两声,直言不讳的说道:“听说在白水县中,有一处仓颉庙,没有错吧?”
张杰先是一愣,随后点了点头:“温大人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没错,在我们白水县城之中镇有一处仓颉庙。此仓颉庙流传几千年,至今仍在其中可以看到先秦时建筑,实属罕见,温大人想要参观的话,下午的时候倒是可以安排。”
温体仁点了点头,站起来说道:“也别等下午了,现在就去吧。”
“现在?”
张杰跟着站了起来,奇怪的看着温体仁。
“没错,就是现在。”
温体仁笑道。
在张杰的带领之下,温体仁等一行人来到了仓颉庙。
仓颉庙里面供着一些名人雕塑,虽然已经有些破败,但是孔子孟子之类,却依然让文温体仁等人拜了又拜。
到了仓颉正庙,温体仁看着仓颉的石像,发着呆。
张杰站在身后,摸不清眼前温体仁到底在想什么。
仓颉庙虽然古老,但是往年来巡视的人却没有几个对仓颉庙感兴趣的。
不过,张杰内心对于温体仁却有着深深的佩服之感,仓颉乃是华夏造字之父,天下文人深为景仰。
到白水县城,第一时间久来到仓颉庙,可以看出,温体仁对于古人的尊重。
同为读书人的章张杰,自然对温体仁高看几分。
不过温体仁发呆一刻之后,忽然转过身来,笑着说道:“我曾经在平凉听人说过,仓颉庙之中有一支仓颉笔,这仓颉笔据说流传千年而不化,可否让我一看啊?”
“啊?”
张杰当时就愣住了。
仓颉笔据说是仓颉当年用来发明文字时所用的笔,这可不是普通的毛笔,而是一只硬硬的笔直树枝,和毛笔一般大小。
不过这仓颉笔十分珍贵,向来都藏在了仓颉庙的关键之处。
此刻又是冬季天气,时而干燥又有水分,若是拿出来的话,仓颉笔定然会有很大的损伤。
最为神奇的是,传言着仓颉笔不需墨汁,可自动在纸张上留下黑迹。
看到张杰面上的犹豫,温体仁的脸当时就黑了:“张大人,难道你不想让我一睹仓颉笔的神奇?”
张杰连忙拱手道:“温大人,不是我不想让你看,而是这支笔自太祖以来,就一直常在庙中,未曾显世。当年太祖之时曾经想要一睹此仓颉笔的神奇,但是当时大臣谏言,太祖便让仓颉庙永藏此笔,过了这么多年,很多人都忘了仓颉笔的所在。但若此时拿出来的话,仓颉笔只怕就难以流传万世了。”
“笑话!有什么东西能够绵延万世,你就应该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不要再犹犹豫豫的了,拿出来给我看看吧。”温体仁喝声说道。
张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温大人万万不可!”
看温体仁这模样,今天显然是要亲自看看仓颉笔了!
“张大人,你这算不算违抗上官之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