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页
“拜见君侯。”
“呵呵,不必多礼。”
刘陵笑吟吟道:“君侯回来没几个月,皮肤变白了不少呀。”
“窝在家里两个月都没敢出门,那儿的阳光真的很厉害,比不上你皮肤依然白嫩如初晒不黑。”曹时尴尬的摸摸鼻子:“进去说?”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厢房,室内的装饰非常朴素,院落本身是刘陵在长安城的临时落脚点,藏在长安城的居民区里好不显眼,只不过韩安国搞大规模动迁给一定补偿,她没要补偿只要原地重建的院落,这儿就又成为临时居所。
“江夏郡布置的如何?”
“新设的郡,旧楚之民和荆蛮没走完,布置的非常缓慢。”
曹时眉头一皱,汉初开国以来朝廷在南方设立的郡县非常粗糙,经常出现一郡有上百万人口的情况,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给朝廷敲响了一记警钟,从那时候皇帝心里就有了全面掌握南方各郡县的打算。
去年征伐三越打垮南部边境地区的主要反对力量,曹时实行的策略是迁民守土,恰恰符合天子的利益观点,南方汉人与荆蛮南下守土,北方汉人陆续南下填充南方的空缺,工程量很大,带来的管理成本支出也非常高昂,从年初迁徙到八月底花费了30亿安家费,而目前只完成迁徙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北方动迁暂时是没有影子的事。
迁徙需要持续两道三年,说明皇帝不会再最近两三年发动大规模战争,人口分布迁徙是利国利民的大计,决不能随便放弃制定的基本国策,哪怕付出代价忍受亏损的阵痛也要坚持。
曹时是车骑将军,他对军事革新和兵种培养很了解,培养两年的重骑兵暂时还不能出战,虽然每年砸出3亿钱培养昂贵价格来养重骑兵,但是不得不说距离收获果实还需要继续三年,那群十五六岁的小家伙长大两岁,马术和马上格斗技巧已经非常娴熟了,但是距离他们的体力和力量的巅峰还有不小的冲刺期,至少三年还可以提高一个层次。
真金白银投入那么多总不能半途而废掉。
有赖于赛马和马球的兴起,关中境内的厩马饲养初具规模,最近两年购买来自北方匈奴境内,西北高原的马匹数万匹之多,育种和培养基础设施刚设立,最起码三年内不具备成熟的机会,一匹小马驹至少要过3年才算成熟。
“三年!算来算去至少还需要三年,可是我们真的有三年时间吗?”
曹时很忧虑,匈奴人的动向不明,赵涉的飞鸽传书时断时续,最近一次密信往来提到非常要命的消息,卫氏朝鲜的王使者出现在龙城的单于庭,曹时首先想到的人就是卫右渠,朝鲜王太子在长安城生活过几个月,对大汉内外的风土非常了解,他甚至见识过马镫和马鞍,以及长安北军骑兵的野外训练。
匈奴人有了马镫和马鞍简直如虎添翼,战争尚未打响汉军的优势就消掉一截,接下来还怎么打下去。
“江夏郡不同于其他郡,江夏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郡治西陵县(武汉新洲区)并不好,我的意见是把郡治迁到西陵县西南的沙羡县(武汉市区),此地是扼守长江南北的重要枢纽,向南直通云梦泽,向西可通蜀中成都,向东直达江左之地,在此地大力发展成货运集散点和水陆枢纽非常重要,下一步汉军向南走需要此地做支撑。”
“陛下那里你去说?”
“嗯,朝廷掌控南方各郡必须有个交通枢纽,江夏郡沙羡县就比较合适,我会设法说服朝廷和天子的许可,争取县把沙羡附近的迁徙人口在年内落实,你去那儿打前站也不用怕花钱做,我给你100亿钱尽情去铺路做,缺什么就准备什么,争取三年内把沙羡县的枢纽立起来。”
刘陵眉头微蹙:“你上次提到的新船研制做的怎么样了?我在南方坐小船走大河并不安全,大楼船又不方便进小河川。”
“少府丞张汤正在盯着做,设计了一年多方案推翻好几次,龙骨和基本结构都琢磨的差不多,剩下的只是处理榫卯和钉子的全新结合,造船的木材准备的怎么样了?”
“年初采伐的树木烘烤晾干,至少要后年才能用的上。”
“后年?那就多砍点,说不定我们还要在外海航行的大帆船木料,少府正在研制不同于楼船的尖底船,说不定过个两三年有眉目了就用的上,多砍点好木料运到北方晾干吧。”
刘陵摇摇头:“布置沙羡的产业,还要砍树伐木,到处都需要时间需要钱,100亿钱根本不够用的。”
“我家库里还有20亿五铢钱,剩下的只有黄金和白银了,金银我到是一点也不缺,这样你写个清单给我,到时候我派人给你采购好送到沙羡,给你的120亿钱就做南边需要的布置吧。”
离开东市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不少,曹时心不在焉的眺望着夕阳,他自己都搞不明白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变成这幅摸样,时代好像变了。
天子和朝廷闷声不吭的抓紧备战匈奴,除了傻乎乎的清流们还在歌颂太平盛世,许多高官都明白朝廷与匈奴必有一战。
曹时也在抓着时间不松手,自己投资上百亿钱打造沙羡的产业链条,他看准的是南方的扩张前景,早晚会把沙羡变成一个南北往来的大都会,到那时他的投资将连本带利翻几番赚回来,就算卖地皮也早晚会变成亿万富豪,但是他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赚钱。
--
“呵呵,不必多礼。”
刘陵笑吟吟道:“君侯回来没几个月,皮肤变白了不少呀。”
“窝在家里两个月都没敢出门,那儿的阳光真的很厉害,比不上你皮肤依然白嫩如初晒不黑。”曹时尴尬的摸摸鼻子:“进去说?”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厢房,室内的装饰非常朴素,院落本身是刘陵在长安城的临时落脚点,藏在长安城的居民区里好不显眼,只不过韩安国搞大规模动迁给一定补偿,她没要补偿只要原地重建的院落,这儿就又成为临时居所。
“江夏郡布置的如何?”
“新设的郡,旧楚之民和荆蛮没走完,布置的非常缓慢。”
曹时眉头一皱,汉初开国以来朝廷在南方设立的郡县非常粗糙,经常出现一郡有上百万人口的情况,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给朝廷敲响了一记警钟,从那时候皇帝心里就有了全面掌握南方各郡县的打算。
去年征伐三越打垮南部边境地区的主要反对力量,曹时实行的策略是迁民守土,恰恰符合天子的利益观点,南方汉人与荆蛮南下守土,北方汉人陆续南下填充南方的空缺,工程量很大,带来的管理成本支出也非常高昂,从年初迁徙到八月底花费了30亿安家费,而目前只完成迁徙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北方动迁暂时是没有影子的事。
迁徙需要持续两道三年,说明皇帝不会再最近两三年发动大规模战争,人口分布迁徙是利国利民的大计,决不能随便放弃制定的基本国策,哪怕付出代价忍受亏损的阵痛也要坚持。
曹时是车骑将军,他对军事革新和兵种培养很了解,培养两年的重骑兵暂时还不能出战,虽然每年砸出3亿钱培养昂贵价格来养重骑兵,但是不得不说距离收获果实还需要继续三年,那群十五六岁的小家伙长大两岁,马术和马上格斗技巧已经非常娴熟了,但是距离他们的体力和力量的巅峰还有不小的冲刺期,至少三年还可以提高一个层次。
真金白银投入那么多总不能半途而废掉。
有赖于赛马和马球的兴起,关中境内的厩马饲养初具规模,最近两年购买来自北方匈奴境内,西北高原的马匹数万匹之多,育种和培养基础设施刚设立,最起码三年内不具备成熟的机会,一匹小马驹至少要过3年才算成熟。
“三年!算来算去至少还需要三年,可是我们真的有三年时间吗?”
曹时很忧虑,匈奴人的动向不明,赵涉的飞鸽传书时断时续,最近一次密信往来提到非常要命的消息,卫氏朝鲜的王使者出现在龙城的单于庭,曹时首先想到的人就是卫右渠,朝鲜王太子在长安城生活过几个月,对大汉内外的风土非常了解,他甚至见识过马镫和马鞍,以及长安北军骑兵的野外训练。
匈奴人有了马镫和马鞍简直如虎添翼,战争尚未打响汉军的优势就消掉一截,接下来还怎么打下去。
“江夏郡不同于其他郡,江夏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郡治西陵县(武汉新洲区)并不好,我的意见是把郡治迁到西陵县西南的沙羡县(武汉市区),此地是扼守长江南北的重要枢纽,向南直通云梦泽,向西可通蜀中成都,向东直达江左之地,在此地大力发展成货运集散点和水陆枢纽非常重要,下一步汉军向南走需要此地做支撑。”
“陛下那里你去说?”
“嗯,朝廷掌控南方各郡必须有个交通枢纽,江夏郡沙羡县就比较合适,我会设法说服朝廷和天子的许可,争取县把沙羡附近的迁徙人口在年内落实,你去那儿打前站也不用怕花钱做,我给你100亿钱尽情去铺路做,缺什么就准备什么,争取三年内把沙羡县的枢纽立起来。”
刘陵眉头微蹙:“你上次提到的新船研制做的怎么样了?我在南方坐小船走大河并不安全,大楼船又不方便进小河川。”
“少府丞张汤正在盯着做,设计了一年多方案推翻好几次,龙骨和基本结构都琢磨的差不多,剩下的只是处理榫卯和钉子的全新结合,造船的木材准备的怎么样了?”
“年初采伐的树木烘烤晾干,至少要后年才能用的上。”
“后年?那就多砍点,说不定我们还要在外海航行的大帆船木料,少府正在研制不同于楼船的尖底船,说不定过个两三年有眉目了就用的上,多砍点好木料运到北方晾干吧。”
刘陵摇摇头:“布置沙羡的产业,还要砍树伐木,到处都需要时间需要钱,100亿钱根本不够用的。”
“我家库里还有20亿五铢钱,剩下的只有黄金和白银了,金银我到是一点也不缺,这样你写个清单给我,到时候我派人给你采购好送到沙羡,给你的120亿钱就做南边需要的布置吧。”
离开东市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不少,曹时心不在焉的眺望着夕阳,他自己都搞不明白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变成这幅摸样,时代好像变了。
天子和朝廷闷声不吭的抓紧备战匈奴,除了傻乎乎的清流们还在歌颂太平盛世,许多高官都明白朝廷与匈奴必有一战。
曹时也在抓着时间不松手,自己投资上百亿钱打造沙羡的产业链条,他看准的是南方的扩张前景,早晚会把沙羡变成一个南北往来的大都会,到那时他的投资将连本带利翻几番赚回来,就算卖地皮也早晚会变成亿万富豪,但是他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