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霹雳手段之狠辣无情骇人听闻,几乎是跳起来狂抽窦家的脸面,实在是比最恐怖的鬼故事还要吓人,三公九卿里有一大半简直像看疯子似的,完全摸不清曹时的极限所在。
假如只看辉煌的战果,几乎所有人都会拍手称赞这是一次黄老学派的伟大胜利,重农抑商打击土地兼并,压制豪强整治富商是大汉帝国的基本国策,只要百姓们服从制度的安排继续在土地里种田,耕战民族的古典军国制度就能继续玩下去。
一旦玩不下去的那天,就是国破家亡通通完蛋的时刻。
辉煌的战果,再一次证明曹时是黄老学派当之无愧的急先锋,大汉帝国耕战制度的保护着,豪强富商们闻风丧胆的刽子手,即便他的双手没有沾满鲜血,但血淋淋的民脂民膏全却被无形的钢刀一点点的挖出来,那种痛楚比砍掉他们的脑袋还要痛彻心扉,曹时双手未沾鲜血,却比任何刽子手更可怕。
按照制度的要求重新分配给有军功却因故失田的高爵武士,军功爵授田制是大汉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战争意味着帝国的军功武士集团在凋零和衰亡,曹时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挽救他们,只是饮鸩止渴罢了。
老学究们不会承认所谓的黄老新学,更不会承认他是黄老学派的顶梁柱,当个急先锋还是很妥当的。
但曹时做的太激进,简单粗暴的一网成擒,甚至不惜从皇帝手里请出虎符,调拨细柳营的北军正卒镇压叛乱,而所谓的叛乱只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六千大军把三四千号闹事者打的头破血流伏地哀号,还一把拎住两个窦家的宝贝蛋,真是激进到没边没际了。
在场的三公九卿里没有一个人喜欢那么激进,哪怕参与其中的廷尉丙武也是如此,这个一大把年纪的老列侯在刚才结束的冲突里被太皇太后反复点名好几次,只比受到重点照顾的少府曹时好一些,心力交瘁的老列侯决定尽快辞去廷尉颐养天年,让他这么大年纪的人和十几岁的小毛孩一起玩激进,他觉得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
余光瞥见同僚的眼神,曹时不得不作出一些解释:“陛下和太皇太后发生冲突是不对的,但是太皇太后伸手干政也是不对的,我们是汉家刘氏皇族的大臣,天子是先帝高宗景皇帝驾崩前一手扶上帝位的汉家正统,加冠成人的仪式我们都在场参加的,若以天子年幼为名干预朝政是非常不合适的,毕竟有前车之鉴。”
那一句前车之鉴,差点让几个年纪大的上卿踉跄摔倒。
慌忙整理衣冠,紧张的半天不敢答话。
在未央宫前说前车之鉴,那前车可不是其他人,说的是孝惠皇帝死后,高后吕雉以少帝年幼为名临朝干政,在汉家历史里不承认孝惠皇帝的子嗣,于是就把那个时期称之为高后称制,或者叫吕后称制。
“咳!少府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我的承诺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诸公晓得治大国如烹小鲜,那就应当明白每一次小鲜翻面都要小心翼翼的,唯恐翻不好面把小鲜翻碎了,既然我拿起锅铲把小鲜翻了一面,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再翻回去,一来一回折腾下去小鲜就要烂的不成样子了,到时候责任可不在我身上。”
曹时甩下这句话,无视一大群年纪比他大几倍的老人,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第133章 曹时拉仇恨
卫绾浑身发抖,鼻子嘴巴都快给气歪了。
好歹自己是经历过阵战洗礼的老兵,还曾杀过吴楚叛军因功封为列侯,只因他的列侯得来的水分不小,而被开国功勋列侯们排斥在圈子之外,他心里对列侯出身的世家子弟就不太待见。
平阳侯曹时,十六岁就著书《亡秦论》《货币论》,重建新长安立神庙,小小年纪位列九卿之一,种种光环套在他的身上,给他的感觉太耀眼,太刺目,太不讨人喜。
卫绾很讨厌曹时。
并不是讨厌他本人,而讨厌如同曹时这种年纪轻轻趾高气昂的勋贵子弟,他的词典里权贵功臣都是虚的,脚踏实地做事才是真。
秉承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朝廷选贤应当选择德高望重的老人,像他这把年纪的老人正当从正的大好年华。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越老见识就越广,做事时更加沉得住气,朝堂之上最应镇之以静,有老上卿才镇压朝廷才能保证朝中宵小之徒毫无机会。
曹时实在太年轻了,十六岁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竟然堂而皇之的当上九卿之一。
放在几十年前,早就被唾一脸口水,即便你手眼通天有移山填海的本领在,年轻人就是年轻人,不能和老字辈争夺权力地位。
当年,商山四皓就是四个老不死的先秦隐士。就连粗鄙的刘邦也要保持敬重,哪个人敢说老人政治就是错误?一群老头能唾他一脸口水,还要丢下一句:“竖子。不足为谋!”
卫绾很愤怒,上卿们也很愤怒,曹时的表态简直是在蔑视他们,什么叫他把小鲜翻了一面,照他的意思国政大事该由少府来掌管,权掌阴阳总理百官的丞相反而成了虚职,上卿们岂不是庸碌无为让朝廷养着吃白食的废柴。
“少府锋芒毕现年轻气盛。棱角太分明不见得是社稷之福!”
“才说没几句话就撂下狠话,果然是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呀!”
“太皇太后故意引而不发,一直想等着天子志得意满的时候迎头痛击。少府到现在还看不透呀!”
--
假如只看辉煌的战果,几乎所有人都会拍手称赞这是一次黄老学派的伟大胜利,重农抑商打击土地兼并,压制豪强整治富商是大汉帝国的基本国策,只要百姓们服从制度的安排继续在土地里种田,耕战民族的古典军国制度就能继续玩下去。
一旦玩不下去的那天,就是国破家亡通通完蛋的时刻。
辉煌的战果,再一次证明曹时是黄老学派当之无愧的急先锋,大汉帝国耕战制度的保护着,豪强富商们闻风丧胆的刽子手,即便他的双手没有沾满鲜血,但血淋淋的民脂民膏全却被无形的钢刀一点点的挖出来,那种痛楚比砍掉他们的脑袋还要痛彻心扉,曹时双手未沾鲜血,却比任何刽子手更可怕。
按照制度的要求重新分配给有军功却因故失田的高爵武士,军功爵授田制是大汉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战争意味着帝国的军功武士集团在凋零和衰亡,曹时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挽救他们,只是饮鸩止渴罢了。
老学究们不会承认所谓的黄老新学,更不会承认他是黄老学派的顶梁柱,当个急先锋还是很妥当的。
但曹时做的太激进,简单粗暴的一网成擒,甚至不惜从皇帝手里请出虎符,调拨细柳营的北军正卒镇压叛乱,而所谓的叛乱只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六千大军把三四千号闹事者打的头破血流伏地哀号,还一把拎住两个窦家的宝贝蛋,真是激进到没边没际了。
在场的三公九卿里没有一个人喜欢那么激进,哪怕参与其中的廷尉丙武也是如此,这个一大把年纪的老列侯在刚才结束的冲突里被太皇太后反复点名好几次,只比受到重点照顾的少府曹时好一些,心力交瘁的老列侯决定尽快辞去廷尉颐养天年,让他这么大年纪的人和十几岁的小毛孩一起玩激进,他觉得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
余光瞥见同僚的眼神,曹时不得不作出一些解释:“陛下和太皇太后发生冲突是不对的,但是太皇太后伸手干政也是不对的,我们是汉家刘氏皇族的大臣,天子是先帝高宗景皇帝驾崩前一手扶上帝位的汉家正统,加冠成人的仪式我们都在场参加的,若以天子年幼为名干预朝政是非常不合适的,毕竟有前车之鉴。”
那一句前车之鉴,差点让几个年纪大的上卿踉跄摔倒。
慌忙整理衣冠,紧张的半天不敢答话。
在未央宫前说前车之鉴,那前车可不是其他人,说的是孝惠皇帝死后,高后吕雉以少帝年幼为名临朝干政,在汉家历史里不承认孝惠皇帝的子嗣,于是就把那个时期称之为高后称制,或者叫吕后称制。
“咳!少府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我的承诺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诸公晓得治大国如烹小鲜,那就应当明白每一次小鲜翻面都要小心翼翼的,唯恐翻不好面把小鲜翻碎了,既然我拿起锅铲把小鲜翻了一面,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再翻回去,一来一回折腾下去小鲜就要烂的不成样子了,到时候责任可不在我身上。”
曹时甩下这句话,无视一大群年纪比他大几倍的老人,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第133章 曹时拉仇恨
卫绾浑身发抖,鼻子嘴巴都快给气歪了。
好歹自己是经历过阵战洗礼的老兵,还曾杀过吴楚叛军因功封为列侯,只因他的列侯得来的水分不小,而被开国功勋列侯们排斥在圈子之外,他心里对列侯出身的世家子弟就不太待见。
平阳侯曹时,十六岁就著书《亡秦论》《货币论》,重建新长安立神庙,小小年纪位列九卿之一,种种光环套在他的身上,给他的感觉太耀眼,太刺目,太不讨人喜。
卫绾很讨厌曹时。
并不是讨厌他本人,而讨厌如同曹时这种年纪轻轻趾高气昂的勋贵子弟,他的词典里权贵功臣都是虚的,脚踏实地做事才是真。
秉承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朝廷选贤应当选择德高望重的老人,像他这把年纪的老人正当从正的大好年华。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越老见识就越广,做事时更加沉得住气,朝堂之上最应镇之以静,有老上卿才镇压朝廷才能保证朝中宵小之徒毫无机会。
曹时实在太年轻了,十六岁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竟然堂而皇之的当上九卿之一。
放在几十年前,早就被唾一脸口水,即便你手眼通天有移山填海的本领在,年轻人就是年轻人,不能和老字辈争夺权力地位。
当年,商山四皓就是四个老不死的先秦隐士。就连粗鄙的刘邦也要保持敬重,哪个人敢说老人政治就是错误?一群老头能唾他一脸口水,还要丢下一句:“竖子。不足为谋!”
卫绾很愤怒,上卿们也很愤怒,曹时的表态简直是在蔑视他们,什么叫他把小鲜翻了一面,照他的意思国政大事该由少府来掌管,权掌阴阳总理百官的丞相反而成了虚职,上卿们岂不是庸碌无为让朝廷养着吃白食的废柴。
“少府锋芒毕现年轻气盛。棱角太分明不见得是社稷之福!”
“才说没几句话就撂下狠话,果然是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呀!”
“太皇太后故意引而不发,一直想等着天子志得意满的时候迎头痛击。少府到现在还看不透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