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距离未央宫只有一墙之隔的丞相府内,丞相办公的小院静谧无声,只有高挂在树梢的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着。
忙完一上午的工作,卫绾伸了个懒腰躺在舒服的躺椅上,以他的年纪当上丞相算比较年轻的,只不过他这个丞相当的憋屈,自己手中抓不住大权,做事不顺手才显得辛苦些。
“长史在平阳侯府听过什么风声么?比如这招工修赛马场的事。”
丞相长史田仁立马明白过来,坚定的摇摇头:“我在侯府只待了很短的时间,平阳侯没有对我说过什么,侯府里的家仆也没透露过风声,毕竟是万户侯家的世仆家生子,嘴巴严也很好理解。”
卫绾沉吟道:“少府的想法到是不错,有点以工代赈的意思,但是耗费内帑修建一座跑马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一个跑马场再华丽可毕竟还只是个跑马场,莫非他还有其他的谋划,必须要动用六十万人去修一个大建筑?不对,如果只是修一个跑马场,他不必如此兴师动众的搞出大动静,少府闹出的大动静,宫里始终没有过多表态,太子支持少府的计划不奇怪,天子为什么还要默许少府胡闹下去呢?”
朝堂上的风向变来变去,即使他身为丞相也不能了如指掌,更何况他这个丞相只是皇帝扶起来的傀儡,未央宫里病重的天子不说话,他就不敢贸然做出强烈的反对,三公九卿里其他人的反应也很诡异,列侯们似乎也摸不清曹时的打算,大家都在猜测少府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百思不得其解,卫绾重重的拍打少府制作的躺椅,气呼呼地说道:“要不是他花的是皇家的内帑,老夫绝不会纵容他瞎搞东西,这事就暂且按下罢了,就等着少府仓库里的陈粮吃光了再看少府怎么说。”
田仁长出了口气心里非常担忧,耗费大量财力建造一座看起来毫无用处的赛马场,他完全不能理解平阳侯曹时的想法,只能暗暗祈祷上天希望一切顺利。
第109章 奇怪的女人
刘彻的好日子没几天可过了,八月下旬未央宫传来天子病危的消息,按例每年八月天子领着诸侯祭祀也改为太子代劳,长安城外汇聚着来自关东六国的诸侯王。曹时的日子也非常忙,汉初编户齐民制度下没有一家一户能逃脱户籍名数的管辖范围,来自各地统计出来家资在100万钱以上的豪强地主,商贾富人足有40多万户。
河东一郡不过23万户左右,人口总数接近100万人,而40多万户意味着至少有150万人口,占据大汉帝国总人口二十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占据接近5%的总人口比例。
近5%的富人都在他的迁徙之列,这可多人想一次迁完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到的,更何况关中也的确塞不下这么多人,500万人口再多出150万,土地的供需矛盾会骤然尖锐,从关东运往关中的漕粮也会日益增加,以目前漕运的情况很难迅速提高三分之一的运力。
当初夸下海口,群臣反对,太子支持,如果搞个虎头蛇尾又不迁徙了,那就等于打自己的脸,更是在打太子刘彻的脸。
如何迁徙,成为一个新麻烦,处理不好很可能引起剧烈的骚动。
曹时的处理办法很简单,首先命令关中境内谪七科贱民十万户近50万人迁往关东六国,同时命令六国之内最富裕的十万户,50万人口入京师迁徙入陵邑。
这50万人家家户户至少有几十顷良田。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南阳郡、汝南郡、颍川郡、沛郡、陈留郡等靠近中原要地豪强地主,河东、河南、河内也有相当人口。
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今年之内首先迁徙2万人口入京师填补阳陵的空缺。这样就使得阳陵的人口从原来不足10万人瞬间变成近20万人的大陵邑。
古人尚且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换汰弱留强的道理并不难懂,保持关中500万人口的基数不变,把贱民全部迁入关东给他们田地租用,在土地更多也很肥沃的关东可以过的好一些,而且关东的物价更便宜一些,贱民们只会感激他的仁慈。而不会嫌弃迁徙的路途遥远。
地方官僚管理起来也很方便,毕竟都是贱民的身份,有少府的另册进行人口管理。他们只需要用少府给予的另册副本记录人口变化,点验户丁按时抽税、分担徭役即可,贱民比普通平民好管束的多,他们历来是官府盯防的重点。敢违法犯罪的贱民要罪加一等。
捣鼓出这套体系立刻收到奇效。关中的贱民踊跃报名主动参与,相比于开发完善的关中土地,关东有的是待开发耕地等着他们,只要自己努力耕作多赚些钱积攒着,说不定等待十年八年也能纳粟拜爵,哪怕只是最低级的民爵也可以把贱民的户籍给抵消掉,他们最怕的是停止纳粟拜爵,那就意味着贱民只有做刑徒。上战场用脑袋去拼出个自由身。
他们所担心的,正是曹时在考虑的。他处在军功爵体系内的顶端,有必要为军功爵内的利益相关者考虑,遏制滥赐民爵正是每个军功爵所期望的,爵位越值钱则军功爵的含金量越高。
丞相卫绾忧心忡忡的说道:“你的建议我看过了,取消纳粟拜爵的提议有很大问题,纳粟拜爵的本意是鼓励生产,你的提议贸然取消纳粟拜爵会引起很大反弹。”
“我也认为纳粟拜爵还是有存在意义的,我觉得稍微加个限制还可以用。”直不疑说道。
曹时摊开手很无所谓:“那不废掉也可以,纳粟拜爵不得超过第五级大夫,这样大家都能够接受。”
--
忙完一上午的工作,卫绾伸了个懒腰躺在舒服的躺椅上,以他的年纪当上丞相算比较年轻的,只不过他这个丞相当的憋屈,自己手中抓不住大权,做事不顺手才显得辛苦些。
“长史在平阳侯府听过什么风声么?比如这招工修赛马场的事。”
丞相长史田仁立马明白过来,坚定的摇摇头:“我在侯府只待了很短的时间,平阳侯没有对我说过什么,侯府里的家仆也没透露过风声,毕竟是万户侯家的世仆家生子,嘴巴严也很好理解。”
卫绾沉吟道:“少府的想法到是不错,有点以工代赈的意思,但是耗费内帑修建一座跑马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一个跑马场再华丽可毕竟还只是个跑马场,莫非他还有其他的谋划,必须要动用六十万人去修一个大建筑?不对,如果只是修一个跑马场,他不必如此兴师动众的搞出大动静,少府闹出的大动静,宫里始终没有过多表态,太子支持少府的计划不奇怪,天子为什么还要默许少府胡闹下去呢?”
朝堂上的风向变来变去,即使他身为丞相也不能了如指掌,更何况他这个丞相只是皇帝扶起来的傀儡,未央宫里病重的天子不说话,他就不敢贸然做出强烈的反对,三公九卿里其他人的反应也很诡异,列侯们似乎也摸不清曹时的打算,大家都在猜测少府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百思不得其解,卫绾重重的拍打少府制作的躺椅,气呼呼地说道:“要不是他花的是皇家的内帑,老夫绝不会纵容他瞎搞东西,这事就暂且按下罢了,就等着少府仓库里的陈粮吃光了再看少府怎么说。”
田仁长出了口气心里非常担忧,耗费大量财力建造一座看起来毫无用处的赛马场,他完全不能理解平阳侯曹时的想法,只能暗暗祈祷上天希望一切顺利。
第109章 奇怪的女人
刘彻的好日子没几天可过了,八月下旬未央宫传来天子病危的消息,按例每年八月天子领着诸侯祭祀也改为太子代劳,长安城外汇聚着来自关东六国的诸侯王。曹时的日子也非常忙,汉初编户齐民制度下没有一家一户能逃脱户籍名数的管辖范围,来自各地统计出来家资在100万钱以上的豪强地主,商贾富人足有40多万户。
河东一郡不过23万户左右,人口总数接近100万人,而40多万户意味着至少有150万人口,占据大汉帝国总人口二十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占据接近5%的总人口比例。
近5%的富人都在他的迁徙之列,这可多人想一次迁完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到的,更何况关中也的确塞不下这么多人,500万人口再多出150万,土地的供需矛盾会骤然尖锐,从关东运往关中的漕粮也会日益增加,以目前漕运的情况很难迅速提高三分之一的运力。
当初夸下海口,群臣反对,太子支持,如果搞个虎头蛇尾又不迁徙了,那就等于打自己的脸,更是在打太子刘彻的脸。
如何迁徙,成为一个新麻烦,处理不好很可能引起剧烈的骚动。
曹时的处理办法很简单,首先命令关中境内谪七科贱民十万户近50万人迁往关东六国,同时命令六国之内最富裕的十万户,50万人口入京师迁徙入陵邑。
这50万人家家户户至少有几十顷良田。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南阳郡、汝南郡、颍川郡、沛郡、陈留郡等靠近中原要地豪强地主,河东、河南、河内也有相当人口。
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今年之内首先迁徙2万人口入京师填补阳陵的空缺。这样就使得阳陵的人口从原来不足10万人瞬间变成近20万人的大陵邑。
古人尚且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换汰弱留强的道理并不难懂,保持关中500万人口的基数不变,把贱民全部迁入关东给他们田地租用,在土地更多也很肥沃的关东可以过的好一些,而且关东的物价更便宜一些,贱民们只会感激他的仁慈。而不会嫌弃迁徙的路途遥远。
地方官僚管理起来也很方便,毕竟都是贱民的身份,有少府的另册进行人口管理。他们只需要用少府给予的另册副本记录人口变化,点验户丁按时抽税、分担徭役即可,贱民比普通平民好管束的多,他们历来是官府盯防的重点。敢违法犯罪的贱民要罪加一等。
捣鼓出这套体系立刻收到奇效。关中的贱民踊跃报名主动参与,相比于开发完善的关中土地,关东有的是待开发耕地等着他们,只要自己努力耕作多赚些钱积攒着,说不定等待十年八年也能纳粟拜爵,哪怕只是最低级的民爵也可以把贱民的户籍给抵消掉,他们最怕的是停止纳粟拜爵,那就意味着贱民只有做刑徒。上战场用脑袋去拼出个自由身。
他们所担心的,正是曹时在考虑的。他处在军功爵体系内的顶端,有必要为军功爵内的利益相关者考虑,遏制滥赐民爵正是每个军功爵所期望的,爵位越值钱则军功爵的含金量越高。
丞相卫绾忧心忡忡的说道:“你的建议我看过了,取消纳粟拜爵的提议有很大问题,纳粟拜爵的本意是鼓励生产,你的提议贸然取消纳粟拜爵会引起很大反弹。”
“我也认为纳粟拜爵还是有存在意义的,我觉得稍微加个限制还可以用。”直不疑说道。
曹时摊开手很无所谓:“那不废掉也可以,纳粟拜爵不得超过第五级大夫,这样大家都能够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