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页
说完之后,金德曼可怜兮兮地望着他,表情犹如受委屈的小媳妇一般。
余长宁释然一笑,低声道:看来真是本元帅魅力无边,使得女王殿下自荐枕席了,然而为人之道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女王投之以桃李,本元帅自然要报以琼瑶,不知女王意下如何?
金德曼瞬间明白了余长宁的意思,芳心不可遏止地狂乱跳动了起来,望着余长宁火热的眼神,她贝齿轻轻一咬红唇,闭上双目微不可觉地点了点头。
房内的烛火被人轻轻吹灭了,朦胧黑暗中,两具光滑的身体在床榻上来回纠缠,拼命压抑的喘息声不断响起,其中香艳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安市城头
红日初出,彤云渐散,澄澈的碧空下终于显出了一直处于风雪朦胧中的安市城。
安市在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汉时置安市县,其后化作了高句丽的领土,也就以安市城相称。
从地理位置和城池格局上来看,安市西临浩淼渤海,东面和北面为高达雄峻的千山山脉,西面二十里之地便是盖牟城,城池城方很小,每边只有一里,方方正正四里多,正是中原常见的那种典型小城三里之城,五里之廓,然因地势险要扼守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高句丽为了抵御中原王朝的进攻,在安市城的营造上颇费功夫,旌旗招展的巍峨城楼,与白茫茫的千山相映而望,气势分外宏大,外城墙高十丈,墙厚三丈,内夯土而外包石条,坚固厚实如同铁壁,冬日来临之后,城守杨万春更是命令军卒运来城中积雪烧成开水,淋于城墙之上,在墙面上形成了一股厚实的坚冰,不仅难以攀爬逾越,即便是唐军犀利的飞石强弩诸般器械,砸到上边连个大坑也出不来。
就是这么一座坚固的小城,不可思议地阻挡了天可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脚步,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
城楼上的号角凄厉地响了起来,呜呜咽咽在辽阔无垠的洁白大地远远传开,身着黄色甲胄的高句丽兵卒开始换防轮岗,个个手持武器精神抖索,布满了城墙上每一个城垛。
辰时方至,一员顶盔贯甲胡须连鬓的将军从城楼中走了出来,一领火红短斗篷,一身棕色皮甲,一双高腰战靴,头顶帅矛灿灿生光,此际将军单手握住腰间战刀刀柄,赳赳大步前行视察,直如天神那般威风凛凛。
将军每经过一处,总会换来把守士卒又是敬佩又是害怕的眼神,那犀利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凌厉扫过之时,每个士卒都会不由自主地挺直腰身,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见军卒们精神抖擞的模样,杨万春满意地点了点头,巡逻城墙一圈之后刚到午时,他站在城楼上手搭凉棚遥遥观望,望着山峦之下的唐军大营,微不可觉地轻叹出声。
仲夏之时,大唐辽东军连拔高句丽数座城池,来到了安市城,将之围得水泄不通,渊盖苏文尽管与杨万春政见不合,然国难当头也丝毫不见吝啬,派遣十五万援军来援。
不料统军的高延寿、高惠真却是酒囊饭袋之徒,被李世民败于驻骅山下,高句丽军队死伤惨重,投降者多不胜数。
杨万春把守城池未能出城进攻,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遥望着远处的大战,他的手指紧紧地抓住城垛微微颤抖,用力之下几乎快要渗出血珠,那时候他多么希望指挥大战的将领是自己,即便不能取胜,也不会有如此狼狈的失败。
大获全胜之后,唐军攻击愈发猛烈,杨万春发动全城军民拼死抵抗,每日矗立城头丝毫不见离开,几个月下来,安士城头的女墙已经被一层又一层鲜血糊成了酱红色,血流像淙淙小溪般顺着城墙流淌,十丈多高的城墙在阳光下猩红发亮,累累尸体直述着大战的惨烈,即便面对唐军再是猛烈的进攻,安市城也没有沦陷,连原本秉持悲观态度的渊盖苏文也连呼不可思议。
到得冬日不能再行攻城大战,安市城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原本激烈昂然的困兽犹斗之心也渐渐归于平复,然而让杨万春为之忧虑的是,冬天唐军并没有撤离,那就意味着明年开春之后的攻势会愈加猛烈,这安市城究竟还能把守多久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杨万春手扶女墙皱眉思忖,寒风呼啸吹过带飞他身后的猩红斗篷,却带不走他心里面的忧愁。
正在此时,城头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号角声,有眼尖军士高声提醒道:唐军骑兵接近,大家注意防备。
杨万春恍然回过神来,凝目望去,果见一直剽悍的马队踏着积雪从西面飞驰而来,马上骑士红甲红衣,腰悬横刀,真是大唐骑兵惯常的装束。
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杨万春立即看出这队骑兵并没有恶意,于是向着左右高声呼喝道:先不要放箭。
唐军马队在弓箭射程之外骤然勒马,飞扬而起的积雪远远可见,过得半响,一名骑士策马而出高声呼喝道:我军有书信送给城守杨万春将军,敬请接纳。
骑士说完之后,策马上前弯弓搭箭,一支羽箭如疾电流星般突飞而至,嘭的一声钉在了城楼廊柱上。
壮士好箭法。杨万春好不吝啬地赞美一句,转头吩咐旁边军士,速将书信取来拿给本将。
军士抱拳应命,疾步匆匆地前去了。
--
余长宁释然一笑,低声道:看来真是本元帅魅力无边,使得女王殿下自荐枕席了,然而为人之道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女王投之以桃李,本元帅自然要报以琼瑶,不知女王意下如何?
金德曼瞬间明白了余长宁的意思,芳心不可遏止地狂乱跳动了起来,望着余长宁火热的眼神,她贝齿轻轻一咬红唇,闭上双目微不可觉地点了点头。
房内的烛火被人轻轻吹灭了,朦胧黑暗中,两具光滑的身体在床榻上来回纠缠,拼命压抑的喘息声不断响起,其中香艳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安市城头
红日初出,彤云渐散,澄澈的碧空下终于显出了一直处于风雪朦胧中的安市城。
安市在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汉时置安市县,其后化作了高句丽的领土,也就以安市城相称。
从地理位置和城池格局上来看,安市西临浩淼渤海,东面和北面为高达雄峻的千山山脉,西面二十里之地便是盖牟城,城池城方很小,每边只有一里,方方正正四里多,正是中原常见的那种典型小城三里之城,五里之廓,然因地势险要扼守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高句丽为了抵御中原王朝的进攻,在安市城的营造上颇费功夫,旌旗招展的巍峨城楼,与白茫茫的千山相映而望,气势分外宏大,外城墙高十丈,墙厚三丈,内夯土而外包石条,坚固厚实如同铁壁,冬日来临之后,城守杨万春更是命令军卒运来城中积雪烧成开水,淋于城墙之上,在墙面上形成了一股厚实的坚冰,不仅难以攀爬逾越,即便是唐军犀利的飞石强弩诸般器械,砸到上边连个大坑也出不来。
就是这么一座坚固的小城,不可思议地阻挡了天可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脚步,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
城楼上的号角凄厉地响了起来,呜呜咽咽在辽阔无垠的洁白大地远远传开,身着黄色甲胄的高句丽兵卒开始换防轮岗,个个手持武器精神抖索,布满了城墙上每一个城垛。
辰时方至,一员顶盔贯甲胡须连鬓的将军从城楼中走了出来,一领火红短斗篷,一身棕色皮甲,一双高腰战靴,头顶帅矛灿灿生光,此际将军单手握住腰间战刀刀柄,赳赳大步前行视察,直如天神那般威风凛凛。
将军每经过一处,总会换来把守士卒又是敬佩又是害怕的眼神,那犀利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凌厉扫过之时,每个士卒都会不由自主地挺直腰身,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见军卒们精神抖擞的模样,杨万春满意地点了点头,巡逻城墙一圈之后刚到午时,他站在城楼上手搭凉棚遥遥观望,望着山峦之下的唐军大营,微不可觉地轻叹出声。
仲夏之时,大唐辽东军连拔高句丽数座城池,来到了安市城,将之围得水泄不通,渊盖苏文尽管与杨万春政见不合,然国难当头也丝毫不见吝啬,派遣十五万援军来援。
不料统军的高延寿、高惠真却是酒囊饭袋之徒,被李世民败于驻骅山下,高句丽军队死伤惨重,投降者多不胜数。
杨万春把守城池未能出城进攻,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遥望着远处的大战,他的手指紧紧地抓住城垛微微颤抖,用力之下几乎快要渗出血珠,那时候他多么希望指挥大战的将领是自己,即便不能取胜,也不会有如此狼狈的失败。
大获全胜之后,唐军攻击愈发猛烈,杨万春发动全城军民拼死抵抗,每日矗立城头丝毫不见离开,几个月下来,安士城头的女墙已经被一层又一层鲜血糊成了酱红色,血流像淙淙小溪般顺着城墙流淌,十丈多高的城墙在阳光下猩红发亮,累累尸体直述着大战的惨烈,即便面对唐军再是猛烈的进攻,安市城也没有沦陷,连原本秉持悲观态度的渊盖苏文也连呼不可思议。
到得冬日不能再行攻城大战,安市城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原本激烈昂然的困兽犹斗之心也渐渐归于平复,然而让杨万春为之忧虑的是,冬天唐军并没有撤离,那就意味着明年开春之后的攻势会愈加猛烈,这安市城究竟还能把守多久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杨万春手扶女墙皱眉思忖,寒风呼啸吹过带飞他身后的猩红斗篷,却带不走他心里面的忧愁。
正在此时,城头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号角声,有眼尖军士高声提醒道:唐军骑兵接近,大家注意防备。
杨万春恍然回过神来,凝目望去,果见一直剽悍的马队踏着积雪从西面飞驰而来,马上骑士红甲红衣,腰悬横刀,真是大唐骑兵惯常的装束。
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杨万春立即看出这队骑兵并没有恶意,于是向着左右高声呼喝道:先不要放箭。
唐军马队在弓箭射程之外骤然勒马,飞扬而起的积雪远远可见,过得半响,一名骑士策马而出高声呼喝道:我军有书信送给城守杨万春将军,敬请接纳。
骑士说完之后,策马上前弯弓搭箭,一支羽箭如疾电流星般突飞而至,嘭的一声钉在了城楼廊柱上。
壮士好箭法。杨万春好不吝啬地赞美一句,转头吩咐旁边军士,速将书信取来拿给本将。
军士抱拳应命,疾步匆匆地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