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升级改造系统(穿越)——曲终欢(7)
掌柜的停下手里的活,笑眯眯地说:行啊,反正也不急于一时,来,快进来。
等到唐易从背篓里翻出两张手绘美人图,掌柜的瞥了一眼就不淡定了。
这......这是什么画法?
好生生动啊!这谁画的?
唐易微微一笑,说:有位老先生画的,他老人家不愿意见人,便让我送了来,您要是看得上,老先生打算画一些画在您这里卖,就这个水准。
掌柜的翻来覆去看了看,赞到:好图,这一定能大卖,不知那位老先生要价几何?
唐易拉着掌柜的坐下,说:我先得把事情和您说清楚了,这图是话本里的人物,画的是贵芝,老先生爱看话本,愿意每个月为话本画四张图,,至于刊印多少他就不管了,不过老先生说过,这些图一定要画成彩色的才好卖,所以还得问掌柜的借些颜料。
掌柜的愣了一下,而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唐易:那位老先生有这样的手艺,竟还买不起一点颜料?
唐易也意味深长地笑着回到:他确实没钱。
两人对视片刻,掌柜的早就心里明镜一般,哪有什么老先生,分明是这年轻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不过无所谓,他只负责收画卖钱,别人的秘密,还真不感兴趣。
掌柜的斟酌了一下,思索片刻,而后才做出决定,说:你这画确实特别,我估计一经放出必然大卖,不过说实话,我也不确定能卖个什么价钱,若你真心想合作......
掌柜的说:我这里有一套颜料,你先拿着画,除了作品之后便先在这里卖着试试,等看看销量我们再订下长期合作的价格如何?
唐易没有意见,笑道:掌柜的果然是实诚人。
掌柜摸着胡子笑:你这次需要多少纸笔?
笔要三支,纸要二十张。
这么多!掌柜的叫起来:你该不会都想免费吧?
唐易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钱是真没有,从卖画的钱中扣就是。
掌柜的还要说什么,唐易抢先一句:但我可以代替老先生签订合约,以后他的画只在您这里卖!
掌柜的摸着胡子算着账,唐易又来一波轰炸:以后我读书用的纸笔也都从你这里买!
掌柜的手指顿住,抬眼望着唐易,目光深沉:你要读书?
没错,唐易说:等攒下些家底,我就拜个先生读书去,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弄个秀才当当,我家就不用交赋税了。
掌柜的笑着摇头:你都多大了,要去学堂和那些十来岁的孩子们一起上学吗?
唐易挺胸抬头:那又怎么样,只要想学就永远不晚。
掌柜的怔了怔,方才知晓这年轻人是真的要读书,不是说说而已,于是也收敛了神色,说:你既然有此志向,便是极好的,笔和纸你拿回去吧,我知道你这是在给自己攒读书的钱,放心吧,若有人问起来你便说是在我这里做事,我给开的工钱。
这下轮到唐易懵逼了,掌柜的的热情超出了他的意料,虽然人好,也不至于对一个刚见两面的穷苦农村人如此厚爱吧?
他心里不踏实起来,便直言相问了。不了掌柜的只是摇头叹气,说不用担心,他没有坏心,只是想帮一帮有志青年而已,言语间神色沉重,忽现沧桑,唐易本能觉得掌柜的是个有故事的老头,但是因为人家也没问他的秘密,他也选择尊重,便行了礼,带着东西走了。
受掌柜的提醒,唐易回去的路上先去街市上转了一圈,果然见有人在卖瓦片,只是他今日没带钱,问了下价格就离开了。
午饭过后,唐易便去和唐实说了要修房子的打算,他家是老房子,石头砌的墙还算结实,但是房顶就不行了,常年风吹日晒,加上本就是茅草和木片堆砌的,已经破烂不堪,一下雨家里就变水帘洞。
唐实同意修房顶,不过说起瓦片的事情,唐实建议不要去镇上买,会贵,隔壁村就有会烧砖瓦的,能便宜很多,唐易当然欣然接受,约了唐实几日后便去看看。
接下来几天唐易都在家闭门不出,专心作画,这次他有了各种色彩的颜料,画起人物来更加生动,博广书肆掌柜的这次给他的都是还不错的纸笔,看来是对这种画作真的很重视。
温言乖巧地在旁边看着,眼中尽是惊艳和羡慕,看向唐易的目光也越来越温柔,只觉得这人专心作画时眉心微微蹙起,一副认真而专注的模样很是俊朗,想到这人有才情,又温柔会疼人,真是全世界最好的男人了。
只是他不敢说,也不敢出声叨扰,只能轻手轻脚地在旁边一针一线仔细缝着新衣,针脚细密紧凑,做出来的衣服也很是漂亮。
三天后唐易才终于把画画完,一共是二十副,一张纸都没有浪费,每张画的意境皆不相同,有娇俏含情的女孩子,也有风度翩翩的书生,背景用繁华浓烈的色彩渲染,画便更多了些生动的灵韵。
再去博广书肆前,温言拿出了新衣新鞋让唐易试试,唐易接过衣服穿在身上,大小宽窄都正好,纯手工缝制的棉布衣服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有最纯粹的温暖和柔软,穿在身上很是贴心。
还有新做的布鞋,以往唐易看电视时总觉得这种鞋子穿着不会舒服,如今真的穿上脚,才知道那一双鞋中包含的珍重和柔情不是琳琅满目的机器制造能比拟的。
温言见衣服和鞋子都正好合适,心里舒了一口气,那模样看的唐易心里暖意洋洋,分明是最简单的东西,却让唐易有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那是家和爱的感觉,唐易这么认为。
第10章 邻家又有惨案
二十副精心描绘的手绘水彩画让博广书肆掌柜激动不已,他笃定这些画能卖上好价钱。
这些话是按照故事情节排好的,唐易介绍说:这几张是贵芝小姐的故事图,这些是基础人物形象,用在哪本书里都行,您看着摆着。
掌柜的啧啧称叹,又有些惋惜说:这些画画法特殊,无法大量翻印,实在是可惜了。
唐易笑到:物以稀为贵嘛!
掌柜的对这些画爱不释手,两人谈了半天,临走的时候给了唐易二两银子,说:这些你先拿着,你这些画肯定不止这个价钱,你过些时日再来,我把差价补给你。
唐易同意了,平生第一次见到银子,他激动极了,从前家里有的是银饰首饰之类的,他看都懒得看,没想到今日见到二两银子竟然如此艰难,一时间高兴的像个傻孩子,看的掌柜的忍俊不禁。
二两银子,就是两千文铜钱,这对于唐易而言就是发了一笔小财了,他拿着银子转了几圈,然后才让掌柜帮忙把其中一两银子换成铜钱,掌柜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对于村人而言,铜钱是比银子要好花,也不太惹人耳目。
回去之前,唐易买了一小筐鸡蛋,几斤肉和一大筐土豆,又买了不少白面,补充了一些调味品,给温言买了几样点心,买了几块布和一些棉花,花两文钱租了牛车回家。
唐实和温言都说春种前的雨会稀稀拉拉下半个月,那时候村里土路泥泞不堪,不适合再出门,所以要把吃食都备齐了,免得到时候冒着雨出去买粮食。
于是又是大包小包的回了村里,引来不少人的好奇。
这唐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刚正经过起日子来,家里就大包小包的买东西,着实惹人眼馋,很多人围在唐易周围问东问西,有那鼻子尖的闻到肉味,又是一阵羡慕。
正巧唐实经过,看见唐易也颇为诧异,但他没有马上问,上前接过唐易的背篓帮忙提着,直到送到唐易家才忍不住问道:你这么花钱可不是要把家底花光,下午去买砖瓦的钱怎么办?
唐易把东西交给温言,小声说:哥,我现在帮博广书肆掌柜的做事,他刚给了工钱。
唐实惊诧不已:你能帮书肆做什么活?算账吗?可那书肆看上去不像是会被账务困扰的样子啊,一天到晚也去不了几个人。
唐易含糊到:什么都做,他让干啥就干啥,反正给工钱就是了。
唐实憨厚老实,也没多想,就提醒唐易下午早点走,去隔壁村买瓦。
唐易捡了十来个鸡蛋给他,唐实也很欢喜。
等到唐实走了,唐易才把温言拉进里屋,从怀里掏出了那一两银子在温言眼前晃了晃,温言惊叫出声,唐易忙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唇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温言大眼睛眨了眨,立刻就明白了。
两人对视,不约而同笑了一声。
温言捧着一两银子,欣喜地说:你从......
话音突然停住,唐易被烧到一样收回了手。
温软的唇擦过粗糙的手心,两个人心中都生出一丝一样来,温言连脖子都变成了红色,唐易也有些尴尬,自己花丛中来来回回多少年,怎么如今这么点小事就能撩动了心弦呢!
温言也不问了,尴尬地捧着银子跑去另一个房间,找了一个十分不起眼的罐子,把银子放了进去。
唐易抬手看着自己手心愣愣失神,脑海中有什么情绪一扫而过,柔软的让他自己都惊讶,这才几天,就有了喜欢的感觉?不至于吧?
不过两人依然什么都没说,吃过午饭之后,唐易就和唐实去了邻村买瓦片,这不是个小工程,两人先去里正家借了牛车。
邻村有瓦窑,唐易看不懂,全听唐实安排,最后花了几百文钱买了不少瓦片,这让唐实十分震惊,他原以为唐易只是打算把漏雨的地方补一补,没想到唐易竟然是要把整个屋顶都换上新瓦,那得多少钱啊!
瓦窑的人看唐易数钱看的眼都直了,往常只有镇上的人会出这么大手笔,村人都是几十片的买,补补漏洞就是了,除了结婚盖新房,谁也没有这么大手笔的。
于是瓦窑的人问道:后生可是要娶亲盖房?
唐易笑到:家里旧房翻新而已。
周围围观的人也不少,就有那在瓦窑里帮忙的大婶问:那后生你娶亲了没?这般生活条件的后生着实让人眼热,若是没有成亲,倒是可以让人打听打听家世如何,为自己女儿考虑考虑。
唐易搬瓦片的手顿了一下,而后笑着说:我已成亲了。
几个婶子便有些惋惜,不过人家成亲了便不好再说什么,就开始聊起了别的,手上活不停,帮忙往牛车上搬瓦片。
搬完满车的瓦片,兄弟俩上了牛车准备离去,这时突然有人在旁边叫了一声:这位兄弟,你是去年来给温家小哥儿提亲的那位吗?
唐易唐实同时转头,唐易但是没来,对这人没印象,唐实却认出来了,当时确实见过,回到:是。
然后又指了指唐易:这便是我那兄弟,温小哥儿的夫君,此次我们买瓦片就是修他家的房子。
唐易对那人温和笑笑,那人面上十分吃惊,两个村子相隔不远,多多少少有消息传过来,都说那温小哥儿加了个凶神恶煞的懒汉,成天挨打,怎么如今见到的却是个相貌堂堂身材挺拔的青年后生,而且瞧这架势过得还不错啊,都翻新房子了。
有人多嘴:原来是咱村的女婿,唐家后生,我们村温小哥儿过得可好?
唐易笑笑,光明磊落:还行吗,反正有我的就有他的。
众人一听都笑了,纷纷说这唐家后生是个知冷热的,唐易和唐实在这样的笑意中离开,完全不知道那很快这些话就会传到温家人耳中。
唐家兄弟回到村里,便商量着找人帮忙修房顶,这几天天都阴沉沉的,怕是三天之内就会落雨,必须尽早把瓦片铺上。
唐易首先想到了唐大虎和唐大壮两兄弟,唐实也觉得可以,这两人都是能干活的,正好与他家顺路,他便顺便去通知一声。
按照村里的习惯,请人做活一般都是管饭就行,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在家里闲着没有进项的时候,连工钱都省了。
唐易想着明日房顶大修,家里恐怕不适合做饭,便跟温言商量着明日借隔壁宋家的厨房用用,这次是家里大事,不好找温言一个人出面,于是唐易便带上温言一起去。
唐易在宋家门外先喊了两声,没人应答,村里人家少有全家都不在家的情况,便问温言:可见着宋家人出去
温言摇摇头:刚收拾院子的时候还看见宋家大嫂往屋里走,应该是在家的。
唐易又叫了两声,还是无人应答,心里觉得不妙,便直接进了门,一推开门就被眼前景象吓了个半死。
宋家两大两小,整整齐齐挂在正屋房梁上......
唐易一把推开跟在后面正要往里走的温言,喝到:别进来,快去叫人!
温言一愣,立刻反应过来,撒腿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快救命啊,出事啦!
唐易搬来凳子,一个一个把宋家人从房梁上解下来放在地上躺着,村里人住得近,来人快,很快就有村民跑进来,见到眼前景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二话不说就帮着救人。
村里的大夫几乎是被人架着跑过来的,气都没喘匀就赶紧上前帮忙救人,好在时间不长,唐易等先到的人又是掐人中又是按胸口的,也争取了一些时间,老大夫掐人中扎针之后,宋家人便陆续醒了过来。
里正让人帮着把郑家人扶到炕上,唐易这才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第一件事就是转身找到温言,开口便是:你没事吧?
温言心头泛起万般滋味,他能有什么事啊,宋家的惨状他没见到,上吊的也不是他,等他叫人回来,老大夫也来了,他压根就没插上一点手,可是唐易依然在担心他。
他摇摇头,上前取出布巾,帮唐易擦汗。
唐易吐出一口热气,往屋里看了看,对温言说:别怕,已经没事了,明日我们还是在院子里支口锅吧。
温言喉头仿佛被什么哽住,低低地挤出一个嗯。
眼见着里正和村里几个老人都在,这里是没唐易什么事儿了,唐易便带着温言回家了,见温言一直闷闷的,以为他是受了惊吓,便把之前带回来的点心找了出来,点心包装完好,一看便知温言没有打开过,少年总是很老实,没有经过允许不会随意翻东西。
别想了,来吃个点心,我不知你爱吃什么口味,便多买了几种,你尝尝。唐易把点心包装拆开,递了过去。
温言看着五颜六色,形状精致,芳香扑鼻的点心,都是他见都没见过的,更别说吃了。
哪有什么不喜欢,村里的苦孩子能有什么不喜欢,温言抬眼,见唐易眼中是真真的询问,而不是随意说说地客套,突然就鼻子一酸泪水簌簌地往下落。
恋耽美
等到唐易从背篓里翻出两张手绘美人图,掌柜的瞥了一眼就不淡定了。
这......这是什么画法?
好生生动啊!这谁画的?
唐易微微一笑,说:有位老先生画的,他老人家不愿意见人,便让我送了来,您要是看得上,老先生打算画一些画在您这里卖,就这个水准。
掌柜的翻来覆去看了看,赞到:好图,这一定能大卖,不知那位老先生要价几何?
唐易拉着掌柜的坐下,说:我先得把事情和您说清楚了,这图是话本里的人物,画的是贵芝,老先生爱看话本,愿意每个月为话本画四张图,,至于刊印多少他就不管了,不过老先生说过,这些图一定要画成彩色的才好卖,所以还得问掌柜的借些颜料。
掌柜的愣了一下,而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唐易:那位老先生有这样的手艺,竟还买不起一点颜料?
唐易也意味深长地笑着回到:他确实没钱。
两人对视片刻,掌柜的早就心里明镜一般,哪有什么老先生,分明是这年轻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不过无所谓,他只负责收画卖钱,别人的秘密,还真不感兴趣。
掌柜的斟酌了一下,思索片刻,而后才做出决定,说:你这画确实特别,我估计一经放出必然大卖,不过说实话,我也不确定能卖个什么价钱,若你真心想合作......
掌柜的说:我这里有一套颜料,你先拿着画,除了作品之后便先在这里卖着试试,等看看销量我们再订下长期合作的价格如何?
唐易没有意见,笑道:掌柜的果然是实诚人。
掌柜摸着胡子笑:你这次需要多少纸笔?
笔要三支,纸要二十张。
这么多!掌柜的叫起来:你该不会都想免费吧?
唐易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钱是真没有,从卖画的钱中扣就是。
掌柜的还要说什么,唐易抢先一句:但我可以代替老先生签订合约,以后他的画只在您这里卖!
掌柜的摸着胡子算着账,唐易又来一波轰炸:以后我读书用的纸笔也都从你这里买!
掌柜的手指顿住,抬眼望着唐易,目光深沉:你要读书?
没错,唐易说:等攒下些家底,我就拜个先生读书去,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弄个秀才当当,我家就不用交赋税了。
掌柜的笑着摇头:你都多大了,要去学堂和那些十来岁的孩子们一起上学吗?
唐易挺胸抬头:那又怎么样,只要想学就永远不晚。
掌柜的怔了怔,方才知晓这年轻人是真的要读书,不是说说而已,于是也收敛了神色,说:你既然有此志向,便是极好的,笔和纸你拿回去吧,我知道你这是在给自己攒读书的钱,放心吧,若有人问起来你便说是在我这里做事,我给开的工钱。
这下轮到唐易懵逼了,掌柜的的热情超出了他的意料,虽然人好,也不至于对一个刚见两面的穷苦农村人如此厚爱吧?
他心里不踏实起来,便直言相问了。不了掌柜的只是摇头叹气,说不用担心,他没有坏心,只是想帮一帮有志青年而已,言语间神色沉重,忽现沧桑,唐易本能觉得掌柜的是个有故事的老头,但是因为人家也没问他的秘密,他也选择尊重,便行了礼,带着东西走了。
受掌柜的提醒,唐易回去的路上先去街市上转了一圈,果然见有人在卖瓦片,只是他今日没带钱,问了下价格就离开了。
午饭过后,唐易便去和唐实说了要修房子的打算,他家是老房子,石头砌的墙还算结实,但是房顶就不行了,常年风吹日晒,加上本就是茅草和木片堆砌的,已经破烂不堪,一下雨家里就变水帘洞。
唐实同意修房顶,不过说起瓦片的事情,唐实建议不要去镇上买,会贵,隔壁村就有会烧砖瓦的,能便宜很多,唐易当然欣然接受,约了唐实几日后便去看看。
接下来几天唐易都在家闭门不出,专心作画,这次他有了各种色彩的颜料,画起人物来更加生动,博广书肆掌柜的这次给他的都是还不错的纸笔,看来是对这种画作真的很重视。
温言乖巧地在旁边看着,眼中尽是惊艳和羡慕,看向唐易的目光也越来越温柔,只觉得这人专心作画时眉心微微蹙起,一副认真而专注的模样很是俊朗,想到这人有才情,又温柔会疼人,真是全世界最好的男人了。
只是他不敢说,也不敢出声叨扰,只能轻手轻脚地在旁边一针一线仔细缝着新衣,针脚细密紧凑,做出来的衣服也很是漂亮。
三天后唐易才终于把画画完,一共是二十副,一张纸都没有浪费,每张画的意境皆不相同,有娇俏含情的女孩子,也有风度翩翩的书生,背景用繁华浓烈的色彩渲染,画便更多了些生动的灵韵。
再去博广书肆前,温言拿出了新衣新鞋让唐易试试,唐易接过衣服穿在身上,大小宽窄都正好,纯手工缝制的棉布衣服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有最纯粹的温暖和柔软,穿在身上很是贴心。
还有新做的布鞋,以往唐易看电视时总觉得这种鞋子穿着不会舒服,如今真的穿上脚,才知道那一双鞋中包含的珍重和柔情不是琳琅满目的机器制造能比拟的。
温言见衣服和鞋子都正好合适,心里舒了一口气,那模样看的唐易心里暖意洋洋,分明是最简单的东西,却让唐易有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那是家和爱的感觉,唐易这么认为。
第10章 邻家又有惨案
二十副精心描绘的手绘水彩画让博广书肆掌柜激动不已,他笃定这些画能卖上好价钱。
这些话是按照故事情节排好的,唐易介绍说:这几张是贵芝小姐的故事图,这些是基础人物形象,用在哪本书里都行,您看着摆着。
掌柜的啧啧称叹,又有些惋惜说:这些画画法特殊,无法大量翻印,实在是可惜了。
唐易笑到:物以稀为贵嘛!
掌柜的对这些画爱不释手,两人谈了半天,临走的时候给了唐易二两银子,说:这些你先拿着,你这些画肯定不止这个价钱,你过些时日再来,我把差价补给你。
唐易同意了,平生第一次见到银子,他激动极了,从前家里有的是银饰首饰之类的,他看都懒得看,没想到今日见到二两银子竟然如此艰难,一时间高兴的像个傻孩子,看的掌柜的忍俊不禁。
二两银子,就是两千文铜钱,这对于唐易而言就是发了一笔小财了,他拿着银子转了几圈,然后才让掌柜帮忙把其中一两银子换成铜钱,掌柜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对于村人而言,铜钱是比银子要好花,也不太惹人耳目。
回去之前,唐易买了一小筐鸡蛋,几斤肉和一大筐土豆,又买了不少白面,补充了一些调味品,给温言买了几样点心,买了几块布和一些棉花,花两文钱租了牛车回家。
唐实和温言都说春种前的雨会稀稀拉拉下半个月,那时候村里土路泥泞不堪,不适合再出门,所以要把吃食都备齐了,免得到时候冒着雨出去买粮食。
于是又是大包小包的回了村里,引来不少人的好奇。
这唐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刚正经过起日子来,家里就大包小包的买东西,着实惹人眼馋,很多人围在唐易周围问东问西,有那鼻子尖的闻到肉味,又是一阵羡慕。
正巧唐实经过,看见唐易也颇为诧异,但他没有马上问,上前接过唐易的背篓帮忙提着,直到送到唐易家才忍不住问道:你这么花钱可不是要把家底花光,下午去买砖瓦的钱怎么办?
唐易把东西交给温言,小声说:哥,我现在帮博广书肆掌柜的做事,他刚给了工钱。
唐实惊诧不已:你能帮书肆做什么活?算账吗?可那书肆看上去不像是会被账务困扰的样子啊,一天到晚也去不了几个人。
唐易含糊到:什么都做,他让干啥就干啥,反正给工钱就是了。
唐实憨厚老实,也没多想,就提醒唐易下午早点走,去隔壁村买瓦。
唐易捡了十来个鸡蛋给他,唐实也很欢喜。
等到唐实走了,唐易才把温言拉进里屋,从怀里掏出了那一两银子在温言眼前晃了晃,温言惊叫出声,唐易忙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唇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温言大眼睛眨了眨,立刻就明白了。
两人对视,不约而同笑了一声。
温言捧着一两银子,欣喜地说:你从......
话音突然停住,唐易被烧到一样收回了手。
温软的唇擦过粗糙的手心,两个人心中都生出一丝一样来,温言连脖子都变成了红色,唐易也有些尴尬,自己花丛中来来回回多少年,怎么如今这么点小事就能撩动了心弦呢!
温言也不问了,尴尬地捧着银子跑去另一个房间,找了一个十分不起眼的罐子,把银子放了进去。
唐易抬手看着自己手心愣愣失神,脑海中有什么情绪一扫而过,柔软的让他自己都惊讶,这才几天,就有了喜欢的感觉?不至于吧?
不过两人依然什么都没说,吃过午饭之后,唐易就和唐实去了邻村买瓦片,这不是个小工程,两人先去里正家借了牛车。
邻村有瓦窑,唐易看不懂,全听唐实安排,最后花了几百文钱买了不少瓦片,这让唐实十分震惊,他原以为唐易只是打算把漏雨的地方补一补,没想到唐易竟然是要把整个屋顶都换上新瓦,那得多少钱啊!
瓦窑的人看唐易数钱看的眼都直了,往常只有镇上的人会出这么大手笔,村人都是几十片的买,补补漏洞就是了,除了结婚盖新房,谁也没有这么大手笔的。
于是瓦窑的人问道:后生可是要娶亲盖房?
唐易笑到:家里旧房翻新而已。
周围围观的人也不少,就有那在瓦窑里帮忙的大婶问:那后生你娶亲了没?这般生活条件的后生着实让人眼热,若是没有成亲,倒是可以让人打听打听家世如何,为自己女儿考虑考虑。
唐易搬瓦片的手顿了一下,而后笑着说:我已成亲了。
几个婶子便有些惋惜,不过人家成亲了便不好再说什么,就开始聊起了别的,手上活不停,帮忙往牛车上搬瓦片。
搬完满车的瓦片,兄弟俩上了牛车准备离去,这时突然有人在旁边叫了一声:这位兄弟,你是去年来给温家小哥儿提亲的那位吗?
唐易唐实同时转头,唐易但是没来,对这人没印象,唐实却认出来了,当时确实见过,回到:是。
然后又指了指唐易:这便是我那兄弟,温小哥儿的夫君,此次我们买瓦片就是修他家的房子。
唐易对那人温和笑笑,那人面上十分吃惊,两个村子相隔不远,多多少少有消息传过来,都说那温小哥儿加了个凶神恶煞的懒汉,成天挨打,怎么如今见到的却是个相貌堂堂身材挺拔的青年后生,而且瞧这架势过得还不错啊,都翻新房子了。
有人多嘴:原来是咱村的女婿,唐家后生,我们村温小哥儿过得可好?
唐易笑笑,光明磊落:还行吗,反正有我的就有他的。
众人一听都笑了,纷纷说这唐家后生是个知冷热的,唐易和唐实在这样的笑意中离开,完全不知道那很快这些话就会传到温家人耳中。
唐家兄弟回到村里,便商量着找人帮忙修房顶,这几天天都阴沉沉的,怕是三天之内就会落雨,必须尽早把瓦片铺上。
唐易首先想到了唐大虎和唐大壮两兄弟,唐实也觉得可以,这两人都是能干活的,正好与他家顺路,他便顺便去通知一声。
按照村里的习惯,请人做活一般都是管饭就行,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在家里闲着没有进项的时候,连工钱都省了。
唐易想着明日房顶大修,家里恐怕不适合做饭,便跟温言商量着明日借隔壁宋家的厨房用用,这次是家里大事,不好找温言一个人出面,于是唐易便带上温言一起去。
唐易在宋家门外先喊了两声,没人应答,村里人家少有全家都不在家的情况,便问温言:可见着宋家人出去
温言摇摇头:刚收拾院子的时候还看见宋家大嫂往屋里走,应该是在家的。
唐易又叫了两声,还是无人应答,心里觉得不妙,便直接进了门,一推开门就被眼前景象吓了个半死。
宋家两大两小,整整齐齐挂在正屋房梁上......
唐易一把推开跟在后面正要往里走的温言,喝到:别进来,快去叫人!
温言一愣,立刻反应过来,撒腿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快救命啊,出事啦!
唐易搬来凳子,一个一个把宋家人从房梁上解下来放在地上躺着,村里人住得近,来人快,很快就有村民跑进来,见到眼前景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二话不说就帮着救人。
村里的大夫几乎是被人架着跑过来的,气都没喘匀就赶紧上前帮忙救人,好在时间不长,唐易等先到的人又是掐人中又是按胸口的,也争取了一些时间,老大夫掐人中扎针之后,宋家人便陆续醒了过来。
里正让人帮着把郑家人扶到炕上,唐易这才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第一件事就是转身找到温言,开口便是:你没事吧?
温言心头泛起万般滋味,他能有什么事啊,宋家的惨状他没见到,上吊的也不是他,等他叫人回来,老大夫也来了,他压根就没插上一点手,可是唐易依然在担心他。
他摇摇头,上前取出布巾,帮唐易擦汗。
唐易吐出一口热气,往屋里看了看,对温言说:别怕,已经没事了,明日我们还是在院子里支口锅吧。
温言喉头仿佛被什么哽住,低低地挤出一个嗯。
眼见着里正和村里几个老人都在,这里是没唐易什么事儿了,唐易便带着温言回家了,见温言一直闷闷的,以为他是受了惊吓,便把之前带回来的点心找了出来,点心包装完好,一看便知温言没有打开过,少年总是很老实,没有经过允许不会随意翻东西。
别想了,来吃个点心,我不知你爱吃什么口味,便多买了几种,你尝尝。唐易把点心包装拆开,递了过去。
温言看着五颜六色,形状精致,芳香扑鼻的点心,都是他见都没见过的,更别说吃了。
哪有什么不喜欢,村里的苦孩子能有什么不喜欢,温言抬眼,见唐易眼中是真真的询问,而不是随意说说地客套,突然就鼻子一酸泪水簌簌地往下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