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至于给男神的礼物——
反正还要在这儿待好多天,她慢慢寻摸,总能找到一个满意的。
也不知道,她写给男神的信到哪儿了。
前往江州的这段路上,每到一个渡口,她就会写一封信交给当地的驿站送回京。这一路下来,加上昨天,总共寄出去了四封信。说的都是她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以及心情。
后天就是母亲上程家拜访的日子,也不知道,那位未来的二嫂,是什么样的脾性性格。
陶琼琇出神的想了一会儿儿,就翻身睡着了。
程家。
程明阅的妻子姓岳,是程知远老友之女。两家也算是世交。作为夫君的弟子,她也是知道陶修文的。甚至于陶修文和自家女儿那一点隐晦的情愫,她也心知肚明。眼下闻得陶家主母亲至,准备提亲,她自然没有不乐意的。等到前去和程家老太君请安的时候,便隐晦提了一下。
程家老太君正猜想着周氏是因为什么千里迢迢的上门拜访,闻言立即就懂了。当即大喜。
这陶修文,文采了得,是她丈夫也夸赞过的。而且还出身公候府邸,这样的才俊来做她的孙女婿,她自然十分满意。
不过,程家上下两位主母满意了。其他人却不见得都这么高兴。
要知道,程家眼下待嫁的姑娘可有三位,甚至还有一位客居在府的表姑娘。陶修文这么个佳婿,自然是人人都想要的。顿时间,诸人心思各异,暗潮汹涌。
第34章
京都。
陈嘉赐展开手中的信纸, 看着上边笔触略轻,虽然不是很好看却也算端正的字迹眼中泛起了笑意。
这是他收到了第三封信。
虽然陶琼琇把信都发给了驿站,可他安排在她身边的人却很快就把信取走, 直接给他加急发了回来。这过程,自然比对方想象的快。
这信上写的都是琐事, 不过, 比起第一封的欢喜, 第二封信的无精打采,这封信多了许多期待, 言道她已经快到江州了。
又絮絮叨叨的念叨说船上太无聊了,路上实在无趣。十分怀念在家时和他一起念书的时光、
“算你有良心。”看到这里,陈嘉赐心情顿时好了许多,捏着信纸轻声说。
仔细看完,他抽出一张信纸, 挥笔开始写起了他第一封回信。
————————
既然无聊, 就早些回来。
————————
他这信回的简短, 只聊聊数字,一开口, 就毫不掩饰他的目的,要这团子早些回来。
待到墨迹变干,他这才小心叠好,放进信封封好,命人送走。
送走书信,他在书桌后坐下。脸上的表情逐渐变淡。
事实上,他这几日的心情一直不好。原因无他, 开元帝,又病了。不过是换季时偶尔吹了些风, 他就得了风寒,这些时日一直在喝药。可病去如抽丝,他这病一直都不见得变好。
发现记忆中威严高大的父亲竟然变得这么虚弱,陈嘉赐这才恍然发现,随着自己的长大,自己的父亲也在变老。
他已经不复壮年了。
而随着皇父的虚弱,他那些兄弟们也都蠢蠢欲动起来。
无上的权利近在咫尺,总是会遮住一些人的双眼,让他们变得疯狂起来。
因着这些,陈嘉赐一直很忙。他自从懂事后就织就的那一张大网……也逐渐发生了作用。
不过——
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太子兄长自己拥有的这部分力量。
他,要不要去考验自己和那位即将继承帝位的兄长的感情。
江州。
程家子孙繁茂,程知远同辈兄弟三人,暂且不说。只他一人就有五子七女,五子又生子,眼下程家第三辈男丁已经排行到了十五,最大的几个甚至孩子都已经快要成年。而女子则排到了十八。是江州出了名的大家族。
五房子嗣中,长房二房四房乃嫡出,三房五房是庶出。
眼下听闻长房有了这么好的一桩婚事,老爷们也就罢了,他们在外面向来同进同出,断不会给人留下同室操戈的映像。可这些夫人们,却都忍不住动了心思。
这样好的女婿,女儿嫁过去就是享福的,谁不想要呢。更何况陶家家风清正,鲜少纳妾蓄婢这一点天下皆知。
如今程家正值花龄的三位姑娘排行十,十一,十二。前九位已经嫁人,而剩下三个,则年龄尚小。
十姑娘名程安悦是四房嫡女,十一姑娘名程安谣是长房嫡幼女,十二姑娘名程安萍则是五房庶女。
愉心院。
程安谣侧首坐在岳氏下手,脸颊微粉听着母亲口中的话。
“修文那孩子我也是见过的,懂事明理。行事不骄不躁,教养十分之好。把你嫁给他,我也放心。”岳氏看着娇花一样的女儿,满心的骄傲外又带着不舍。
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不知不觉竟然要嫁人了。还是远嫁京城,这一生,也不知道还能再见几次。
“娘,眼下诸事未定,说这些,还为时尚早。”程安谣由程明阅亲自教导,明文识字都离不开父亲的影响。性格最是疏阔自在,颇有名士风流。可眼下听闻母亲这样殷殷叮嘱,也不免有些羞涩。
“他母亲都千里迢迢来了,这事,便算定了一半。你啊,就等着做新娘子罢。”岳氏笑呵呵的说。
--
反正还要在这儿待好多天,她慢慢寻摸,总能找到一个满意的。
也不知道,她写给男神的信到哪儿了。
前往江州的这段路上,每到一个渡口,她就会写一封信交给当地的驿站送回京。这一路下来,加上昨天,总共寄出去了四封信。说的都是她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以及心情。
后天就是母亲上程家拜访的日子,也不知道,那位未来的二嫂,是什么样的脾性性格。
陶琼琇出神的想了一会儿儿,就翻身睡着了。
程家。
程明阅的妻子姓岳,是程知远老友之女。两家也算是世交。作为夫君的弟子,她也是知道陶修文的。甚至于陶修文和自家女儿那一点隐晦的情愫,她也心知肚明。眼下闻得陶家主母亲至,准备提亲,她自然没有不乐意的。等到前去和程家老太君请安的时候,便隐晦提了一下。
程家老太君正猜想着周氏是因为什么千里迢迢的上门拜访,闻言立即就懂了。当即大喜。
这陶修文,文采了得,是她丈夫也夸赞过的。而且还出身公候府邸,这样的才俊来做她的孙女婿,她自然十分满意。
不过,程家上下两位主母满意了。其他人却不见得都这么高兴。
要知道,程家眼下待嫁的姑娘可有三位,甚至还有一位客居在府的表姑娘。陶修文这么个佳婿,自然是人人都想要的。顿时间,诸人心思各异,暗潮汹涌。
第34章
京都。
陈嘉赐展开手中的信纸, 看着上边笔触略轻,虽然不是很好看却也算端正的字迹眼中泛起了笑意。
这是他收到了第三封信。
虽然陶琼琇把信都发给了驿站,可他安排在她身边的人却很快就把信取走, 直接给他加急发了回来。这过程,自然比对方想象的快。
这信上写的都是琐事, 不过, 比起第一封的欢喜, 第二封信的无精打采,这封信多了许多期待, 言道她已经快到江州了。
又絮絮叨叨的念叨说船上太无聊了,路上实在无趣。十分怀念在家时和他一起念书的时光、
“算你有良心。”看到这里,陈嘉赐心情顿时好了许多,捏着信纸轻声说。
仔细看完,他抽出一张信纸, 挥笔开始写起了他第一封回信。
————————
既然无聊, 就早些回来。
————————
他这信回的简短, 只聊聊数字,一开口, 就毫不掩饰他的目的,要这团子早些回来。
待到墨迹变干,他这才小心叠好,放进信封封好,命人送走。
送走书信,他在书桌后坐下。脸上的表情逐渐变淡。
事实上,他这几日的心情一直不好。原因无他, 开元帝,又病了。不过是换季时偶尔吹了些风, 他就得了风寒,这些时日一直在喝药。可病去如抽丝,他这病一直都不见得变好。
发现记忆中威严高大的父亲竟然变得这么虚弱,陈嘉赐这才恍然发现,随着自己的长大,自己的父亲也在变老。
他已经不复壮年了。
而随着皇父的虚弱,他那些兄弟们也都蠢蠢欲动起来。
无上的权利近在咫尺,总是会遮住一些人的双眼,让他们变得疯狂起来。
因着这些,陈嘉赐一直很忙。他自从懂事后就织就的那一张大网……也逐渐发生了作用。
不过——
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太子兄长自己拥有的这部分力量。
他,要不要去考验自己和那位即将继承帝位的兄长的感情。
江州。
程家子孙繁茂,程知远同辈兄弟三人,暂且不说。只他一人就有五子七女,五子又生子,眼下程家第三辈男丁已经排行到了十五,最大的几个甚至孩子都已经快要成年。而女子则排到了十八。是江州出了名的大家族。
五房子嗣中,长房二房四房乃嫡出,三房五房是庶出。
眼下听闻长房有了这么好的一桩婚事,老爷们也就罢了,他们在外面向来同进同出,断不会给人留下同室操戈的映像。可这些夫人们,却都忍不住动了心思。
这样好的女婿,女儿嫁过去就是享福的,谁不想要呢。更何况陶家家风清正,鲜少纳妾蓄婢这一点天下皆知。
如今程家正值花龄的三位姑娘排行十,十一,十二。前九位已经嫁人,而剩下三个,则年龄尚小。
十姑娘名程安悦是四房嫡女,十一姑娘名程安谣是长房嫡幼女,十二姑娘名程安萍则是五房庶女。
愉心院。
程安谣侧首坐在岳氏下手,脸颊微粉听着母亲口中的话。
“修文那孩子我也是见过的,懂事明理。行事不骄不躁,教养十分之好。把你嫁给他,我也放心。”岳氏看着娇花一样的女儿,满心的骄傲外又带着不舍。
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不知不觉竟然要嫁人了。还是远嫁京城,这一生,也不知道还能再见几次。
“娘,眼下诸事未定,说这些,还为时尚早。”程安谣由程明阅亲自教导,明文识字都离不开父亲的影响。性格最是疏阔自在,颇有名士风流。可眼下听闻母亲这样殷殷叮嘱,也不免有些羞涩。
“他母亲都千里迢迢来了,这事,便算定了一半。你啊,就等着做新娘子罢。”岳氏笑呵呵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