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飘渺烽烟

第350页

    太后两道蛾眉深深锁紧,神态不胜凄恻,道:“祺儿、瑞儿英年丧生,哀家诚然痛心疾首啊!也正因为如此,哀家着实不忍再看到其他儿女受苦了!”说完就呜呜咽咽的哭了,一手拿着巾帕拭泪。
    婷婷连忙凑到太后身畔细声劝慰。
    其实嬴芾、嬴悝犯下这等恶行,婷婷心中是极为恼火的,她真想教嬴芾、嬴悝两人吃足苦头,也算是给死去的尔祺、尔瑞、小鸢公主等人出气。但现下太后替嬴芾、嬴悝求情,婷婷身为外人与臣妇,又绝不能抒发己见。
    嬴稷平静的瞧着太后,道:“母亲,泾阳君、高陵君是罪有应得。”
    太后啜泣道:“杀害祺儿、瑞儿的罪魁祸首是尔丕和尔蒾,那两个畜生自当以死谢罪!但芾儿和悝儿仅是一时糊涂,着了奸诈策士的道,才胆大妄为的伪造了稷儿的文书,他们算不得罪魁祸首,稷儿宽饶他们一次有何妨哉?”
    嬴稷森然道:“泾阳君和高陵君素昔居心叵测,母亲怎可说他俩是一时糊涂?”
    太后道:“王朝中人,居心叵测本非罪过。稷儿你扪心自问,你自身何尝不是满腹的险诈机谋?”
    这一话锋突如其来,嬴稷冷不防打了个激灵。
    太后自顾自的续道:“芾儿、悝儿为了一己夙愿,不惜铤而走险,到头来却是遂了谁的夙愿?那两个愚蠢又狂妄的孩子,仿佛是被谁给利用了……”语声含糊不清,如同痴人梦呓。
    婷婷心机浅,只道太后这是悲伤过度而感慨良多,于是并不深思,依旧细语相劝。
    嬴稷却紧张起来,暗忖道:“莫非母亲已洞悉了寡人之计?她这是在要挟寡人吗?如果寡人不顺从她,她便要把实情道出,让小仙女从此认定我是个阴狠狡黠、不仁不义之徒吗?母亲是找不到证据的,但那种话一旦说出来,小仙女也难免猜疑我的人品,那样的猜疑也是不好的……”想着想着,他的目光已汇聚在婷婷雪白无瑕、秀美逾恒的脸庞上。
    婷婷蓦然抬眸,灵动含忧的眼波恰巧与嬴稷的视线相接,一瞬间,嬴稷心肠俱软,道:“罢了,孩儿不忍母亲悲伤如斯。”
    太后抿一抿嘴唇,问道:“稷儿是答允哀家的请求了?”
    嬴稷点头,道:“孩儿答允母亲,目下暂且保留泾阳君、高陵君的封邑及爵位封号。不过,孩儿亦不可太纵容他俩,他俩此番总得受些重罚。”
    太后微微的一笑,道:“哀家想过了,就令芾儿、悝儿住在咸阳,哀家和你冉舅父一同监管他俩,再不许他俩造乱。哀家也会派人去芾儿、悝儿的封地收取资财,捐出一些用于巩固城防、兴修水利、造福黎民,就当是为他俩赎罪了。”
    嬴稷听完太后的建议,眼珠一转,道:“既然母亲要让他们住在咸阳,他们封地的军队及兵刃也就用不着了,全数归入属郡军营,如何?”
    太后稍作思量,颔首道:“好,就按稷儿的意思办吧。”
    这天夜晚,嬴稷召见张禄,将下午之事告知,歉仄的道:“寡人私心重,终是被太后摆了一道,没能彻底击垮泾阳君和高陵君。”
    张禄拱手道:“大王重视人心,正是明君为政之道哉!至于泾阳君和高陵君,大王削了他们的军权,他们必定怀恨在心,断不会安分守己。等他们下回又闯出祸来,大王再收拾残局也不迟。”
    嬴稷开怀笑道:“知寡人者,莫若张禄先生也!”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伟绩
    时光飞逝,至来年孟春,秦军灭亡义渠国,奏凯而归。
    秦王嬴稷隆重颁赏三军将士,给主帅新城君芈戎新增封邑,晋升王龁为左庶长,王陵、司马梗和蹇百里为公乘,其余军官士卒亦以功勋领受爵位赏金。
    嬴稷又与群臣议定,将义渠国原先占据的大片可耕种土地设为两个新郡,取名“陇西郡”、“北地郡”,令相国魏冉和大臣庸芮一同部署军民迁徙。
    这日婷婷在蒹葭殿与希儿练习新曲,之后唐夫人来到,三女同室品茶谈天。
    唐夫人道:“秦人和西戎蛮子打了好几百年的仗,如今大秦终于消灭了义渠,这可是我们秦人的大喜事啊!大王一定高兴极了!”语气透着无比的欢快之意。
    希儿也笑道:“大秦疆域扩张,大王又添功绩,洵然可喜可贺。”
    婷婷安静的啜饮茶水,一言不发。她脸上没有笑容,反而细眉微颦、凝愁郁郁。
    希儿伸手抚摩她背心,温婉道:“小仙女怎了?可是想起了你的义渠朋友吗?”
    婷婷点头,低声说道:“我晓得我此时应该为大秦的丰功伟业而欣喜,但我一想到尔祺王子、尔瑞王子、小鸢公主、芽王妃……我心里就好生难受。”
    唐夫人慰道:“小仙女,本宫听大王讲过,你的义渠朋友原是被义渠本国的歹徒害死的,那么我们秦军灭了义渠国、杀死那帮歹徒,便等如是为你的朋友们报仇雪恨了,你也该高兴一点才是呀。”
    婷婷垂下双眸,眼角似有泪水要渗出,道:“那帮歹徒诚然是该死的,妾身并不怜悯他们。可是,义渠王命丧异乡、义渠国覆灭消亡,妾身的朋友们若在天有灵,难道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吗?妾身不知道,不知道啊……”
    唐夫人的神色益发和蔼,道:“灭义渠乃是大秦国策,你虽为大秦臣妇,但国策裁定实与你全无干涉,你的朋友皆是明理之人,断不会因此事而责怪于你。既然你们的情义并无损害,你也无需多愁自苦了。”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