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重生七零娇妻要复婚

第58页

    如果真的只是为了一张漂亮的脸的话,那我王芳也不输于任何人啊,为什么我就不能遇到这样一个英俊潇洒年少多金又温柔体贴的好男人呢!
    此时,秦·英俊潇洒年少多金又温柔体贴的好男人·萧,已经帮陈曦收拾好了一切,接着,他便准备带陈曦回家了。
    跟宿舍里的两人告了个别,陈曦和秦萧便离开了,而此时,宿舍的另外三人依然不见踪影。
    走在京大的校园里,陈曦说什么就不想这么早就回家了。
    此时还尚未到中午,陈曦突然就想带秦萧体验一下京大的食堂,然后顺便带他逛一逛京大的校园,于是她便抱着秦萧的胳膊开始耍赖,不肯走。
    秦萧拗不过妻子撒娇,只能同意,于是两人在京大食堂吃过饭,又骑着车转遍了京大的每一个角落,快到晚饭的时候,才回到了家。
    京大正式开始上课的时间是报道第二天的下午,而上午十点各系各专业则要先开一个会,而后发放教材。
    所以,第二天早上八点,陈曦便被秦萧叫醒,洗漱穿戴后,匆匆吃了一口早饭,八点五十分秦萧便骑着车载着陈曦出了家门。
    从家里到京大差不多七公里左右的距离,骑车需要四十分钟,是以,陈曦抵达学校的时间刚好是九点二十分,距离十点开会尚有四十分钟的时间,陈曦决定先回一趟宿舍,也顺便“认识”一下自己的另外三位室友。
    对于这三位室友,陈曦前世的接触并不算多,正如陈曦所言,她们其中一人长年不住在学校,另外一人性格内向跟陈曦少有交流,还有一人则因为年纪小,性子跳脱,跟陈曦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温小柔,便是性子跳脱的这一位了,她来自浙省,出身省城的干部家庭,今年才19岁,是个乐天外向、活波开朗的女孩子。
    她高三这一年正赶上国家恢复高考,由于成绩优异,家里人便鼓励她报名参加高考,说她反正年纪小,如果今年没考上,大不了复读一年再继续考,反正家里也供得起。
    于是,温小柔没有压力,轻装上阵,反而超常发挥,擦着边考上了京城大学,她家里人都高兴坏了,父母哥哥、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全家人一起送她来京城上学。
    就在昨天下午报道之后,她的家人还热情地邀请整个宿舍的人吃饭,希望大家今后能够帮忙多多照顾温小柔。
    这一饭局前世陈曦是参与过的,但是今生却是无缘了。
    不过这一饭局也不只是缺少了陈曦一人,还缺少了徐雅,只因为她们俩昨天收拾完宿舍便都回家了,并没有住在学校,陈曦记得,前世徐雅也同样没有参与这一饭局。
    性格内向的室友名叫郑红梅,今年22岁,来自豫省南部一个落后的小村子,名叫郑家村。
    对于郑红梅,陈曦前世的了解算是最少的,因为郑红梅本就是个极其腼腆又带着点儿自卑的女孩子,她平日里话不多,学习却很拼命。
    同住了四年陈曦跟她的谈话少得可怜,要不是她后来为了感谢自己的老师,多次宣扬过她的老师的光辉事迹,陈曦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解到她家里的情况。
    郑红梅家里有一个弟弟,但她的弟弟因为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除了能听懂话,以及不影响生活之外,学习上便不开窍了。
    她的父母觉得,家里两个孩子,怎么着也得有一个是识字的,所以郑红梅才有幸得到了上小学的机会。
    按照她父母的本意,是让她读完小学,认识点儿字,便辍学回家,帮家里干活儿,没想到,她却是个学习的好苗子。
    小学毕业时,她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她父母不同意她继续上学,不给她出学费和生活费,她便跑到县初中去求校长,给自己争取免费学习的机会。
    校长看重她的成绩答应免了她的学杂费,更幸运的是,县初中的一个老师,无儿无女,曾资助过很多名贫困的学生,这位老师感动于她的勤奋好学,便资助给她生活费让她继续学习。
    就这样,郑红梅磕磕绊绊地,好不容易念完了初中和高中,高中毕业后她没有得到什么工作的机会,被迫回家务农,但她却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学习,高中的课本更是每日翻了又翻。
    就在她高中毕业后的第三年,高考恢复了,郑红梅厚积薄发,得以金榜题名,然而此时她的父母已经给她说了一门亲,并且因为她的高中学历还谈好了一份不菲的彩礼,所以死活不让她来京城上学。
    要不是她自己趁夜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到县城求助了她的老师,而她的老师又慷慨解囊,资助她路费,让她来京城上学,她可能这辈子都走不出郑家村,这个落后的小村子了。
    前世郑红梅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公开场合感谢她的老师,也曾多次将她的老师的伟大事迹写成文章进行投稿,从而让这位籍籍无名的老师的事迹广为传播,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最后一位便是跟徐雅一样,长年不住在学校的那位室友了,也是前世给陈曦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位。
    那是个极其单薄瘦弱的女人,初到学校的时候她的脸上还带着病态的苍白,背着一个未满一周岁的小男孩儿,整个人显得虚弱不堪。
    女人名叫宋清月,25岁,跟陈曦一样,是个早年下乡的知青。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