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也就是说,洛阳到上党的潞城,也就三四百里,也就比北京到天津长一点,按正常的大军速度,每小时走三公里,每天行军五小时,十几天也就到了。
但奈何这不是大军啊。
民众迁移素来都是政府最头痛的问题,很多人都是跟风,没什么准备,拖儿带口,速度不一。
尤其在没有牲口马车的情况下,那些老人小孩速度极慢,一天能走个十里,就已经不错的速度了。
速度不一,那么队伍就会拖长,拖长了就无法管理,无法管理就会抢劫杀人的各种事情,出事了速度就更慢。
所以都十几天了,林游从洛阳带出这只队伍才走一百里,刚刚到渡口。
冬天的黄河结冰了,是一层极薄薄的浮冰,黄白相间,沙洲成片,船舟来往进需得非常小心,速度极慢。
如果问林游如今的他的心情,那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倒不是后悔带人离开洛阳,而是后悔这件事情是自己牵头——如果是那几座大山来干这事,绝对不会搞出那么多的麻烦。
他只是一个风景党,却被迫担上那么多人的性命。
“先生,”一名鲜卑骑兵勒马停在他面前,“炭船已经到了。”
“多谢,”林游一脸喜色,“你们先带人去河边维持秩序,我派人分批去通知他们。”
一两万人的队伍消耗非常大,这又是大冬天,一路上不少人冻饿而死,炭船的来到就很及时了,至少晚上露宿休息时,能少死一点人。
以及这一路上他们的食物消耗非常大,好在林游及时请上党那边拉了几船粮食,在河口兜售——直接分发是不可能的,那样没领到的人会怨恨,领到的不够多的人也会怨恨,人性复杂,没必要时常去挑战检验。
很快又有士族嫡系亲自来见,说是家中老人疲惫,想从鲜卑人这借一马匹,套在车架上,等安顿下来,必有厚报。
林游当然拒绝了。
鲜卑骑兵要没了马,让这些人骑马抵抗危险吗?
就在这时,很快又有鲜卑骑士匆忙来报,说匈奴人的军队已经离他们不远了,大约还有日就将过来。
林游心里一下打起鼓,问还有多少人没有渡过黄河。
于是很快得到回复,还有七千多人。
林游顿时怒了:“都三天了,渡口有上党调来的一百多艘船,每船哪怕只上十个人,也有该有一大半过去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
立刻有人回复他,说很多士族都挤占船只,带着大量财物轺车,搬运和装卸都非常耗费时间。
林游抿了下唇,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去。
过了数息,他冷冷道:“安排下去,现在开始,所有船先送人,只能带随身之物,想要运货的,都排到最后。”
“这……”通报的人小声道,“他们怕是不会听啊。”
林游看着远方的茫茫河水,一字一句,平静地道:“告诉拓拔郁律校尉,不听的,就通通都推到河水里。”
对面顿时一缩,小声地应了一声,匆忙离开了。
—
—
“目前打这只队伍主意的,是石勒和匈奴人,”地图上,徐策在黄河两岸标注了位置,讲解道,“黄河北边是石勒,他们离得较远,大约还有五天才能赶到河内,追上这只迁民队伍。”
“黄河南边是匈奴人的军队,这只最快一天就能追上林游他们,”徐策在南岸的洛阳不远标注了位置,“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果林游可以在一天之内渡过河水,那么我们就能在北岸等匈奴人渡河追来,以逸待劳,如果抓住他们渡河的机会,全歼也是不可能。”
在古代,渡河是军队最危险的时候,尤其是只渡了一半时,很容易被夹击,所以大军渡河的地点一般都要绝对保密,以免被人截击。
“问题是,林游能不能做到,”孟岚对此表示存疑,“如果他不能在匈奴人过来前渡河,我们就得过去救他们,这样麻烦的就是我们了。”
“所以,我有个提议,可以架浮桥。”徐策在河口处划了一条线,“将船并排放到河面,以绳索连接,再放上木板,这样就不用担心黄河夜船不渡的问题,一夜定能走完。”
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这么过的。
“要是被人火烧连营,那就麻烦了呢。”孟岚皱眉道。
“行军打仗哪有万全的,”徐策认真道,“有别说此事有七成可能,哪怕只有三成机会,也可以一战。”
“但哪里找这么多木板?”孟岚指出问题的核心。
“没有木板,但我带了网。”徐策对她眨了眨眼睛,“先前阻蝗网,如今库存还多,连接重叠后,比木板更方便呢。”
……
浮桥最重要的就是两岸要有足够稳定的固定物,好在渡口这些东西都有,而那些世族的车架都被堆砌捆绑起来,做为分担拉力的保险。
于是,一座没有护栏,遥遥晃晃、只有拉着绳子过去的浮桥在半天之内被架好了,这里的黄河河面远没有长江那么辽阔,水面只有三百多米,渡河最大的敌人是恐惧——看着茫茫河水,在颠簸的船上和网上行走,几乎所有人都是双腿战战,不敢上前。
面对这种走不动的,林游平静地表示堵在浮桥上的,都推河里去。
于是当匈奴军队赶到时,正好看到上党的渡船斩断绳索,像一条长虫,缓缓向下流漂去。
--
但奈何这不是大军啊。
民众迁移素来都是政府最头痛的问题,很多人都是跟风,没什么准备,拖儿带口,速度不一。
尤其在没有牲口马车的情况下,那些老人小孩速度极慢,一天能走个十里,就已经不错的速度了。
速度不一,那么队伍就会拖长,拖长了就无法管理,无法管理就会抢劫杀人的各种事情,出事了速度就更慢。
所以都十几天了,林游从洛阳带出这只队伍才走一百里,刚刚到渡口。
冬天的黄河结冰了,是一层极薄薄的浮冰,黄白相间,沙洲成片,船舟来往进需得非常小心,速度极慢。
如果问林游如今的他的心情,那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倒不是后悔带人离开洛阳,而是后悔这件事情是自己牵头——如果是那几座大山来干这事,绝对不会搞出那么多的麻烦。
他只是一个风景党,却被迫担上那么多人的性命。
“先生,”一名鲜卑骑兵勒马停在他面前,“炭船已经到了。”
“多谢,”林游一脸喜色,“你们先带人去河边维持秩序,我派人分批去通知他们。”
一两万人的队伍消耗非常大,这又是大冬天,一路上不少人冻饿而死,炭船的来到就很及时了,至少晚上露宿休息时,能少死一点人。
以及这一路上他们的食物消耗非常大,好在林游及时请上党那边拉了几船粮食,在河口兜售——直接分发是不可能的,那样没领到的人会怨恨,领到的不够多的人也会怨恨,人性复杂,没必要时常去挑战检验。
很快又有士族嫡系亲自来见,说是家中老人疲惫,想从鲜卑人这借一马匹,套在车架上,等安顿下来,必有厚报。
林游当然拒绝了。
鲜卑骑兵要没了马,让这些人骑马抵抗危险吗?
就在这时,很快又有鲜卑骑士匆忙来报,说匈奴人的军队已经离他们不远了,大约还有日就将过来。
林游心里一下打起鼓,问还有多少人没有渡过黄河。
于是很快得到回复,还有七千多人。
林游顿时怒了:“都三天了,渡口有上党调来的一百多艘船,每船哪怕只上十个人,也有该有一大半过去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
立刻有人回复他,说很多士族都挤占船只,带着大量财物轺车,搬运和装卸都非常耗费时间。
林游抿了下唇,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去。
过了数息,他冷冷道:“安排下去,现在开始,所有船先送人,只能带随身之物,想要运货的,都排到最后。”
“这……”通报的人小声道,“他们怕是不会听啊。”
林游看着远方的茫茫河水,一字一句,平静地道:“告诉拓拔郁律校尉,不听的,就通通都推到河水里。”
对面顿时一缩,小声地应了一声,匆忙离开了。
—
—
“目前打这只队伍主意的,是石勒和匈奴人,”地图上,徐策在黄河两岸标注了位置,讲解道,“黄河北边是石勒,他们离得较远,大约还有五天才能赶到河内,追上这只迁民队伍。”
“黄河南边是匈奴人的军队,这只最快一天就能追上林游他们,”徐策在南岸的洛阳不远标注了位置,“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果林游可以在一天之内渡过河水,那么我们就能在北岸等匈奴人渡河追来,以逸待劳,如果抓住他们渡河的机会,全歼也是不可能。”
在古代,渡河是军队最危险的时候,尤其是只渡了一半时,很容易被夹击,所以大军渡河的地点一般都要绝对保密,以免被人截击。
“问题是,林游能不能做到,”孟岚对此表示存疑,“如果他不能在匈奴人过来前渡河,我们就得过去救他们,这样麻烦的就是我们了。”
“所以,我有个提议,可以架浮桥。”徐策在河口处划了一条线,“将船并排放到河面,以绳索连接,再放上木板,这样就不用担心黄河夜船不渡的问题,一夜定能走完。”
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这么过的。
“要是被人火烧连营,那就麻烦了呢。”孟岚皱眉道。
“行军打仗哪有万全的,”徐策认真道,“有别说此事有七成可能,哪怕只有三成机会,也可以一战。”
“但哪里找这么多木板?”孟岚指出问题的核心。
“没有木板,但我带了网。”徐策对她眨了眨眼睛,“先前阻蝗网,如今库存还多,连接重叠后,比木板更方便呢。”
……
浮桥最重要的就是两岸要有足够稳定的固定物,好在渡口这些东西都有,而那些世族的车架都被堆砌捆绑起来,做为分担拉力的保险。
于是,一座没有护栏,遥遥晃晃、只有拉着绳子过去的浮桥在半天之内被架好了,这里的黄河河面远没有长江那么辽阔,水面只有三百多米,渡河最大的敌人是恐惧——看着茫茫河水,在颠簸的船上和网上行走,几乎所有人都是双腿战战,不敢上前。
面对这种走不动的,林游平静地表示堵在浮桥上的,都推河里去。
于是当匈奴军队赶到时,正好看到上党的渡船斩断绳索,像一条长虫,缓缓向下流漂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