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页
“凡事都有代价。”唐挽淡淡一笑,道,“陈将军,你要的时机,就要到了。”
第179章
其实陈延光的焦虑, 也一直是唐挽的心病。大庸立国百年来, 虎狼环伺,从未获得过真正的和平。如果说南边的倭寇仅仅是滋扰掠夺, 那么北边的鞑靼则是真正有实力侵占国土, 甚至两度威胁京师。
至和年间的那一次兵临城下,唐挽就是局中人。彼时她虽然与陈延光一道,里应外合地退了强敌,可唐挽心里清楚, 那根本算不上是胜利,不过时运所致而已。若再来一回, 他们恐怕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如今倭寇既平, 唐挽也终于能腾出手来,整治西北边防的大局。
大庸攘外的策略, 第一是修筑北方的长城。长城沿线设有九大军事重镇, 其中宁夏、甘肃、榆林、固原四镇分布于河套一带,那里鞑靼的势力相对薄弱,战争的压力不算太大;太原地处长城以内,相较其他算得上是安定。最紧张的当属辽阳、彭城、宣化、大同四镇。而这四镇中,辽阳距离鞑靼中心较远,宣化、大同又有山险可守。最吃紧的, 还是彭城。
唐挽是曾经亲临前线, 对个中情况十分熟悉。她出任兵部尚书之后, 增设彭城、辽阳军务一员, 称总督。兵部侍郎出为彭辽总督, 入为兵部尚书。这是她给陈延光作下的打算。
唐挽的手中也不仅只有陈延光这一颗棋子。她看中江西巡抚顾争鸣在抗倭时稳定后方的表现,将他调到了兵部做郎中,继而又任命为宣大总督;新科进士周世昌出身花山书院。他的老师写信给唐挽,说他于兵法韬略颇有研习,且熟知西北民情。彼时周世昌已入了翰林院,唐挽硬是将人要了出来,放在兵部教养三年,又派去了彭城做督军。这一切都不符合吏部的流程,所谓的“谢党”一派便抓住了这个机会,对唐挽进行一番口诛笔伐。
唐挽却丝毫不知收敛。相反,她干脆上了一封《陈兵奏事书》,要求兵部“人权自治”。唐挽的意思,兵部是特事衙门,官员的升迁任免应自行决策,不接受吏部的委派,吏部仅有督察权。
这份奏疏一经公示,引发了空前的议论。有人认为唐挽的提议合情合理,毕竟兵部掌国防大事,与其他五部的职责差异极大,应当放宽权限;有人觉得此举有违六部分权的初衷,恐怕造成兵部尾大不掉的危险局面。更多的人则从其中看出了内阁的权力之争。吏部明确是归谢阁老执掌的,唐挽明显就是从谢阁老手中夺权啊。
然而朱批的御笔掌握在唐挽手里。公示不过是走个流程,议论也无法撼动她的决定。她只要动了念头,成行不过迟早。结果已经注定,满朝上下只等着看谢阁老要如何反应。
没过多久,内阁又发下具体的文告。明年宗室补交的钱粮,五成要用于江浙一带丝绸工坊的建设和海市船舶的修造,剩下的再从户部分配。众人恍然大悟,果然谢阁老也有后招。海市船舶的提案已经在唐挽手里压了三个月了,谢阁老终于是用兵部的人事权,换来了这份提案的批红。
众人的议论,唐挽只是一笑而过。短短五年时间,新法已渗入了朝政的细枝末节,这样的成绩是她未曾料想到的。许多之前预想过的难题,比如革除宗室一类,竟也都顺利地解决了。唐挽坐在轿子里,头倚着窗,一时有些忐忑,不知这好运还能跟随自己多久。
轿子在宫门前停下,双瑞上前将帘打起。唐挽缓步而出,吩咐道:“你们在此等着,我取件东西就回来。”
双瑞应了,便让轿夫们将轿子顺在北墙的阴影下,等候唐挽。
唐挽已经有将近半个月没进宫了。那时唐挽忙着给陈延光铺路,元朗正要布局明年的开海计划,两人“相争”的流言传遍了大街小巷。唐挽给元朗腾出空间,干脆让出了内阁,自己躲在府里做姿态。如今他们二人的目的都已达到,唐挽自然也不必再称病。拖欠的那些公务,总归还是要她来处置的。
不过今天唐挽没有加班的打算。她已任命了陈延光为彭辽总督,明日就要走马上任。此时任命书却还揣在她的袖筒里,上面还缺一口兵部的印章。
已近申时,到了翰林院下值的时候,学士们三三两两地往外走。众人见唐挽迎面而来,纷纷拱手行礼,眸中都难掩惊讶之色。侍读学士褚春彦一向与唐挽关系不错,上前拉着她的手臂,问道:“唐公怎么这个时候进宫来了?”
“有个公文要得急,我去内阁一趟,”唐挽见他面色不对,含笑道,“怎么,我来的不巧了?”
褚春彦拍了拍唐挽的手,道:“来得好!”他抬手指了指内阁的方向,压低了声音对唐挽说道,“唐阁老有所不知,您不在的这几日,那位几乎是住在内阁里了。恨不能全天下都知道他勤政的贤名啊。”
褚春彦所说的“那位”,唐挽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唐挽淡淡一笑,道:“谢阁老勤政,于朝廷有益。”
“嗨,你啊,就是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褚春彦摇了摇头,道,“这半个月,唐阁老告了病假,那位却夜以继日的工作。为了什么?还不就是等你回来了好将你一军。现在朝野已有传言,说谢阁老勤政,唐阁老怠政。你琢磨,是谁传出去的?”
唐挽无意与他多做解释,于是垂着眸子笑了笑,道:“褚大人为我操心了,多谢您。”
--
第179章
其实陈延光的焦虑, 也一直是唐挽的心病。大庸立国百年来, 虎狼环伺,从未获得过真正的和平。如果说南边的倭寇仅仅是滋扰掠夺, 那么北边的鞑靼则是真正有实力侵占国土, 甚至两度威胁京师。
至和年间的那一次兵临城下,唐挽就是局中人。彼时她虽然与陈延光一道,里应外合地退了强敌,可唐挽心里清楚, 那根本算不上是胜利,不过时运所致而已。若再来一回, 他们恐怕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如今倭寇既平, 唐挽也终于能腾出手来,整治西北边防的大局。
大庸攘外的策略, 第一是修筑北方的长城。长城沿线设有九大军事重镇, 其中宁夏、甘肃、榆林、固原四镇分布于河套一带,那里鞑靼的势力相对薄弱,战争的压力不算太大;太原地处长城以内,相较其他算得上是安定。最紧张的当属辽阳、彭城、宣化、大同四镇。而这四镇中,辽阳距离鞑靼中心较远,宣化、大同又有山险可守。最吃紧的, 还是彭城。
唐挽是曾经亲临前线, 对个中情况十分熟悉。她出任兵部尚书之后, 增设彭城、辽阳军务一员, 称总督。兵部侍郎出为彭辽总督, 入为兵部尚书。这是她给陈延光作下的打算。
唐挽的手中也不仅只有陈延光这一颗棋子。她看中江西巡抚顾争鸣在抗倭时稳定后方的表现,将他调到了兵部做郎中,继而又任命为宣大总督;新科进士周世昌出身花山书院。他的老师写信给唐挽,说他于兵法韬略颇有研习,且熟知西北民情。彼时周世昌已入了翰林院,唐挽硬是将人要了出来,放在兵部教养三年,又派去了彭城做督军。这一切都不符合吏部的流程,所谓的“谢党”一派便抓住了这个机会,对唐挽进行一番口诛笔伐。
唐挽却丝毫不知收敛。相反,她干脆上了一封《陈兵奏事书》,要求兵部“人权自治”。唐挽的意思,兵部是特事衙门,官员的升迁任免应自行决策,不接受吏部的委派,吏部仅有督察权。
这份奏疏一经公示,引发了空前的议论。有人认为唐挽的提议合情合理,毕竟兵部掌国防大事,与其他五部的职责差异极大,应当放宽权限;有人觉得此举有违六部分权的初衷,恐怕造成兵部尾大不掉的危险局面。更多的人则从其中看出了内阁的权力之争。吏部明确是归谢阁老执掌的,唐挽明显就是从谢阁老手中夺权啊。
然而朱批的御笔掌握在唐挽手里。公示不过是走个流程,议论也无法撼动她的决定。她只要动了念头,成行不过迟早。结果已经注定,满朝上下只等着看谢阁老要如何反应。
没过多久,内阁又发下具体的文告。明年宗室补交的钱粮,五成要用于江浙一带丝绸工坊的建设和海市船舶的修造,剩下的再从户部分配。众人恍然大悟,果然谢阁老也有后招。海市船舶的提案已经在唐挽手里压了三个月了,谢阁老终于是用兵部的人事权,换来了这份提案的批红。
众人的议论,唐挽只是一笑而过。短短五年时间,新法已渗入了朝政的细枝末节,这样的成绩是她未曾料想到的。许多之前预想过的难题,比如革除宗室一类,竟也都顺利地解决了。唐挽坐在轿子里,头倚着窗,一时有些忐忑,不知这好运还能跟随自己多久。
轿子在宫门前停下,双瑞上前将帘打起。唐挽缓步而出,吩咐道:“你们在此等着,我取件东西就回来。”
双瑞应了,便让轿夫们将轿子顺在北墙的阴影下,等候唐挽。
唐挽已经有将近半个月没进宫了。那时唐挽忙着给陈延光铺路,元朗正要布局明年的开海计划,两人“相争”的流言传遍了大街小巷。唐挽给元朗腾出空间,干脆让出了内阁,自己躲在府里做姿态。如今他们二人的目的都已达到,唐挽自然也不必再称病。拖欠的那些公务,总归还是要她来处置的。
不过今天唐挽没有加班的打算。她已任命了陈延光为彭辽总督,明日就要走马上任。此时任命书却还揣在她的袖筒里,上面还缺一口兵部的印章。
已近申时,到了翰林院下值的时候,学士们三三两两地往外走。众人见唐挽迎面而来,纷纷拱手行礼,眸中都难掩惊讶之色。侍读学士褚春彦一向与唐挽关系不错,上前拉着她的手臂,问道:“唐公怎么这个时候进宫来了?”
“有个公文要得急,我去内阁一趟,”唐挽见他面色不对,含笑道,“怎么,我来的不巧了?”
褚春彦拍了拍唐挽的手,道:“来得好!”他抬手指了指内阁的方向,压低了声音对唐挽说道,“唐阁老有所不知,您不在的这几日,那位几乎是住在内阁里了。恨不能全天下都知道他勤政的贤名啊。”
褚春彦所说的“那位”,唐挽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唐挽淡淡一笑,道:“谢阁老勤政,于朝廷有益。”
“嗨,你啊,就是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褚春彦摇了摇头,道,“这半个月,唐阁老告了病假,那位却夜以继日的工作。为了什么?还不就是等你回来了好将你一军。现在朝野已有传言,说谢阁老勤政,唐阁老怠政。你琢磨,是谁传出去的?”
唐挽无意与他多做解释,于是垂着眸子笑了笑,道:“褚大人为我操心了,多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