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页
“老爷,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宫里头告个假也就是了。”管家忧心道。
徐阶摇了摇头,唇边一丝疲惫的笑意:“躲不过了。走吧。”
玄武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人虽然多,却没有推搡拥挤,也没有喧哗吵闹。穿着士子服的学生们站在最前,更多的还是闻风而来的京城百姓。拱卫司的侍卫执戟而立,在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道路来。徐阶的轿子越来越近了。轿子在玄武门前停下,帘子掀开,徐阶缓步而出。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个苍颜白发的老者身上。他一手捏着下袍,一手端着朝带,步履沉稳,穿过重重人潮,向着宫门而去。漫天飞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他的身影也终于消失在两道朱门之后。
雪越下越大,在夹道上积了厚厚一层。徐阶捏着袍角往前走,他的速度已经远不如当年了。走了一会儿,觉得累了,于是停下脚步喘口气。抬头看看,冗长的夹道才走了一半。而那辉煌的宫殿,仍在无法企及的尽头。
这条路他已经走了四十多年。曾经陪他一起走的人,如今都已经淹没于风雪之下。只剩了他一人,仍在不知疲倦地埋头苦行。
徐阶来到乾清宫正殿时,大雪已将白玉台阶掩埋。他一步一步拾阶而上,于正殿门前整顿官帽,跨步走入。皇帝高高坐在上首,珠帘下是太后,两侧正四品以上的朝臣悉数在列。今日不节不朝,人却来得这么全。徐阶知道,他们都在等他。
“老臣徐阶,拜见陛下,拜见太后。”
太后的声音从珠帘后传来:“孙知府,你把你刚才说过的话,再说一遍来。”
孙钊的青色官袍,在一应绯红中十分扎眼。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将手中的奏疏展开,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孙钊说了什么,徐阶却并不在意——自己儿子犯下的那些事,徐阶心里清楚,用不着一个外人来告诉他。
徐阶在寻找。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却并没有发现唐挽。只看到御前的软凳上,泰然而坐的元朗。
元朗正迎上他的目光,不躲不闪,眉宇间一派势在必得的从容泰然。
徐阶终于明白过来,一口郁气梗在喉头,最终化为一弯萧瑟的笑。原来元朗从未背弃过匡之。从一开始,便是他们二人联手设下的圈套。
他们先是联合太后激怒徐阶,逼迫徐党率先出手。言官弹劾之下,唐挽急流勇退。看似落了下风,其实是为了避开锋芒。徐党一击即中,后面那许多招数,竟然都派不上用场了。
继而唐挽主动上书请辞,破了徐阶“京察拾遗”的计策,给日后回朝留下一线生机。仔细想来,她可是一点亏都没吃。除了苏榭参她德不配位,其余言官的上书都只是在攻击她的妻子,于唐挽本身无害。她又借此机会,圈到了一个守信诺、重情义的美名。
这一个月来,她闭门不出,将满朝上下的胃口吊了个十足,然后突然宣布在北门下宣讲。倒让整个京城都倾巢而出。
今日玄武门前聚集的人群,便都是为她来的。
可这事儿只她一人也做不了。唐挽在府中和卢氏一道上演着鸡飞狗跳的戏码,吸引徐阶的主意,不过是为了给元朗留出反攻的时间。
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徐阶门生上百,也没有一个能像她这么聪明。
“徐阁老,可有何话说?”
御座上的声音空渺,徐阶并未在意。他伺候了三代君王,历经三任首辅,再也没有什么事可以让他惊慌的了。他转身看向满殿的朝臣,这里面有从至和年间便追随着他的亲信门生,也不乏倒闫之后才加入徐党阵营的后来人。曾经他们都对自己言听计从、满心感激,今日竟然都倒戈相向了。
徐阶忽然很想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丢了人心?
徐阶又看向元朗,以前竟一直小瞧了他。徐阶曾有很多机会可以斩杀元朗。倒闫是一次,徐阶却没有杀他,而是招他入阁,以收买闫党旧部的人心;改革是一次,徐阶又没有杀他,而是利用他来牵制冯楠。在徐阶心里,元朗不过是个失去了靠山的落魄纨绔。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他,给了自己致命一击。
“徐阶,百官上奏弹劾你,你可认罪?”
太后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徐阶双手拢袖,仰头望天,叹一句:“悔啊。”
悔,悔什么?
悔不该轻信了唐挽,悔不该小瞧了谢仪。悔不该让他二人同入内阁,三十年苦心经营,就此断送。
第167章
建成元年的年初, 内阁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阁潮。
正月里, 内阁阁老唐挽被弹劾,上书自陈, 遭遇弃市。不过一个月后, 青州知府进京告御状,督察院十三御史联名弹劾首辅徐阶。在朝廷与学界的压迫下,终于逼得徐阶致仕了。
唐挽离开后,内阁只剩了徐阶和谢仪二人。徐阶这一走, 内阁的重担便全部压在了谢仪的身上。一个人的内阁岂能称之为内阁?就在众人以为谢仪要独掌大权的时候,他却火速提拔了户部左侍郎冯晋阳入阁, 继而又下令召回外放的冯楠、沈榆两位阁臣。这位年轻的谢阁老以雷霆手段重组了内阁, 稳住了朝廷内浮躁的人心。
唐挽呢?众人等了又等,却没有等到她起复的消息。有心思活络的官员分析道:“唐挽和谢仪是同年的进士, 一个榜眼一个探花, 功名相当,资历对等。对于首辅之位的竞争,这两人将会是彼此最强劲的对手。况且当年两人一个属闫党阵营,一个是徐公门生,梁子是早就结下了的。只要谢仪执掌内阁,就绝对不会容许唐挽再回来。”
--
徐阶摇了摇头,唇边一丝疲惫的笑意:“躲不过了。走吧。”
玄武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人虽然多,却没有推搡拥挤,也没有喧哗吵闹。穿着士子服的学生们站在最前,更多的还是闻风而来的京城百姓。拱卫司的侍卫执戟而立,在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道路来。徐阶的轿子越来越近了。轿子在玄武门前停下,帘子掀开,徐阶缓步而出。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个苍颜白发的老者身上。他一手捏着下袍,一手端着朝带,步履沉稳,穿过重重人潮,向着宫门而去。漫天飞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他的身影也终于消失在两道朱门之后。
雪越下越大,在夹道上积了厚厚一层。徐阶捏着袍角往前走,他的速度已经远不如当年了。走了一会儿,觉得累了,于是停下脚步喘口气。抬头看看,冗长的夹道才走了一半。而那辉煌的宫殿,仍在无法企及的尽头。
这条路他已经走了四十多年。曾经陪他一起走的人,如今都已经淹没于风雪之下。只剩了他一人,仍在不知疲倦地埋头苦行。
徐阶来到乾清宫正殿时,大雪已将白玉台阶掩埋。他一步一步拾阶而上,于正殿门前整顿官帽,跨步走入。皇帝高高坐在上首,珠帘下是太后,两侧正四品以上的朝臣悉数在列。今日不节不朝,人却来得这么全。徐阶知道,他们都在等他。
“老臣徐阶,拜见陛下,拜见太后。”
太后的声音从珠帘后传来:“孙知府,你把你刚才说过的话,再说一遍来。”
孙钊的青色官袍,在一应绯红中十分扎眼。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将手中的奏疏展开,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孙钊说了什么,徐阶却并不在意——自己儿子犯下的那些事,徐阶心里清楚,用不着一个外人来告诉他。
徐阶在寻找。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却并没有发现唐挽。只看到御前的软凳上,泰然而坐的元朗。
元朗正迎上他的目光,不躲不闪,眉宇间一派势在必得的从容泰然。
徐阶终于明白过来,一口郁气梗在喉头,最终化为一弯萧瑟的笑。原来元朗从未背弃过匡之。从一开始,便是他们二人联手设下的圈套。
他们先是联合太后激怒徐阶,逼迫徐党率先出手。言官弹劾之下,唐挽急流勇退。看似落了下风,其实是为了避开锋芒。徐党一击即中,后面那许多招数,竟然都派不上用场了。
继而唐挽主动上书请辞,破了徐阶“京察拾遗”的计策,给日后回朝留下一线生机。仔细想来,她可是一点亏都没吃。除了苏榭参她德不配位,其余言官的上书都只是在攻击她的妻子,于唐挽本身无害。她又借此机会,圈到了一个守信诺、重情义的美名。
这一个月来,她闭门不出,将满朝上下的胃口吊了个十足,然后突然宣布在北门下宣讲。倒让整个京城都倾巢而出。
今日玄武门前聚集的人群,便都是为她来的。
可这事儿只她一人也做不了。唐挽在府中和卢氏一道上演着鸡飞狗跳的戏码,吸引徐阶的主意,不过是为了给元朗留出反攻的时间。
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徐阶门生上百,也没有一个能像她这么聪明。
“徐阁老,可有何话说?”
御座上的声音空渺,徐阶并未在意。他伺候了三代君王,历经三任首辅,再也没有什么事可以让他惊慌的了。他转身看向满殿的朝臣,这里面有从至和年间便追随着他的亲信门生,也不乏倒闫之后才加入徐党阵营的后来人。曾经他们都对自己言听计从、满心感激,今日竟然都倒戈相向了。
徐阶忽然很想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丢了人心?
徐阶又看向元朗,以前竟一直小瞧了他。徐阶曾有很多机会可以斩杀元朗。倒闫是一次,徐阶却没有杀他,而是招他入阁,以收买闫党旧部的人心;改革是一次,徐阶又没有杀他,而是利用他来牵制冯楠。在徐阶心里,元朗不过是个失去了靠山的落魄纨绔。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他,给了自己致命一击。
“徐阶,百官上奏弹劾你,你可认罪?”
太后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徐阶双手拢袖,仰头望天,叹一句:“悔啊。”
悔,悔什么?
悔不该轻信了唐挽,悔不该小瞧了谢仪。悔不该让他二人同入内阁,三十年苦心经营,就此断送。
第167章
建成元年的年初, 内阁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阁潮。
正月里, 内阁阁老唐挽被弹劾,上书自陈, 遭遇弃市。不过一个月后, 青州知府进京告御状,督察院十三御史联名弹劾首辅徐阶。在朝廷与学界的压迫下,终于逼得徐阶致仕了。
唐挽离开后,内阁只剩了徐阶和谢仪二人。徐阶这一走, 内阁的重担便全部压在了谢仪的身上。一个人的内阁岂能称之为内阁?就在众人以为谢仪要独掌大权的时候,他却火速提拔了户部左侍郎冯晋阳入阁, 继而又下令召回外放的冯楠、沈榆两位阁臣。这位年轻的谢阁老以雷霆手段重组了内阁, 稳住了朝廷内浮躁的人心。
唐挽呢?众人等了又等,却没有等到她起复的消息。有心思活络的官员分析道:“唐挽和谢仪是同年的进士, 一个榜眼一个探花, 功名相当,资历对等。对于首辅之位的竞争,这两人将会是彼此最强劲的对手。况且当年两人一个属闫党阵营,一个是徐公门生,梁子是早就结下了的。只要谢仪执掌内阁,就绝对不会容许唐挽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