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京城,福兴宫福兴殿里安神香袅袅弥散,铜漏一滴一滴,发出微小的滴水声。窗外小雨淅沥,御花园里草木青翠欲滴,百千株各色菊花在雨中舒展花瓣,姹紫嫣红,美景宜人。
这里是皇帝午休的地方,景致绝佳,安静养心。可是今日,福兴殿的气氛却一改往日闲适,变得紧张又压抑。
外殿,两个内侍正把一具穿着盔甲的男子尸体往外拖去,宫女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地擦着血迹。上首坐着皇帝,他一只胳膊架在扶手上,抵着额头,脸色晦暗。
“朕信你,才放心让你监国调军,你倒是说说,把老三一个文弱书生遣上战场,这是出的什么奇招!”
太子跪俯在地,痛哭流涕:“父皇,是三弟一连数日央求孩儿,想在这危难时刻为大楚出力,孩儿劝过他不止一次,可他不听啊,着实难拒,才让他随苏成茂将军去了北路。那处战情较缓,孩儿...孩儿以为三弟不会有危险。”
皇帝森森抬起眼:“老三想建功立业为何不跟朕说,要跟你说?”
“三弟怕父皇不让他去,每日下朝后都拦着孩儿哀求,还说...还说孩儿若不许,他就要偷偷离京了。”
“混帐!”皇帝怒喝一声,粗气恨喘,好一阵子才平静下来。看太子悲痛的神情看了很久,才又开口:“苏成茂死了,老三失踪了,北路现是谁在守?”
“李虎将军赴了云州营。”太子带着哭腔:“父皇,孩儿已令他全力寻找三弟,三弟福大命大,一定不会有事的,若找不到三弟,孩儿愿以命抵罪!”
纯属屁话,怎么让你抵呢?丢了一个儿子,还要再杀一个吗?皇帝又疲惫地捏了捏额角,身体往后靠去:“将五大营对应的战况报来,还有中州老二那边如何?”
太子不露痕迹地吐了一口气,鼻涕眼泪来不及擦就忙不迭报起来。在这等大事上他不敢再有丝毫隐瞒,吃了几场败仗,丢了哪座城池,死了几员大将都说得清清楚楚,唯独将老二受箭伤得事寥寥带过。
偏偏皇帝就对这事重视:“老二又受伤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在两个月前杨老二被流箭射穿了肩膀,当时战报传回,皇帝想把他调回来,可杨老二倔脾气上来死活不愿,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持要跟叛党血拼到底。
皇帝了解他这个儿子的性格,奈何不得,却总是隐隐不安。
“轻伤。二弟勇猛,每每战起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反贼又行偷袭,这才擦伤了大股。”
皇帝眉头紧皱:“陈少监曾为他卜卦,说他身有霉煞之气,近一两年不宜领兵。此次前往中州,短短两月就伤了两回,天机不可不信,还是尽快把他召回京来吧。”
太子点头称是,又问:“父皇,那陈少监没有推算出叛乱一事,来京路上被人掳走,到现在都没找到。您看,她会不会投靠了叛党?”
皇帝没回答,之前他也是这样认为的,甚至曾怀疑过从一开始,陈姜就是叛贼派出来蛊惑人心的棋子,但如今他又改变了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盯梢,郭纯嘉那里并无异常,每日还在为充盈军饷积极地征税征粮。而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陈姜的行踪就很有点诡异蹊跷的意味了。
她自吉州城外被劫,竟是在大槐树村家中出现过。从村民们闲聊中得知,她某夜被人五花大绑扔在一间村居中,一个所谓高人和一具尸体与她同在。之后在家呆了数日,再次消失。
高人是谁,尸体又是谁,陈姜到底去了哪里?探子为了给皇帝一个交代,乔装后进村与村人和她的家人攀谈过,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如果硬要把各种答案拼凑起来,那就是陈姜仇人的夫君在吉州外从禁军手中劫了她,绑回大槐树村准备报仇,突然冒出一个高人杀了仇人夫君救了陈姜。然后受到激励的陈姜在家修炼功法,引来天雷,造成民众利益受损,她抠门不愿多赔钱,跑了。
仇人?天雷?抠门?多么奇葩且不可思议的故事!皇帝一个字也不想信,但捋来捋去捋不清这其中的逻辑,也看不出陈姜有半点与叛党勾结的嫌疑。几年间歇性的监视下来,皇帝自认为对陈姜的俗世生活还是比较了解的。她重视亲人,对娘兄十分爱护,若干了那大逆不道的事情,不可能不懂牵连家人的道理。能把娘兄留在家中,放心地说跑就跑,说明她心中无鬼,
可是他还有点疑惑,既然恢复了自由,又明知皇帝有请,为何不速速上京复命,又跑去了哪里?
陈姜的行踪,在十天后明了。
袁熙中路大军连下三城逼近洛州的时候,京城最高建筑摘星阁被雷劈了,四十九响雷把阁顶劈了个粉碎。皇帝将奏章狠狠砸在下面跪着的官员身上,气急败坏:“为何不早奏报此事?”
那殿阁官员头不敢抬:“皇上,军情以外奏章暂缓,这是您的口谕啊。”
皇帝气青了脸。原来二十几日内瑜州,时州,吉州到京城这一条路上,雷暴频现,多发于官道旁或郊外荒野处。往往集中在方圆五里左右的范围,把土地劈得东一个坑西一个坑。好在没有百姓伤亡,农田被毁损的也不多,当地官员本不需上报,可是每当雷暴结束,有人去查勘现场时,都会在某些坑里发现诸如:楚亡、窃国者死、天机不可泄露等字迹。
字数多少视坑的大小而定,大的就多,小的就少。字迹看起来像是某人随便拿个小树枝在焦土上划拉出来的,随意狂放且不羁,但令人不安。因为这些反动标语总是伴随着雷暴的出现而出现,瑜州时州吉州,无一处幸免。细思极恐啊,难道还有个反贼能预知雷暴出现的地方,专候在那儿写字不成?
--
这里是皇帝午休的地方,景致绝佳,安静养心。可是今日,福兴殿的气氛却一改往日闲适,变得紧张又压抑。
外殿,两个内侍正把一具穿着盔甲的男子尸体往外拖去,宫女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地擦着血迹。上首坐着皇帝,他一只胳膊架在扶手上,抵着额头,脸色晦暗。
“朕信你,才放心让你监国调军,你倒是说说,把老三一个文弱书生遣上战场,这是出的什么奇招!”
太子跪俯在地,痛哭流涕:“父皇,是三弟一连数日央求孩儿,想在这危难时刻为大楚出力,孩儿劝过他不止一次,可他不听啊,着实难拒,才让他随苏成茂将军去了北路。那处战情较缓,孩儿...孩儿以为三弟不会有危险。”
皇帝森森抬起眼:“老三想建功立业为何不跟朕说,要跟你说?”
“三弟怕父皇不让他去,每日下朝后都拦着孩儿哀求,还说...还说孩儿若不许,他就要偷偷离京了。”
“混帐!”皇帝怒喝一声,粗气恨喘,好一阵子才平静下来。看太子悲痛的神情看了很久,才又开口:“苏成茂死了,老三失踪了,北路现是谁在守?”
“李虎将军赴了云州营。”太子带着哭腔:“父皇,孩儿已令他全力寻找三弟,三弟福大命大,一定不会有事的,若找不到三弟,孩儿愿以命抵罪!”
纯属屁话,怎么让你抵呢?丢了一个儿子,还要再杀一个吗?皇帝又疲惫地捏了捏额角,身体往后靠去:“将五大营对应的战况报来,还有中州老二那边如何?”
太子不露痕迹地吐了一口气,鼻涕眼泪来不及擦就忙不迭报起来。在这等大事上他不敢再有丝毫隐瞒,吃了几场败仗,丢了哪座城池,死了几员大将都说得清清楚楚,唯独将老二受箭伤得事寥寥带过。
偏偏皇帝就对这事重视:“老二又受伤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在两个月前杨老二被流箭射穿了肩膀,当时战报传回,皇帝想把他调回来,可杨老二倔脾气上来死活不愿,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持要跟叛党血拼到底。
皇帝了解他这个儿子的性格,奈何不得,却总是隐隐不安。
“轻伤。二弟勇猛,每每战起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反贼又行偷袭,这才擦伤了大股。”
皇帝眉头紧皱:“陈少监曾为他卜卦,说他身有霉煞之气,近一两年不宜领兵。此次前往中州,短短两月就伤了两回,天机不可不信,还是尽快把他召回京来吧。”
太子点头称是,又问:“父皇,那陈少监没有推算出叛乱一事,来京路上被人掳走,到现在都没找到。您看,她会不会投靠了叛党?”
皇帝没回答,之前他也是这样认为的,甚至曾怀疑过从一开始,陈姜就是叛贼派出来蛊惑人心的棋子,但如今他又改变了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盯梢,郭纯嘉那里并无异常,每日还在为充盈军饷积极地征税征粮。而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陈姜的行踪就很有点诡异蹊跷的意味了。
她自吉州城外被劫,竟是在大槐树村家中出现过。从村民们闲聊中得知,她某夜被人五花大绑扔在一间村居中,一个所谓高人和一具尸体与她同在。之后在家呆了数日,再次消失。
高人是谁,尸体又是谁,陈姜到底去了哪里?探子为了给皇帝一个交代,乔装后进村与村人和她的家人攀谈过,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如果硬要把各种答案拼凑起来,那就是陈姜仇人的夫君在吉州外从禁军手中劫了她,绑回大槐树村准备报仇,突然冒出一个高人杀了仇人夫君救了陈姜。然后受到激励的陈姜在家修炼功法,引来天雷,造成民众利益受损,她抠门不愿多赔钱,跑了。
仇人?天雷?抠门?多么奇葩且不可思议的故事!皇帝一个字也不想信,但捋来捋去捋不清这其中的逻辑,也看不出陈姜有半点与叛党勾结的嫌疑。几年间歇性的监视下来,皇帝自认为对陈姜的俗世生活还是比较了解的。她重视亲人,对娘兄十分爱护,若干了那大逆不道的事情,不可能不懂牵连家人的道理。能把娘兄留在家中,放心地说跑就跑,说明她心中无鬼,
可是他还有点疑惑,既然恢复了自由,又明知皇帝有请,为何不速速上京复命,又跑去了哪里?
陈姜的行踪,在十天后明了。
袁熙中路大军连下三城逼近洛州的时候,京城最高建筑摘星阁被雷劈了,四十九响雷把阁顶劈了个粉碎。皇帝将奏章狠狠砸在下面跪着的官员身上,气急败坏:“为何不早奏报此事?”
那殿阁官员头不敢抬:“皇上,军情以外奏章暂缓,这是您的口谕啊。”
皇帝气青了脸。原来二十几日内瑜州,时州,吉州到京城这一条路上,雷暴频现,多发于官道旁或郊外荒野处。往往集中在方圆五里左右的范围,把土地劈得东一个坑西一个坑。好在没有百姓伤亡,农田被毁损的也不多,当地官员本不需上报,可是每当雷暴结束,有人去查勘现场时,都会在某些坑里发现诸如:楚亡、窃国者死、天机不可泄露等字迹。
字数多少视坑的大小而定,大的就多,小的就少。字迹看起来像是某人随便拿个小树枝在焦土上划拉出来的,随意狂放且不羁,但令人不安。因为这些反动标语总是伴随着雷暴的出现而出现,瑜州时州吉州,无一处幸免。细思极恐啊,难道还有个反贼能预知雷暴出现的地方,专候在那儿写字不成?
--